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0《金剛川》電影觀後感5篇

觀後感2.55W

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金剛川》電影觀後感5篇。希望大家喜歡、

2020《金剛川》電影觀後感5篇

01

電影《金剛川》總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從三個視角對於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著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位的一部分,很感人。

電影名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巨集大的精神,電影裡並沒有出現像電影《大決戰》系列裡那樣的百萬人衝鋒的恢弘場面。

理解這部電影,我覺得看它的英文名比較合適——《the Sacrifice 》,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就像電影裡的一句臺詞"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志願軍戰士是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所以我才說,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

02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當聽到電影《金剛川》預告片中的這句旁白時,很多人或許會和我們一樣想著,這是一座什麼橋?它到底有多重要?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第39、第40、第42軍(以後又增調了第50、第66軍)和炮兵第1、第2、第8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兩個工兵團,分別從安東(今丹東)、長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輯安等地,先後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北部地區。

10月25日,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打響,兩水洞戰鬥初戰告捷,這一天也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這段歷史對於很多人而言,一知半解,或許更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教科書上黃繼光和邱少雲的英雄事蹟,記得他們都擁有同一個名字,"最可愛的人".

直到我們走進電影院,看完了《金剛川》——這部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把我們帶回了70年前的崢嶸歲月。

電影呈現出的故事沒有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那種豪邁,甚至整個故事都不是歷史上的重要戰役,但它如同一個槓桿,輕鬆地把挑起了時代,用小切口打開了那段歷史。

雖然是三位名導共同執導,但《金剛川》並沒有同《我和我的家鄉》那樣以單元模式進行拍攝。它從炮兵、步兵、工程兵戰士三個不同視角講述同一個事件,在商業電影市場亦是一次創新性地嘗試,同時也是對多位導演合拍多視角組合片的一次升級。

03

今年是抗美援朝70週年。如果我們不多拍一些抗美援朝的影視作品,這個世界沒有人拍,"敵人"不會拍,"戰友"也不會拍。說些題外話,我2014年夏天曾經去過一次朝鮮,很幸運,我們在平壤參觀了勝利紀念館,據說不怎麼給普通遊客看的。和妙香山有成群結隊絡繹不絕來瞻仰的朝鮮人不同,勝利紀念館冷清到詭異,沒一個朝鮮人來參觀。那麼巨大的勝利紀念館,裡面只有兩個展室是關於志願軍的。

我還看過一本朝鮮官方出版的中文簡體版的《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歷史》,兩釐米厚,其中有一章提到了,在中國內戰的時候朝鮮共產黨幫助兄弟黨的記錄,說他們給了東北聯軍大概10萬多支步槍和彈藥,組建了炮兵團和工兵團到了中國戰場,同時讓山東的解放軍通借路朝鮮到東北戰場,這都是內戰當中朝鮮共產黨對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書中提到"參加東北解放作戰的朝鮮人部隊,作為東北民主聯軍的主力,同蔣介石國民黨部隊不怕犧牲的戰鬥,從長春、吉林、四平、錦州的解放戰役中,朝鮮人民捐出了寶貴生命,越過萬里長城到長江到海南島,在征途上英勇作戰,出色的履行了作為國際戰士光榮使命和任務,為中國全國解放和中國戰爭做出巨大貢獻,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曾經多次說過,中國的五星紅旗上染有朝鮮共產主義者的鮮血。"

這書裡面提到抗美援朝就一句話:"這時期中國黨和政府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下,由自己優秀的兒女組建成志願軍派到這裡".

04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麼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複鏡頭幫助觀眾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說這部電影在如此短的時間製作完成,是我們電影工業水平的集中體現,我覺得沒問題,電影的特效真實且不違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觀看體驗非常好,在國產戰爭片裡絕對屬於上乘。電影裡的防空高炮、榴彈炮這些武器的射擊場面,真的值一回票價。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很穩,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麼發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鬆,有老大哥的範兒。

電影裡真正有發揮空間,且在發揮空間裡將演技拉高到一定層次的,只有張譯了,電影的後半段,說是張譯一個人撐著的,也沒一點問題。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相對於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後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心的轉變,這是電影裡為數不多的人物心裡弧線,他從求穩,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後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有些超現實,但我是相信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是可以做到的。總之,張譯在影片裡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真的,我可太喜歡張譯了。

05

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援,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烈士當中,有抱炸藥衝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衝向敵人的孫佔元,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樑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戶曉的戰鬥英雄有:邱少雲 黃繼光 楊根思 羅盛教 毛岸英等。

無數先烈的鮮血,洗染了勝利的軍旗,浩蕩的鐵流裡,我看見了長輩偉岸的身驅,是他們,在為民族爭解放,為人民爭自由的戰鬥裡,創造了偉大的功勳。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歷史,更不能忘記戰爭中犧牲的先烈,解放軍的豐功偉績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