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

觀後感7.96K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

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一

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紅旗漫卷西風》以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生動再現了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結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紅四方面軍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以及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的長征史詩。《紅旗漫卷西風》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

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它預示著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長征用鐵的事實表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她們是國內外任何反動勢力所不可戰勝的。

黨的事業是無數革命先烈和無數優秀的共產黨人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來之不易的。每一個黨員幹部要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時刻牢記黨的歷史,時刻用紅軍長征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積極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認真按照“兩學一做”的要求,努力學習,努力幹好自己的工作,要幹一行、愛一行,做到學思踐悟、學做結合、知行合一。要在“三嚴三實”的活動中,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踐行黨的宗旨,保持公僕情懷,時刻牢記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中的一員;要密切聯絡群眾,一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加強黨性鍛鍊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廉潔從政、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關鍵時刻衝得上去,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二

今天,市委黨校組織我們集中觀看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記錄片《紅旗漫卷西風》,這部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以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生動再現了中央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結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紅四方面軍歷經挫折、輾轉北上;紅二、六軍團突破重圍,轉戰雲貴、進入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合以及中國工農紅軍三大方面軍會師的長征史詩,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艱險的生動形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非凡的智慧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歷史越久遠,我們看到的越清晰。紅軍遠征的兩年中,既有艱苦卓絕的跋涉,又有氣壯山河的戰鬥,還有人定勝天的奇蹟,更有雄渾豪邁的勝利。這支紅色隊伍所體現的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偉大的長征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如磁石、如火炬一樣吸引和帶領著一代又一代人找到了信仰的真諦、人生的方向和精神的力量。今天,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長征路。

我們要做堅定的信仰者。長征勝利啟示我們:只要心中有信仰,腳下自然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今天,雖然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但共產黨人一如既往的理想和信仰沒有變。那種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仰,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激勵著我們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新長征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秉承這種信仰,立足自身崗位,面對繁重的任務,挺起脊樑、敢於擔當;面對利益的誘惑,站穩腳跟、初心不改,多謀實事、多幹實事,“實打實”地為“兩個一百年”和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們要做無私的奉獻者。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裡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爬雪山、過草地,一切超越人類想象的苦難,都是由一位位甘願為人民事業無私奉獻的共產黨人鑄就的人間奇蹟。新長征路上,像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共產黨人為什麼總是讓人懷念?就是因為他們公而忘私、無私奉獻的精神讓群眾至今不能忘懷。今天,我們生逢盛世,就是要把無私奉獻當作共產黨人的最大幸福,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無論何時、何地、何事,我們黨員幹部都應“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無私奉獻、一心為民,在奉獻中實現自己出彩人生。

我們要做群眾的貼心人。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當年,每當紅軍上前線,各個村子的百姓經常到村頭、河邊、大道旁送別紅軍,有時一邊送一邊唱,一首《十送紅軍》就這樣傳唱至今。共產黨人要永遠像長征時期那樣做群眾的貼心人。今天,我們依靠群眾幹事創業,就要和群眾將心比心、贏得真心。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群眾的呼聲和需求就是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第一訊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有了群眾的支援,有了百姓的真心,新長征就一定會繼續取得新勝利。

重溫革命紀錄片觀後心得體會三

作為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以發生在陝西地域的近代革命重要史實作為總體敘事背景和構架,藝術性地虛構了樑萬龍、秦聲達、李耀川三個從辛亥革命一路走來的結拜兄弟之間因為彼此信仰變遷而演繹出的兄弟之間以及家庭子女之間種種恩怨情仇的故事,真實地表現了革命先驅歷經人生滄桑磨難、堅守紅色信仰不動搖的心路歷程,感人至深又引人沉思。

該劇整體劇情架構好,主題、人物形象鮮明,尤其是以李志遠、秦懷文、秦懷武、樑冬梅等為核心的年輕組合群像塑造成功,他們在特殊的年代裡,信仰各異、常常互相為敵;但是終歸因為親情、友情、愛情又彼此掛念、相幫相助、彼此諒解。這些相關情節的編織與演繹,跳出了以往某些類似題材劇藝術表現較為功利化、刻板化的窠臼,更注重站在現代人性人情的角度深刻表現政治紛爭帶給人性與情感的迷亂和傷害;尤其是對於父代之間、子代之間、以及父子之間的各種富有張力的戲劇化衝突矛盾演繹到位,塑造出了特定歷史情境下真實可感的歷史人物形象;同時該劇還非常注重在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時,對濃郁的陝西曆史地域文化特色的映象化渲染與表現。

劇中樑萬龍、秦達聲、李耀林三人作為父一代的形象架構和劇情演繹也精彩到位,尤其是樑萬龍的形象塑造成功新穎、富有現代意識。另外,該劇敘事流暢、映象語言處理精良細緻。在演員表演方面,也真正達到了老藝術家與中青年表演實力派及新秀聯袂互動、相得益彰的效果,既有張嘉譯、郭曉峰、張粟、呂一、姬他、封柏等顏值實力兼具的中青年演員獻藝,又有杜志國、方青卓、張光北、譚凱等知名老藝術家壓陣,帶給觀眾們很好的觀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