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最新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1.92W

  《人性汙點》是一部由羅伯特·本頓執導,安東尼·霍普金斯 / 妮可·基德曼 / 溫特沃斯·米勒主演的一部劇情 / 愛情 / 驚悚型別的電影,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範文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最新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範文三篇

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1

  一看片名就知道這種題材的電影應該有它特有的撞擊力,很遺憾,這部電影只讓我看到了一些大牌明星用慣有的表情作出努力狀的表演,所有的表演看不到由心而發,只是表演而已。

  有時候會覺得很不喜歡尼可的表情,千篇一律,在這部電影中也是一樣,那種冷豔的姿態似乎想表達絕望的痛苦,卻始終讓人覺得麻木,有一種撓不到癢的無奈。霍普金斯的表演沒有什麼可以挑剔。溫帥也四平八穩。總之劇本本身就很有問題,所以拍出來的電影自然不怎麼樣。

  應該說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是一個比較厚重的題材,關於人性,關於種族,既然如此渾厚,就必須要有相對渾厚的故事來表達,然而在電影中找不到任何渾厚的情節來襯托所謂的沉痛無奈與彷徨。這顯然是對這樣一個巨大標題的不尊重。

  總之,這部電影比較讓人失望。

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2

  初看電影的名字---人性汙點,按照對美國電影思維的慣性,應該是一部“諷刺”電影,我拿到這部片子,就是這麼想的。對於這部2003年出品發行的片子,對於美國近幾年這種文化快餐式模式,也很難讓我透過封面覺察這是一部多麼複雜的電影。可是當我百無聊賴的的看過這部片子的一半之後,我知道,我錯了。翻看IMDB對這部影片的打分,我意識到8.1分的份量。

  我慶幸自己能夠看到這樣一部對人性充滿審視的電影,雖說看過兩遍還沒有完全看懂,但是心中總是有一種共鳴在和影片交相呼應,以至於深夜無法入眠,思緒還是彌留於對這部電影的思索當中,這不是誇張,這是我對這部電影、對所有優秀的電影的一種尊重。

  影片是以幾位成年男性對克林頓性醜聞的調侃開場,交待了整部影片中幾個主要人物生活的大致氛圍,人們遠離戰爭,在和平的大環境下,用各種心態去關注生活中不痛不癢的笑料,去消耗過剩的精力與熱情。然後在畫外音的引導下,影片的男主角科爾曼(安東尼.霍普金斯飾)登場,通過簡短的描述刻畫了一個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古典文學教授兼學院院長。影片的開篇非常的輕鬆。

  可是在接下來的劇情發展中,科爾曼的命運急轉而下,就因為他形容曠課的學生為“鬼”,使很多人聯想到“黑鬼”這充滿種族歧視的字眼,使他光輝的一生,在暮年受到沉重的打擊,丟掉了熱愛的事業,還使得妻子因為憤怒病發,離他而去。這一切來的是那麼快,以至於科爾曼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找到一位作家,去述說自己所受的不公道的境遇,至此,影片旁白的敘述人,影片第二個重要任務登場,他完全是以一個局外人,一個朋友的角度來評論這個故事,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接下來就是科爾曼傳奇般的豔遇,在充滿“行動是思考的敵人”式的矛盾中,科爾曼走進了打雜女工佛妮婭的世界,隨著佛妮婭身上的祕密被一層層揭開,科爾曼也開始走進自己逃避多時的過去。影片從此變得沉重,一個接一個的震驚把影片推向高潮。正如生活中的一樣,“一夜情”遠沒有那麼簡單,科爾曼看著年輕,漂亮還帶有野性的佛妮婭使他想起了自己的過去,想起了一個非常讓人感到沉重的愛情故事。

  原來聲稱自己是猶太人的科爾曼是黑人的後代,基因的奇妙組合在他身上找不到黑人的痕跡,他在自己的社會圈子當中,完全把自己當作一個白人,他甚至對深愛的女友都不敢承認自己的血統。雖然愛情是美麗的,白面板的愛人讓我這個觀眾都意亂情迷,但是無情的事實,在女友和家人的共進晚餐中把所有的夢想全部擊碎。愛情所受到的打擊使他開始痛恨黑人,在拳擊臺上憤怒的痛擊他的同胞---黑人,使他完全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血統。甚至無情的傷害了他的母親,當著母親的面聲稱自己的親人全部死掉。從此他過上了白人的生活,娶了一個白人女子作為自己的妻子,也給自己套上了如他母親所說的“沉重的枷鎖”,一種他刻意迴避,無法面對的過去。影片在體現這個沉重的主題時,並不是一味的平鋪直敘,而是通過科爾曼一段段夾雜在與佛妮婭的感情糾纏中的回憶,就像我們腦中閃現過去的回憶一樣,在舒緩略帶哀傷的音樂中一點一點展現的。感情並不激烈,但是使人越發感到沉重,感受到逃避過去的那種無法擺脫的沉重!

  影片中的佛妮婭的內心世界也不輕鬆,飽受-摧殘的前夫不停的騷擾,對科爾曼無法擺脫的愛也使她在愛人面前一點點的展露充滿創傷的過去。雖說影片中不乏對性愛的描寫,但是我體會更多的是兩顆受傷的心靈在彼此慰藉。佛妮婭在性愛中逃避過去,可是之後在兩個人的纏綿中無法剋制自己的那種對兩個死去孩子的歉疚而發狂。或許這就是女人的一種發洩方式,和科爾曼老人式的回憶一起展現著人是如何面對曾經刻意逃避的過去,以及如何痛苦的去面對過去。或許是愛情的力量,讓佛妮婭和科爾曼開始正視過去,擺脫了過去給自己心靈套上的枷鎖,走出了自我營造的樊籠,看著車禍之前兩人平靜的偎依在一起,在如幻如真的車禍中達到完美,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至此影片的主題全部展現,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

  影片通過那個作家的視角,在後續得片斷中,接觸到了兩個人,一個是科爾曼的黑面板的妹妹,使得科爾曼內心的祕密得以昭顯。在冰上對佛妮婭前夫的對話,使得作家得以知道佛妮婭所受到的內心折磨。不過這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作家感受到了什麼,而作為我們這些觀眾又能從這兩個人的遭遇中體會到什麼!

  常看到一些影片裡面人到將死,總是說出自己最大的遺憾和愧疚才能平靜的死去,或許是不想帶走負累一生的痛苦過去才能輕鬆的走向另一個世界,是呀,對於痛苦的過去人能躲多久,最長的期限也只能是一生!

電影人性的汙點觀後感3

  他講得更細緻生動,我今天沒有講故事的力量。

  這個故事總結出了一種人生軌跡,那就是,祕密是人生歷史的關鍵節點。我很認同其中的一句臺詞,為了獲得自由,為了避免被別人歧視他是個黑人(他是一個面板很白的黑人),科爾曼拋棄了自己的家庭,隱瞞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從此,他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等於把自己投身入一個禁閉室。因此他時刻警惕,敏感多疑,反而因此給了他更大的束縛和枷鎖。

  關於種族問題的描述,總是那麼引人注目。這是人類生存在世間,最核心的命題。這也是羅斯的《美國三部曲》之三。這個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令我想了另一名知名作家弗裡德曼的作品《世界是平的》,他在那本書裡面,談了在全球化3.0時代,印度阿三完全可以和美國大兵在一個平臺上競爭。我想《人性的汙點》也許在展示著全球化的另一面,在美國這個自詡最為自由和民主的社會,一樣有著陳舊落後、粗魯不堪的偏見歧視。種族歧視成為一種文化習慣,在這個最平等的國度,卻存在著如此深刻的種群不平等。

  我所感興趣的,不止於種族歧視這種歷史大問題。我對科爾曼隱瞞自己的人種出身更感興趣。普遍的價值觀念,他人的觀念,作用於個體身上,並根深蒂固地轉變為個人的價值觀念的過程,是如此地讓人覺得悲涼。用一句我們熟得不能再熟的話來說,“這就是人生”!

  接下來就涉及到這個影片的核心——“人為什麼要撒謊?”比如克林頓,比如科爾曼。從電影中獲得的解釋,我並不滿意。影片中僅僅把答案交給了社會,而社會畢竟只是一個因素。這裡面,當然還有個體自己的意志的因素。但是除了這兩者當然還是不夠的。我覺得,這與個體所渴望獲得認同的其他個體的多寡有關係,比如戀人,比如朋友等。能否用認同感戰勝孤立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個孤獨的人,很難說會是一個真實的人,他可能隱藏著更多的祕密和謊言。有一種治療隱瞞和撒謊的藥,是伴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