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觀後感1.81W

當抽出時間去細細品味一部影片後,一定會讓你收穫很多!那麼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供大家參考。

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這幾天我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

裡面有兩個神奇的丸子。其中一個丸子是敖丙,另一個丸子是哪吒。太乙真人要把這兩個丸子開啟。但是有幾個壞人,想得到他們。最後哪吒的丸子被這些壞人拿走了並打開了,另一個敖丙丸子被送到龍王那裡。龍王把它孵化出來之後,對敖丙說:“你現在先帶著頂帽子,把龍角藏起來,以免有人發現你是龍族的。”

哪吒被放出來之後在村子裡面破壞,太乙真人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用乾坤圈把哪吒套住了,讓哪吒從三頭六臂變成了一個正常人的模樣。之後太乙真人教哪吒驅魔並給了他驅魔的武器。之後哪吒在行俠仗義的途中和敖丙相遇了,他們一起玩耍,並且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敖丙回到了東海之後,龍王說:“聽說你和那個哪吒成為了好朋友,但是你知道你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之後敖丙一直呆在東海里,認識了申公豹。申公豹把敖丙一點點的教壞。最後造成了敖丙和哪吒大戰了一場,也沒分出勝負。通過了太乙真人敖丙知道了申公豹是一個壞人,之後哪吒和敖丙又重歸於好了。

通過了這個電影,我感悟到: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我在往後的日子裡也要繼續努力,發奮圖強。

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上週末的點映後,娃兒對畫著煙燻妝,頂著黑眼圈的小哪吒念念不忘。嘴裡整天哼著哪吒的經典順口溜:我是小妖精,逍遙又自在……禁不住他再三要求,於是帶著他二刷《哪吒》。

其實從小就不太理解哪吒這個小娃娃人物。書本和影視作品的傳統故事中,為小朋友們塑造的小哪吒是勇敢和善良的。和小龍王的生死紛爭,也是在為民除害。可是為民除害就可以殺人害命?那殺了凶徒算是替天行道,對人家的屍體抽筋扒皮,這怎麼看都只能用殘忍來形容了吧。再看和父母,母親一味的溺愛,父親一味的嚴苛。使得他與父母關係長期對立矛盾,以至於後來追殺父親。在年幼的我看來,這個怎麼看都是個乖張、暴力、殘忍、以自我為中心的可怕傢伙。後來讀了《封神演義》原文,太乙真人在他降生時說的“此子生於丑時,正犯了一千七百殺戒。”一語成讖。為這樣一個衝動易怒、殺人如麻的小傢伙找到了一個最好的解釋、於是,他成立興周滅紂的先行官,成為了一個朝代的奠基人。

這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徹底打破哪吒的傳統形象,諸多小時的疑團,隨著嶄新的解讀,似乎變得更加的順理成章。情感對立,依然是小哪吒命運一悲慘結局的初因。但不再是和父母間的對立,而成為更為社會化的偏見意識和個體的衝突。群體層面的偏見,左右了個體成長的不確定性,對小哪吒來說,就是與世俗偏見的對立。而父母在這場個體對抗群體的中,成為情感的粘合劑,同時促成小哪吒本性的覺醒和成長。

環境讓壞孩子叛逆,而父母的良善永遠會是孩子脆弱時的依靠,以及激發鬥志的強大動力。這一點哪吒和群體,哪吒和父母,這兩個層面的關係,也和傳統的概念,有了一次截然相反的轉變。而這種相左的概念的設計,在推陳出新的同時,同樣符合一定層面的社會形態。孩子雖然是家庭的一份子,但同樣是社會的一個人。所接收到的社會的反饋,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莫大的影響。普世萬民不再是傳統文化中的良善,烏合之眾的心理還是最為樸素的利己主義,社會性的排斥比個體的排斥而更為非理性和迫害性。

慶幸的是,這個版本中的父母,成為了小哪吒最溫馨的依靠。善惡依然對立,而故事卻截然不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願你我都能成為孩子們心中那最溫暖的的依靠,最明媚的陽光!

學生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哪吒的形象一改往常,變成一個有著黑眼圈的少年,這一細節的反差和後面劇情令故事展現的情懷更為生動。哪吒與孫悟空一樣家喻戶曉,早在多年前就有部《哪吒鬧海》,其立意與《哪吒之魔童降世》殊途同歸,除了哪吒與父母間的情意還有拯救陳塘關百姓的無畏,更有與命運抗爭的英雄主義情懷貫穿始終。

電影在前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現代流行元素,讓所要展現的文化更易於被受眾接受。作為暑期檔的電影,成功之處在於它不僅吸引了孩童,更吸引了一大波的成年觀眾。它打破成見,強調自我的獨立性,更兼顧有隱喻的現實。影片中有不少世俗醜惡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願意去相通道聽途說,然後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面對世俗如此,哪吒依然是我們童年記憶中那個敢於與命運做出抵抗的少年,正如海報上的字:不信,所謂命中註定。

電影中笑點不少,讓觀眾喜淚參半。故事一開始哪吒就以魔丸誕生,因為其魔性致天命難違,僅有三年的壽命。然在短短三年裡哪吒卻有著難比常人的經歷,他的經歷與孫悟空類似,同為反叛型超級英雄,明知天命難違偏要違,好似我們童年時看過的《西遊記》中孫悟空逃出八卦爐的那一剎那令人唏噓感慨,雖看起來反叛傳統卻依然保留著最中正的熱血和感動,依然有著奉獻和擔當的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

面對世俗複雜,儘管很多人選擇默默接受,社會上的未知和艱辛讓很多人稜角隨著歲月都已消磨殆盡,剩下的唯有對青春過往的回憶,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似填補了大多數心中早已消逝的英雄情懷。電影中哪吒雖被人當成妖怪,哪吒極力改變現狀卻始終被世人誤解,但是他內心的童真和正氣猶在,這也造就他了後來沒有墮入魔道,從而逆天改命。

也許我們不能是站在風口浪尖把握時代命運的人物,但我們依舊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就好比電影中哪吒成為英雄的路縱然艱辛,即便天生為魔也不屈服於命運,這樣的豪情和血性相信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英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