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6篇

觀後感2.45W

每次大家觀看完一部影片後,應該有不少感受,可以編寫一篇觀後感,觀後感的使用頻率也在不斷提高,在觀看後寫一篇觀後感是很常見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6篇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1

今年7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但不懈攻關、創新不止的科技工作者們並不滿足。“北斗三號雖然有些效能指標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國外導航系統也即將更新到下一代,隨時會實現反超。科技競爭時不我待,科技報國尚須加倍努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指揮遲軍說。

“實踐一再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遲軍的這番話,自信又硬氣。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攻關和自主創新,北斗系統才能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並跑到領跑。

從北斗團隊身上,我們看到了特別能攻關的載人航天精神。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是難度大、規模大、系統複雜、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極強的工程。崇高使命激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這是中國航天人探索創新的寫照。

“我們不想重複國外的老路。”戚發軔說。當時,儘管我國已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衛星等基礎技術,但對於載人航天這個航天領域的最高難題,卻幾乎從零開始。即便如此,中國航天人還是大膽提出了設計製造一步跨越國外近40年發展歷程的飛船設想。

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訊、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著陸場等方案的論證設計,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關鍵技術就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區域性還有所超越。這樣的發展模式被國外評價為“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太空計劃。每次邁進一大步,很少重複”。

飛天的征程中,充滿了不斷突破創新的魄力,充滿了勇氣和智慧。這種特別能攻關的精神,在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得到傳承和弘揚。

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c919首飛成功、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量子資訊、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近年來,我國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大批全球領先的科技成果不斷湧現。

“當前,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新變化,我們要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創新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創新這個第一動力。”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表示,要激發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加快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步伐。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2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過。

2021年10月16日,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在我們期待的目光下,隨著“5、4、3、2、1”的倒計時聲中,神舟十三號載著三名光榮的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飛向了那神祕、美麗的太空。一轉眼,六個月過去了,在這期間,宇航員們在空間站開展了一系列與地面互動活動,雖然相隔遙遠,但咱們的心可不遠!神舟十三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綜合實力的彰顯。祖國繁榮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在激勵著我們不斷努力,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追求夢想的勇氣。只有將勇氣化為動力,我們的夢想才有可能實現。

就在昨天,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的返回艙在甘肅酒泉東風著陸場降落,一開始,返回艙急速降落,穿過大氣層後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出現在那藍色的天空。隨後,一個棒棒糖一般的東西冒了出來,是降落傘!返回艙有了降落傘的輔助,像一個蒲公英一樣慢慢落了下來,“咚……”直立豎在戈壁灘中,接著,地面搜救隊開始搜尋是否有外星生物,並詢問宇航員身體情況。一系列準備工作過後,醫療保健人員搭好架子,準備後輪椅隨時等待宇航員出艙。第一個宇航員翟志剛出艙了,隨後是王亞平及葉光富,他們再次呼吸到了地球上的空氣,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他們那燦爛的笑臉。

作為第二個登上太空之旅的女性王亞平,她付出了許多高於普通人的努力,王亞平在學習中慢慢成長進步,讓夢想從萌芽到綻放,在學習成長中適應環境、克服困難、調節壓力,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也讓我們明白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深刻道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攬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是隻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控到並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中國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滿天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裡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根據安排,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在軌駐留6個月,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3

在今日,我觀看了天宮課堂這一節目,這使我瞭解到了許多知識。

在2013年,我國航天員王亞平真正意義上做了第一次天空授課,而時隔8年,今日和曾經的技術有很大不同。而且這次攝像頭的數量為和質量都變好了,這也給航天員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她還會手中拿一個攝相機,這可不比在陸地上拿著輕鬆。

張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空間站中,正方體六面播種、根和芽的方向是什麼?答案是根發散扎入土壤,芽背向種植面向光生長。因為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山上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長,而太空中微重力環境下,它的根會四處生長,並且根也會有彎曲,而且在土壤中生長。

第二個問題,從茶壺中向杯子中倒水,水會怎樣的?答案是,水在茶壺中且倒不出來。在微重環境下,水會漂浮在上面,是倒不出水的。

第三個問題,在空間站內,金魚能在敞口魚缸水中游動嗎?不能,因為水和魚分被分離開,並且水會在短時間內遊一段時間,一會之後它們就會分開。

航天員在艙外機械臂上,一口手拿小鋼球,一手拿羽毛,雙手用同樣的力,向同一方向扔出,預定距離為兩米,誰先抵達?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質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先抵達。

之後,瞭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間。之後,又參觀了一些航天員的“太空家園”使我瞭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裝置。

我還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會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沉浸在了水中。在空間站中,浮力幾乎消失了。一個水膜,並在水膜中加入水後,將一個人造的花放入水膜中,花在大空中變大了,就像綻開了一樣。在水膜中繼續注水後,水膜會變成一個水球。在水球中注入一個氣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兩像。將顏料注入到水球當中,之後將泡騰片放入水球之中,之後水球之中會產生大量氣泡,水球看起來更漂亮。

這次實驗之後,我從這次天空授課中學到了許多,我十分喜歡這次的天空授課!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4

488秒後,一枚火箭進入太空,無數顆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2020年5月5日,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正式拉開。然而,人們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務前,也有過多次失利。

失利、挫敗,對於航天人來說並不陌生,也並不可怕。2017年7月,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因發動機故障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研發團隊經過100余天的故障排查與180余天的試驗驗證,找到失利原因,對發動機從結構、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進行改進。2018年11月,改進後的發動機在長程試車過程中出現問題,研製團隊再次進行改進。2019年4月,一臺用於後續任務的發動機又出現異常,研製團隊又對發動機結構再次進行改進……

唯其艱難,方顯勇毅;唯其磨礪,始得玉成。“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這是航天領域流傳甚廣的一句話。“一點點”的背後,是一種頑強和堅韌,一種無懼挑戰與困難、直面挫折與失敗的戰鬥精神。

我國啟動載人航天工程時,比美蘇等國家晚了30多年。“如同運動員在起跑線上晚了一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別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來追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說。

迎接挑戰,航天人“跑”了起來。

他們與時間搏鬥:1個月完成3個月的工作,解決火箭整流罩超重問題;總裝火箭發動機一般需要24天,他們只用18天就可出色完成;立項比大部隊晚了兩年,新型微波雷達卻同時完成研製,在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自動交會對接中大顯身手……

他們與自己較勁:神舟六號飛船要用的導線上被發現原因不明的壓痕,即使用放大鏡才能看出來,但他們仍將庫存裡30公里長的導線全部篩查一遍;為了把被稱為“太空穿針”的手控交會對接技術的誤差控制在毫米級,他們進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會地面模擬訓練……

這種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能看到。為了研發疫苗和藥物,廣大科技工作者與病毒賽跑、與時間賽跑。他們沉浸在實驗室裡,每一次試驗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結果,但一定都有戰鬥的汗水。如果失敗,那就抓緊時間再來一次。

“過去我們是‘串聯’的工作方式,比如一個試驗結束,看看結果後再進行第二個試驗。現在我們變成‘並聯’的方式,很多試驗在同步推進,爭取疫苗早日上市。”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嚴景華疫情期間曾向媒體介紹,團隊拿到新冠病毒的基因後,馬上開始疫苗研發。此後,工作時間“不是以天來計算,而是以小時在往前推”。

無懼挑戰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這就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必須擁有的品質。這種特別能戰鬥的精神,使他們更堅韌,邁出的步伐更沉穩、更踏實。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5

2022年4月16日,既是一個平凡的日子,還是一個偉大又神聖的日子,因為我們的“太空出差三人組”安全返航了。

那浩瀚的藍天中,一顆黑點和一頂降落傘格外讓人矚目,它就是三位英雄們返回家園的太空客車——返回艙。

神舟十三實現了多個首次,首次長期在軌停靠6個月,首次與45噸的天和核心艙快速對接,這一個個首次背後,都是航天員們永不言棄與航天工作中們的精準計算與刻苦研究。

宇航員,一個存在生命危險,又須擁有強壯身體素質職業,並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只有那些能吃苦耐勞,心繫祖國的人才能承擔起這份重託。

“返回”,這個詞,聽上去簡單容易,可是對於宇航員來說,都是生與死的拼搏。可以說,這期間困難重重,險象環生。首先,他們將與核心艙分離,繞地球一圈後,利用地球引力將飛船吸回來,此時,回到祖國懷抱的路上的困難來了:當返回艙下降時,速度會達到7000米每秒,此時,艙外的殼子會與大氣產生劇烈摩擦,達到2000攝氏度的溫度。從遠處看,就像一顆外太空來的火球。人在艙內要承受4個g的壓力,這相當於一輛汽車飛速行駛的撞擊力。人在裡面會臉部變形,呼吸急促。當距離地面10公里時候,降落傘會依次開啟,將200米每秒的艙體直接拉到80米每秒。隨著一聲巨響,一個黑煤球落地,一次宇宙的神奇之旅,隨著整裝待發的地面搜救隊出現,此次航天之旅圓滿結束。

我們應當感謝宇航員,讓我們國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了中國最精彩的一面。

2022年4月16日,必然會被載入史冊,宇航員及航天科技工作者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必將永遠傳承。

航天精神2022觀後感篇6

“咱們明天見。”

這是17年前的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艙門關閉前說的最後一句話,透著樂觀、自信。

3個小時後,楊利偉叩響了太空的大門,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舷窗外,陽光把飛船太陽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邊就是美麗的地球。蔚藍色的地球披著淡淡的雲層,長長的海岸線在大陸和海洋間清晰可辨。飛船繞著地球高速飛行,晝夜交替間,地球邊緣彷彿鑲了一道漂亮的金邊。”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中遙望自己的家園。

翌日6時23分,神舟五號飛船平穩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楊利偉從太空平安歸來。“我為祖國感到驕傲!”這是他出艙時說的第一句話,透著豪邁與自豪。

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延續千年。1992年,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迄今為止,中國航天員先後11人、14人次征戰太空。在航天報國和科技強國的偉大實踐中,他們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2016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及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強調,我們注重傳承優良傳統,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彰顯了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強大精神力量。

弘揚和傳承載人航天精神,中國人前進的步伐更加豪邁、自信,在更多領域開闢新事業——

我國“向地球深部進軍”有了新進展。2018年5月,中國科學家負責實施的全球第一口鑽穿白堊紀陸相地層的科學鑽探井——“松科二井”在黑龍江安達市舉行工程完井儀式。“松科二井”入地7018米,成為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實施22年以來最深鑽井。

2020年11月,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達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而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接近11000米。

我們還在更多科技領域烙下中國的印記:2016年6月,擁有“中國芯”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2020年7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全球有了“中國北斗”的導引和陪伴……

標籤:觀後感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