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三篇

觀後感2.48W

我們在寫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內心感悟和作品本身相結合來寫,不能有太長的篇幅,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三篇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1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蕩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回望71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打出了國威軍威,也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捨生忘死頑強拼搏,血與火洗禮中走向勝利。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將士以捨我其誰的擔當、視死如歸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魄,不畏任何困難,不懼強大敵人。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鑄就了凍僵後仍然矗立戰壕的精神豐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嶺,面對猛烈炮火,書寫了決不放棄陣地、決不後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戰鬥史詩;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革命烈士用鮮血與生命展現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不忘過去,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面向未來。當前,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挑戰前所未有,我們要以史為鑑,尤其要學好“四史”,弘揚愛國精神,激揚愛國熱情,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力量,讓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偉力更加磅礴;要勇於鬥爭、善於鬥爭,抗美援朝中我們“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永遠保持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以上甘嶺戰役中敢打硬仗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意志打贏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要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不斷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之際,讓我們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動力,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更大貢獻。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2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上,開啟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巨集偉目標。

一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革命先輩精神。對於我國來說,抗美援朝戰爭打起來是非常辛苦的。五十年代,我國軍事實力與美軍相比實在是落後,再加上我們志願軍人數又多,裝備平均下來到每個人手中少之又少,與美軍充足的裝備相比,相差甚遠。包括戰場上的交通問題,軍糧儲備等方面,與美軍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點兒。但是,在異常殘酷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廣大志願軍指戰員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志願軍指戰員面對世界上大的敵人,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一把炒麵一把雪,以苦為榮,頑強拼搏,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和敢打必勝的樂觀信念,創造了人類戰爭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形成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隆重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就是要牢記那段戰火硝煙的壯烈歷史,去讀懂那種奮勇拼殺,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志願軍精神,就是要把抗美援朝精神傳承下去,努力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二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71年前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這是黨中央從國際形勢出發、從人民利益、從歷史大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決策,從巨集觀角度上來講,中國是為了全世界人民戰鬥,是為了地區局勢著想。換個角度看,朝鮮地區相當於中國的東大門。如果朝鮮成為美國的殖民地,美軍想要進攻中國就變得容易許多,正處在起步階段各方面需要建設的中國,這樣的威脅事關存亡。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沒有硝煙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意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全球化浪潮不時湧動,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在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將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動員起來,與來勢洶洶的疫情,做最為果斷的抗擊疫情行動。可以說,中國無論在國內抗擊疫情,還是對世界抗擊疫情所做的貢獻,成績斐然有目共睹。中國在抗擊疫情的所作所為,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讚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的關鍵點上,我們一定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域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

三要主動擔當、腳踏實地,推動任務落地見效。站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上,開啟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前路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要主動擔當、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要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要更加牢固地樹立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態度和堅定信念,增添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勇氣,用力量、最實作風、最嚴考核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硬骨頭,確保全面小康路上沒有一個人掉隊。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標落實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梳理“硬任務”、落實“硬措施”,咬定目標聚力推進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關鍵,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履好職、盡好責。堅守人民立場,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鬥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

71年過去了,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回首過去,是為了展望將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範文3


朝鮮是一個以山地為主的半島,缺乏戰略縱深(猶如後來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實際上確實適合美國這樣軍隊),19__年的6月25日,一個小時內在38線上訊號彈從西海岸打到東海岸,李承晚的南朝鮮部隊全線進攻,南朝鮮的部隊中都有美國的顧問.至於是誰推動了這場戰爭的開局,我覺得不外乎是麥克阿瑟或者是蘇聯,因為如果南朝鮮統一北朝鮮,那麼麥克阿瑟在他的軍事生涯上幾乎可以比作從珠穆朗瑪峰達到了月球,而如果被朝鮮統一南朝鮮,那麼蘇聯在遠東完成了最完美佈局,但美國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未必想打,當時美國的重點應該在歐洲,遠東的佈局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狀況了,只能是麥克阿瑟自私的想法,後來他的一些做法簡直就是想把戰爭引入中國境內,並想用蔣介石的軍隊拉到朝鮮來打,這樣的結果只會使第三次世界大戰.這個時候的中國實際上還沒有完全解決境內的安定,南方還在剿匪,進攻臺灣打了敗仗,基本沒有空軍和海軍,當務之急是解放臺灣,也不可能鼓動金日成(也沒錢和裝備去支援),後來仗打到那個程度,蘇聯沒有派空軍和地面部隊,我直接懷疑是斯大林就是在利用中國人,包括19__年開始的解放戰爭中蘇聯人的作派,實在是齷齪,後來中蘇決裂,真正是明智之舉,避免了被蘇聯當槍使,做附庸國的下場都不會舒服.

戰爭的開局對北朝鮮的人民軍很有利,經過幾個月,幾乎把南朝鮮李承晚的部隊趕進了大海,蘇聯人支援的坦克部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時候美國人的海陸空軍隊全面介入,直接體現了先進武器在當代戰爭中的作用,另外,麥克阿瑟的得意之作"仁川登陸"非常完美,大量人民軍被包圍、切割、消滅,僥倖逃脫的只能進入游擊戰狀態。美國人乘勝追擊,先頭部隊幾乎看到了鴨綠江,這個時候,彭德懷領導的志願軍已經晝伏夜行地進入朝鮮戰場,直到第一次戰役,美國人的飛機居然沒有發現大規模的中國軍隊,彭德懷充分利用了在解放戰爭中的優秀傳統,前三次戰役以巨大的傷亡取得了戰略成功,之所以傷亡很大(整個朝鮮戰爭的傷亡是驚人的,中國到現在都沒有公佈真正的數字,我估計在50萬),有幾個原因,最重要的是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沒有空軍,後勤補給線幾乎被美國人的空軍完全封鎖,在1950年的冬天,在氣溫只有零下30度左右的情況下,中國人名志願軍很多沒有棉衣棉鞋,吃的也很少,非戰鬥減員及其驚人,設想在那樣的境地,打一場伏擊,為了不讓美國人的飛機發現,趴在雪地裡一晚上,第二天開打的時候會有多少已經永遠睡去?後勤補給這個問題一直貫穿了朝鮮戰爭,凍死的,餓死的,傷病不能得到治療的.......麥克阿瑟下臺後,繼任的李奇微將軍充分利用了中國軍隊這一弱點,他發現中國人的每次戰役最多隻能持續7天,為什麼?後勤跟不上了。所以他的戰術講起來很簡單:志願軍進攻時邊打邊退,等到第八天,全線反擊,並且空投部隊在交通線上包抄。這個發現成就了李奇微。

其次是武器的全面差距,沒有防空炮火,沒有空軍海軍打擊美國人的後方,手中的武器都是日本人和蔣介石留下來的,彈藥的規格也不一樣,我覺得中國人憑藉的是樣:精神意志、人海戰術、高明的戰略戰術!可以這麼說,如果當時有美國人的武器裝備,在50年冬季就可以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當時的武器裝備以及朝鮮半島特有的地理環境導致無法完全實現中國的軍隊指戰員所熟悉的戰略戰術,朝鮮以山地居多,大多南北向,南北間的通道就那麼幾條,基本都在美國飛機的覆蓋之下,白天不能打進攻,沒辦法對付飛機的轟炸和掃射,你要完成一次包抄,都得靠腿兩條腿和美國人的坦克、裝甲車、卡車賽跑,人家走公路,往往你還不敢走公路,得穿山越林的跑,這樣,一場圍殲戰打成了追擊戰,有時候圍住了還是拿不下來,因為缺少火炮支援,沒有防空手段,作戰效果比戰術意圖相差太遠,傷亡還很大。應該說整個戰爭的過程很複雜,在書中每每讀到一些重要的地方感慨很多,一一寫下來費時耗力,最後只留一點點想法:

1,朝鮮戰爭對中國最大的損失是失去了收復臺灣的最佳時機,最後留下社會主義的北朝鮮,戰略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2,在朝鮮戰爭中發現了現代戰爭中後勤線的重要性,並且為此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那麼在未來戰爭中,後勤補給需要怎麼樣運作?這很複雜,回頭找本相關的書看看。

3,用前輩建國者的精神發展軍事以及民用科技,網上的新聞講現在國產戰機用的發動機還都是進口的,都建國71年了,這不知道幹什麼吃的。

4,目前的南海局勢,不妨打一場區域性戰爭試試。5,民族的確是有性格的,戰爭中最是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