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觀後感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6篇

觀後感8.75K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聯絡自己的生活例項,當我們觀看完一部影片後,肯定有不少感想,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莫振高事蹟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6篇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1

3月9日,廣西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因病離世。

悲痛瞬間爆發,傳遍媒體、網路、微信朋友圈,一天之內,整個都安縣城的花圈便告售罄。15日早晨,數千人從全國各地趕來送他最後一程。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美國哈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學府,以各種方式向他致敬。

當看到這個新聞時,我很好奇,這是一位什麼樣的校長呢?他的離世竟然讓這麼多人為他送行!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莫振高校長生前的先進事蹟。通過瀏覽網頁瞭解莫振高校長的事蹟,我產生了許多思考。莫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多麼樸實的一句話,但是又是那樣的鏗鏘有力。的確,沒有愛怎麼可能會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石,愛是教育的源泉。對這個“愛” 的解讀,我想到了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老師對學生們的愛。一名老師,當他真的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那麼他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切切實實的,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績,更是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一個老師只有真真正正的愛他的學生,他才會不遺餘力的傾盡畢生所學,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因為,他更希望他的學生,他的孩子們有真正的學問,掌握真正的本領,而不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論。另一個愛,是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愛。教育作為一項職業,它有它的職業要求,所謂“幹一行愛一行”,我想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是因為他愛教育,其次是因為他有很好的知識底蘊實施教育。

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通過對莫老師事蹟的學習,我們也客觀的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可喜的是,我們也像莫老師一樣,用愛來教育,但是我們做的`遠遠不夠。作為年輕老師,我們有對教育的想法,對孩子們的期望。可是,對教育的耐心缺少了一點點。雖然有愛,但是愛的還沒有莫老師那樣的深刻。莫老師是我們在教育路上的榜樣,我們要學習莫老師那種用愛來教育的精神,關心每一位學生,幫助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2

莫振高,都安瑤族自治縣高階中學校長,學生親切的稱之為“校長爸爸”.他在從教30多年來,以“幫助一個貧困生,就是幫助一個家庭”的人格魅力,資助300多名貧困生圓了大學夢;以仁愛的方式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不渝,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用辛勤、汗水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和一個教育工作者“傳道、受業、解惑”的真諦,樹立了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更用責任和愛心鑄就了一面“豐碑”,樹立了一面鮮活的德育“旗幟”,永遠鐫刻在人民群眾的心間。

翻開莫校長的一生,“責任”是其最為顯著的“烙印”.觸及人們內心情愫的,在於莫校長有如山的“父愛”.從他的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有很多,我個人的體會是:

一是學習他的博大情懷。一聲聲的“校長爸爸”,道出了莫校長在學生心目中無可替代的位置。我們服務的物件不同,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相同的,我們應該把用電戶視為自己的親人,象對待家人、朋友一樣的為他們服務,把用電戶的需求時刻放在心裡,憂用電戶所憂,全力做好優質服務工作。

二是學習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莫校長對工作入火般的熱情,愛生如子的博愛胸懷,受到了學生的愛戴。作為電力企業,我們的工作崗位不同,但勤政務實的工作態度是相同的。我們在工作崗位上,應有“團結一致、全力以赴,我為企業增效益”的堅定信念,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實現巨集偉藍圖的“平樂供電夢”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是學習他的幹勁韌勁。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莫校長連續39年用自己微博的工資資助300名貧困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考上大學,先後多方“化緣”籌集善款3000多萬元資助1.8萬名貧困生圓夢大學。絹絹細水長流不息匯成大海。我們電力企業,更應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下功夫,例如:今年的5月份洪災搶修保供電,電力搶修突擊隊員頂風冒雨、不分晝夜的搶修線路,與時間賽跑的幹勁儘快恢復線路供電,為用電戶重新點亮光明等等,這種社會責任與擔當、急使用者所急的行為一直持續下去,這樣,我們的企業優質服務的品牌才會提升!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真真正正地為用電戶所認可!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被群眾點贊,百姓才會為企業叫好!

四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思想境界。淡泊名利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志存高遠是一種遠大的志向。人才蔚起國運興。莫振高多次婉拒上級推薦、外地聘請。他心中,教育這方神聖的淨土,貧窮縣每走出一名大學生,就意味著多一份改變貧窮家鄉面貌,建設繁榮昌盛祖國的力量。我們,就應要擁有這份淡泊的心態、寧靜高遠的志向,腳踏實地、廉潔自律,用實際行動嚴格踐行“三嚴三實”、用愛與責任鑄就心中那盞“廉政心燈”.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3

莫振高,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被孩子們喚作“校長爸爸”. 他將畢生的精力投身所熱愛的教育事業,把全部的激情和滿腔的愛奉獻給學生,心懷大愛、誨人不倦,用 60 年的歲月,彰顯了基層幹部服務群眾的光輝精神,詮釋了黨員幹部的責任和擔當。每位基層幹部都應該見賢思齊,向他學習。

學習他愛生如子、愛民如親的博大情懷。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寶” 是人之常情,把全校的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卻需要胸懷大愛。一聲聲“校長爸爸”, 道出了莫振高在學生心目中無可替代的位置。校長服務的物件是學生,基層幹部服務的物件是群眾、百姓。物件不同,但 “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相同的。一位好的基層幹部就應該將群眾視為自己的親人,像對待家人、親人、朋友一樣為民服務,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把群眾的冷暖時刻放在心裡掛念著、惦記著。

學習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基層工作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起早貪黑、摸爬滾打、廢寢忘食、奮力拼搏是基層工作的常態。莫振高火一樣的教育熱情,愛生如子的博愛胸懷,()使他始終手執教鞭、站在講臺,始終和最愛的學生在一起。工作崗位有不同,勤政務實的工作態度應該相同。基層幹部就是要有鐵一樣的堅定信念,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矢志不渝、鞠躬盡瘁,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我們要學習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能力魄力。創新是做好基層工作的核心,是推進基層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莫振高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教藝超群精益求精,授課深受學生歡迎。基層幹部打從參加工作起就應該立下一個志願,刻苦鑽研,敢於承擔責任,勇於衝破舊有藩籬、打破固有框框推陳出新,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幹出一番事業,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學習他長抓不懈、久久為功的幹勁韌勁。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莫振高連續 39 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順利完成高中學業考上大學,先後多方“化緣”籌集善款 3000 多萬元資助 1.8 萬名貧困生圓夢大學。絹絹細水長流不息匯成大海。

基層幹部幹工作就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用非凡的毅力,憑一股子韌勁,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長抓不懈、久久為功。只要堅持每天為群眾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持之以恆,不懈怠、不折騰,群眾就會為你點贊,百姓就會為你叫好。學習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思想境界。淡泊名利是一種崇高 的境界,志存高遠是一種遠大的志向。莫振高多次婉拒上級推薦、外地聘請。他心中,思的是教育這方神聖的淨土,唸的是關乎國家百年大計的基礎工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貧窮縣每走出一名大學生, 就意味著多一份改變貧窮家鄉面貌,建設繁榮昌盛祖國的力量。人才蔚起國運興。基層幹部就是要擁有淡泊的心態、寧靜高遠的志向,腳踏實地、甘於清貧、廉潔自律,用實際行動、用愛與責任鑄就豐碑。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4


心裡裝著學校與學生,當然是一名稱職校長的職業責任所在,也為整個社會所期待。但坦率地講,相信不會有人願意將一所學校的命運和自己的求學權利寄託在一位“好好校長 ”的“化緣”之上。因此,我們在向這位“化緣校長 ”致以敬意的同時,又必須明白,這絕不應該是一個理性社會哀悼一名“好校長 ”的全部意義所在。

如果我們將觀察的目光折回到莫振高生前的付出中,就不難發現,與“化緣校長 ”感人事蹟所對應的,恰恰是某種令人心情沉重的基層教育現實——

即如在一位前來哀悼的學生所回憶的:“一條不標準的煤渣跑道,一個平房食堂裡,停電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燈,漏雨漏風的宿舍……”這樣一種乃至更差的場景,應該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甚至是一些孩子正身處的真實求學環境的寫照。

再比如,莫振高所管理的都安中學,有近一半學生來自貧困山區,每年大學聯考結束後,莫振高都要四處奔走,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籌集學費。假如這些貧困學生都能獲得制度性的助學支援,“化緣校長 ”是否能夠少一分艱辛?

正是以一種近乎“化緣”的方式,30多年時間裡,莫振高籌集到3000多萬善款,資助近兩萬名貧困生圓了上學夢。在我們為此表達敬意時,另一組來自兩會的資料不應該被忘記:2014年全國各級財政預算共安排教育經費 2.4萬億元,實際支出2.29萬億元,有1千多億元沒有花完。兩相對比,不禁令人唏噓,莫振高30年來化緣所得的3000萬助學金,是否只是以一己之力來補缺某種制度化的教育經費 撥付的漏洞?

事實上,在基層中國小中,募集資金,扮演“化緣者”角色的校長,其實並不少見。莫振高或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且,教育經費 要靠“化緣”所得,或還不僅僅是基層校長們的個人困境。於此而言,我們的教育資源特別是農村基層教育經費 的獲取,如何告別“化緣式”、“討錢式”的路徑依賴,恰恰是對於“化緣校長 ”最好的告慰。

沒有人能夠否認一位如莫振高般的校長所彰顯出的道德力量與現實價值。但迴歸現實,一位幾近聖人般的好校長 終究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高效而富有“良心”的教育支援體系,才是最可期的制度保障。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5

“莫振高同志的先進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他一生辛勤耕耘、鞠躬盡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是看完莫振高同志的先進事蹟主題情景報告會後的感受。視訊報告會中,莫振高生前同事、學生以現身說法的形式,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不同角度再現莫振高同志的感人故事。短短的1個半小時報告會裡,莫振高校長一個個感人的事蹟,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鞠躬盡瘁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出不平凡業績的高尚情操,讓在場的每一位聽眾情不自禁流下淚水。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認真負責的優良品質,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具體體現,也體現了“三嚴三實”的重要精神。

我們應該認真學習莫振高同志的先進事蹟,因為他的感人事蹟激勵著幹部們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動力,更加堅定我們要以榜樣的力量做好本職工作,用正能量引領社會新風尚。

莫振高事蹟觀後感6

斯人已逝,風範永存。曾任廣西都安高中校長的莫振高逝世雖然已過去3個多月,但他的故事仍在流傳。

今年3月,時任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長的莫振高不幸病逝,在他的葬禮上,整個小縣城的花圈都賣光了。很多校友趕回來參加弔唁,一些四五十歲的校友哭得像個孩子。莫振高對學生的愛,深切感染著他人的內心。

“九分石頭一分土”是都安惡劣自然條件的真實寫照。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新生中,有近四成都是貧困生。

2010年9月新生入學,一位同學跟著爸爸從鄉下到縣城的高中報名,這位父親掏遍全身只有30元零錢。莫校長看到後從自己口袋掏出100元,他說:“孩子交給我,你拿這些錢作為路費回家吧。”30多年,莫振高自己資助300多名貧困生上大學,並通過各種渠道“化緣”,籌款數千萬元,為大山送出了數萬名優秀大學生。

都安高中資助辦的老師韋喜鳳因為從事校內貧困生建檔、資助事宜,與校長莫振高的接觸更多,也經常陪同校長下鄉進村走訪貧困生家庭。“只要提起某個貧困村的名字,校長都能說出我們學校哪些學生是這個村的,家裡情況如何。”韋喜鳳說,在她整理貧困生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一個現象,凡是與校長沾親帶故的學生,哪怕家裡確實貧困,也不能享有學校的資助名額,而是由校長在背後用自己的收入默默資助。

如今就讀西華師範大學的都安女孩盧貴飛對校長的關愛永生難忘。她從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養父獨自一人把她養大。高三那年,養父去世了,盧貴飛說自己在萬念俱灰的時刻,班主任和校長伸出了雙手:校長說以後學校解決她的一切開支……盧貴飛沒有失學,得以考進了大學。聽聞“校長爸爸”去世的訊息,她久久不願相信。

莫振高對貧困生的關愛細緻入微。他在給貧困生髮放生活費的時候,會特意說明,自己不贊成貧困生不可以吃好的。“拿到這些錢,你們就去食堂,對阿姨說"我要吃雞腿",不要害羞。”莫振高曾說過這樣的話,這些細節溫暖著貧困生們一顆顆脆弱而敏感的心。

除了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愛,莫振高在教學上也是標杆。為了解決大學聯考學生的心理問題,2008年,50多歲的莫振高自費到北京參加心理學培訓,取得上崗資格證後,他回到學校開設了心理課,成為學生感到“永遠聽不夠”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