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七年級新生家長會講話

發言稿2.27W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好!

七年級新生家長會講話

首先我代表學校領導及全體教職工對家長們能在百忙之中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歡迎和感謝。20XX年的新生入學工作已經開始,這標誌著你們的子女將步入人生旅途上的一個新的歷程,一個新的起點。但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國中生,並不像轉變稱謂一樣簡單,國中不是國小的簡單繼續,而是一種轉折和爬坡。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當迅速行駛的汽車在轉彎或上坡時,缺少心理準備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穩摔倒,同樣在國中新生活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缺乏心理準備不能及時調整的話就會出現不適應。為了讓同學們邁好國中第一步,為了使大家熟悉學校的運作,今天召開家長會主要是向各位家長交流、彙報我校教育管理的各項工作,並希望得到各位的關注、支援,確保我們的孩子能健康茁壯的成長。在此,對各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援和密切的配合表示誠摯的謝意!

(說明;按學校原來的計劃,我們七年級新生準備進行為期4天的軍訓的,由於甲流的原因,從學生安全健康角度出發,市教育局下文統一取消了中學的軍訓)

今天,會議的主題十分明確,重點是向各位家長交流、彙報我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各項工作,並就孩子跨入新的學習時期所需要關注的問題作溝通,希望得到各位的關注、支援,確保學校各項工作登上新臺階。為此,我著重講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瞭解學校、愛護學校、發展學校

1、學校的歷史:我校的前身是××子弟學校,始建於1953年4月,1976年發展成為一所完全中學。20XX年1月由區政府接辦,20XX學年區中國小“佈局調整”,撤銷了附屬國小,發展成為一所三年制初級中學。

2、學校的現狀:學校佔地面積17112㎡,建築面積9500㎡。分北中南東四塊佈局。校北是教學區。6層教學樓有24個教室,12個教輔室,12個辦公室。6層綜合樓有25個教輔室,10個教師和行政辦公室。教室與教輔室之比1:1.5以上。教學樓後是800㎡的生物園,300㎡的科技(勞技)活動中心。教學樓前面是1千多平方的文化廣場。我校有教職工79人,專任教師72人,其中高階教師8人,中級36人,初級28人,學歷全部達標,本科率79.5%。學校現有班子成員3人,其中校長1人,黨支部書記1人,副校長1人。中層幹部7人。班子成員老中青結合,具有事業心、責任心和大局意識。

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在辦學的軟體硬體都和兄弟學校有一定的差距。20XX年1月由區政府接辦以後,特別是在區一級學校和規範化學校的建立過程中,得到了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讓我校在辦學條件、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得以完善和提高,目前學校的軟體硬體都基本達到規範化學校的建設標準,並於20XX年3月通過了規範化學校的檢查驗收,跨入了規範化學校的行列。

3、學校的教育思想:

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課程改革為核心,以師生髮展為本,為學生成長服務.依法治教,特色興校.積極建設進取,和諧,特色的學校文化.按校有特色,師有特點,生有特長的思路,創規範+特色的學校,建敬業+專業的師資.育合格+特長的人才.讓我們的學生喜歡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的老師體驗成長的幸福,讓我們的課堂充滿創造的快樂,讓我們的學校煥發蓬勃的生機。

辦學理念

追求真善美,培養有教養的人。即:真——做真人,學真知,求真理;善——以善教人,以善養人,以善立人;美——欣賞美,創造美,以美育人。教養——有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辦學目標

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經過三年的努力,建成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郁,教學設施完備,教師素質良好,教學質量上乘,管理機制科學,把南石中學辦成“人民滿意的優質學校”。

育人目標

全面發展打基礎,培養特長育人才。

全面發展:使我們的學生能關愛他人,誠實守信,文明守紀,樂學善思,身心健康。

培養特長:使我們的學生在科技、藝術、體育等方面學有所長,有興趣愛好,為個性特長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學校走的是一條科研興校、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路子,學校有自己的科研課題,近年來,南石中學的全體教職工辛勤工作、求真務實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各學科競賽、體育競賽、藝術比賽得獎率在國中面上成績顯著,每年的會考升入省重點的學生逐年升高。

二、瞭解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特點

充分認識國中與國小的區別,正確對待孩子在國中的落差。(見資料列舉的五大差別和三大特點)往往很家長都表示孩子在國小表現如何如何好,到了國中怎麼就不行了。這裡原因很多,有孩子的主觀努力的原因,有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心理變化的原因,還有比如國中的學業負擔、壓力比國小大很多的原因,還有就是國小很多老師是為了激勵孩子和家長,很多的小問題都沒有及時溝通,有些小問題到了國中回演變成大問題。

1、國中生的心理特點:

(1)、爭強好勝自制力弱的心理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國中階段後中學生有著積極向上的進取心,這與他們強烈求知慾、自尊心、好勝心是分不開的。但由於其思考問題不周密、發展不成熟、自制力相對較弱,所以許多時候感情用事、易衝動魯莽。

(2)、對父母長輩的獨立性特點。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越來越覺著自己是“大人”了,要求從大人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對婆婆媽媽的說教及過分關心會產生反感。有的學生會發生頂撞老師或頂撞家長的行為、可以說獨立個體意識特別強,但又缺乏必要的知識能力、對家長有依賴性出現“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管學習、不管其它”等許多不正常現象。

(3)、對長輩的封閉心理和對同學的開放心理。進入國中後學生願意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的內心和祕密、把心裡話對自己說或對“日記本”說,而對師長則百般隱藏、缺乏與家長的溝通,時而久之覺得家長、老師不理解他們併為此而苦惱!

(4)、模仿性的心理特點。模仿成年人行為、如:吸菸、喝酒。模仿影視歌星、如:髮型、穿戴、奇裝異服。所以家長、教師要做好表率對他們正確引導。
2、國中生的學習特點:

(1)、課程增多、知識量猛增、知識點多、資訊量大,時間短、難度加大。很多國小生升入國中後易產生緊張和畏懼心理,使一部分升入國中的學生覺得中學科目特別多,作業量特別大、產生怕學厭學情緒,相應的也就出現了家長教師的壓學、逼學現象。
(2)、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認真聽課,積極思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提高學習效率。
(3)、明確學習目的、掌握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關鍵。目的明確了才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學什麼!每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這些方法有的是正確的、科學的,有的是錯誤的、盲目的、低效率的。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相當多的學生並沒有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因而在學習上事倍功半、效率很低,由於“不會學”而導致“不愛學”“不願學”。這種現象造成了學困生的大量湧現。
學習要有個好的習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習慣化,只有熟練到成為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的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被應用,好象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國中生的基本學習習慣有:課前準備的習慣、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習慣、預習複習的習慣、作業檢查與訂正的習慣等。學習困難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易出現上課精力不集中、作業敷衍了事、考試作弊、不善思考害怕困難等不良習慣,所以教師家長要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上下功夫要培養他們“會”學習,即會聽講、會閱讀、會思考、會發問、會作業,要做學習的人,培養學生獨立、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各位家長,目前南石可能會有許多讓您和子女不滿意的地方,我們也正在努力改善各方面的不足,既然你們的子女已經在這裡生活學習了,就要面對這個現實,如何使自己的子女在現有條件下,學習得更好,更適應這裡的環境和管理,如果是個別教師教學或管理上存在問題,您提出來,我們是會讓其改進,使其做得更好些。教育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某一方面不盡如人意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那樣最終耽誤的還是自己。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名叫“打好手裡的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年輕的時候,一次晚飯後和家人一起玩紙牌遊戲,連續幾次都抓了很壞的牌,他開始不高興地抱怨。媽媽停了下來,正色對他說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須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麼樣!”

他一愣,聽見母親又說:“人生也是如此,發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樣的牌你都必須拿著,你能做的就是盡你全力,出好每張牌,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過去了,艾森豪威爾一直牢記母親的這句話,從未再對生活產生任何抱怨。相反他總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命運的每一次挑戰,儘自己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為中校、盟軍統帥,最終成為美國曆史上第34任總統,艾森豪威爾逝世後,約翰遜在給他的哀悼詞中稱他“勇敢和正直”,他的這種勇敢和無所畏懼的性情正是承襲了母親當年的教誨,人生如打牌,既然發牌權不在你手裡,那麼,你能做的只有用你手裡的牌打下去,並努力打好,除此之外,你沒有任何選擇。對於我們來說,學習和生活不也正是是如此嗎?

各位家長,為了使你的子女將來更有作為,為了使家庭學校更好地攜起手來,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下邊我們共同來探討一下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與家長探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各位家長,下邊我結合多年來學校管理工作,從心理學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我們如何做父母。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去年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我們現在提出的素質教育主要指的是:思想政治素質、知識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和上邊四個學會並不矛盾。這不僅僅是對在校的學生提出的,也是對我們每一個成年人所提出的,因為黨提出了終身教育和構建和諧社會,我們做父母的就要終身學習,做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一定要去學習。家庭教育的成敗,關健是家長教育。要想教育好子女,家長首先要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質。做為21世紀的父母,我們應該學點新知識,變個新形象。調查表明,當今孩子理想中的“現代母親”形象是“懂一點成人,化一點淡妝,少一點說教,露出一點笑容,多給一點空間,有氣質,愛學習,像個朋友一樣。而為數不少的父母和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的形象還有著或多或少的差距。

獨生子女的惟一性,使我們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成敗帶有“下賭注”的感覺,自己承受過的苦難,轉化為強烈的補嘗心理和懼怕心理,對孩子的培養表現出過高的期望、過分的關心、過多的呵護。因此,21世紀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應走出以下四個誤區:

(一)、丟掉補嘗心,找回平常心。

做父母的本應有顆平常心,因為生兒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讓子女快快樂樂地成為自己,成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與人和諧相處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養成偉人,最可能的結果是孩子很平庸,連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養孩子,也許經過或長或短的歷練,孩子真能成為一個“人物”。不要把你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讓孩子來實現你的原望。留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盡情地去成長,完全地發展自我。

(二)、丟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

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當今父母普遍存在的問題,只要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的孩子,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當父母學會用正常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孩子,就會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諒孩子的過失,看到孩子的長處,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對孩子多有煩惱,少有驚喜,原因在於不是去賞識自己的孩子,而是總盯著別人的孩子不放。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一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教師都說了些什麼?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然而,她還是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並且沒讓她喂。

在第二次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5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回到家裡,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國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高中畢業,兒子把一封印有清華成人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裡,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那隻信封上。

(三)、丟掉虛榮心,找回責任心。

今天的父母面對孩子那麼心急氣躁,原因是虛榮。孩子考試沒考好,是讓你沒面子,批評訓斥;孩子有了點成績或考上了好的學校,是給你添了光彩,於是到處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榮譽聯絡在一起,這就是虛榮,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工具,為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一味地要求,強迫孩子,不尊重孩子,這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摧殘。導致了許多悲劇的產生。浙江金華某中學生徐力,本來是班中成績較好的學生,一次考試成績沒進入班裡前幾名,他的母親對他多次訓斥,甚至大罵他沒出息,不如別的同學。他經受不住這種長時間的心理折磨,在一次被母親訓斥後,在母親毫無防備時,舉起榔頭將母親活活錘死。

(四)、丟掉懼怕心,找回保護心。

有些父母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為孩子提心吊膽。但誰也不可能整天跟著孩子,所以要培養孩子勇敢堅強的性格,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常識。快樂和諧的家庭有快樂和諧的生活氣氛,快樂的生活氣氛要靠快樂的人去營造。家庭和諧呼喚“三個善待”。即:

1、善待自己,保持好心態。如果想讓你的孩子擁有快樂的人生,你自己要先擁有快樂的人生。做父母的教給孩子的第一課應該是“喜歡自己”,讓孩子喜歡自己的一切,包括長相。心態好的人,自己活得瀟灑,孩子也會喜歡他;那些把所有煩惱都寫在臉上的父母,哪個孩子也不願接近。

2、善待孩子,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父母要用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孩子,體諒孩子。要尊重孩子,決不能踐踏孩子的尊嚴。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如果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將會自卑。

3、善待家人,扮演好角色。假如你不會善待家人,你就不配成家;假如你不會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會善待老人,你就不配做兒女。

現在我送給所有家長和你們的孩子一份無價的禮物——快樂人生三句話。即:面對生活,要微笑著說:“太好了!”面對困難,要勇敢說:“我能行!”與人相處要主動說:“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這三句話,對於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心態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面對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於勇氣,在新的競爭中,“我能行”三個字將顯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大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幫助別人後,心情非常愉快,幫助人越多,你也越快樂,快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國著名賞識教育專家周弘講:我們做父母的、做教師的對子女,對學生應播光明之種,發智慧之芽,開理想之花,結快樂之果。把快樂做為人生最終目的。

在新的世紀裡,我們做父母的要做智慧型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於提高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辨析、判斷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父母的良好願望在孩子身上產生積極的教育影響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報;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到快樂,感受到孩子的童真。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正在成為我的心病,我不知該怎麼辦。一位父親也曾對我說:什麼“長”都好當,惟獨家長不好當。

做為智慧型的父母應該善於通過言傳身教,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薰陶有機的融為一體,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指導孩子在做事中開智明理,讓孩子體會到愛的滋潤和美的薰陶,重視給孩子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允許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表現力,給予孩子自我,鼓勵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之間只有個體差異,沒有好壞之分,把孩子的夢想當做是令人欣賞的志向,當做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夢,鼓勵孩子要大膽嘗試,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應該說:“好,非常好”,因為孩子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成人後才能在無限地空間實現飛躍,一個人連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別人的力量來推動自己?

作為智慧型父母,重要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當孩子需要時給予及時地幫助,使他們感到父母是最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們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們只有年齡上的差異,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靈上是相通的。對孩子來說,父母不僅僅是保護者與撫養者,父母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榜樣,一個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英雄。正因如此,智慧型的父母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以身作則。他們認為,一定要趁孩子需要時,多教養和多享受他們的童真,有了孩子,就一定要享受做父母的責任和快樂,很多事業上成功的父母都拿出一定時間陪孩子游玩,說話溝通和交流,他們認為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業,很少與孩子溝通交流,還有的父母不善於與孩子交流,往往是吃飯時候問學習,訓斥人,搞得氣氛十分不和諧,子女生氣,飯也不好吃,最後不歡而散。有的父母在於孩子交流時“好話不會好說”,當然也就沒有好的效果。特別是獨生子女在家裡缺少同齡夥伴,他們經常感到很孤獨,有什麼想法也不願向父母講。一次對500名中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有44.5%的學生認為父母不瞭解自己的心理特點,他們說,父母的觀念和我們的觀念有很大差異,我們穿的用的他們看不慣,我們說的、唱的他們聽不慣,覺得我們變壞了,弄得我們什麼都不願對父母講。

四、學校的規章制度(見資料,此略)

1、日常規範

2、處分條例

3、午休紀律要求

4、資訊工具管理制度

五、給家長提以下幾點要求:
1、全力以赴抓好孩子的學習。

學生在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現在如果學習抓不好、抓不上去會給將來以後進一步的學習及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和障礙,所以,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抓好子女的學習。首先,保證學習時間,特別是晚上,可能的條件下給子女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其次,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工作忙,但不能忽視孩子的學習,要多關心、多鼓勵,不能光批評。督促孩子每天完成作業,並檢查是否完成,要養成習慣,多與教師聯絡,晚上要保證有一名家長在家,決不可讓孩子經常性的獨自在家,否則孩子的成長道路不會順暢。支援並配合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如文體活動、各類競賽等等。多發揮孩子的潛能愛好興趣和特長。

2、在校的作息時間:

早上7:15至7:30上學,不能早到,現在有同學仍然很很早就到校,有的早到一個多小時,在街上閒逛。家長要注意,早到的學生有一部分完全是來玩的,或者是來抄作業的。而且引發校門***通阻塞、帶來安全隱憂,還浪費了時間。因此一定要引導他們在家裡好好地利用早上這一段時間。計算好早晨起床、用餐、以及路上的時間,保證早上7:15到7:30之間進校就可以。

上午放學12:15,下午2:25到校,下午最後一節課結束是5:05分,個別學生有可能是提優補差,但整體上我們是要求七年級5:10前、八年級5:20前、九年級5:30前放學。告訴各位家長各個時間點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你們孩子到校和回家的時間,如果相差較大,那麼估計是有問題了。學校裡規定放學後必須立即回家,不得逗留,不得與另外學校和社會人員有交流。節假日孩子外出交友和出去的地方要清楚,不應該去的地方不能去,家長要清楚外出的時間和回家的時間。
3、嚴禁家長給孩子買通訊工具。

當然有的時候學生是自己偷偷的買,或是爺爺奶奶買的,父母不一定知道。這裡提一點,凡是在國中階段家長給孩子買通訊工具的,如小靈通,手機等,被學校發現就要家長來校領回,若再帶來家長要批評的,同時將通訊工作由班主任保管,到學期結束再由家長來領回,還要批評的。有些家長誤認為通訊工作方便聯絡,其實你不知道,凡是有了這些東西的孩子,基本上就不想讀書上課,大多數人的學業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跟玩電腦上癮一樣,一發不可收。種種跡象表明有通訊工具的孩子讀書是讀不好的,而且所交的朋友都是很有問題的。這是要請各位家長一定要記住的,因為這是我們眾多班主任、眾多任課老師的工作經驗。真要有事聯絡校內是有電話的,或者請班主任幫忙。

4:家長要嚴格控制好孩子的零用錢,一般不需要給,經常給多了絕對是件壞事情。

大多數思想品質出問題的學生都是要跟錢掛鉤的。他們先是亂花錢,再是跟父母多要錢、騙錢,然後是在外面借錢,最後就要發展到偷、敲詐甚至搶劫等惡性行為。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較富的國家,但他們家長的教育觀念是再富也要“窮”孩子,他們的理由是:嬌慣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長大以後難免吃大虧。澳大利亞人再富也要“窮”孩子不過就是“為未來著想”,孩子長大早晚要離開父母去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那時面對挫折惶惑無助,還不如讓他們從小摔摔打打,“窮”出直麵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5、要和學校及班主任建立聯絡方式

建立聯絡電方式,子女在校有什麼情況班主任好及時和家長聯絡。我們反對班主任對學生違紀隨便叫家長,我們也不贊成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什麼都不管依賴學校,甚至出了事找不到家長,學生教育不能僅靠學校。

我們說,對一個人的思想產生影響的人有三類:一類是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比如家長、親人和同輩群體;一類是在學生心目中有較高威望的人,包括教師;一類是言之有理的人。一個學生在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中會接融幾十位不同的教師,可以推論:對學生的品格產生正面影響的教師只佔少數;大量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微乎其微;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負面的。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愛教師,才會聽從教師的教導。正說明,只有和學生建立起類似親人性質的關係後,教師才會對學生的品德發展產生影響。

然而,學校是一個群體,它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承擔起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的責任,它所能承擔的部分只能是公德教育,而私德教育主要應由家庭負責,這在西方國家幾乎是一種常識。如果將所有思想教育的任務都交給學校,既使家庭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又使學校力不從心。

美國的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摩托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農民家庭要孩子分擔家裡的割草、粉刷房屋、簡單木工修理等活計。此外,還要外出當雜工,出賣體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機,冬天幫人剷雪,秋天幫人掃落葉等。

在美國,教育孩子是有法則可依的,家長對孩子的愛體現在一些法則中。現把他們家庭教育的12條法則抄錄下來,供我們的父母借鑑。

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希望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聲音法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管理法則: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懲罰法則: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應該慎用;

後果法則:讓孩子瞭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結構法則: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1碼=0.9144米,20碼=18.288米)。

“四W”法則: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麼地方(WHERE)、在幹什麼(WHAT)以及在什麼時候回家(WHEN)。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清楚地記得,1960年陳毅元帥講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話,大意是:一個空軍飛行員,如果開不好飛機,那總不好吧;然而,飛機開得再好,開到敵人那邊去了,反過來打自己的國家,那就很糟了。這段話極為深入淺出。無能,固然不好;無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災難。

做人要通過做事來體現,做事要通過做人來引導方向,提供動力,保證後果。方向一錯,全盤皆誤。因此,做人應先於做事,人性應重於靈性,情商應貴於智商。如今,家長、教師最關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智商而非情商,是靈性而非人性,是做事而非做人。當我們高興地看到小數學家、小物理家、小畫家、小音樂家等等紛紛湧現時,就不能不憂慮地得到,把智力、靈性、做事放在首位,孩子長大後,將成為什麼樣的“家”?什麼樣的“材”?

《三字經》講得對:“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幼而學,壯而行。”未成年時所接受的薰陶、教育,對人的一生起著極大作用,對人的素質有著奠基性影響。怎麼教,就怎麼學。“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古代中國,孟母教子,就是講這點。未成年時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人生經歷極短,生活磨鍊很缺,理解能力又差,不懂得社會,不瞭解人際關係,根本不體悟人生,是一個不完全的人,因此後天的教育極為重要,核心是德育。德育在於“育人”,而非“機器”。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亦即人文德育,應占有優先地位。特別是對未成年人而言,人文教育絕不是抽象的、說教的,而是具體的、有血有肉的。首先是學會“愛”,懂得“恥”。要從身邊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講,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於做事,情商重於智商,正是體現了以“德”為首培養人的要旨。人的文明道德如何,常常通過日常行為反映出來,常言說得好,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人生。所以對子女的教育要從要求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始。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指責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鬥逞強。

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忌妒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勾心鬥角。

容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極富耐性。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充滿自信。

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存感恩。

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愛人愛已。

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胸寬大。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慷慨大方。

誠實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維護正義真理。

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對世界多一分關懷。

祥和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6、安全工作。

安全第一,警鐘長鳴,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這一點相信各位家長的認識都是非常清楚的,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安全與衛生教育,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我們不可否認,還有許多讓人擔心的問題,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判斷力能力較弱。現在儘管學校和有關部門不斷加強對安全的教育。現實中,學生在主觀上還是意識不強,在馬路上騎快車,帶人,闖紅燈等行為不時地發生,要告誡他們遵守交通法規,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天就有49名學生因各類事故死亡。同學們的安全意識要加強。學校上體育課、做試驗、交通安全、……、學校反覆講,在家中的安全如用電、用煤氣等等家長也要講。注意家庭用水、電、火和防盜安全,遠離災害。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疾病發生。告誡孩子:自覺遵紀守法,處處履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社會公德,不進營業性娛樂場所(電子遊戲室、舞廳、卡拉OK廳、網咖等場所),不吸菸,不酗酒,不賭博,不沉溺虛擬時空,不參與封建迷信,遠離邪教、黃色汙染和毒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慎交友,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的侵蝕。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發現問題,加強親子溝通,或與老師、有關專家聯絡。

7、注意子女的交往。

不結交社會上的閒散人員,提倡與同學交往,不提倡與社會人員交往。有的個別本來很好的學生,因結交不良青年被帶壞,先是遭到社會青年的敲詐勒索、毆打,然後轉而勒索、欺負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同學。個別學生的壞習慣就是由此而一步步形成的。同時我們也反覆的教育學生遇到被劫,被敲詐、欺負的情況要及時給老師反映,學校一定及時妥善處理。
8、孩子的儀表、穿著、打扮要關心,要注意。

按中學生的要求去要求學生,不讓孩子染髮、燙髮,不給孩子買奇裝異服,孩子自己買的要堅決予以制止,不讓穿。因為一個人的儀表、穿戴傾向是其內心世界思想變化的外在體現,過分的注意穿戴勢必給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們學校的領導為辦好這所學校,使這所學校越來越好做著不懈地努力,老師們為了教好學生不辭勞苦,勇於奉獻,儘管孩子的基礎、程度、水平各不相同,但我們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學生,雖然不能把每一位學生送入重點中學,但我們有信心讓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有所進步。希望家長們也有這個信心,不自己放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子女。

9、用餐問題:送餐 買飯卡

六、關於防控甲流工作

新生每天到校時,學校保健老師也在校門口進行晨檢,詢問、調查、觀測學生的身體狀況;以瞭解學生一週的身體狀況等情況。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擁擠場所;保持居住場所的開窗通風等。凡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症狀的應及時就醫和報告學校,待體溫正常3天后,症狀消失方可返校,避免感染他人。

致家長一封信:庭預防流感、甲型H1N1流感指引。

好了!謝謝家長同志們,下面以班為單位,請各班班主任與家長交流有關學生的情況。謝謝!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