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鎮黨員幹部培訓會上的講話

發言稿3.17W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鎮黨員幹部培訓會上的講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鎮黨員幹部培訓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去年,我們紮實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家在學查改做中,黨性得到了昇華,素質得到了提升。今年我的講話,也是從“初心”這個詞展開。剛才,我們觀看了習近平的《初心》——“樑家河篇”“正定篇”“寧德篇”三個視訊,影片主要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陝北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實現了改善農民生活的承諾;在寧德,他說“當官就不要想發財”。觀眾在他的初心中感受溫暖無比“人民情懷”,知道他如何親民、愛民、為民著想。影片時間雖不長,但從短片折射出了習總書記秉承的那份堅守、擔當、理想和情懷,也給我們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樹立了學習的標杆,指明瞭繼續前行的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那麼,“初心”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當初的心意,而更深層地理解,就是讓人當初心潮澎湃的念想,是讓人甘願臥薪嚐膽的理由,是讓人能夠逆流而上的動力,說到底,就是從事情一開始就抱持的一種堅定信念。對於黨員幹部而言,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記“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箴言,要堅持“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為政之道,要保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為官本色。換言之,就是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希望我一輩子能夠堅持下去,做成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而這個事情我覺得不多,最多就是這麼一件事,我想就是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回顧過去,我們不論是考公務員也好,爭選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也好,相信大家的初心都是想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往上推三輩,相信大傢伙的家庭基本上都在農村生活居住。我們深深的認識到、感受到農民的不容易,沒日沒夜刨土疙瘩,冒著高溫進大棚,汗珠砸腳面往復迴圈,實屬不容易。說起來,我們當初的理想不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逐步改善村莊居住環境,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嘛,但是在行進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出現了攔路石、岔路口,使我們內心產生了波動(懈怠、躲避、自我迷失),影響和阻礙了行進的歷程,甚至背道而馳。我們如何堅守初心,不失初心?這就需要我們回顧自己的原始點“為什麼當”,以及掌握“怎麼當”“幹什麼”“怎麼幹”的技巧,縮短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距離。下面,我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討一下,如何當好不忘初心的堅守者。

一、“為什麼當”——重新審視自我定位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可分為五個層次,從最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得到外界尊重的需求,最高層次是體現自我價值的需求。根據我的理解,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為了自己當。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村幹部可以掙國家的工資。足以讓很多人羨慕不已,有的村幹部連任15年之後有退休補助,這是普通農民根本得不到的。二是為了群眾當。有很多人當村幹部也是真想為村裡人辦點事,這個想法我很支援,老百姓也肯定贊同。幫群眾辦成事了,既可以體現自身的價值,還可以得到好的口碑,提升自己在群眾當中的威望,何樂而不為。這種當村幹部的目的就不狹隘了,能做到這一點也算是稱職了。三是為了集體當。有的人當村支書、村主任很有思想,在上任之初就想著怎麼幫村裡修路、怎麼帶動村民致富、怎麼做才能比別的村強等等,給村裡所有人做事,幫村裡所有人謀福祉,想辦法讓群眾、讓集體富起來。大家想想,這樣的村幹部想的是大家、為的是大家,誰能不喜歡、誰能不支援?這才是當村幹部的高境界。四是為了後代當。有的人抱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當村幹部,為村裡的未來打好基礎,搞好規劃。我想,有了這種思想,為官一任雖然只有三年時間,但足可以幹出一番事業來。如果當村幹部真做到這種水平,才稱得上是一名好乾部。以上我總結的當村幹部的四種目的,也是當村幹部的四個層次,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思想、什麼目的、什麼層次,我都希望在座的村幹部能夠樹立正確的追求目標,認清位置,擺正動機,純潔目的,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為集體辦事,辦實事,辦好事,把事兒幹好。

二、怎麼當——做實“雙帶”剛性要求

怎麼當好村幹部,道理和規矩很多,最基本的就是“帶頭、帶領”。一是要比一般人做得更好,處處帶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進、中等和落後。村幹部要成為先進的那一部分,而不是群眾的尾巴。這個先進,是做人的先進,是符合當今社會是非價值判斷的先進。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村幹部首先要帶頭、當模範,帶頭清掃庭院、帶頭出義務工等,火車頭不動啥工作也是開展不好的。眾所周知,領導的方法千萬條,帶頭表率是第一條。一位老同志說得好,什麼叫領導?“領”就是帶領,就是走在前邊,幹在前邊,身先士卒;“導”就是引導、教導。只有“領”好了,“導”才能起作用。只要我們身先士卒,說話辦事就有底氣,規章制度就有權威。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出樣子給人看。二是要能帶領群眾一起幹事。村幹部的能力,體現在會幹事、能成事,不出事上,更體現在會組織協調,能帶領大家一起幹,依靠全村的力量去推進工作。組織協調靠什麼?除了要會動員、會發動,還要一碗水端平,講公道,沒有私心。調動全村的積極性,表面看是一種協調能力,背後體現的是一顆公正公平的心。村幹部有沒有威信,不在於“威”,而在於群眾是不是“信”。你要投入激情和精力,熱愛這項工作,更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在村務工作上,這樣才能當好村幹部。特別是當村書記、主任的,應該比別的村幹部花更多的時候在黨務、村務上,不應該當甩手掌櫃的。沒有時間為村裡辦事,再多激情也是空談。

三、幹什麼——謀劃落實“四個方面”

村幹部處在農村工作的第一線,身在基層,肩負一方興衰。一政一策,一舉一動,關乎民生福祉,責任重大,大到黨的方針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項工作都與村幹部有關,每一項任務都要靠村幹部消化解決。因此,村幹部首先要認準定位,明白該幹什麼。

一是要團結好班子。村級班子團結與否,直接影響到本村的發展與穩定。班子內部只有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才能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我認為在座的各位村幹部要做到兩點:其一要善於團結人。在村級班子中,由於每個人的職務、文化程度、政治素質、工作經歷、思想水平的不同,因而難免產生思想認識上的不一致、工作上的意見分歧、行動上的不統一。大家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種緣分,我們要珍惜這份緣分,要由表及裡的解決好這些問題。首先,村幹部要有平等待人的態度,實行民主協商共事的作風,遇事多商量、多溝通;其次,在生活、工作中,能以情感為紐帶溝通思想交流,具有容人的凝聚力;再次,要嚴於律已,寬厚待人。同時,要增強分析能力,做到遇到矛盾不繞道,是非面前不含糊,有了錯誤及時糾正,有了疙瘩及時解開,彼此互相學習、互相諒解、互相支援、取長補短,增強整體功能。其二要充分發揮班子的整體效能。要按照用人不疑的原則,充分發揮班子每個成員的才幹,合理分工,大膽讓他們在實踐中施展才幹,工作要多支援、多引導、多關心、多體貼,做到補臺不拆臺。就是說,村裡的各項工作,可以形象地比作一個舞臺,而我們村書記、村主任等村幹部就是演員,戲要演得好,各個演員必須密切配合,同時鑼鼓、樂隊都要配合好,如果各唱各的調,那將成為一盤散沙。其他村幹部也必須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領導下,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工作,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二要知村情曉戶情。最近經常到村裡走,發現不少村幹部對村情戶情的知曉度不如從前,甚至個別村幹部叫不出農戶的名字,80後、90後小青年也是分辨不清,更談不上知道戶的情況。這在過去的時候是不可能的。包括少數鄉鎮幹部也一樣,對本鄉鎮的一些村莊都沒走過。這個狀況必須改變,這項工作也是衡量我們工作實不實的一個標尺,更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根本體現。

三要定規劃謀發展。結合各村實際,制定遠景規劃,將壯大集體經濟收入納入到重點工作。現在還有部分村沒有穩定增長的集體收入,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遠不夠應付支出。在與村幹部交流時,也發現有些村沒有因村制宜的發展路數,光有目標沒有辦法,這與新形勢下黨對村幹部的能力水平要求是不相符的。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方面,我認為首先你要摸清村底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資”(三資指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資金、資產、資源),然後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存量資源,有效地拓展經濟發展空間,開發農業專案、招引專案等,讓村集體賬戶不再囊中羞澀,錢袋子鼓起來。鄉鎮有責任指導幫助村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甚至在具體工作推動上也要出一把力,特別是包片領導、駐村指導員要實實在在地為村做一些事。

四要辦實事惠民生。村幹部們都感慨,村民呼籲要辦的實事越來越多,做好村裡的工作越來越難。現在交通發達、通訊暢達,村民們經常把自己所在的村與別的村作比較,人家村有的我們村也要有。拿村莊環境整治來說,有一次參觀現場,有老百姓就說你們這些幹部不要看這個好的,到我們村上看看吧。言下之義,他對他們村上環境不滿意,希望也要改善一下。所以,現在的農村工作不能僅僅滿足於“做盆景”,這個壓力很大,也應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辦實事惠民生,要作為村裡的基本工作,既要量力而行,也要盡力而為,才能贏得村民們的理解與支援。

四、怎麼幹——妥善處理三個關係

一是把握好“為”與“不為”的界限。古語有“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說法。其實,對一名黨員幹部來說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事是必須做的,有的事又是絕對不能做的。面對肩負的責任、發展機遇、誘惑陷阱,為與不為的不同抉擇決定了不同人生。因此,黨員幹部一定要堅持原則,劃清為與不為的界限,書寫無愧於人生的美好篇章。其一、可為之事當全力去做,因為這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幹部、幹部,幹事為第一要務;幹部、幹部,幹事才有進步,幹部,幹部,幹事才能凝聚人心。要幹事,就得全力去幹那些既有意義,又有能力,並且得到最廣大幹部群眾支援擁護的事。沒有意義的事不必做,沒能力辦到的事無法做,得不到最廣泛支援的事做不成,只有這三個要素都具備了才真正可為。在千頭萬緒、紛繁複雜的事情當中,哪些事是可為之事?不少幹部未必搞得很清楚,而有些村幹部雖然搞清楚了卻不願、不敢和不善作為。現實中,有的熱衷於做一些顯山露水、“貼金露臉”的事,對老百姓呼聲高、訴求大的民生實事提不起勁、來不了神,缺乏動力、不感興趣,“一等二看三通過”,這是要不得的。

       其二、可不為之事當量力去做,因為這是一種清醒和自覺。孟子有句名言:“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世上之事,當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為或一時不為並非不能為,實乃一時的條件不成熟、不具備,倘若硬著頭皮勉強為之,則必定事與願違或事倍功半。據我瞭解,咱們鎮某個村在基層建設年大張旗鼓搞專案建設,初心是好的,想提升村莊整體環境,修路,修排水、建廣場等,老百姓有需要,客觀上也有必要,但由於自身經濟條件不夠,卻迷信“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硬搞“霸王上弓”,盲目蠻幹、硬幹,結果拉了滿屁股賬還不上。做事情,不能只憑一腔熱血,或只顧一廂情願,有時候,有些事情條件不具備、不成熟和不到位時,不妨暫且緩一緩,不可操之過急,有時“慢下來”也不失為一種良策。要“跳起來摘桃子”,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特別是要關注最廣大老百姓的哭與笑,這是可為與可不為的“指揮棒”。其三、不可為之事當堅決不做,因為這是一種意志和定力。作為黨的幹部,不可為的事很多,從大的來說,違背黨的主張、觸犯群眾利益、違反黨紀國法等底線的言行都是毫不含糊決不可以為的事,這裡的不可為主要是就做事而言。沒價值去做、無能力去辦、群眾又不支援去幹,這“三者”都不沾邊的事自然不可為。

二是協調好“軟”與“硬”的制衡。基層幹部做群眾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對待群眾態度要“軟”,放低姿態、尊重群眾,放下架子、平等交流,聚焦群眾關注的問題,使用群眾容易理解的語言、樂於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做到“硬話軟說、硬事軟做”,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又要敢於碰硬,敢於堅持原則,特別是對違反法律法規、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決不能手軟,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老好人,一定要勇於擔當,敢於做鬥爭,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我特別喜歡鄧小平的一句話,“我們共產黨人做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如果群眾在我們身上看不到正義正氣、看不到力量,那麼,往小處說群眾將會對你失望甚至絕望(下屆換屆選舉你將直接被PASS掉),往大處講你今後的任何群眾工作將會舉步維艱,任何人跳出來都可以撮你的脊樑骨。

三是處理好“堵”與“疏”的關係。從哲學上理解,疏與堵就是矛盾的雙方,它們既對立又統一。我所提到的“堵”——即堵住漏洞,尤其是要及時堵住村務財務漏洞。當前,部分村或多或少的存在白條入帳、收入不及時進帳、公開不及時等問題,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置,將會如蟻穴潰堤演變成大問題(目前,因村務運作不規範引發的信訪案件約佔全鎮信訪案件的40%)。為防患於未然,及時堵塞漏洞,鎮黨委經過深思熟慮組織了這次長達兩天的專題培訓會,一是給大家醒醒腦,二是通過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從源頭上管住村財,防止出現漏洞,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大家。另,我所提到的“疏”——即疏導調解。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多是合理訴求得不到滿足。就拿村務公開來說,村民有知情權和監督權,該公開的必須公開,而且要及時公開。越是藏著掖著,越是謠言四起,讓人懷疑,進而發生上訪,這樣的例子我不講大家也明白一二。不光是村務公開,還有群眾的一些急難愁的問題,如果長期被擱置“在路上”,不是及時尋求解決的辦法,總是推脫,相信不遠的某一天就會如水龍溝發生破裂,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希望廣大村幹部要多做化解矛盾、理順情緒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不要遇事就逃避,推脫給他人,甚者連問都不問,直接將問題推到鎮上,自己成了沒事人,辜負了黨委、政府對你的信任,也辜負了群眾把神聖一票投給你那份沉甸甸的寄託。因此,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好,有問題要及時疏導調解,不忘我們的初心。

同時,藉此機會也對駐村指導員提幾點希望。駐村幹部是新農村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謀劃農村經濟發展藍圖、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程序等方面發揮著關鍵性作用。當前,農村經濟社會變革日益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深入推進,都對駐村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駐村工作,爭做一名合格的駐村幹部是擺在我們基層幹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20多年的工作經歷,我認為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駐村幹部,應做到:一是深入村組,虛心學習,在交流溝通中熟悉村情。熟悉所駐村的基本情況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名駐村幹部,極有必要對村裡的農業生產、矛盾糾紛等基本情況瞭然於胸。要從瞭解村情入手,利用一切機會深入村,與群眾多交流、多溝通,向群眾多請教、多學習,做好“國小生”。二是入村隨俗,用心待人,在貼近群眾中訪貧問苦。我們的工作物件是隨和的群眾大眾,他們不喜歡太多的條條框框,也不喜歡辦事生搬硬套程式繁雜,更不喜歡擺架子。因此,我們在做農村工作時,必須做到少點“官氣”、多點“土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層一線,將自己民眾化。在走訪入戶時注重訪貧問苦,把群眾反映的問題寫在本上,記在心中,資訊及時反饋,做群眾的“好朋友”。用真心待群眾,把群眾的事當回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才能得到群眾的接納,群眾才會親近你、支援你、幫助你。三是團結一心,真抓實幹,在落實政策中排憂解難。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駐村幹部力量也很有限。村幹部是村務工作的主心骨,他們在村裡有較高的威望,人脈資源也相對較廣。與村幹部團結一心、真抓實幹,是做好村務工作的必要途徑。這裡,最重要的就是駐村幹部既不要越位,也不要缺位,必須擺正自己和村幹部的位置。在此基礎上,要時刻牢記宗旨意識,要有“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責任感,從群眾最迫切的問題入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真正為群眾辦一二件實事、好事、得人心事,讓我們的駐村工作更加充實。

共產黨人的“趕考”,永無止境。村幹部也好、駐村幹部也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把永葆初心、不忘宗旨,要體現在一言一行上,體現在向先進典型對標看齊,自覺增強四種意識,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第一職責,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以時不待我的精神爭做X鎮X萬群眾滿意的打工仔和理想信念的堅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