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最新村支書記在專題組織生活會優秀髮言稿三篇

發言稿2.66W
通過專題組織生活會以後,全體黨員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意識,融洽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之間關係,增進同志之間的瞭解,激發黨員奮進向上的熱情,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村支書記在專題組織生活會優秀發言稿三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最新村支書記在專題組織生活會優秀髮言稿三篇
 
第1篇:村組織生活會發言材料 村支書
 
尊敬的各位領導:
 
今天,市委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體現了市委民主、務實、求是的工作作風,也充分表明市委查詢問題、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決心。我是來自儀徵月塘一名村支部書記,作為基層幹部,切實感受到了市委抓專案、抓民生、抓環境、抓隊伍建設的發展氛圍。
 
就我們支部而言,一年來,我們按照上級的部署,集合月塘生態建立,因地制宜發展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優化生態環境,打造幸福民生。圍繞環境建設,深入開展康居新村建立行動,打造清潔莊臺 5個,建立三星級莊臺一個、二星級莊臺一個。圍繞農民增收,發展設施蔬菜基地300畝,積極推動高效農業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集採摘、垂釣、觀光、餐飲等一體的農業生態園4家。圍繞服務大局,積極配合鎮黨委、政府推動月塘重點中心鎮建設,做好農民新區、集鎮拆遷讓地等工作。在工作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實際的困難,制約著村級經濟的發展,客觀上受財力基礎薄弱的限制,個人認為還是人的問題,市委提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造就‘三寬四有’幹部隊伍”,非常及時、非常有針對性。
 
我想,建設“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有信念、有本領、有擔當、有正氣”“三寬四有型”基層幹部隊伍,就是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升素質、務實作風,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公正廉明。就我們農村而言,我覺得要以學習培訓和優化結構來提升隊伍整體素質,要以轉變作風、優化服務來提升隊伍形象,要以城鄉聯動、幹部互動來拓寬基層幹部發展能力、歷練機關幹部工作水平。
 
一、要加強基層幹部隊伍的教育培訓。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農村幹部尤其是我們村幹部,每天要應對諸如招商引資、環境建設、矛盾調處等紛繁複雜的事務,客觀上影響了平時的學習,發展村級經濟、帶動群眾致富,改善民生事業,往往固守傳統的老辦法、老思路,思想不夠解放,對新生事物接受慢,與當前經濟建設的快節奏、群眾生產生活的新要求比,往往跟不上節拍,制約著村級經濟的發展。我想打造眼界寬、思路寬的幹部隊伍,一方面我們基層幹部要主動克服困難,擠出時間學習有關村級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新政策,學習十八大關於農村方面的新觀點,新思路、新要求,堅持學以致用,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改進工作的新辦法,推進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另一方面,上級部門要加強農村幹部尤其是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培訓。在培訓方式上,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理論培訓方式,採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通過分批組織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掛職鍛鍊等形式,讓基層幹部親身體驗發達地區的工作方法,感受他們的工作效率,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拓寬我們的發展思路、發展眼界。
 
二、要進一步優化基層幹部隊伍結構。打造“三寬四有型”基層幹部隊伍,優化隊伍結構、提升總體素質是關鍵。目前,由於村級幹部待遇相對較低,工作量較大,造成村幹部選配難,村級幹部隊伍結構老化,文化層次低,後備力量不足,影響了“三寬四有型”幹部隊伍的建設。建議要加大村級後備幹部選配力度,進一步提高村幹部的工資待遇和政治待遇,適當提高村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額度,同時暢通村幹部晉升渠道,每年繼續安排一定公務員、事業編制職位,面向村幹部招考,範圍可以拓寬到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主辦會計,以此調動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在選配方式上,要堅持不拘一格選人才,借鑑大學生村官選配模式,通過考試、面試、考察等程式,面向社會選拔一批村級後備幹部,把文化層次高、綜合能力強、有經營頭腦、有發展眼界的企業能人、農產品經紀人、農民致富帶頭人選進村級幹部隊伍,為村級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注入活力。
 
三、要加強幹部隊伍能力作風建設。“三寬四有型”幹部隊伍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個人認為體現在發展村級經濟、帶動群眾致富和改善民生的具體實踐中。一方面要圍繞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興型”黨組織建設。作為我們村支部書記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帶好隊伍,當好表率,持之以恆地踐行黨的宗旨,經常性的深入組戶,傾聽群眾心聲,徵求群眾需求,責無旁貸的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我們在真心幹事、務實幹事,以一件件為民實事的辦成來贏得群眾的理解和信任,提高支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同事建議上級部門要繼續支援村級“四有一責”建設,出臺扶持政策,支援我們通過建設標準廠房、發展特色產業和富民專案,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通過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完善服務機制,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做到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通過建立網上村委會,及時公開黨務、村務、財務和村級重大事項,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另一方,要繼續深化黨員幹部和群眾連心卡制度,深入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三解三促”、“三下達內教育網三交”活動,切實幫助我們基層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升黨員幹部服務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建立機關、農村幹部互動交流機制。今年,市委向全市經濟薄弱村下派了第一書記,開創了市機關與村級幹部交流的先河,機關幹部到薄弱村後,不僅助制定發展規劃、引進產業專案、爭取幫扶資金,更積極的意義在於幫助薄弱村轉變觀念、拓寬思路、提振發展的信心,效果非常明顯。建議這個政策要繼續推行,同時要不斷擴大交流面,建立機關、農村幹部雙向互動交流新機制。建立這個機制,一方面可以把機關幹部的新觀念、新思想、新理念帶進農村,在交流互動中、在具體工作中,拓寬我們的發展眼界、發展思路。一方面,對機關打造“三寬四有型”幹部隊伍,也是一種有效嘗試,可以增進機關幹部對農村工作的瞭解,深入基層接地氣,感受農村、體驗農村,豐富人生閱歷,歷練工作本領,破解“家門、校門、機關門”三門幹部難題。
 
 
 
 
 
第2篇:組織生活會發言
 
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深刻汲取張泉芬、趙建國教訓,淨化和修復紅橋政治生態
 
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淨化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擁護黨中央決定的政治態度問題,更是天津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現實需要。整按照淨化黨內政治生態的討論主題和鴻忠書記講話精神以及市委、區委關於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深刻汲取張泉芬、趙建國教訓,淨化和修復紅橋政治生態檔案要求。在工作中結合自身的情況深刻反省,查擺自身問題,明確努力方向。
 
鴻忠書記強調,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事關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把徹底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淨化和維護政治生態,作為落實《條例》和《準則》要求的具體行動,作為落實中央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的治本之舉,堅持標本兼治,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黃興國作為中央委員、我市原黨政主要領導,政治底線失守,理想信念坍塌,主體責任缺失,任性用權,帶壞了黨風政風。黃興國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和國家法律,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生活上腐化,其違紀行為性質十分惡劣、情節特別嚴重、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我市的政治生態。對此要以黃興國涉嫌嚴重違紀為鏡、為戒、為鑑、為訓。要在黃興國反面典型教材中認真汲取教訓,知敬畏、明底線、受警醒。
 
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要時刻牢記守紀律講規矩,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當明白人。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明確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擔負政治責任,工作中嚴格按程式、按規矩辦事,該請示請示,該彙報彙報,該溝通溝通,不隨心所欲,亂了章法。始終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作為必修課,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思想上的“防腐性”和政治上的“免疫力”。
 
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主動查擺自身問題,並且進行及時的反思和剖析。我深刻認識到在工作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習缺乏主動性,不夠系統、不夠深入。工作方法缺乏創新,考慮問題不夠全面只著眼於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而很少利用全域性觀念去思考更為巨集觀的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夠大膽,考慮群眾需求不夠全面等等。
 
針對以上問題,我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做好業務工作。重新認識到增強“四個意識”的重要性、反對好人主義和圈子文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認為在以後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持續著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宗旨意識,不斷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時刻以先進理論為指導,明辨是非,旗幟鮮明地為黨、國家和人民的最終利益服務,保持清醒頭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黨章、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及《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二是要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堅決肅清黃興國惡劣影響,克服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要在黃興國反面典型教材中認真汲取教訓,知敬畏、明底線、受警醒。工作中要加強黨性鍛鍊,克服圈子文化和好人主義。敢於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認真查詢自身在圈子文化、好人主義上存在的問題,自覺做到在朋友、熟人面前堅持原則,拿出“敢於得罪人”的勇氣,堅決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懈的鬥爭。同時也應該虛心接受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是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是關鍵。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時刻以群眾利益為先貫徹到民政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努力實現本職工作向更高質量、更大體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絡,主動了解群眾需求,根據他們的需求和意願來完善服務,注重提升服務的質量和專業化的水平,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把群眾的滿意度當成是工作的落腳點,履行為民服務的宗旨。
 
第3篇:組織生活會發言
 

組織生活會發言
 
“十二五”時期,是廣東推動科學發展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廣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中共廣東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起點,把握新形勢,提出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廣東“十二五”發展的核心任務。準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對做好全省各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結合實際落實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
 
中央提出,“十二五”發展,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深刻把握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新特徵的 根本要求,對廣東尤其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廣東省委認為,把握這一主題主線,落實到廣東“十二五”發展,核心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是因 為,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快速發展,廣東已全面進入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推進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鉅、刻不容緩;與此 同時,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內容形式更豐富、水準要求更高、權利訴求更強烈,追求體面、尊嚴和高質量生活已成為全社會的強烈呼聲和價值追求,落實以人為 本、增進民生福祉同樣任務艱鉅、刻不容緩。在這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候,省委提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順應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內在要求和全省人 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符合中央關於“十二五”發展“主題主線”的根本要求。抓住這一核心,就突出了廣東“十二五”發展的主攻
 
方向,就掌握了推動 廣東科學發展的主動權。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一個具有豐富科學內涵的有機整體。這其中,轉型升級是手段,幸福廣東是目的,二者統一於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加快轉型升級,就是要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內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 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而夯實物質基礎,保證人民群眾有更給力的幸福,更長久的幸福。建設幸福廣東,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護生態環 境,建設宜居城鄉,改善社會治安,保障人民權益,暢通訴求表達渠道,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從而強化轉型升級的目的依歸和價值導向,使轉型升級成果更好地 轉化成人民群眾福祉。歸根到底,就是要通過轉型升級增強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創造社會財富和公平分配社會財富, 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好日子,增強幸福感。可以說,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既體現了中央要求與廣東特色的統一,又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 展、物質發展與人文發展的統一,還體現了發展路徑方向與
 
發展價值取向的統一,是一個立足實際、面向未來的科學發展願景。 需要指出的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固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要做好“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但也絕非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而 是全省各個地區經過努力都可以實現的目標。在這個問題上,也要防止出現“先汙染後治理”現象,就是說要防止先造成了“不幸福”,再去追求“幸福”,而是要
 
把推進發展與增進福祉統一起來,努力實現與發展階段和水平相適應的幸福,這就是發展的目的所在。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把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 核心任務落實到開展“十二五”發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通過紮實努力工作,把這一面向未來的美好願景一步一步變成現實可及的幸福生活。
 
二、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係全域性的重大關係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統籌兼顧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
 
第一,處理好發展速度與發展方式的關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有一定發展速度作支撐,問題是追求什麼樣的速度,怎樣去追求速度。很明顯,按照科 學發展要求,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能搞多快搞多快,而傳統模式下的速度我們絕不能再追求。我們清醒認識到,雖然長期以來廣東發展速度快,經濟總 量大,但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發展質量的提升與發展速度、經濟總量的提升之間確實存在較大落差,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性和核心競爭力不強。當前和今後一個 時期,廣東發展的主要矛盾或說矛盾主要方面,是必須更加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這過程中,既要不斷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又要積極消化過去積累的老矛盾 老問題,可能一段時間發展速度會慢下來。省委“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GDP年均增長8%以上,低於我省“十一五”預期目標和實際增長速 度,目的是要強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導向。從長遠看,暫時的“稍慢”是為了將來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經濟發展方式真正轉過來了,即使一段時間 速度和總量被趕超,我們還可以東山再起,迎頭趕上。否則,欲速不達,最終會因為喪失持續競爭力而永遠落伍。當然,就廣東不同區域來說,由於發展階段不同, 我們對速度問題並不強求劃一。珠三角經濟發達,總量相當可觀,但傳統發展模式已走到盡頭,其發展寧可速度低一點,也要質量好一點,集中力量促創新、調結 構、轉方式。粵東西北經濟欠發達,總量小實力弱,在堅持不走“先汙染後治理”這條老路的前提下,要加快發展,做大產業規模,做強經濟實力。總之,要堅持 “好”字優先,“快”在其中,爭取又好又快。也就是說,堅持“好”字優先,不是不要“快”,而是要有質量的“快”。要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努 力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為更長時期又好又快發展打基礎,增創廣東科學發展新優勢。
 
第二,處理好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係。硬實力與軟實力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二者共同構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競爭力。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 硬實力日益強大,軟實力長足發展,但我們也清醒看到,軟實力不強始終是制約廣東進一步發展的軟肋。比如,在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等方面,廣東與國內先進 省市區還有相當差距;在法制環境、營商環境等方面,廣東與世界發達地區還有更大差距;在改革激情、創新意識、進取精神等方面,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也有明顯 差距。我們要正視差距,明確方向,切實克服“重硬輕軟”傾向,在不斷壯大硬實力的同時,更加註重增強軟實力,大力推進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優化 法治環境、人文環境,強化改革創新精神,以軟實力的增強促進硬實力的提升,增創廣東綜合實力新優勢。
 
第三,處理好經濟增長與民生福祉的關係。經濟增長為民生福祉提供物質基礎,而增進民生福祉則是經濟增長的根本目的和最終歸宿。在這個問題上,要進一 步深化認識,強化自覺。不能認為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改善民生是軟任務;也不能認為二者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抓經濟就難以顧民生,搞民生會影響抓經濟; 更不能認為這些年來民生改善夠多了,群眾也該知足滿足了。必須看到,與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相比,廣東民生社會事業發展還有相當差距,經濟社會發展 不協調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問題比較多,人民群眾呼聲和訴求也比較集中和強烈。還要看到,改善民生是一個綜合性、動態性發展過程。過去 講改善民生,主要是吃飽穿暖有住所有錢花,現在則重點是要提高生活質量。而且群眾還有積極參與社會,表達利益訴求等新的要求。更要看到,改善民生與經濟增 長不是對立的,而是內在統一的。改善民生,首先要增加就業、增加收入,這將會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性和穩定性,促進形成內外需協同拉動 經濟增長格局,這恰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同時,改善民生,還要發展文化,健全法制,完善社會管理,這些無疑是支撐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 條件。當前,我省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集中凸顯,其中相當部分集中在民生社會領域,如果我們長期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就難以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援和信任,我們 黨的執政地位和社會長治久安也將失去根基。因此,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以人為本,把民生福祉擺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圍繞增進民生福祉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 展,著力促進居民增收,完善社會保障,增強社會安全感,建設宜居城鄉,維護公平正義,暢通訴求表達渠道,讓人民安居樂業,共建共享幸福廣東。只有這樣,才 能真正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從根本上夯實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基礎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群眾基礎,增創廣東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新優勢。
 
第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這是當今公共治理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對於處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的廣東來說,正確處理這一關係尤其重要。總的來 說,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有效形式,但也有缺陷。政府可以矯正市場失靈,但也絕非萬能。只有適時適度發揮好市場與政府 “兩隻手”的互補作用,才能有效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各級政府快手重拳迅速遏制經濟下滑勢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我們千萬不要 因此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產生“誤讀”。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充分證明, 市場化的經濟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下去並深入推進,絕不能因為政府巨集觀調控積極有效而對政府的角色定位作出誤判。要進一步發揮廣東市 場發育比較成熟的優勢,在完善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上下更大功夫,消除市場壁壘,保護合法產權,健全信用體系,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 活力和創造力,增創廣東市場經濟新優勢。
 
第五,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這是我國也是廣東發展的基本經驗。要始終堅持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 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全面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在新的形勢下,廣東要擔負起探索科學發展新 路的重任,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就必須更加堅定地高舉改革開放旗幟,繼續走在改革開放最前列。要進一步增強改革的勇氣、膽識、
 
智慧和 操作能力,注重整體設計、重點突破,鼓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圍繞消除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障礙,學習借鑑先進國家和地區經驗,著力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 式、推進社會民生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建立國際化營商制度體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率先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增創廣東體制機 制新優勢。
 
三、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要集中力量推進重點工作取得突破
 
為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我們提出“十二五”時期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自主創新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綠色發展戰略、和 諧共享戰略等六大戰略,並研究制定幸福廣東指標體系,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顯著進展、社會軟實力顯著提升、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日 益完善這“三個顯著一個完善”目標。為此,我們強調要善於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突破重點,帶動工作全域性。
 
一是創新驅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如果未來五年不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廣東核心競爭力就無法提升,發展就不可能有新的出路。要 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全國自主創新示範省,走出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子。為此,要著力完善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大保護智慧財產權力度,加強產學研合作,強化 關鍵技術攻關,推進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社會環境。二是轉型發展。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其關鍵是要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取得根本突破。要堅持工業化與資訊化“兩化融合”,先進製造業與現 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新興產業增量擴張與傳統產業存量提升“兩手並舉”,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與此同時,要促進內外需協調發展,著力擴內需拓外需,促進消 費持續穩定增長,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增強發展可持續性。
 
三是區域協調。這是長期制約廣東發展的最大短板,能否補齊這一短板,關係到能否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建成幸福廣東,“十二五”必須取得突破性進 展。要按照“五個一體化”要求,紮實推進並確保基本實現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構建帶動全省發展的強大引擎。推進珠三角經濟一體化,還要攜手港澳,共同打造亞 太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與此同時,要全力推動粵東西北跨越發展,實現粵東西北發展全面提速,努力使區域發展差距呈現拐點式轉變。為此, 我們提出要在基礎設施、產業佈局、財政體制、幹部體制等方面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舉措,爭取五年取得顯著進展。
 
四是統籌城鄉。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必須著力破解的難題。要樹立以城鎮帶動區域發展的理念,以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強化科學規劃,優 化城鎮佈局,提高城鎮化質量,以城市轉型升級發展帶動產業和區域轉型升級,建設宜居城鄉。要著力發揮廣東農業優勢,建設現代農業強省,全面發展農村社會事 業,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和農民生活質量。要完善城鄉統籌制度建設,全方位推進“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健全統籌城鄉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制度,逐步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是改善民生。這是加快轉型升級的根本依歸,也是建設幸福廣東的主體工程,是應對轉型期矛盾凸顯的治本之策。要樹立民生導向的社會發展理念,把 民生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促進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著力健全公共財政保障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現代社會管理體 系,加快文化、教育、衛生、人口計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六是民主法治。這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根本保障。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民主政治建設的新形式新 途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支援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民主、公正、高效、權威的良好法治環境。要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探索保障人民群眾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有效方式,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 務。要落實《法治廣東建設五年規劃(2011—2015年)》,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著力構建法治政府。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提升全民 法律素質。
 
七是深化改革。這是廣東贏得科學發展新優勢的關鍵。要進一步推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率先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 體制機制。要圍繞市場化方向推進經濟領域改革,設立一批改革試點地區,重點推進資本市場、土地市場、價格體系、國有企業等方面改革,創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 環境。要推進法治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加快推進社會管理和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體制改革,探 索建立基本社會政策體系。
 
八是擴大開放。這是廣東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要堅持面向世界、服務全國,在對外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加快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 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深入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全方位加強開放合作,深化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參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大力開闢新興市 場,著力培育廣東本土跨國公司。把粵港澳合作作為擴大開放的戰略重點,全面深化和拓展合作領域和內容,共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鞏固和深化對臺經貿合 作,促進提升在粵臺資企業。落實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加強國內經貿合作,提高服務全國的能力和水平。
 
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十二五”發展的主題主線,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就必將推動廣東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 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真正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創造更加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