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答謝詞

答謝詞的注意事項

答謝詞1.82W

【答謝詞的注意事項】

要想寫出高質量、較完美的答謝詞,除了把握以上幾點“要求”之外,還須“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係:

  1.客套與內容

“客套”是禮儀的表現,“內容”才是實際的東西。一方面,需要客套;但另一方面,客套要為內容服務,不宜過多,更不宜過分,以免造成對方的反感。

答謝詞的注意事項

 2.友誼與原則

在談論雙邊關係時,既要充分表達友好之情、友誼之願,又不可喪失原則立場。對於敏感性問題應儘可能地迴避(宜放到談判桌前去解決),對於迴避不掉的矛盾與分歧,也應以坦誠的態度、溫和的口吻、委婉的言辭作出恰當得體的表達,要謹防出言不遜或不慎而傷害了對方的感情。

 3.過去與未來

連戰先生引用得好:“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對於昔日的矛盾與分歧,不宜於念念在口、耿耿於懷,應面向未來,化干戈為玉帛。故而,致詞中應少講昔日之“辛酸”,多談未來之“亮麗”,在這裡,連戰先生的致詞堪稱典範。

 4.現實與設想

  也許,“現實”的雙邊關係不那麼盡如人意,甚或存在著較大的矛盾與分歧。對於這種情況,致詞中可稍作點示,而應集中筆墨去做較完美的“設想”,因為“設想”的本身就是“面向未來”。但是,“設想”畢竟不是“現實”,不宜於說得那麼實在,忌用“一定”、“必然”等副詞修飾,宜用“虛筆”出之,比如可採用假設連詞以及帶有“感覺”、“希望”意義的意念性動詞加以表達。在這方面,連戰先生做得很出色,請看他的慣用字眼:

“假如”(用2次),“我相信”(5次),“我覺得”(3次),“我個人覺得”(1次),“我也感到”(1次),“我非常盼望”(1次),“我們也相信”(1次),“我們很希望”(1次),“我們也希望”(1次)。

 5.“己見”與“人見”

“己見”,即自己的見解與意見;“人見”,指別人的、對方的見解與意見。當然,答謝詞所表述的主要是“己見”;但是當自己的答謝處於對方的“歡迎詞”或“歡送詞”之後時,最好能將對方的意見引述過來,融入自己的意見之中。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致詞的內涵,而且也可巧妙地融洽雙方關係,增強和悅氣氛。比如,連戰先生曾兩次引述胡錦濤總書記的話:

(1)誠如總書記剛才所講,今天的聚會是國民黨和共產黨60年來的頭一次,也是在兩岸的情況之下56年來黨和黨見面交換意見最高層次的一次,難能可貴!

(2)今天,誠如剛才總書記講的,我們是以善意為出發,以信任為基礎,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依歸,以民族長遠的利益做目標。

這種引述,表明了對“對方”意見的認可,也是雙方的一種“共識”,十分明顯地帶有一種友好的色彩。

6.“言謝”與“行謝”

“言謝”,即以言語致謝;“行謝”,指以實際行動致謝。孔夫子就主張要“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可見“行”是取信於人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謝恩型”答謝詞一般要把“如何以實際行動感謝對方的幫助”明確地表白出來(如前引例文2末段);而“謝遇型”答謝詞則常將“行謝”的內容隱含在對未來的期望中,而且,一般不說自己將如何做,而是常以“我們……”來代指雙方的共同行動。例如連戰先生致語:

假如我們都能夠以正面的態度勇敢地來面對……來追求未來,我相信……

我們盡我們的力量能夠建立一個良性的迴圈……

讓我們把握當前,讓我們共同來開創未來……

 7.“直”與“曲”

這是對“章法”以及“表達”形式的辯證要求。對於“謝恩型”答謝詞來說,無論是章法結構還是表達形式,都應求“直”不求“曲”,也就是說,應依照其結構常式及邏輯層次平直地寫來,無需章法上的起伏或者曲折,文字表達也應直來直去,排斥任何形式的婉言曲語。而“謝遇型”答謝詞則不盡然,它要求“章法求直,表達求曲”。請看連戰先生的一段表達:

當然,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我們過去曾經有過沖突,我們都知道這些歷史的過程。但是歷史畢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在此時此刻再來改變歷史,但是未來卻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當然,歷史的程序不會是很平坦的,但是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不確定的未來,尤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機會。

……

似乎半吞半吐、欲言又止,卻能婉轉逶迤、曲折盡意,可謂抑揚頓挫、一波三折!

8.“雅”與“俗”

這是對致詞語言的辯證要求。與其他的演講文書一樣,答謝詞是訴諸聽覺的,要想讓人聽得順心悅耳,就應將優美雅潔的書面語與活潑生動的口語有機融合一體,以獲得琴瑟和絃、雅俗共賞的美感。

標籤:答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