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導遊詞

清江闖灘的導遊詞

導遊詞2.51W

悠悠武陵山脈深處,有一條綠色的生命之河,掙扎著,咆哮著,不屈的嚮往著山外的世界,千萬年來,她滋潤著兩岸的樹木、山林,更養育了一個傳奇的民族。這條河,就是清江,這個民族,就是。


相傳為巴人後裔的,世世代代在清江流域生活,與清江息息相連。他們在這裡發源,在這裡成長,在這裡繁榮……放排工人口中的船工號子,喊出的是清江遠古的吶喊;伐鼓踏歌的撒爾何,隱藏著土家生命的奧祕。而今,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我們,已無法從放排工人或撒爾何歌者的聲線中追尋清江的壯麗,幸有清江闖灘,尚可追思往日班駁。

清江闖灘風景區地處恩施,位於八百里清江的中上游,全長公里,途中共有灘位48道,號稱"清江河水彎連彎,九步不離一個灘;彎彎急,灘灘險,個個都是鬼門關。"初聽此言,心中難免有些發怵,望望似乎結實的橡皮艇,厚實的救生衣,倒也逐漸安下心來。

小船兒悠悠,蕩進了清江。即使是在城市之中,她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在許多名山大川被相繼汙染的今天,這城市中的一彎綠水不能不說是個令人驚喜的例外。從海拔一千四百餘米的齊嶽山發源,再流經利川、恩施、建始、巴東、長陽,最後從枝城把自己融入長江母親的懷抱,一路行來四百二十三公里,卻不見她風塵僕僕的憔悴,依然是那抹深山中生命般的綠,身後留下的峽谷伏流,無一不是精美的畫卷,於是有了"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畫廊八百里歌"的說法。

清江闖灘的導遊詞

  與川江一樣,清江上也有粗曠豪邁的船工號子,這是一代代放排工人在清江長期的拼搏中留下的,想當年他們放排送貨,上至利川,下至宜昌,迢迢八百里清江中,迴響過多少壯烈的歌聲,而今留下的,除了這船工號子,還有就是那一個個至今讓人嚮往的險灘:伏三跳、犀牛洞……

伏三跳的得名,來自於一個故老相傳的傳說,老古板人(老年人)都說,伏三跳原來叫過三關,因其灘口窄,暗礁多,灘位長使的過往船工望而生畏,有的甚至戲稱它"屙尿灘",好幾代船工想盡心思,也找不出安然過灘的辦法。一個年輕船工每天絞盡腦汁,仍然不得其門而入,勞累的在江邊打起瞌睡來,夢裡他看見一隻白色大虎走到江邊飲水,白虎飲水之後,獨自在江裡嬉戲起來。就在三關處,白虎頭一點,闖過了第一關,腰一扭,越過了第二關,尾巴一甩,又過了第三關。末了,白虎離去時,炯炯有神的大眼望向船工,使他一下子驚醒過來。"莫不是白虎神顯靈,託夢傳授我過灘的方法吧?!"船工心中又驚又喜,將信還疑,駕起老王船就去標灘。船開至夢中白虎過灘處,按照白虎夢中的提示,果然很順利就錯開暗礁,過了三關。由此這裡就得名"虎三跳"。長期的實踐之後,船工們發現了更多過灘的訣竅,其中之一就是將身體伏於船上,好掌握平衡,這裡就又由"虎三跳"改名為"伏三跳"。

犀牛洞的得名則更有一段傳奇的經歷。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恩施兩大排幫鬥法,將一百箱鐵釘從犀牛洞的滾滾波濤中擲進灘底,要求另一方將鐵釘撿起。這就要求下水的那人不僅要迷子(潛水)扎的好,更要有驚人的毅力和膽識。另一方的老大單槍匹馬,赤膊上陣,硬是穿過犀牛洞上的五口巨浪,將百箱鐵釘撿上岸來,贏得滿城喝彩,也使犀牛洞險灘隨之聞名。

剛聽導遊講完這兩個險灘的來歷,船老大一聲呼哨:"坐穩!標灘噠!"兩位船老大雖然面帶微笑,一派輕鬆悠閒表情,可是全身緊繃的肌肉,不同於前的坐姿都在向我們透露一個訊號:這灘,險著呢!

順著流水望向前方,在山與水的連線處,遠遠的江水似乎陡然失落在河道里一般,只能模糊的看見一醢諮 乃 ?聽覺倒是絲毫未受影響,不必屏息寧神,清江的咆哮聲也清晰的傳入耳中,讓人膽顫心驚。不須導遊提醒,手指自覺的找到了安全繩的所在,牢牢的攥在手心。

船行越盡,水浪聲也就越大越清晰,不敢多看江面上那一人來高的浪花一眼,閉著眼,縮著脖子,耳邊只聽見同船人的尖叫聲此起彼落,自己也不由跟著嚷出來。略帶涼意的清江水劈頭蓋臉給洗了個通透,張開的大嘴裡也免不了來上一兩口,別說,還是甜甜的呢!

闖過險灘,又是一段稍可偷閒的靜水區,導遊哀哀唱起一首古老的歌謠:

"一哭我的媽呀,把我來養大嘛,女大就要哎呀呀子喂,把到別人家。

……三哭我的哥呀,妹妹也不多嘛,正頭月半哎呀呀子喂,記到要接我。

……十哭天亮明呀,轎子進了門嘛,吹吹打打哎呀呀子喂,嫁人離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