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7篇

對待調研報告,每個人務必要根據領導的要求,擬定出切合實際的調研計劃,調研報告是調研事情的文字記錄,是落實一項專案的檔案借鑑,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7篇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1

一、某鎮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

某鎮位於__縣東北部,因駐__村而得名。耕地面積5.8萬畝,區域內光照充足,灌溉便利,積溫高,水質好,屬哈密瓜的生產區。同時某鎮依託棉花種植優勢,建成了多家棉花加工企業,有木材加工企業多家,形成__縣東北片最大木材加工基地。近年來,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迅猛,形成了北部雜果區、中部冬棗葡萄區、南部哈密瓜生產區的產業格局。目前,冬棗、蘋果、哈密瓜和畜牧業已成為某鎮鎮域經濟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

黨的十九大以來,某鎮財政所立足鎮域實際,以助力脫貧攻堅、發展致富產業為工作重點,牢固樹立依法理財、為民服務理念,不斷夯實鎮財政實力,重點保障民生支出,著力為鄉村振興提供財力支撐,積極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強資金保障,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科學安排、合理排程,優先保障民生等涉農專案資金。嚴格專案管理,依託財政資金就地就近監管系統,建立財政涉農資金管理清單,全面反映財政涉農資金的規模和結構、專案進度和資金撥付情況,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提升作風效能,繼續加強財政幹部職工業務能力提升,進一步規範和簡化辦事流程,深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辦事效率,紮實開展了服務消除貧困和推動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鄉村面貌和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百姓生活的幸福感進一步提升,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做了有益探索。

二、鄉村振興發展中存在問題

當前,某鎮在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發達,現代農業發展乏力。建設現代農業,就需要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不斷提升農村的生產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又優又快發展。通過積極探索規模式經營和集約式經營等方式,提升農村三資整合整治力度,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當前,某鎮村民合作的願望比較強、需求也較大,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還面臨諸多制約因素,扶貧產業園建好了,但是如何有效管理,有效經營,變虧損為盈利,迅速拉動對貧困戶的幫扶能力,對鎮域經濟的拉動能力,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短板,亟須加快完善政策支援體系,產業支撐體系,切實增強發展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人居環境整治不徹底,生態治理資金投入不足。習總書記來陝調研時強調,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近年來,某鎮一直踐行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儘管縣財政在三農領域的投入逐年加大,但鎮黨委政府用於鄉村汙水處理、垃圾處理領域的農村財政資金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生態治理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居環境的治理。

3.鄉鎮建設資金缺乏,基礎設施不完善。想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撐。由於資金投入不足直接導致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村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幸福感。部分村在改善村

道路交通打水泥路需要村黨支部墊資;為村民解決用水不足、貧困戶房屋修繕、異地搬遷戶復綠等問題得想方設法湊錢;改善人居環境,實行三改:改廁、改大門、改廚房,雖然每戶有一定數量補貼,但資金仍然不足等等。

4.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積累明顯不足。目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仍然是薄弱環節,雖然縣局已經在扶持持農業新興產業、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等財政政策上給予了很大支援,但一些村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向不明、思路不活、辦法不多,對發展集體經濟還停留在喊口號上,或者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設想,缺乏具體的思路、措施、辦法,沒有付諸實際行動;有的村級集體經濟資源缺乏,土地大部分承包到戶,村集體可利用的資源資產少,絕大多數村所屬的林地、荒地、機動地等村級集體資源資產已拆分殆盡或發包出租,導致發展集體經濟既無土地可用,又無資金來源。有的村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存在等靠要思想,只想輸血、不想造血。

三、鄉村振興的一些探索與實踐一是找準自身位置,提升基層財政所服務功能。要做好一個部門的工作,發揮好職能,重在精準定位。__財政所找準自身位置,立足當前,放眼長遠:對群眾是服務視窗,對鎮黨委政府是幫手,對上級財政部門是橋樑和紐帶。群眾是民意的來源,通過設立為首問責任崗,來辦事的群眾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吧檯凳上查詢補貼資訊,吧檯上擺著群眾意見本,來辦事的群眾可以將要求填寫在上面並對工作人員的服務

進行評價。同時財政所的進門口還設立了群眾意見箱,方便群眾反饋意見。工作人員定期收集反饋資訊,分類彙總。將對財政所工作人員的意見進行歸納,組織幹部學習,及時整改;將對鎮黨委政府的意見反饋給鎮政府,並給出所內意見,做好幫手;將對上級財政部門的反饋意見進行提煉,呈報上級財政部門,當好橋樑。通過精準定位,為助推振興鄉村下好棋。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注重鎮域產業發展。只有產業興旺,才能不斷壯大農村經濟實力,增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某鎮在打造特色主導產業的基礎上,重點著力於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探索和建立,全面推行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或產業大戶的多元合作模式,使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發展,互促共贏,實現農民受益。一是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流向鄉村,提升鄉村產業供給體系質量。二是不斷穩步提高農村土地市場化改革,滿足農村居民對收入快速增長的迫切需求和強烈期盼。三是以創新理念發展農村網際網路新業態,充分抓住5g時代農村電商機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建設精品小鎮,解決平臺不強的問題。以特色產業為基礎,走產業興鎮、產業富民、產業支撐發展的路子。文化是特色精品小鎮的核心。聚力規劃引領建設精品小鎮。堅持規劃先行,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做好小鎮空間佈局、專案謀劃,讓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時尚、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做到一鎮一風格。大力發展消費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三是注重生態建設,打造美麗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相對於城市地區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但近年來以農村人居環境不佳、農業面源汙染為代表的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某鎮力爭將不良降到最低,以農村環境整治為契機,全面推進鄉村基礎設施提升、衛生改廁、環村林帶、河湖池管護、汙水治理、鐵腕治霾等工作,全力打造現代化美麗__。同時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的文化素養,某鎮2017年建成全縣首個村級文化大院,以村民綜合服務中心為陣地,通過設定文化牆、印象宣傳冊等全面展示__歷史文化、風情人物和農村新貌,讓文化迴歸鄉村。今年,某鎮依託黨建、文化,進一步打造多樣式文化大院,繼續構造多元素的文化大院,讓文化迴歸人心。

四是創新發展思路,探索村集體經發展新模式。在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中,切實加強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開展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是實施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縣委、縣政府1+思路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產業興村經濟行動的具體實踐。不斷加強政策理論、財政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不斷夯實日常財務管理基礎。同時,__財政所作為鎮域財務管理主體,進一步轉變管理理念,做到主動監管、熱情服務,合力促進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試點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以縣農投公司培植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抓手,做強農業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在日常財務、賬務管理進一步理順管理管理機制、簡化業務

流程、明晰工作內容,__財政所作為服務鎮村、加強基層財政資金安全監管的前沿陣地,積極主動承擔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財務賬務日常管理,並將其納入村級財務監管範疇,切實發揮好就近就地監管作用,確保專案資金安全規範高效執行。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全力打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更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我們將繼續把優勢做強、把特色做特、把產業做大、把機制做活、把環境做優,充分尊重人民意願,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鼓勵和引導全鎮人民投身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為實現建立全縣園林示範鎮,打造美麗平安新__的鄉村振興願景貢獻基層財政力量。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2

為助推全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全市人大工作會議的要求和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工作要點安排,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專題調研組,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赴商都縣、化德縣等全市最後一批7個摘帽國貧旗縣就全市脫貧攻堅及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脫貧攻堅進展情況

(一)總體情況

我市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全自治區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主戰場。全市2個區貧縣、8個國貧旗縣,750個貧困嘎查村,2015年底識別貧困戶6.1萬戶、13.7萬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分別佔全區的20.4%、17.1%。其中商都縣、化德縣、興和縣被列入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以來,

全市按照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脫貧攻堅作為全市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精心制定脫貧規劃,動員全市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紮實推進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為重點的各項脫貧措施。在中央、自治區等直屬機關定點幫扶和全市各級各條戰線幹部群眾的共同艱辛努力下,全市相繼分期分批實現了貧困旗縣摘帽、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豐鎮市和涼城縣、察右後旗三個貧困旗縣分別於2017、2018年貧困退出。剩餘7個貧困旗縣也在2019年底前通過了自治區第三方檢查評估驗收,並於2020年3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告退出,我市取得了區域性整體脫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全市75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6.1萬戶,13.7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180戶,2460人,貧困發生率由6.83%下降到0.12%。識別邊緣戶7908戶,14503人。

(二)主要成效

1.一達標、兩不愁目標基本實現。全市努力推進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貧困戶人均收入穩步增長,全市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2532元增長到2019年的6865元,穩定超過國家脫貧標準,基本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標。

2.住房和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2016年到2019年,全市按照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全達標的要求,同步推進就地危房改造工程和易地移民工程,貧困戶全部住上了改造或新建配套達標的新住房,住房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危房改造方面:全市累計投入資金37.5億元,4類重點物件實施危房改造6336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060戶。

易地搬遷方面:新建移民住房36769套,新建農村牧區敬老院16所,互助幸福院509處,安置搬遷36769戶、7979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005戶、貧困人口45785人,佔全部搬遷人口的57.4%。同時,加快配套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實產業扶貧、生態補償等措施,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2)飲水安全基本清零達標。2016年到2019年,全市累計多渠道籌集投資5.7億元,新建飲水安全工程598處,改造飲水工程382處,覆蓋貧困人口2.9萬人。農村自來水覆蓋率達到80%,目前,全市209個村莊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農村牧區包括貧困戶在內的常住人口飲水安全基本實現清零達標。

3.教育扶貧得到全面保障。我市嚴格兌現義務教育保障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進行動態監測、跟蹤管理、精準控輟,區別不同情況分別通過定向資助、送教上門、隨班就讀、特校入學的方式使貧困學生全部接受義務教育。2016到2019年,全市共發放義務教育資助資金6526萬元,資助貧困義務教育學生29427人次,其中特殊教育學生3140人次,有效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問題。

與此同時,拓展資助非義務教育階段貧困戶學生能升學,有書念。發放普通高中(中職)資助金6147萬元,13800人次;發放高等教育資助資金13248萬元,14670人次,為貧困戶困難家庭非義務教育學生升學就業提供了有效救助保障。

4.多種措施推進醫療保障。我市普遍建立了精準篩查、靶向治療、慢病管理、大病兜底的烏蘭察布健康扶貧模式,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民政大病救助、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大病慢病基金五重保障制度,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報銷等多項醫保政策。全市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重大病住院及慢性病報銷比例均達到90%。

5.產業扶貧穩步推進。全市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要措施,持續扶持馬鈴薯、蔬菜、雜糧、中草藥和肉牛、肉羊、生豬、家禽等主導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和先建後補、先買後補、先種後補、自建直補的選單式扶貧方式推動產業扶貧,截至2019年底,我市選單式扶貧專案國家、自治區投入專項資金53133萬元,覆蓋貧困戶52517戶,貧困人口106839人。

與此同時,實施二、三產業扶貧專案。截至2019年底,全市網路零售額總達13億多元,帶動貧困戶11445戶;全市農特產品進京銷售額達到4.03億元,帶動9427名貧困人口增收;旅遊產業帶動貧困戶3711戶,8944人;建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6個,總規模16.6萬千瓦,覆蓋貧困戶6639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70個,總規模27.8萬千瓦,覆蓋貧困村592個;發放扶貧金融貸款12.22億元;就業扶持貧困人口25147人,其中生態護林、鄉村保潔等公益性崗位就業11216人。

6.社會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實。我市將動態出現的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2019年,全市落實貧困戶低保物件11萬人次,發放貧困低保資金33110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

7.京蒙扶貧協作不斷深化。京蒙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北京市在產業落地、幹部交流和社會事業等方面給予我市大力支援。2018年—2019年,京蒙扶貧協作資金累計投入7.6億元(其中區及區以下投入幫扶資金13984萬元),實施京蒙專案307個。各貧困旗縣還分別與北京的8個對口幫扶區在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建立了長期的結對幫扶機制,在社會扶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8.強化領導,壓實責任。全市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總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充實加強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駐村幫扶力量。組建了廳級領導帶隊劃片負責的18個脫貧攻堅專項工作推進組,92個駐鄉鎮(蘇木)的脫貧攻堅督導組。共派出駐村工作隊1318個,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5792人,充實加強了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短板弱項問題

由於我市處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貧困地區,相對底子薄、基礎差,穩定解決貧困問題、鞏固脫貧成果乃至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問題。

產業市場化程度低。種養加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總量少,帶動輻射面不夠寬廣,相當數量的選單式扶貧種養業農畜產品銷售處於自產自銷狀態。

貧困群體中因病致貧和老弱病殘比例大,勞動和就業能力低。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貧困戶增收普遍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鄉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設施落後、專業醫護人員缺乏,農牧民就近就醫不方便,小病大看的問題還沒得到有效解決。

貧困旗縣財力普遍困難,一些移民工程隨遷人口比例大,配套資金存在缺口,有的旗縣產生了新的債務。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普遍不夠完善,整體推進工作處在起步階段。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部分村兩委班子成員老齡化嚴重,文化程度低,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還有差距。

二、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

(一)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建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引領脫貧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

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理念為指引,結合制定十四五規劃,完善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的引領性總體規劃,重中之重是產業發展和生態屏障規劃。要完善全市生態功能區、特色產業區規劃,體現縣域特色、民族特色和田園特色,並儘量做到產業規劃、生態規劃、田園規劃、環保規劃等多規合一,建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引領脫貧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全面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二)突出產業振興重點,建立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

脫貧成果鞏固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重在產業振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和提升一批能帶動全市馬鈴薯、牛羊等種養主導產業鏈式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特別是要藉助京蒙扶貧協作機遇,探索長期合作機制,注重從資本投入、技術引進、市場開拓方面深化京蒙合作,提升民豐(薯業、燕麥)、藍威斯頓、凱達、海高、賽諾、雛鷹、大紅門、伊利等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夯實供應鏈、提升加工鏈、穩定市場鏈,推動城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使之成為利益緊密、風險共擔、覆蓋農戶的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要圍繞鞏固我市國家級脫毒種薯基地、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以及京津地區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積極爭取認定一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要扶持鋪天蓋地、數質並舉的專業合作社、農牧場主、經濟聯合體、村級集體經濟等,通過公司+農戶訂單合同、託管代養、資產收益、勞務就業等形式,提高產業市場化組織程度,穩定增加貧困戶收入。

(三)突出補齊鄉村公共衛生短板,建立多級衛生醫療保障的長效機制

一是要不斷拓寬社會商業醫療保險渠道。加強同各類社會商業保險機構合作,拓寬醫療費用報銷渠道,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和個人支付費用,並逐步由貧困戶受益拓展到鄉村常住人口普遍受益。二是強化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要藉助疫情常態化防控建設需要,充實加強基層衛生設施建設,招聘一批專業化醫護人員,增強基層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一般常見病醫治能力。三是建立上聯區外、下聯鄉鎮、資訊互通、資源共享、遠端診治的公共衛生醫療網路資訊服務體系,提高農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效率,形成多級支撐的衛生醫療保障的長效機制,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四)突出汙染治理難點,建立鄉村生態宜居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鄉村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開展村容村貌、汙水垃圾、殘膜汙染治理的綜合整治工作。要推廣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鎮)處理運轉模式。要將全市農村環境保護作為地方立法重點,細化環境汙染治理措施,形成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法治長效機制。

(五)突出抓好兩委建設,建立基層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要以提升基層黨支部戰鬥力為核心,落實自治區黨委《貫徹t;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和市委《關於鼓勵優秀人才回村任職和回村創業通知》要求,敢於破除基層幹部選拔任用體制上的障礙和機制上的梗阻,不拘一格多形式選拔人才充實到基層兩委班子,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成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要依靠黨支部強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教育,開展群眾性感恩教育,不斷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提升村民委員會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支部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建立和諧安定、鄉風文明的新農村。

(六)突出監測體系建設,建立預防返貧的長效預警機制

要把剩餘貧困人口脫貧、脫貧不穩定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外出返鄉人口致貧列為重點監測物件,建立脫貧資訊監控平臺,專人負責,專人跟蹤,形成防止返貧的預警機制。要嚴格落實四不摘的要求,確保政策不變、隊伍不散、幹勁不鬆,持續指導好產業扶持、培訓就業、醫療保障、社會保障等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工作。

(七)突出抓好產業扶持和就業工作,克服疫情對收入的影響

要加快落實產業扶持資金,加快落實扶貧企業各項減負優惠政策,組織好企業的復工復產和農畜產品市場銷售,加大貧困戶進廠務工、公益崗位就業扶持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的收入,為脫貧攻堅國家收官提供有效保障。要做好鄉村振興專案申報工作,變疫情危機為發展機遇,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投入力度,在發展中增強地方財力,提高化解債務能力。

(八)做好整改完善工作,迎接國家脫貧普查驗收

要認真開展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務院扶貧辦對我區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意見的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實專項行動工作,要做到逐村逐戶逐人逐項核實,對各項漏洞再排查,對各項措施再加固,對各項要求再落實,確保貧困戶機卡一致,賬實相符,所有問題整改清倉見底,確保順利通過國家普查驗收。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3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脫貧攻堅到了最後衝刺階段,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鉅繁重。為如期圓滿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我們更要拿出百倍的努力和信心,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貧困人口防疫,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結合彰武自身實際,用行動踐行兩個維護,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加強政治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

要以黨建專案為載體,引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把黨建工作與精準脫貧有機融合,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強化服務功能,夯實組織基礎,整合各方資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抓好鎮、村黨組織負責同志第一責任人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抓實村兩委班子建設,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進一步建強村兩委班子。抓實選派幹部到鄉鎮和村工作成效,激發第一書記工作活力,協助鄉鎮黨委和村兩委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任務完成。

抓好黨建載體,落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

要紮實推進一個工程、兩條示範帶黨建專案,建設好基層黨建示範點,引導農村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比干勁、當先鋒、作表率,真正扛旗脫貧攻堅的大旗。大力推廣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支部書記示範田等新舉措,總結好黨員志願者紅袖標、黨員掛牌亮戶先鋒行等新載體,幫助貧困群眾解決脫貧致富難題。充分利用土地確權和互換並地成果,堅持縣、鄉鎮、村三級聯動,因地制宜,科學制定一村一策精準脫貧方案,精準確立增收致富專案。抓好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全力做好貧困人口生活保障,有序推進產業扶貧專案、扶貧工廠、農場、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多渠道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千方百計穩定和提高貧困人口收入。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4

2021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鄉村振興的啟動之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保障,對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實現全面建成美麗鄉村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村組幹部的協助下,我通過對串組入戶走訪,結合**村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就**村形成報告如下。

一、村級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武岡市縣城東北方向30公里、**鄉政府西南方向9公里處。東鄰赧水,南界荊竹鎮荊江村,西連洞口縣雙峰村,北隔雙江村。全村總面積4095畝,以山地、丘陵為主,其中耕地面積1854.5畝。全村總人口702戶2528人,其中黨員68名(女性黨員9名)。本村由原**村、大水村兩個自然村2016年合併而成,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

(二)脫貧攻堅成果

全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283人,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無貧困戶、邊緣戶返貧現象。

1.完善基礎設施。通過政府以及幫扶單位的相關扶持資金2017-2020年共投資200餘萬元幫助**村發展基礎建設專案,具體有:三房頭、大院子、牛葉塘、大水芒塘等院落的道路硬化;三房頭的大塘、牛葉塘和北家山塘等水塘水庫的清淤硬化加固;百家山到黃泥塘沿線的水渠修建以及水田改造;全村的安全飲水工程等等。促使**村致富通道更加暢通,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2.補足公共服務短板。新建了村衛生室、村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和籃球場,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同步推進水、電、路、房和環境改善工程。推進"一門式"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大力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定村規民約,定期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五好家庭等光榮稱號,形成好人好事有人誇、歪風邪氣有人抓"的良好氛圍。

3.實施精準扶貧。貧困家庭住有所居。全面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和異地搬遷政策,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66戶,異地搬遷7戶。貧困家庭學有所教。把教育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過教育幫扶適齡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面達100%,確保了全村無一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貧困家庭病有所醫。大力實施健康扶貧,**村因病致貧貧困戶63戶,家庭醫生慢性病簽約76戶貧困人員,通過健康扶貧追補醫療報銷費用達90%。

二、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村在開展脫貧攻堅以來,特別是2020年的全面脫貧,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上、群眾素質提升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村民主動參與發展的積極性不高

長期以來,在發展產業上,群眾傳統種植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群眾認識還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難情緒。一些農戶心存顧慮,缺乏參與市場、股份合作的積極性,對通過村集體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不足。

(二)是集體經濟基礎薄弱

從實際情況來看,**村家底不厚,除村級活動場所外,能用於經營獲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來的集體土地,集體存款基本沒有,導致發展集體經濟困難重重。

(三)發展集體經濟人才緊缺

目前整村面臨的問題就是,年富力強、懂經濟、有頭腦、有闖勁的人紛紛外出務工或創業,留守村裡的村民普遍年齡偏大、思想保守、不夠大膽,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足,在發展集體經濟上老經驗用不上,新知識學不懂,有資源條件不會用,有集體經濟不會管。對村級發展的現有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無長遠規劃,抓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高,村級集體經濟後勁不足。

三、剖析其主要原因

一是群眾思想落後。由於村地處邊遠,群眾與外界接觸不多,加上全村群眾整體文化程度不高,老齡化嚴重,剩餘勞動能力不足。發展傳統產業的思想根深蒂固,對產業積極性不高。

二是產業發展滯後。以山地為主,土地少連片不多,水利設施有待完善,發展產業受限,規模化發展不具備優勢。群眾思想落後,土地流轉特別困難,沒有任何規模化產業專案。

三是合作社發展不規範。村級集體專業合作社起步晚,集體經濟累積不足,資金來源困難,利益銜接貧困戶不廣泛,專業合作社組織不健全,管理不規範,導致運轉不正常。

四是基層組織保障不力。新村級班子的平均年齡偏小,農村工作經驗不足,基層堡壘戰鬥力不強。

四、對策和建議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需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一年接著一年幹,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成。

(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戰鬥堡壘。一是村級班子隊伍。由於**村現行村級班子較為年輕,村黨支部書記在村民心中的威望還有待養成,其他村幹部的農村工作水平也有待提高,下一步,加大力度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服務意識較優、帶頭作用較好,懂產業、善發展的年輕黨員。二是合作社隊伍的管理。壯大合作社成員隊伍,積極吸納村裡在外務年輕人入股合作社,積極尋求機會組織合作社成員到外參加學習、培訓,提升合作社成員的產業發展、產業管護能力。

(二)拓寬融資籌資渠道,做好政策銜接。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契機,積極爭取政策支援,積極協調專案支撐,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建立以專案投入為主體,財政、信貸、社會和群眾自籌資金等多渠道、全方位、寬領域的投融資體系,圍繞鄉村振興推進建設引導多元化資金支援**村產業發展。優化整合各項財政資金支援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積極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將監督、管理和控制貫穿於財政資金支援**村產業發展的全過程,並建立與財政資金支援方式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對扶持效果、產生效益進行科學評價,確保資金分配公開、透明,切實發揮資金的使用績效。

(四)加強群眾素質提升,激發內生動力。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思想轉變和辛勤勞動來實現。一是加強思想扶貧力度,加快轉變觀念。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要重點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引導他們牢固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坐等靠要可恥的正確理念。二是大力加強技能培訓,增強個體發展能力。根據貧困人口的實際需求,本著實地、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全方位靶向式職業技能培訓,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普知識和工農實用技術的培訓,通過產業發展和技能培訓,吸納群眾到合作社務工,增加群眾收入,確保實現穩定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更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把優勢做強、把特色做特、把產業做大、把機制做活、把環境做優,充分尊重村民意願,把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並結合市情鄉情村情,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上,真正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鄉村振興成為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5

為做好xxx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對xxx前沿攻堅隊和村民走訪調研,進一步瞭解xxx現狀,剖析困難,彙集群眾意願,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與前沿攻堅隊、群眾共商,一起謀劃產業,一起制定措施,一起探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一、xxx現狀

xxx隸屬普安縣茶源街道,距縣城23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8.1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149戶5025人,其中非貧困戶715戶300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433戶2020人。全村勞動力總戶數為1040戶、勞動力為2605人,已就業2605人(貧困戶415戶、貧困勞動力1063人),其中外出務工1006人(返崗710人、外出務工296人)。十三五期間完成搬遷191戶95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4戶632人。農戶收入主要以茶葉、外出務工、養殖豬、牛、家禽等為主,現有茶葉面積1.23萬畝、人均2.4畝茶。現有村集體經濟累計54.7萬元。xxx黨支部現有黨員46名,其中女性黨員6名、60歲以上黨員26名、外出流動黨員6名、支委成員4名。

二、xxx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幹部綜合素質不高。駐村幹部多數為行政幹部,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產業發展、效能提升等方面知識一片空白,村支兩委大多年級偏大,不熟悉電腦操作,在鄉村振興中專業人才匱乏。

(二)群眾認識有待提高。大多數群眾特別是上年紀的群眾思想觀念陳舊,生活習慣有待改善、衛生意識有待提高,村莊環境整治需進一步加強。

(三)內生動力有待激發。脫貧攻堅期間,貧困戶長期接受輸血式扶貧,部分群眾缺乏自強獨立、艱苦創業精神,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缺乏致富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四)產業基礎較為薄弱。xxx除茶產業外,其它產業規模小,經營方式粗放,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實力普遍較弱,開拓市場和防範風險能力不強,農村致富能人較少、帶動能力弱。

(五)勞動力就業比較分散。xxx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都靠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留守在農村的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農村空巢化和老齡化問題嚴重,難以滿足地方農業產業發展用工需求。

(六)基礎設施有待完善。由於受自然條件限制,脫貧攻堅期間建成的部分基礎設施難以滿足將來的快速發展需求,缺乏長效管護措施。且各村民小組沒有完善的汙水處理體統,垃圾收運成本大,部分村組訊號差,農村用電線路錯綜複雜。

三、xxx推進鄉村振興的想法和探索

(一)圍繞推進產業振興,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街道堅持茶產業主導地位不動搖,大力唱響生態茶、綠色茶、品牌茶,推動茶產業從一產向二產三產融合發展,種好管好五萬畝茶園,做好做強黔茶第一春和普安紅品牌,加快發展茶旅融合新業態,抓實產業就業,讓農民人人能就業、戶戶有錢進,真正讓農民增產增收,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二)圍繞推進人才振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我們堅持兩條腿走路,全方位創造條件,吸引更多人才參與鄉村振興。一方面就地培養,全面創造職業農民,培養造就一批紮根農村的茶專家田秀才。另一方面築巢引鳳,引導外出農民工、退伍軍人、畢業大學生返鄉創業創新,讓各類人才、資本等要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大展身手。

(三)圍繞推進文化振興,全面推進鄉風文明。鄉村振興關鍵是鑄魂,我們積極倡導孝老愛親、扶危濟困、誠實守信、鄰里守望等優秀傳統文化,構築鄉村振興的靈魂。大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族文化,轉化為農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自覺摒棄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使鄉村真正成為具有鄉土氣息、傳承鄉村文明真善美的幸福家園。

(四)圍繞推進生態振興,建設乾淨美麗鄉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務,以農村電網改造、串戶路、通訊、房屋量化、庭院硬化、汙水治理、垃圾收運、公共照明設施建設為重點,促進村容村貌提升。學習借鑑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成功經驗,深入推進三改等工作,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特色風貌、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鄉村。

(五)圍繞推進組織振興,推進鄉村治理與組織振興有機結合。抓實村支兩委換屆,建好建強兩委班子,將能人志士選入兩委班子,把能人志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能人志士,夯實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對探索出的紅黑榜文明超市等進行提煉固化,在各村(社群)進行推廣使用,形成長效的治理機制,不斷探索農村社會管理方法和辦法,將鄉村治理融入組織振興中,推動農村社會治理和組織振興共同發展。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6

黨的十九大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從抓實黨建助推產業扶貧入手,加強黨員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築牢基層支部戰鬥堡壘、引領壯大脫貧龍頭產業、管好用好駐村幫扶力量、強化基層基礎保障,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農牧業特色主導產業為基礎,以農村自然生態資源為依託,精準聚焦、靶心不散,科學規劃、緊密銜接,紮實推動農牧村全面進步、農牧業全面升級、農牧民全面發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已順利完成整縣脫貧摘帽的歷史性任務,為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以產業振興為核心,夯實群眾致富基礎。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緊扣產業培育治本之策,在謀產業、引產業、抓產業上聚焦發力,不斷強化特色產業發展組織保障和規劃引領,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專案資金,支援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貧困戶,突出發展***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逐步探索光伏發電、電商扶貧等新興產業。不斷強化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健全產業鏈條。立足各鄉鎮、村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結合三變改革,整合落實各類扶持資金,通過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吸納貧困戶到戶產業扶持資金、集體三資折股配股等方式,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牧戶的管理運營模式,重點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遊、農畜產品加工銷售等實體經濟,建立長效發展和增收機制,持續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科學規劃、重點培養,統籌整合、聚焦發力,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促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群眾致富門路,做到產業發展有謀劃、有引導、有抓手,真正實現穩定脫貧和增收致富。二是以人才振興為關鍵,拓寬鄉村建設門路。發揮技術人才支撐作用,加強農牧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確保農牧村成為真正留得住人才、鍛鍊人才的熱土。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把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作為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增強農牧民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改變過去各鄉鎮和部門單位各自為陣、多頭培訓、重複培訓的培訓格局和集中授課、以會代訓、大水漫灌等培訓模式,統籌各相關部門資源,合理分解培訓任務,科學制定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培訓需求,發揮好各培訓平臺功能,通過集中開展理論培訓、分散組織現場操作的方式,舉辦了畜禽養殖、電焊、農牧藏家樂、民族刺繡和手工藝製作等農民工技能培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扶持培養了一批有影響力、有致富能力的合作社領頭人、鄉村工匠、民間巧手、非遺傳承人等。吸引支援企業家、黨政幹部及專業人才通過投資興業、捐資捐物、提供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三是以文化振興為保障,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聚焦志智雙扶主要任務,緊盯鄉風文明關鍵舉措,大力挖掘卓尼五大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創新開展民俗表演、文體藝術、節日聯歡等活動,***等優秀文藝作品廣為流傳,優秀文化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得以開發厚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通過評選表彰最美**人,採寫推出一批鮮活、生動、感人的最美事蹟,開展多場次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獻的宣傳講座,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追求高尚、忠於職守成為卓尼的時代強音。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八進工作,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勤勞致富,讓文明新風、高尚情懷佔領生活新高地。大力組織開展五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樹立道德典型、深化道德教育、構建文明鄉風,有效構建崇德向善、爭做好人的村風民風。堅持三治融合抓基層治理,建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和調解委員會,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堅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充分藉助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眾中的影響力,組織動員寺院活佛、高僧大德發掘有益教義、講解黨的政策,教化群眾常懷感恩之心,懂得知足常樂,多做利眾之事。建立道德講堂,設定紅黑榜,積極宣傳傳統八德優秀文化,大力開展禮讓行人等文明行動。文明素養潛移默化逐步形成,激發各族各界特別是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定告別貧困、邁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四是以生態振興為支撐,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立足全縣生態優勢、產業特點、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高舉綠色指揮棒,守好綠色責任田,通過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廁所革命環境衛生整治工程,堅持和貫徹生態環境新發展理念,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依託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貧困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專案的支援,緊緊圍繞飲用水安全保障和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攻堅戰,重點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村民環境宣傳教育等建設專案。採用戶收集、村集中、鄉轉運、縣處理模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逐步形成環衛整治長效機制,保障了村莊保潔及管理管護的有效性和常態化,實現了農牧村髒、亂、差到全天候潔、淨、美的華麗轉變。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路徑,全力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全面推進七改工程。嚴格按照***建設標準,著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紅色旅遊型、生態體驗型、體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的生態文明小康村。通過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農牧村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畜混居的傳統陋習得到徹底革除,制約貧困村快速發展和農牧村髒亂差的問題得到有效根治,逐步實現了居生態村、用潔淨能、喝乾淨水、住安全房的生態宜居目標。按照不同地域特色風貌進行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風貌管控規劃專篇,注重傳承保護、突出特色、整體協調和農房單體建築指引,圍繞硬化、綠化、亮化、美化要求,有效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設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五是以組織振興為引擎,凝聚脫貧攻堅合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脫貧的理念,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凝聚群眾、發展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鄉村振興中的的優勢資源、重要平臺和強大引擎。著力優化脫貧攻堅隊伍和人才建設,通過黨員帶頭創辦合作社,農牧民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使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脫貧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領路人。深入推進以黨支部+為抓手的脫貧攻堅先鋒行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骨幹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通過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將制度建設貫穿到黨務、村務全過程,促進支村兩委關係協調一致,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凝心聚力,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不斷完善了村級組織辦公、遠端教育平臺、醫療衛生設施、文體娛樂設施等裝置,實現了標準化活動場所提檔升級,使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延伸到基層的各個領域,為高質量推進黨建促脫貧攻堅增添新的活力,確保實現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和穩定可持續。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為攻堅動力,通過拓寬致富門路,延伸產業鏈條,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合作社、創辦扶貧車間,始終把黨建引領的作用體現到產業發展和富民增收上,實現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三鏈模式,以黨建鏈引領帶動產業鏈工作鏈和服務鏈,使黨建成為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源泉。

:

抓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篇7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都是我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確定的國家戰略。前者立足於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者著眼於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以鄉村振興戰略思路開創脫貧攻堅新局面,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基礎,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根據《xx州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報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工作有關做法的通知》要求,我市高度重視,結合實際,認真梳理總結,現將主要做法及相關情況報告如下:一、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工作是前提和基礎。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xx市聚焦貧困物件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著眼六個精準,著力從基礎設施改善、產業融合發展、住房保障、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提升等方面舉全市之力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經過幾年的合力攻堅,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絕對貧困及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全面解決。(一)合理規劃城鄉佈局 xx市摘帽出列後,結合不同條件下對xx市城鎮發展結構的要求,xx市未來城鎮的建設應以中部壩區城鎮的建設作為核心,按照圍繞壩區,帶狀組團化發展的模式進行。xx市市域城鎮的發展將按照優先保護、集中發展、突出特色、強化預留的空間佈局方式,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形成一軸、兩心、兩帶、三城、三區、七鎮的帶狀組團化用地空間佈局結構。一軸:即沿中部壩區走向形成的xx一體化經濟發展主軸。是集交通、城鎮建設、xx市大河景觀廊道於一體的綜合化發展走廊,是xx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的核心地區。兩心:通過對xx市和xx壩區耕地的保護,形成展現xx市亞熱帶風光和田園景觀的兩大生態綠心。圍繞綠心,建設山地城鎮,形成xx市特色化的城鎮建設模式。兩帶:結合當前國家高度重視沿邊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依託xx市作為國家邊境城市的時機,以邊防、國防公路提升改造為基礎,把xx海通道納入全省重點邊民通道建設,加強xx海與xx的聯動,發展邊民互市、生態養殖,探索xx開發的可能性,積極培育xx的沿邊經濟帶,促進邊疆繁榮穩定。以xx為重要節點,培育xx樑經濟帶。三城:沿經濟走廊形成xx市中心城區、xx、xx三個主要的發展城鎮。是未來xx市城鎮功能發揮,產業集中佈局的主要城鎮。七鎮:在xx市南部和北部山區,集中建設xx個鄉鎮,通過配套設施的建設,服務廣大的山區村寨。並強化xx海邊境口岸城鎮功能、xx山xx族民族旅遊小鎮以及xx區域性品牌旅遊小鎮的建設。(二)要素配置不斷完善 1.資金要素。圍繞《xx市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規劃》(2016-2020)目標,為不斷持續鞏固xx市扶貧成果,防止返貧現象發生,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繼續鞏固提升產業扶持,每年制定出臺《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安排扶貧專項資金扶持全市所有有勞動能力及發展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能得到農業產業扶持,實現全市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增收產業。在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的大背景下,對貧困村只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忽視產業發展投入的情況,針對xx市來說主要原因有:一是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太差,部分村組基本的人畜飲水、村內道路等近2年才得以解決,而部分村組由於原來投入資金有限或一次投入不足等原因影響建設質量的,也需要再投入;二是xx市地處邊彊,交通及各方面資訊相對閉塞,加之又缺乏產業發展規劃人才等原因,無法找到真正適合本地的產業發展突破口;三是爭取上級資金加大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農業產業齊上陣;四是引進特殊人才或選優派強組隊調查研究、出門學習求經,拿出一鄉一規劃,有重有輕,穩步推進。解決好產業扶貧資金主要用於貧困村、貧困戶,而產業發展急需的品質改良、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市場體系建設、品牌打造等基礎性工作缺乏資金支援的問題。目前,xx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主要來源於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政策,上級確實給予了貧困縣很大的自主權,但由於各級整合資金工作相關指導性意見、長效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上級對整合工作的考評考核較多,市級因怕政策吃不透導致資金投向偏差,所以目前涉農整合資金基本上還未投入到品質改良、技術服務、市場體系建設、品牌打造等方面。下一步希望中央、省級各部門多指導多培訓,並進一步完善整合工作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大加強以上產業資金投入,並將其列入縣級約束性目標任務。2.人才要素。一是全面落實人才培引工程,加大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積極搭建院士(博士)專家工作站、組織申報人才外引專案,鼓勵企業積極與科研院校開展研發合作,儲備xx市區域內學術技術帶頭人、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組織全市科技人員提交雲南省科技特派員申報認定材料,全面做好三區人才引進及培訓工作;二是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培育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持續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和農函大等一系列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充實基層科技工作力量;三是廣泛開展科技知識宣傳。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以及智慧財產權維權宣傳活動,發放《鄉村e站科普讀本》、《趣味科普讀本》、《公民科學素質提升知識讀本》、《農村科學養豬適用技術》、《咖啡高產栽培技術》、《反邪教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強化政策知識宣傳,普及實用技術推廣,積極營造科技服務社會發展的良好氛圍;四是認真制定符合實際的科技扶貧方案,進一步明確科技扶貧的總體目標和具體任務,積極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以技術指導、培訓等方式支援xx市發展,為貧困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提供產業支撐。(三)充分發揮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減貧帶貧作用 鼓勵全市有發展條件、有意願、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以產業發展為載體,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明確脫貧增收產業和幫扶具體責任,落實產業幫扶措施,健全企業帶貧益貧機制,積極引導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生產合作、股份合作、訂單幫扶、生產託管、勞務合作等多種形式,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力爭實現每個有勞動力、有產業發展意願的貧困戶至少與1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經營合作關係。大力推行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模式,建立貧困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穩定、緊密的產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與現有優勢產業發展結合,採取龍頭企業給訂單、農科部門教技術、合作社服務、大戶幫帶的方法,把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帶入現有產業體系中;與運用金融扶貧政策相結合,政府推薦、貧困戶申請、配風險金、銀行授信,充分用足扶貧小額信貸和產業扶貧再貸款,既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又扶持龍頭企業。確保需要通過發展產業脫貧的貧困人口產業扶持全覆蓋,使貧困戶有業可從、有企可帶、有股可入、有利可獲。為此,市人民政府專門印發了《2019年xx市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xx政辦發﹝2019﹞xx號)和《脫貧攻堅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創業致富帶頭人獎補辦法(暫行)的通知》(xx政辦發﹝2019﹞xx號)檔案,預計到2020年底實現每個有勞動力、有產業發展意願的貧困戶至少與x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經營合作關係。(四)基礎設施更加夯實 紮實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專案建設,堅持建設新農村、發展新產業、過上新生活的發展導向,全面統籌實施美麗宜居鄉村專案xx個,總投資xxxx萬元,建設完成村內道路硬化xx公里;實施四位一體美麗宜居鄉村行動計劃,著力改善農村道路、排水溝渠、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注重村莊美化亮化,建好管好四好農村路,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推進七改三清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下大力氣治理農村生活汙水和固體廢棄物,加快農村廁所革命,組織撰寫了《xx市農業農村廁所革命實施方案》(xxxx-xxxx)(徵求意見稿)有待上報市政府辦和州農業農村局。廁所革命目標任務戶廁xxxx座,目前完成戶廁xxx座,公廁任務xx座,目前完成xx座。(五)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一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制定釋出了《xx市畜禽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規劃》、完成《xx河一河一策》、《xx市水產養殖汙染防治方案(xxxx-xxxx年)》《xx市水產養殖業汙染源普查實施方案》《xx市畜禽養殖業汙染源普查實施方案》等材料;通過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示範樣板、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的宣傳和培訓,輻射帶動全市開展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工作。從源頭上控制了農殘汙染,有效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減少了農藥帶來的危害,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二是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打好水、土、氣汙染治理三大戰役。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行動和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根據市政府制定的《xx市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xxxx年xx市地區農業廢棄物產業化發展專案實施方案的通知》,由農業農村局牽頭組成聯合執法組,對大焚燒秸稈違法行為執法力度,xxxx年上半年,由市督查室、市農業農村局、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及重點鄉鎮工作人員,對仍然露天焚燒秸稈、雜草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立案查處xx餘起,極大地震懾了焚燒秸稈的行為。截止x月xx日,畜禽養殖戶已拆除xx戶,水產養殖戶已放幹xxx.x畝魚塘。完成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完成畜禽養殖糞汙綜合利用率xx.x%。同時要求各鄉鎮按時上報自然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單。制定了《xx市農藥肥料包裝廢物及廢棄農膜回收處置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上報市政府辦,並將此徵求意見稿下發至有關部門及各鄉鎮進行徵求意見,待修改完善後正式組織實施。二、存在的困難問題 經過細緻調研發現,經過幾年脫貧攻堅,xx市已基本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但仍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一)農村土地改革問題。一是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操作細則、相關配套政策需進一步研究細化,三權的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還未充分發揮,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格局還未完全形成;二是易地搬遷群眾搬遷後,如何在搬遷地發展產業,原有土地、林地如何處置,如何充分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正處於摸索探尋階段;三是農村產業建設用地受限明顯,如xx鎮xx村在蠶桑產業發展中已初具規模,當地群眾想要建設標準化小蠶共育基地,但因用地問題專案無法落地,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積極性。(二)農業技術及人才和職業農民培育問題。近年來,xx市大力推進人才儲備和高新技術引進,但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科技人才、農業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缺口仍較大。同時,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大力推進,使現農村常住人口多為留守婦女和老人,歷史原因造成的當地農村群眾文化程度低讓培育發展新型職業農民更加十分困難,成為制約農業產業優質高效提升的一大因素。(三)農業產業鏈斷層問題。在脫貧攻堅期,xx市農業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壯大,肉牛、生豬養殖,堅果、百香果、砂糖橘、土豆、甜脆玉米種植等已發展為大產業,但在農業產品深加工、農業物流等配套設施的發展、農業品牌打造等方面較為邂逅。同時,農產品檢測沒有統一標準,對外部主體依賴性過強,帶來可持續性問題。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以機制體制並軌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幾年的合力攻堅,充分證明以群眾為主體,以社會各界力量為依託,以基層黨組織為戰鬥堡壘,以駐村工作隊充實力量,上級黨委政府高位推進,行業部門統一協調排程的脫貧攻堅機制體制,適應當前中國農村發展的新形勢,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能夠積極推進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一盤棋、一體化式推進,將積極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二)以農村群眾內生動力的有效激發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脫貧攻堅工作能夠取得決定性勝利,貧困群眾動起來是關鍵,農村群眾的整體性動起來,也將是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成功的關鍵。通過用好用活農村農村黨員活動室及農村書屋、高質量開展農村技術培訓、對村規民約進行適時修訂、持續開展五用宣講、樹立農村致富先進等具體措施,激發農村群眾內生動力,突出農村群眾的主體地位,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三)因勢利導,精準規劃實施新一批整鄉整村推進工程帶動鄉村旅遊發展,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鄉村在產業發展、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生態景觀等方面特色更加突出,表現出新的發展活力,如:xx鎮在蠶桑、肉牛養殖等產業進一步壯大,以桃花節等為代表產業旅遊開始嶄露頭角;以xx村為代表的鄉村旅遊產業初現效益;城鄉結合區農家樂愈加興盛等等。因勢利導,充分利用脫貧攻堅成果,結合地區發展新優勢精準規劃實施一批整鄉整村工程,將有力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四)以產業為根本實施地理標誌品牌戰略,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農村的發展追根究底離不開產業,產業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鐵抓手,同樣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鐵抓手。經過脫貧攻堅期的發展壯大,xx市新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不完善,農產品經濟效益低等問題,以四步走打造綠色、生態、健康的地理標誌品牌戰略為軸線發展農業產業,將大力促進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一是充分啟用農村產業發展熱點。通過政策鼓勵、資金專案支援、技術幫扶等措施,深度啟用、壯大發展農村致富帶頭人、產業合作社、涉農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等農村發展熱點,擴大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從這些熱點中產生一批優質的鄉村企業。同時,以這些熱點為著力點,優化產業勞力,吸引農業科技人才、農業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迴流農村,引入新型農業科技技術,打破技術和人才壁壘,完成產業基礎的升級調整和農村產業發展中單家獨戶的個體經營向合作經營目標的轉變。二是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在新型農村經濟體充分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質量標準體系。規範農產品生產標準,圍繞支柱型農業產業及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建立與國際通行標準接軌的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測體系,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開發及認證工作力度,打牢品牌基礎。三是點線成面,逐步建立農業全產業鏈。在新型農村經濟體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精準實施產品加工、農產品倉儲物流等一批基礎設施專案,引導和促進農產品從生產到初加工,從初級加工到精加工,從精加工到形成品牌的升級,從規模擴張向轉型升級、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佈局向產業叢集轉變,逐步完成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四是以優質品牌為突破口,逐步樹立地理標誌品牌形象。優選x到x個技術含量高、市場容量大、附加值高的農業產品品牌進行持續包裝打造,同時確定為區域公用品牌。以區域公用品牌為基礎,依託上海市等大平臺,積極尋找與盒馬生鮮、拼多多等電商合作的機會,利用電商銷售模式,打造出知名品牌形象,以點帶面,帶動區域產業的品牌價值提升,形成地理標誌品牌,深植xx市綠色、生態、健康的地理標誌品牌形象。抓好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一定要將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在主要抓貧困戶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時,還要認真謀劃、實施產業、生態、治理、鄉風文明等方面的工作,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徵程,朝著鄉村振興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