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人社局“十四五”前期調研工作規劃

人社局“十四五”前期調研工作規劃

人社局“十四五”前期調研工作規劃

“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XX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在就業增收、社會保障、人才服務、勞資穩定等方面都取得新進展,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完成進度符合預期,進一步推進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關於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前期調研的通知》(X發改〔XXXX〕XX號)檔案規定,特就“十四五”期間穩定擴大就業、完善人事人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作出前期調研規劃。

一、“十三五”發展回顧

(一)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服務保障民生效果顯著。

我市實施積極就業政策,以實現充分就業和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大力實施就業促進工程,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三五”期間我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XX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XX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X%以內。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XX萬人,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每年/階段都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X%以內,城鎮零就業動態援助達到XXX%。

一是突出重點群體的就業援助。深入實施農村貧困家庭就業援助計劃,開發公益性崗位對就業困難的貧困人員進行託底安置,認定XX家就業扶貧愛心企業,對口篩選推薦崗位XXXX個,真正把崗位送到貧困戶家門口。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和貧困家庭“兩後生”技能培訓。將就業創業相關政策向貧困家庭傾斜,對有能力有意願展人叧収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創業智力、技術、資金支援。

二是加強培訓和就業相結合。堅持服務產業、服務就業、服務發展的工作方針,根據我市產業發展的特點和市場的就業需求,進一步加大了技能培訓的力度,對勞動者進行“訂單式”、“定向式”培訓,既提高了勞動者自身素質,又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幫助一批勞動力依靠自身技能和專長自主創業、成功創業、帶動就業,幫助貧困勞動力全面提升技能和競爭力。全市共有職校X所,累計培訓XX萬人次。

三是全力扶持自主創業,以創業促就業。通過建立完善創業培訓-專案推介-小額貸款的服務制度,切實提高了我市創業實體成活率,同時帶動了一批人員就業。從XXXX年起,聯合市委人才辦等X個部門舉辦了四屆XX市創新創業大賽,進一步激勵創客們勇立潮頭、開拓創新、再創佳績,加快建設“四個”新XX。用心為創客們提供成長的“溫度”和“溼度”,讓XX成為創客們的“夢工廠”。小額擔保貸款發放XXXX萬元;建設就業創業保障平臺X個。

(二)社保擴面徵繳紮實推進,經辦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社會保險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安全網”,經濟執行的“減震器”,社會公平的“調節器”。近年來,我市的社會保險工作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繼續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徵繳,五大險種整體推進。

一是制度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大力開展全民參保計劃,促進和引導各類單位和符合條件的人員長期持續參保,基本實現法定人員的全覆蓋。“十三五”期間,集生、老、失、傷於一體的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市“六項三險”參保人數達XX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均已達到XXX%。在建專案工傷保險參保率達XXX%。

二是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企業職工養老金制度自XXXX年以來實現“十四連漲”,年均增長率在XX%以上,人均養老金水平由“十一五”末期的不足XXXX元,增至當前XXXX元左右。社保卡持卡人數達XXX萬人(未確定),為社保工作實現全國範圍內統籌和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是基金監督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監管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強行政管理、經辦機構、監督部門之間的協作,強化對社保基金收、支、管、投各個環節的全程監管,形成行政監管、專業監管、內部監管和社會監管四位一體的監管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預算管理辦法,增強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嚴格基金執行情況執法檢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規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嚴防基金流失,加大對騙領社會保險待遇欺詐行為的查處力度,堵塞基金支付漏洞,社保基金的規範運作率和安全完整率達到XXX%。

(三)助推疏解整治促提升,勞動關係保持和諧穩定。

建立和諧的勞動關係對保障勞資雙方利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的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市從多方位入手,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一是完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引導企業規範用工,加強對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指導與管理。“十三五”期間,我市各類企業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普遍建立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了XX%以上,已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達到XX%。

二是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強力推動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形成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控、精細化管理的全新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機制;積極開展規範用工誠信單位建立活動,引導企業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建立勞動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等多部門聯動的綜合治理機制,組織開展專項執法監察和專項整治,及時有效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案件。聯合建設部門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行動。對違規違法企業進行教育或責令整改,情節嚴重者,進行處罰。“十三五”期間共受理投訴舉報案件XXX起,依法全部辦結,為XXXX名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XXXX多萬元。

三是做好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堅持“調解為主,調裁結合”的原則,努力化解勞資雙方矛盾,消除不穩定因素,依法妥善、公正、及時處理好勞動爭議案件。加強仲裁院基本建設、基層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建設和調解仲裁員隊伍建設,堅持實行首席仲裁員制度,提高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效能,切實做好勞動爭議仲裁調解工作,堅持快立、快審、快結、辦好,確保仲裁案件結案率達到XX%以上。“十三五”期間,案件數XXXX件,金額XXXX萬元。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未發生一起因人社部門工作失誤引發的涉群事件或越級上訪事件。

二、“十四五”時期面臨的發展形勢

“十四五”期間,是XX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新時期,是主動適應新形勢融入新格局搶抓新機遇的新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在服務發展和改善民生實踐中的地位作用將進一步凸顯,也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面臨的新機遇

一是就業優先政策的提出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地位作用更顯突出。XXXX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第一次把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巨集觀政策層面,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援就業的導向,這標誌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地位作用已經在更高層面上形成共識,也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的新突破和快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是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全市經濟形勢的預期持續向好,為擴大就業、完善社保體系和提高居民收入提供了最根本的物質基礎。

三是政策法規的不斷健全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制保障。在《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相繼出臺的基礎上,《社會保險法》也已正式實施。此外,國家層面還就勞動關係調整、發展家庭服務業和加強職業培訓工作專門出臺意見,這些都為新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

(二)面臨的新挑戰

(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影響,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直接造成就業結構性矛盾和人力資源供求總量矛盾增加,就業形勢呈現多樣化、複雜化趨勢,就業促進和服務難度加大。就業困難群體、畢業大學生以及新增勞動力等特殊群體實現就業難度增加,同時部分企業面臨普工短缺及高階專業技術人員短缺的“兩缺”問題,招工難、技工短缺、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結構性矛盾逐步突顯,短時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治理結構性失業、確保就業局勢穩定,給人社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二)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由於制度設計、繳費水平、籌資機制等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市不同人群所能享受到的社會保障權益待遇還存在著顯著差距,並有繼續拉大的趨勢。由於社會轉型和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各種矛盾越來越突出,如原XX-XX年分流大中專生、涉軍人員、改制企業人員集體維權,提出訴求,多集中於社會保險問題。同時,人口老齡化問題使社會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三)勞資關係日漸複雜。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分工的不斷細緻,人性化服務的逐漸加強,更多新型的勞動關係、非典型勞動關係不斷湧現,使得勞資關係的認定和處理日益複雜。《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全面施行,勞動者維權意識逐步提高,維權成本日益降低,勞動關係還將存在諸多不和諧因素。此外,拖欠工資、收取工人押金等違法侵權現象仍存在,勞動爭議案件的數量和升幅仍處於較高水平,勞動關係協調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同時,勞動監察隊伍執法資源有限,執法主體資格及執法許可權有所缺失,勞動監察行政執法遠遠跟不上現實工作的要求。

(四)基層服務平臺建設還有待加強。一方面鄉鎮(街道辦)基層社會保障所實行雙重管理、交叉領導,事務性工作任務繁重,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制約了勞動保障平臺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基層勞動保障所辦公、服務場所不足,勞動資訊化建設相對滯後,勞動信訪、勞動監察及基層調解建設亟須進一步規範化。解決好這些問題,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完善工作措施,紮實推進。

三、“十四五”時期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人有所事、才有所用、老有所養、傷有所治、失有所保、規範用工”為工作目標,準確把握人社工作新要求,以新作為積極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保障民生,服務發展,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XX百萬人民群眾的切身權益。

(二)發展目標

“十四五”期間,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城鄉就業更加充分,人才隊伍更加壯大,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勞動關係更加和諧,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優化

一是城鄉就業更加充分。深入實施就業創業戰略,貫徹實施“勞動者自主創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就業方針,著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統籌做好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加強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資訊化、品牌化建設,廣泛開展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活動,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

二是人才隊伍建設更加健全。統籌推進城鄉人力資源開發,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評價、選拔、使用、流動,增強人力資源保障,加快建設素質良好、結構合理、發展均衡、優勢明顯的人力資源隊伍。人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高學歷、高職稱人才比例明顯增大,人才的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才結構逐步優化,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人才數量明顯增加,人才的行業、產業分佈相對合理;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形成和完善,建立健全協調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機制。逐步提高基層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鼓勵年輕有為的專業技術人才紮根農村基層一線,基本保證城區和農村的專業技術人才結構趨於平衡。

三是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以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保基本為優先目標,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範圍,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標準。強化政策宣傳,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為重點,不斷擴大社保覆蓋面,努力實現全民參保。推進、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城鄉統籌,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制度。創新工傷預防制度,加大對工傷事故頻發、高發和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產監控力度。

四是勞動關係更加和諧。進一步規範勞動合同備案制度,完善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理。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體系更加完善,建立勞動保障守法誠信“黑名單”和聯合懲戒制度,引導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強力推動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形成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機制,勞動者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十四五”期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XX%以上,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到XX%以上,勞動監察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達到XX%以上。

四是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優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機構更加健全、設施裝置更加完善、資訊網路互聯互通、服務流程科學規範、服務隊伍素質優良、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建立“網際網路+人社”平臺,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規範、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四、“十三五”時期的主要任務

(一)堅持充分就業和素質就業並重,統籌推進城鄉就業創業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將擴大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持續加大對就業的資金投入,形成公共財政保障、社會多元化投入的機制。將農村就業納入整個社會就業體系,探索建立健全城鄉勞動力資源調查制度,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服務共享、就業機會公平和就業條件平等。

貫徹落實更積極的就業政策,抓好重點群體就業。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認真落實鼓勵和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實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各項扶持政策,重點加大對純農戶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扶持力度和跟蹤服務力度,確保純農戶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就業準備率達到XXX%。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功能。落實職業介紹補貼、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等創業就業政策,同時將就業援助政策措施向貧困戶、農村“低保戶家庭”等農村就業困難物件延伸,使城鄉就業困難物件都能得到及時援助,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創業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

堅持創新創業聯動,激發創業倍增效應。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大力加強創業平臺建設,不斷優化創業環境,為創業者提供有力的創業支撐。從創業意識、創業環境、創業服務和創業能力著手,不斷加強創業教育,提高創業意識,弘揚創業精神,樹立一批創業典型,營造全民創業的輿論氛圍;全面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凡是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均可申請小額擔保貸款;不斷優化創業服務,依託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專案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堅持以培訓促進就業,提升就業者能力素質。進一步規範對職業培訓學校的管理,從師資力量、硬體設施等方面加強對培訓學校的建設,提升培訓學校的軟硬體實力。根據XX產業結構發展的需要,大力開展“訂單式”、“定向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步伐,加強使用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再就業能力。積極開展創業培訓,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大力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轉移就業能力和外出適應能力。進一步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發揮職業資格證書在勞動者就業和技能成才過程中的導向作用,形成技能勞動者的評價、選拔、使用和激勵機制。

(二)堅持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並重點人展,全面提升人才整體素質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提升創新能力。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參加短期學習培訓和進修,全面落實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計劃,繼續教育與本人職稱評定、職務聘任、工資晉升、年度考核等掛鉤,組織高層次人才開展學術考察交流,培養造就一批優秀學科技術帶頭人。

積極推行人才柔性引進。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為、重其所酬的招才引智新理念,採取聘用、借用、諮詢、講課、兼職、合作交流、人才租賃等形式靈活引進人才智力資源,滿足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注重發揮XX籍在外人士的引導帶動作用,加強與社會第三方機構的溝通和聯絡,建立人才資訊探索資訊網,為我市企業聯絡與利用高階技術人才和最新技術建立聯絡渠道,為XX籍專家、學者報效家鄉和回鄉投資創業搭建平臺。

建立科學的人才考評機制。針對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不同的行業特點,不同的崗位要求,探索制定出分類分層次的人才考評標準,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考評指標體系,完善各類人才考評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提大學聯考評的科學性,確保人才考評的公開性、透明性、獨立性、公正性。

建立高層次人才獎勵制度。鼓勵廣大專業技術人才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設立優秀拔尖人才政府專項津貼和突出貢獻人才獎,由政府拿出部份資金,建立人才發展獎勵基金,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單位和企業給予資金補助。

完善人才各項福利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各項人才政策落到實處,保證各類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穩步提高,逐步實現人才福利政策規範化。設立高層次人才保障基金,不斷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關愛力度,著力打造出對人才的引進要“引得進和留得住”。對一些各時期各類人才要求比較迫切的事項,認真調查研究,及時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切實加以解決。探索建立對在條件艱苦崗位、邊遠地區崗位工作的各類人才的保障機制,積極引導人才安心在艱苦崗位工作。

(三)堅持完善制度和提升水平並重,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進一步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基本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統籌層次,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以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為目標,將城鄉各類勞動者和居民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做好斷保人員續保工作。建立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待遇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調整機制,逐步縮小城鄉之間的待遇差距,實現保障水平的持續、有序、合理增長,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各項社保制度之間的轉接辦法,確保制度相互銜接,基金轉接到位,經辦手段先進,人員進出順暢。探索建立健全失業保險促進就業、防範失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發揮工傷保險制度預防工傷、促進康復的功能,完善浮動費率調整機制,強化費率杆槓作用,提高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工作質量。對被徵地農民全面實施“先保後徵、即徵即保”的剛性工作機制,做到徵地、補償、保障三同步。落實優惠鼓勵政策,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的正常調整機制,加大公共財政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切實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管。進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監管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強行政管理、經辦機構、監督部門之間的協作,強化對社保基金收、支、管、投各個環節的全程監管,形成行政監管、專業監管、內部監管和社會監管四位一體的監管機制。完善社會保障預算管理辦法,增強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嚴格基金執行情況執法檢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規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嚴防基金流失,完善社會保險欺詐查出和移送制度,健全基金監督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完善基金監督系統,健全社會保險違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

(四)堅持服務企業和保障權益並重,鞏固發展和諧勞動關係

完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引導企業規範用工。加強對用人單位依法用工的指導與管理,穩步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社會保險覆蓋率,落實按月足額支付工資制度;強力推動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形成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控的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機制;積極開展規範用工誠信單位建立活動,建立勞動保障守法誠信“黑名單”和聯合懲戒制度,引導用人單位自覺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

加大監察執法力度,推動根治欠薪工作見實效。完善和落實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制度,健全違法行為預警防控機制,建立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等多部門聯動的綜合治理機制,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及時有效查處案件。組織開展專項執法監察和專項整治,聯合開展建築行業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行動,將欠薪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全市農民工工資無拖欠。

提高爭議仲裁水平,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制度,加強專業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加大基層調解規範化建設力度,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完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製度,創新仲裁辦案方式,簡化優化仲裁辦案程式,逐步提高終局裁決比例,完善集體勞動人事權利爭議處理機制。加大辦案指導力度,健全裁審銜接和工作協調機制。推動調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建設。依託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完善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的辦法,有效調處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和集體停工事件。

規範工傷認定流程,保障勞資雙方合法權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嚴格依法依規辦好每一起工傷認定申請,不斷完善工傷認定內部規章制度,依法辦理各類案件。加大外出調查力度,做到重大、疑難案件必到現場,防範冒名頂替、轉移事故地點等騙保現象的發生。加強與相關部門的銜接和聯絡,提高辦案水平。強化工傷認定程式,嚴格按照法定時限處理案件,在維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保護企業的合法利益,及時化解勞資矛盾。

(五)堅持整合資源和優化服務並重,努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完善全市就業創業公共服務體系。在建立統一規範、功能完備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推行就業創業“一站式”服務。鞏固建立充分就業社群成果,落實好各類就業優惠政策。進一步推進創業保障平臺建設,落實各類創業政策,加大創業宣傳力度,帶動更多勞動者就業創業。延伸觸角,在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同步釋出招聘求職信息,實現就業資訊全市範圍內的共享互通。

完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優化社會保障經辦模式,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建立與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相適應、以滿足服務物件需求為導向、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便捷性。建立社保網上業務應用系統,打造集申報、繳費、資訊查詢等專案於一體的網上辦事系統。引入自助服務模式,滿足參保人員自主辦理業務、自助查詢列印等需要。加強業務規範化管理和標準化建設,建立由管理標準、服務標準、業務規程、內控制度等組成的社會保險經辦標準體系。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資訊化。加快推進人員、單位、管理服務機構等基礎資訊庫及社保關係轉移接續、公共就業資訊服務、就業資訊監測等重點建設任務。積極實施“網際網路+人社”行動,促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人才服務等工作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建立一體化公共服務資訊平臺,逐步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的有機銜接,形成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聯動服務能力。加快推動資訊資源開發利用,構建大資料應用體系。依託政府資料共享交換平臺,實現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協同共享,逐步拓展基於網際網路等社會化途徑的資訊資源獲取途徑。運用雲端計算技術,提升資訊化基礎設施的支撐保障能力。逐步建成全網安全監測系統,提升資訊保安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