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6篇

在這一次豐富多彩的調查結束後,大家一定都有及時做好調查報告,調查報告不僅是調查的產物,更是研究的產物,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6篇,感謝您的參閱。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6篇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1

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20xx年11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再一次引發人們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關注和思考。為了對寶塔村農村文化建設現狀進行一次調查,我深入寶塔村,採取走訪黨委書記的形式,對寶塔村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在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完成本篇調研報告。

一、寶塔村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寶塔村位於皖宣城市狸橋鎮,是一個由多個村合併而成的村。調研發現,調馬村的文化設施相對較為齊全。村裡有文化活動室、祠堂、寺廟、廣播等文化設施,另外村裡還有好幾個籃球場。

每到大型節日,村裡都會舉辦划龍舟、廟會等文化活動,尤其每逢到了春節,都會有舞龍舞獅、唱戲等活動,吸引了許多村民的參賽和觀看。

二、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及分析

(一)數量較少。村裡文化方面有特長的人才十分缺乏,村裡都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也很少。在村裡開展相關體育比賽時,都沒有專業的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教師,對繁榮農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

(二)素質相對低。村裡沒有自己的文化隊伍,文化隊伍建設缺乏引導。村裡慶祝重要節日時,只能花錢請樂團來表演。

(三)經常性差。村裡往往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

的文化活動,沒有形成規模;村裡搞一些比賽,但也不經常,也不是很正規。農民在農閒時間文化活動十分單一,集體的文化娛樂活動非常缺乏。除了看電視、錄影,就是打麻將、打牌等,很少從事其他文化活動。

三、加快我村新農村文化建設步伐的思考與建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經濟建設,也離不開文化建設。文化與經濟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相輔相成。農村文化建設直接關係到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與進步,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能否早日實現。加快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步伐,就有了如下的建議和對策:

(一)加強對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的重要意義,要把農村文化人才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訓工作同其他社會經濟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進。

(二)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儘快完成鄉鎮文化站的`恢復重建工作。以鄉鎮為依據,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物件,採取“投、引、捐、集、融”資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村文化事業。逐步構建出縣有文化館、鄉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動戶的四級文化活動網路。

(三)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市、縣文化館等部門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開展好服務工作,加強對農村文化幹部、文化骨幹和文化中心戶的免費培訓輔導,充分發揮出農村文化能人的引帶、輻射作用。

如充分發揮農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戶的作用,不斷穩定和發展專、兼職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逐步提高農村文化隊伍的整體素質。

(四)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繁榮和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本著先點後面,先試點後普及推廣的原則,先在全市確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做好農村文化建設的試點工作,在試點村,要把文化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全面開展。邊試點邊總結經驗,然後逐步在其他村進行推廣,力求我市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五)不斷加大財政的投入力度。縣、鄉、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資金用於發展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專項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合理分佈,為鄉鎮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及室外健身場所等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六)不斷地創新載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門和農村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組織開展好農民書畫展、農民歌手大賽等常規性的文化活動,引導和推動農民自演自賞、自娛自樂的文化骨幹隊伍的形成,營造祟尚科學、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圍。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改革專業劇團組建文工團,增強專業劇團綜合演出功能。文藝工作者要把新農村建設中的新人新事創作編排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深入鄉、村巡迴演出,以激發廣大農民自娛自樂的積極性。要以文化下鄉為載體,改進服務方式,深入農村,流動服務,變文化“下”鄉為文化“留”鄉,變“送”文化為“種”文化。抓好鄉村文化、家庭文化、農村校園文化,推進農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農民群眾文化活動質量。

四、調研總結

這次的調研得到了村支書的大力支援,得以完滿完成。通過這次調研,我們隊家鄉有了更深的瞭解,也親身體會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成就。那原來一棟棟泥磚房的地方鑽出了一棟棟的新房子,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見證。以前那一條條彎彎曲曲的泥路也已經變成了筆直的水泥路,成了引著我們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寶塔村雖然只是我國千百村落中普普通通的一個,但卻有著一般的代表性,是在黨的領導下,一步步走向繁榮的代表。寶塔村還有其缺陷,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走向繁榮,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2

7月1日

明天就要出發了,因為要趕早上六點的車,晚上我們住進了校本部的地下公寓。公寓很簡陋,狹窄的過道,昏暗的燈光,讓人有一種莫名的窒息感,更鬱悶的是號稱中國行動通訊專家的行動通訊網路竟然沒有覆蓋到市中心地下十多米。不過,第二天馬上就要離開,開始我們的征程,大夥兒很是激動,很樂意的住了下來。

由於學校資金沒有到位,同志們的錢都是湊來的。為了節省4塊錢,我們從服務員那裡爭取到了一間沒有電視的房間。住宿安排後基本就沒事幹了,在家世界買了些早點後已經九點多了,按捺不住興奮,我索性沒有下去,就站在外邊發簡訊。把電話本上的朋友挨個騷擾了一遍,告訴他們:我要出發了!

四個戰友中,張玉雙考慮問題全面周詳,賀東強辦事幹練灑脫,陳海俊老成持重,大家來自不同的院系和年級,共同信念和目標使幾個並不認識的熱血青年走在了一起。

激動的餘溫還沒有褪盡,躺在床上,紀律、安全、飲食、衛生、當地幹部群眾的配合能否積極配合、是否會取得預期的效果一個個問題幻燈片般在腦海中不停地閃過。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日期內我們前途未卜,加上外邊還下著小雨,感覺今晚還真有點風蕭蕭兮黃河寒的悲壯!

7月3日

汽車急馳了25公里後到了目的地xx縣。師傅把我們送到了縣政府門口。xx縣政府是我們這次實踐活動的接受單位,也是調研的第一站,在這裡我們要了解全縣的基本情況,瞭解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村民自治開展的基本狀況。不巧的是,因為週末沒有上班,我們只好先去找落腳的地方了。拿著地圖,我們一邊找旅館,一邊熟悉縣城環境。受地形限制,xx縣城區較小,街道分佈很奇特,餐飲、購物、車站、政府部門大都連在一起。三岔路口停著好幾輛發往西寧的旅遊車,和大街上不時地走過幾個阿喀,構成了這個高原小鎮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

7月5日

今天是第一天下村。一大早我們便拿著xx縣政府開具的介紹信去了魯沙爾鎮。雖然有此尚方寶劍在手,但還是費了不少周折。起初,西山村委會主任好像對我們身份有所懷疑,不答應我們去村裡調查。在鎮黨委劉書記的斡旋下,他爽快地帶領我們進村了。

西山村距縣城約3里路,從城區出發,車子上坡又下坡,轉了三、四道彎,顛簸了十多分鐘後終於進了村子。村民民房前屋後是一片開得正濃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在一塊塊綠地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魯沙爾盤踞在蓮花山之中,受地形限制,村民大多數居住在山腰地帶,一條狹窄而彎曲的土路是村裡唯一能走機動車輛的出口,我們拍照的時候,老支書特意叮囑我們一定要將進村的大路拍上。他說,村民遷到這兒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當地政府修路的承諾一直沒有兌現,這條路嚴重影響著村裡與外界的聯絡,也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老人家希望我們的照片在某些地方出現後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了儘快進入角色,熟悉村裡情況,便於村民的接受,前任老支書幫忙組織了30多名村民配合我們,很快便打開了局面,我們和大家一起吃飯、拍照、聊天,盡情的玩了一個下午。

雖然今天沒有實質性的結果,但我們熟悉了村裡的基本情況,和村民有了初步的交流。為以後入戶調查打開了局面。

7月7日

吃飯是生存的主要問題,這邊的飯忒不合口味,還超貴!昨晚花了4塊錢吃了一碗炸醬麵,鬧了半天肚子。今天我們決定轉移方向,找一家米飯館,可到街道上轉了幾圈,終究沒發現一家像樣的。就連遍佈全國的蘭州牛肉麵館影子就沒見到。連續吃了幾天的烙餅和泡麵後,才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想念蘭州牛肉拉麵,要知道,學校食堂的拉麵難吃可是榜上有名的。沒辦法,只好重操舊業,回去繼續煮麵了。哎,生活就像一包方便麵,太難了!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3

調查人: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方式:走訪村民,問卷調查,拍照等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

1、人口

l 勞動力

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婦女,兒童較多。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該村人口結構也不太協調,人口老齡化趨勢日趨明顯。

2、土地

l 耕地

在以前該村經濟也主要是靠農業及跟農業相關的副業,但是後來農民的土地都被國家徵去了,農民的土地沒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農民的自留地。

l 荒地/其它土地

因為荒地一般都不歸他們私人所有,所以這部分土地的使用權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劃為墳墓的集中劃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來蓋集中型的商業廠房,現在的拆遷越來越多,就是這個原因、地理位置不錯的,也會被用來發展商業,以便提高經濟發展。

3、土地制度

網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計(農業/非農產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農業

l 種植業/土地方面的收益——糧食作物、經濟作物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該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非農產業為主,所以把土地方面的收益作為經濟來源的很少。如家裡包了大量土地的,這些人中的也多是經濟作物。當然也有一部分家庭生活條件不好的,還會靠自家的自留地,種些糧食作物,維持日常活動和生活。

l 養殖業

有些村民手裡有點資金,對養殖比較有興趣的,就投資搞了養殖業。大多數都投資在了家禽養殖上面,像豬,雞,鴨……時下這些東西也是比較暢銷的,像烤雞,烤鴨,豬肉從前段時間起就漲價了。而且這些家禽相對而言比較好飼養。不過任何一種投資都是有風險的,這幾年流感類的疾病頻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收益。

l 副業

還有一些有一定手藝的,就靠”本事”吃飯。有些會刺繡的,就會做些繡品,自己到集市上賣或是提供給哪家小型加工廠。還有就是串手鍊或是一些手工藝品。

非農產業

l 打工

打工一般多數是為了供孩子上學,來錢比較快一點、都是家裡的頂樑柱,也就是男人出去的多一些,女人就在家找個能貼補家用的活幹幹、順便照顧家裡、l 經商

現在農村的經商途徑有:開個個體經營的店面(因為國際教育園建在了本地,學生很多,所以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幾個受手藝人,出外包攬活計,做個小老闆。或是幾家一起合資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辦企業,其中吸納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裡的農民都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從而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勞動力資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從而也促進了本村經濟不斷髮展。

5、村莊的。歷史

l 一般歷史

新豐村位於蘇州市吳中區中北部,坐落於風景秀麗的石湖之畔,該村的西面、北面被著名景點上方山所環繞;南臨蘇州市國際教育園,風景秀麗,人文氣息渾厚。村內有一村級公路通往外部。該村歷史現已無法考證。但據村裡人介紹,他們的祖輩們一直就居住與此;又結合吳中區具有較長的歷史,故可推斷該村歷史也較為悠久。但具體情況不詳,還請見諒。

村莊一般以聚居為主,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挨在一起,房子都是以前的那種形式,沒有趨向於現代的小洋房、左鄰右舍處得都很熟,很有感情,不像城市裡面的住宅小區,大家彼此也不是很熟悉。有的住了好多年,都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誰。最有意思的是,村民們幾乎家家都會開墾一小塊菜地,種些時令蔬菜,等到成熟時互相贈送些,這樣又加深了村民間的感情。

二、貧困群體

1、目前/就業生活的困難

沒有固定的住房,或是房子太舊,收入不穩定,只有靠政府補貼,才能保證生計問題。家裡沒有勞動力,老人年齡大,健康問題嚴重,孩子要念書,開支很大,而他們卻沒有特殊的生存技能,只能靠打工勉強維持家裡的日常生活、2、困難的成因

家庭發生變故,或是因為沒接受過什麼教育,找不到好的工作,又加上沒有什麼手藝,只能做一些低收入的工作,又加上孩子多,學費啊等開支較大。或是家裡勞動力不夠。

3、相關的社會保障措施

國家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低保補貼

調查後的感受:

我們大概的問了一下,瞭解到由於村民們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所以基本學歷都相對較低,所以面臨著殘酷的人才市場的競爭時,只有選擇打工,經營店面這些最普通,最簡單的工作。其實他們所做的都是處於下層的工作,收益較低,但當經濟發生波動,金融危機發生時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他們。所以我覺得應該對村民進行生產技能、文化素質的培訓,從而讓他們掌握一門可以謀生的技能,這樣在找工作時也會比較簡單。同時對村辦企業進行整改,使其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擴大其規模,這樣就可以實現村民們在家門口找工作的想法。

對待貧困戶,光靠那些補貼遠遠不夠,那樣只能解決他們當下的生活問題,要想永久性的幫助他們,就應該交給他們一些技能,教會他們如何解決生計問題。

看到老師上課給我們看的城市農村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資料對比,再聽到村民的話,讓我們想到現在國家存在的貧困問題還挺多的,貧富差距還是蠻大的。我們覺得國家應該重視農村的發展問題,找到更多的方法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從基層抓起,一步步改變農村現有的生產生活觀念,就像華西村的發展是一樣的,只有觀念改變了,人們的意識跟著改變了,才更易於日後的生產與發展。

一、基本概況

我鎮轄21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25037戶,行政人口90028人,其中農業人口63990人,勞動力36877人,耕地面積95443畝,國內生產總值77729萬元,其中:一產21851萬元,財政總收入4833萬元。我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從人口構成來看,全鎮農業人口占71%以上;從經濟構成來看,全鎮gdp的28%來自第一產業。

五里村轄8個村民小組,534戶,人口1915人,勞動力938人,區域面積6000畝,其中耕地面積3600畝,村級集體年可支配收入12萬元;新民村轄12個村民小組,1033戶,人口3298人,勞動力1961人,區域面積5500畝,其中耕地面積4393畝,村級集體年可支配收入20.2萬元。

二、取得成績

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在農業發展的新階段,我鎮用全新的理念,積極創新,不斷探索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新措施,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黨在農村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我鎮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農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是發揮能人效應,帶動農民增收;二是發展勞務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提升生產能力,推動農民增收;四是推進專案建設,拉動農民增收;五是搞好兩權改革(林權和泵站經營權改革),促動農民增收。

從對五里、新民2個村的調查來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惠農政策執行良好。通過各種媒體、幹部宣傳,農戶對黨的惠農政策達到了家喻戶曉,並且執行情況良好,如:涉農補貼、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免交學雜費等,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2、村容整治初見成效。對境內12條縣鎮主河道均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與保潔人員簽定協議30份。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添置2臺垃圾運輸車,新建垃圾房15個、垃圾池253個,改造垃圾池338個,整治河塘125條,長度138.7公里,疏浚土方58萬方。衛生廁所比重有所上升,五里、新民村分別達84%、87%。

3、基礎設施得到完善。五里、新民村有線電視入戶率分別達72%、87%,程控電話普及率分別達85%、90%,新民村自來水入戶率達93%。實施通達工程後,鎮村硬質化道路進一步延伸,達到了村村通。中心村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其中新民村中心村建設成效顯著,該村以開展“三村聯創”為載體,繼續完善中心村的服務、輻射功能。以村部為中心,按中心村莊建設規劃,凍結建設用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心村莊的服務功能。目前,中心村莊入戶達510戶,自來水受益人口達1800多人,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入戶率分別達95%和96%。加快道路升級改造,實現道路硬質化。共鋪設道路13公里,其中:水泥路面8公里。村內建有水廠、幼兒園、老年活動室、衛生室等公益性設施,電力設施配套齊全。

4、基層民主建設加強。堅持依法治村,切實加強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工作,實行民主選舉,搞好民主理財,強化民主監督,進行民主決策。實施“四個一工程”,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不斷增強村務公開的透明度,從而改善了黨群、幹群之間的關係,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上級的肯定,促進了基層民主建設。

5、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結合“四五”普法等工作,著重宣傳與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並採取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淺出,做到家喻戶曉,進一步提高廣大幹群的法制意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年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無集訪事件、無刑事案件、無安全事故,多次受到上級組織的肯定和表揚,為打造平安範水、和諧範水貢獻了力量。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4

一、基本情況和取得成效

xx街道為區委、區政府所在地,原轄30個自然村,全區部分行政村規模調整後改為27個社群,總面積47.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農業人口4.4萬,人均耕地0.2畝。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年來,xx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和穩定兩大主題,全面加快推進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程序,積極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新農村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實現了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新跨躍

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前提。近年來,xx街道堅定不移地實施興工強街、借力發展戰略,致力做大經濟總量,切實增強發展後勁。,全街道實現地方生產總值43億元,財政總收入3.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5億元,被評為全國千強鄉鎮,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新跨躍。一是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強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通過實施深化改革、改制一批,培植骨幹、帶動一批,放寬政策、擴張一批,科技創新、提升一批的措施,有力推動了全街道的經濟發展。目前,全街道共有各類民營企業400多家,個體工商戶4000多戶,工業產值年均增長24%,經濟技改投入年均增長20%。在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同時,各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建設大型批發市場、提供優質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朱陳西南、於泉莊等村依託xx陶瓷產業優勢,分別建起建材批發市場和陶瓷商城,增加了集體收入,同時也帶動了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突出三個重點,促進農民增收。突出現代農業建設,把奶牛富民工程和農業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示範工程作為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的龍頭工程,加快養殖業發展;突出富餘勞動力轉移,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增強再就業能力,幾年來累計轉移富餘勞動力3萬多人;突出第三產業發展,以老206國道、新206國道和龍潭商業街為軸線,建成工字形商貿區,大力發展餐飲、娛樂、商貿、物流業,膨脹第三產業規模,促進了農民向商人的轉變。,全街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100元。三是實施工業反哺農業,讓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實行多予、不取,徹底免除了農民的三提五統,大部分村免費為群眾供應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為老年人按月發放一定數量的生活補助,朱張橋西南、河北等村還在農業生產中免費實行統一耕地、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統一收割服務,使農民能夠騰出更好的時間發展經濟;完善保障機制,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97%,15個村居利用集體積累為群眾墊付參保基金。

(二)圍繞鄉風文明、村容整潔,開創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

近年來,著眼於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提升xx形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深入開展文明建立活動,全力打造文明xx。積極組織各種文明先進評選活動,經常開展以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活動,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和公民思想道德實踐活動,廣大農民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各村普遍建起了高標準的農民文化大院,組建起農民秧歌隊,農閒季節、重要節日組織演出,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業餘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質,湖南崖村的秧歌隊每年都被選拔參加市裡的會演,連續5年獲得金龍獎。二是深入開展平安建立活動,全力打造平安xx。深入開展了基層創安活動,強化科技防範,建好社群科技防範網路,加強群防群治網路建設,發動群眾積極參與社會治安工作,促進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機結合,構築起全方位的立體防控體系。韋姜屯村投資20多萬元,在轄區範圍內建立了全方位的電子監控系統,朱張橋溝東村15年如一日,堅持村民夜間義務站崗制度,有效地維護了治安穩定;認真落實信訪工作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健全領導常年接待、下訪接待和信訪包案制度,全面落實農村財務管理、各業承包公開招標、宅基地規劃等制度,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努力把信訪問題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去年以來,街道辦事處投資5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了徹底改造,投資200多萬元,對建設街、寶泉路西段和羅六路南段三條道路進行了改造,投資30萬元對中心國小教學樓進行了擴建,這些實事,深入民心,真正使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成果實實在在地體現到了群眾得實惠上;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大力實施舊村改造工程,幾年來先後有朱張橋西南、朱陳西南、於泉莊、湖南崖、韋姜屯、閆泉莊等近二十個村實施了舊村改造,開發金湖、金泰等居民小區13處,吸納城區人員3萬人,改善和解決了城區2萬多居民的福利待遇,全街道人均居住面積為27平方米,村居主要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率達100%,自來水入戶率達9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5%;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去年春節前,街道拿出50多萬元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形式,組織各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圍繞規範運作、管理民主,構建起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的新格??

近年來,xx街道緊緊圍繞發展農村民主,以基層黨建為重點,牢牢把握配強班子、完善制度、規範運作三個關鍵環節,堅持規範與創新並舉,營造了農村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一是配強班子,夯實基礎。底成功對黨支部、居委會進行了換屆選舉,運轉過程中又對個別素質差、能力弱的幹部特別是支部書記進行了調整。針對各村不同情況,重點採取選、派兩種方式選拔任用支部書記。去年以來採取選的方式對6個社群的班子進行了調整,調整支部書記6人。對朱張橋東南、連泉莊採取派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制度,推進黨員幹部管理科學化。建立農村幹部管理制約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制定了農村幹部經濟待遇德、能、勤、績、廉五掛鉤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出臺了《關於嚴肅勞動紀律強化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意見》,對農村幹部應遵守各項紀律進行細化,制定了十四不準,促進了幹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實行幹部任期目標承諾制,制定了《關於嚴格落實幹部任期目標承諾和踐諾獎懲制的意見》,與當選的村幹部和班子簽定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書,面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得到了群眾的認可。三是規範管理,推進居務運作正規化。出臺了《村級規範化管理實施細則》,建立了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和黨支部向黨員、居委會向黨支部、居委會向居民代表定期報告工作制度,進一步深化了居務公開民主管理,重要事項實行全面公開,廣泛聽取群眾對集體事務的反映、意見與建議,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綜上所述,該街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二、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是蓋新樓房,建新農村就是修新馬路,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是中央提出來的,應該由上面拿錢解決,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的認為建新農村,就要馬上將現有的自然村落拆遷,進行統一建設,忽視了新農村建設要立足各地實際,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

(二)失地農民眾多。作為全區工業基地,失地農民逐年積累,數量眾多,全街道失地農民人口達到人,佔全部人口的%,人均耕地為0.2畝,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很大壓力。一是失地失業,生活難。多數居民失地,未能得到很妥善地安置,基本上失去了養活自己及家人的經濟來源,為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構成極大的威脅。二是補償標準低,再發展難。由於當時土地佔用補償制度不健全,因為政府行為等多種因素,多數土地補償標準低,甚至無償佔用,為居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很大的困難,為社會穩定埋下了隱患。三是居民成為社會邊緣人,獲得社會保障權難。農民失地即為非農民,失去了土地的社會保障權,但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缺乏,難以獲得城市人所享有的基本養老、醫療及各種福利等社會保障權,全街道養老保險參保率僅達到4%,農村弱勢群體保障體系薄弱。

(三)集體收入不平衡。由於各種原因,村居之間發展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莊與差的村莊差距太大,個別村居基層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部分村因歷史原因集體經濟負債重,經濟收入渠道少,但用於居民的福利、老年人保障等支出費用巨大,正常的辦公費用基本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如此次調研的湖南崖村,每年用於基礎教育、村莊建設、發放居民麵粉糧油、交納居民電費水費等開支大約為120餘萬元,村集體僅靠收取沿街商品房等收入,收大於支,難以維持正常運轉。阻礙農業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合理配置的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未形成,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仍然很大。

(四)居民素質偏低。當前,絕大多數居民的素質不容樂觀。

突出表現在:

思想方面,思想比較保守,傳統意識比較牢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

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

文明意識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公共衛生、熱心公益等集體觀念逐步淡化,亂堆、亂放、家庭衛生問題比較突出,婚喪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行為依然存在。

三、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認識是前提,規劃是龍頭,產業是支撐,投入是基礎,制度是保障,農民是主體。現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加強宣傳發動。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讓基層幹部、社群群眾全面理解20字方針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含義,切實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鼓勵群眾勇於創新,積極改革,大膽實踐,調動他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加強教育引導,強化國家政策方針、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村幹部群眾的覺悟,增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艱鉅性、長期性的認識,防止出現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緒。切實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幾個新農村建設取得一定成效的村的經驗表明,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尤其是村支部書記作用的發揮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此,必須選好、配強農村支部書記,加強培訓教育,並充分發揮好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二)制定規劃標準。在本次調研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鄉聯動、統籌發展,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本區域生產生活發展、土地狀況、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城市化程序等,確定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階段性標準。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總體規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建設重點、實施步驟和工作措施,在此基礎上,細化目標任務,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並結合實際,分步實施,經濟條件好的村居可以先行一步,經濟相對落後的村居要創造條件穩步推進。

(三)突出建設重點。針對街道實際,重點抓好以下七個突破口,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以強化為民服務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為民服務大廳的作用,強化為民服務意識,著力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尊重群眾意願,維護群眾利益,增進群眾福祉,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二是以經濟發展為突破口。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離開了發展,新農村建設就成為無源之水。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扶持,千方百計地發展村(居)集體經濟,拓寬村(居)集體收入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為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福利待遇奠定堅實的基礎;想方設法地優化環境增加群眾就業、經商的機會,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努力在二、三產業上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切實提高群眾的收入,以保證新農村建設穩步、持續推進。三是以五改為突破口。全面實行改水、改廁、改路、改灶和改圈,徹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頭堆和糞堆,對社群大街小巷、居民庭院進行淨化、綠化、美化,改變傳統觀念,提高居民發展迴圈經濟和生態保護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文明鄉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和諧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四是以提升群眾素質為突破口。加大對群眾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強化對外出務工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五是以加強民主管理為突破口。引導農民積極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全面實行村幹部直選和村支部兩推一選制度,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六是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突破口。圍繞改善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加快推進舊村改造,大力實施小區開發,全面搞好水、電、暖的配套設施,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大型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讓群眾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七是健全社會保障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機制,加快農村徵地制度改革,完善對被徵地農民的補償辦法,健全對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完善農村社會救濟制度,探索建立城鄉銜接、公平統一的社會福利制度,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要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激勵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要加強輿論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援、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上面內容就是差異網為您整理出來的10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希望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更多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差異網。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5

一、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我的家鄉長涇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關於認真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認真制定了“五新一好”新農村建設遠景規劃,即: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開創新局面,建設好班子,加大宣傳發動群眾,精心組織,自我加壓,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本鎮實際,積極開展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全鎮幹群的共同努力和紮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花園等八個村順利通過了達標驗收,其餘四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建立的三個村,正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為主要突破口,狠抓工作。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們長涇鎮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訂規劃。為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我鎮成立了由鎮長沈偉旗擔任組長的鎮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發動、規劃編制、協調指導等工作。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成立村莊規劃工作組,負責規劃工作,落實了編制8個建立村的整治規劃,做到科學合理,重點明確,方案規範,佈局得當。

(二)宣傳發動造氛圍。我鎮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全鎮共召開各類會議8次,張貼標語265張,宣傳圖片132張,刊出黑板報16期,鎮宣傳報道組進行跟蹤報道,在全鎮範圍內營造了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進了我鎮新農村建設工作程序。

(三)分類指導定製度。為切實做好我鎮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建立的8個村針對各村實際,一方面實行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年多來,在村級資金比較薄弱的基礎上,全鎮投入專項資金464萬元,共拆除簡易棚屋52間,拆除危房及斷牆殘壁45處,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裝路燈116盞,新增綠化面積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通過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了硬化、淨化、亮化、綠化標準,主要河道基本實現無殺草、無漂浮物,村莊面貌有了一個改頭換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在整治的過程中,我鎮注重對農村幹部、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為更好地美化家園牢固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如花園村村幹部積極充分護綠使者,花木的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他們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為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各村相應成立了衛生、綠化、養護組織,同時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習禮村建立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衛生制度、綠化公約等。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群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群眾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群策群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群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三、示範村花園村新農村建設情況

(一)基本情況

花園村是由原長涇鎮長涇村和花園村合併而成。20xx年底,全村人口4676人,勞動力2770個,耕地面積903畝。20xx年,全村實現二、三產業營銷額663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96元;村級年可支配收入達800萬元;農業適度規模面積比例達82%;農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60平方米;企業職工、農民養老保障率100%;農民大病醫療保險及最低生活保障覆蓋率100%。20xx年建成省級衛生村,20xx年建成江陰市第一家村級經濟股份合作社。

(二)20xx—20xx年規劃建設目標

花園村是江陰市老村改造新農村建設試點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花園村的實際情況,對原花園村570戶集中居住的6個自然村莊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全面改造,力爭通過二年的努力,使全村人民真正生活在幸福、和諧、美麗的大花園裡。具體建設目標:①拆除舊房、危房、違章建築2。5萬㎡;②新建農戶住宅(含公寓樓)2萬㎡,計劃投入1200萬元;③鋪設住宅區內混凝土道路1.5萬㎡,計劃投入60萬元;

④整治農村河道72條,150畝,駁岸1萬米3,計劃投入170萬元;⑤鋪設永久性雨、汙水管道2萬米,計劃投入90萬元;⑥新建公共健身娛樂場所7個。其中籃球場1個,乒乓球室1個,露天健身娛樂場所5個,計劃投入50萬元;⑦新增居住區農村綠地110畝,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超過30㎡,其中新建小遊園4個,新建1個100米長廊,2個涼亭,1個嬉水臺。計劃投入180萬元;⑧農村舊房實行立面改造,粉刷外牆8萬㎡,計劃投入48萬元。以上8項共計劃投資約1798萬元。

(三)目前工程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花園村全村發動、上下聯動,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建設工程進展順利,取得了實質性成效。①拆除舊房、危房、違章建築1.4萬㎡;②投資910萬元新建了農戶新型住宅1.3萬㎡;③投資40萬元鋪設了住宅區內混凝土道路1.5萬㎡;④投資119萬元整治了農村河道72條,計150畝,駁岸0。7萬米3;⑤投資45萬元鋪設了永久性雨、汙水管道1萬米;⑥投資40萬元新建了公共健身娛樂場所5個。其中籃球場1個,乒乓球室1個,露天健身娛樂場所3個;⑦投資75萬元新增居住區綠地50畝。其中新建3個小遊園,新建1個長廊100米,1個涼亭,1個嬉水臺;⑧投資30萬元粉刷農村舊房外牆5萬㎡。以上工程總投入1259萬元。

四、存在問題

1、鎮、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建立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群眾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五、幾點建議

1、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

3、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4、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為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用。

農村建設社會主義調查報告篇6

阿克奇村位於皇宮鎮政府以南10公里處,位於奎屯河西岸,烏皇公路幹線上,南與夾河子鄉毗鄰,西與八十四戶鄉接壤。是由鄧家湖、阿克奇、紅橋三個村合併成的農業大村,居住著漢、哈薩克、回、烏孜別克等民族,共有農戶323戶,總人口137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9人,擁有耕地7200畝,這個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近幾年,這個村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為切入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基礎,使全村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群眾安樂祥和的新農村景象。

一、調結構、增收入,促進發展

這個村充分利用距離縣城比較近,毗鄰鄉鎮比較多的地域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抓好棉花支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番茄、甜菜多熟制套種作物。醬用番茄已形成規模,是奎河烏蘇番茄醬廠重要的原料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畝,並走上了產、供、銷一體化之路。同時成立了番茄協會組織,協會組織能夠認真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避免棉花生產帶來的增收風險,使農民實現多元化增收,村兩委對市場行情進行積極調研,及時為農民提供種植資訊。從2005年開始,甜菜種植又成為這個村農民增收的亮點,種植面積增加到了1500畝。在此基礎上,這個村還大力發展蔬菜、瓜果、豆類等多熟制套種技術,畝收入1200-1500元。

在發展種植業的同時,積極發展畜牧業並形成規模。目前,全村牲畜存欄1800頭(只),養殖大戶10戶,達到了人均一頭畜。

二、增設施,強基礎,重在農民得實惠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為此,阿克奇村進一步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2006年,僅用於路、渠、林方面的投入就達到了12萬元。其中用於防滲渠及其配套建設的投入萬元,道路硬化改造8萬元,造林投入萬元。目前全村擁有防滲渠8公里,水工配套設施54座;

防滲率60%。道路改造公里,硬化率100%;

造林總面積8871畝,基本做到了村在樹中,人在綠中。自來水入戶率99%,有線電視入戶率100%,農用機動車擁有率達到110%,家用摩托車擁有率40%,抗震安居房擁有率43%,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38m2。處處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三、學知識,長智慧,明理是非

這個村以精神文明活動為中心,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網路為載體,舉辦農業實用技術,市場經濟,法律知識培訓班,開展送理論、送黨課到支部,送政策、科技、法律到農戶的學習教育活動。建立活動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相結合,學科學,長智慧,講文明的新風吹進萬戶千家。農民群眾的法律、衛生和環境意識增強。尊老愛幼,鄰里和諧,勤儉持家的美德得以弘揚,村裡連續幾年未發生治安、刑事案件,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呈現安居樂業的祥和景象。科技興農蔚然成風,盪滌愚昧陋習。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畜禽亂跑等現象得到了有效治理。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了5490元。

在阿克奇村,反映農村經濟發展、思想道德、文化環境、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文化娛樂活動也很有特色。由該村“藝術·老人”組成的農民業餘文化宣傳隊,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吹拉彈唱,充分顯示了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強烈,也展示了樂在農戶的風采。

標籤:調查報告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