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習 > 實習報告

工業大學學生實習報告

一、時間、地點要求

工業大學學生實習報告

1、實習時間: 第3學期,共3周;

2、實習地點要求:文化古蹟、傳統文藝與建築、博物館。

二、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藝術調研是藝術設計學專業的一個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到藝術品市場或藝術博物館等第一線開展現場教學,學生以藝術鑑賞工作者的角色參加企事業單位和專業公司的技術、管理或文物鑑定工作,通過本課程瞭解藝術市場的概況與運作,為畢業設計積累技術、市場、文物鑑定、消費等資訊資料;同時,學生對藝術設計學專業有了更直觀、感性的認識和理解之後,有利於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為今後專業課程的學習研究和從事藝術理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三、實習達到的目標

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絡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很多,增加了知識。

四,實習內容

短短的十多天的山西、北京之行,從憧憬到置身其中,再到回顧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一切都是那樣的鮮活,充滿新奇與收穫。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踏上了實習的旅途。

在為期六天山西考察活動中,將前往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晉中五市,深入瞭解該地域眾多的歷史文化景觀與社會人文風貌。通過實地考察,熟悉了山西省豐富的歷史遺存、悠久的宗教文化、獨特的民風民俗,並形成了對山西曆史文化以及社會的總體認識。山西作為中華文化發祥地的歷史,領略不同時期中華文明的歷史遺存,感受祖國河山的人文與自然風貌;體會我國古代建築文化與歷史文化遺存,解讀山西建築文化。同時宗教歷史與宗教文化,表現出佛教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當我親身接觸壁畫、雕像、寺廟建築等珍貴文物,認識祖國文化的燦爛瑰寶。這些都是我此次山西之行的收穫與總結。
我們離開了山西接著我們還有三天的北京之行,北京可是我盼望許久的城市,當我下了車,我即被她的現代與深沉的氣息所震撼了,乾燥清新的空氣中的那種歷史與文化的味道迎面撲來,想到我將要在這裡待上三天就會興奮不已……來到這麼一個地方讓我沒有理由的領略他的風采,我們將前往首都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故宮和天安門廣場、以及潘家園、玻璃廠和藝術生態區等等。通過實際考察讓我們熟悉了北京。

我們都知道北京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五代都城,在從金朝起的8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巨集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我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這裡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巨集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佈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

在這十多天的考察當中使我對我國古老建築有了個新的看法,我國古代建築具有樸素淡雅的風格,品類又比較繁盛,包括宮殿,寺院,園林,塔剎等,這些地方我們都有所進行了考察,一般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一幕架構為結構方式(柱、樑、枋、檁、椽等構件),按照結構需要的實際大小、形狀和檢舉組合在一起。這種建築結構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會結構的清晰、有序和穩定。由於木質材料製作的樑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內部空間,古代建築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間,組成庭院。庭院是建築地基本單位,它既是封閉地,又是開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樹木,仰觀風雲日月,成為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又一表現,也體現了中國人既含蓄內向,又開拓進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築都是由若干個庭院組成的建築群,單個建築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佈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過渡,成為有層次、有深度的空間,呈現出一種中國人所追求的整體美和深邃美。其中宮殿、寺廟一類比較莊嚴的建築,往往沿著中軸線一個接一個地縱向佈置主要建築物,兩側對稱地佈置次要建築物,佈局平衡舒展,引人入勝。古人很早就能運用平衡、和諧、對稱、明暗軸線等設計手法,達到美觀的效果。古代建築重藝術裝飾,但不復雜,只在主要部位作重點裝飾,如窗簷、門楣、屋脊等,佈局多為衡平方向發展,不重高層建築,至佛教傳入後,出現了樓閣佛塔,共建築才得以盛行。建築地一切藝術加工也都是對結構體系和構件的加工,如色彩、裝飾與構件結合,構成了豐富絢麗的藝術成就,雕樑畫棟,形體優美而色彩斑斕;楹聯匾額,激發意趣而遐想無窮。

中國古老建築又可以分為園林建築、宮廷建築、寺廟建築、中國的園林建築歷史悠久,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國就有了最早的宮廷園林。此後,中國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無不建造園林,中國城市園林豐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中佔有光輝的地位。

以山水為主的中國園林風格獨特,其佈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築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隱建築物于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宮殿建築又稱宮廷建築,是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從秦朝開始,“宮”成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宮殿則成為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中國宮殿建築的規模在以後的歲月裡不斷加大,其典型特徵是斗拱碩大,以金黃色的琉璃瓦鋪頂,有絢麗的彩畫、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臺基、欄板、樑柱,以及周圍的建築小品。北京故宮太和殿就是典型的宮殿建築。

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表現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佈局方式:中軸線上的建築高大華麗,軸線兩側的建築相對低小簡單。由於中國的禮制思想裡包含著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穀、祭土地神的內容,中國宮殿的左前方通常設祖廟(也稱太廟)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則設社稷壇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社為土地,稷為糧食),這種格局被稱為“左祖右社”。古代宮殿建築物自身也被分為兩部分,即“前朝後寢”:“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後寢”是皇帝與后妃們居住生活的所在。

中國宮殿建築以北京的故宮為代表。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廷,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過。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有房屋9千多間,故宮周圍是數米高的紅色圍牆,周長3400多米,牆外是護城河。故宮規模之大、風格之獨特、陳設之華麗、建築之輝煌,在世界宮殿建築中極為罕見。

廟是中國佛教建築之一。起源於印度的寺廟建築,從北魏開始在中國興盛起來。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因此中國佛寺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佈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

中國古代寺廟的佈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五臺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山上儲存的古代佛教建築多達58處,其中較著名的寺廟建築包括建於唐朝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結構寺廟建築;佛光寺在建築上薈萃了中國各個時期的建築形式,寺內的建築、塑像、壁畫和墨跡被譽為“四絕”。

值得一提的還有山西省境內北嶽恆山懸空寺,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巖,下臨深谷,造型獨特,是極為罕見的建築。懸空寺位於渾源縣城南3.5公里處的金龍峽谷西側絕壁的山腰上,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建於懸崖上的木構建築。始建於北魏時期,唐、金、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整個建築面對恆山,背依翠屏,壁巖無階,高樓仰止,是北嶽恆山第一奇觀。

此次的實習考察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感慨萬千,學到了很寶貴的東西,特別親眼目睹我國古老建築,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路,更激發了我在將來的學習熱情,相信這些都會讓我受益終生的。會在今後的學習當中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