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精選關於《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作文

成功的教育一定是與孩子們有感情的溫暖溝通的,冷冰冰的教育註定是沒有意義的,作為老師,你一定要去看《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選關於《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關於《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作文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1

這學期我與這本《做有溫度的教育》結緣,剛拿到這本書我被“溫度”兩字吸引,心裡想什麼樣的教育才能稱之為“有溫度的教育”?於是攜著疑惑翻開了這本書……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展現了他自己長期以來對教育的思考與實踐,在字裡行間折射出自己對教育的溫度的追求與渴望。書中,方華老師一再強調,“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老師、學生在愛中接受教育,我非常認同他的這些觀點。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本書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和採取策略。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通過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方老師的教育高度,方老師對教育的獨特見解。下面我從具體幾篇文章談談我的一些感觸:

《辦好教育需要靜下來》讓我懂得教育是成長的過程,而成長需要時間,不能求高、求快、求全,讓孩子在“靜”的環境下成長才是好的教育。本文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一年教育教學工作,讓我明白我需要靜下心來給學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讓底線成為教育的起點》讓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價值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操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培養出什麼型別的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都起著主導作用,我們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的那麼優秀,但我們要不放棄、不歧視、不丟下任何一個學生,這不僅是教育的“能”,更是教育的“德”。

《教育,應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方老師用自己真實的教學經歷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錯誤,對於“成功”一詞的定位錯誤,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過的錯一而再的重複。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正錯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中實現一個教師的成長,教育者做為一定程度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應該用最正確客觀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獨行俠”做不好教育》《家校共育贏未來》讓我更加了解了家校合作的意義,合作的原則和方法,更明白了家校合作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減輕老師平時在工作中學生帶來的煩惱和心累,辛苦一陣子,輕鬆每一天。

讀完《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讓我明白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而教育是有溫度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善意的舉動,都能折射出教育的溫度。此刻在我腦海裡浮現的是,寒風中王校長在校門口為來參加期末考試的一二年學生加油鼓氣的畫面,中層幹部用微笑迎接每一個入校的孩子並向他們問好,是董雪璐那是那一句,我要讓孩子來到學校訓練能看到老師在這裡,等著他們呢,還有一年級班主任蹲下身子為學生寄鞋帶的溫情鏡頭。

教育的溫度來自師生朝夕相處的真摯情誼,來自學生對學生的純真關愛,來自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團結融洽。它就在班級的某個角落,就在校園的某個地方,就在我和你的身邊,就在每天上演著的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教育故事裡。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2

近日讀方華校長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其實有些感同身受。不管是方校長提到的教育是什麼,還是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還是在講述做有溫度的鄉村教育上,他的很多理念和想法其實和我們還是有不謀而同的地方的。然而,對於我來說,很多理念還達不到方華校長的高度,從方華校長的一篇篇文章中也只能感悟到一些,有些內容真正要做起來或進行改變確實還存在很多的困難。

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溫暖”一詞,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那句“讓我們溫暖的綻放”。怎麼讓教育變得有溫度,讓學生在教育中感受到溫暖,我想,不是簡單的喊句口號而已,而是應該在屬於自己學校的教育理念下,給孩子更多可能的實踐,讓教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教育,而是如方校長所言:“教育還應有一些更深、更長遠的看不見、摸不著、一時發現不了甚至永遠都無法量化和具體化的東西。”

在方校長的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王崧舟老師的那句: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慈悲應從心起,教育也是如此。而現在的很多時候,教育變得有些急功近利,變得有些讓人看不清楚。我想,對於教育,確實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怎樣才是好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是真正對學生有用並能影響學生的教育。

在方校長的文章中看到這麼一句話:“教學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學生喜歡老師開始。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學生喜歡學校開始。”這話說的一點兒不假。還記得在東小交流快結束的時候,和幾個學生在辦公室閒聊時,一個姑娘對我說道:“陸老師,我們原來的數學成績不太好,你知道為什麼你教了我們以後我們的數學成績變得很好嗎?”回問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喜歡你呀,所以喜歡數學呀。”一句“喜歡你”,瞬間融化了我的內心。是呀,我們的教學希望不就是希望能得到學生的喜歡,得到他們的認可,繼而讓教學這個事情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嗎?

教育是成長的過程,而成長需要時間。教育會像種子一樣,埋在人的心裡,等到溫度、溼度、養分等條件適宜時,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另外,在方校長的文章中我似乎看到了我們敘事者團隊的影子。“有希望就有動力,有風景就會行走。讓教師知道前方還有更好的風景並且不是他們一個人在行走,這樣,教師的職業倦怠或許就不會來得比較早、比較急。”我們的團隊也是如此,正是因為有了一群人在共同行走,才造就了現在的敘事者望亭團隊,才有了為之共同努力的動力。

當然,方校長的很多文章都是站在了校長的角度在思考與評述,對於我來說還是有很多觸及不到的地方,也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不管如何,我想,做有溫度的教育是我們需要追尋的目標,也是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付諸實踐併為之努力的事情。願,我們的教育有愛、有溫度。

《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3

人們常說,不讀書的人只有一種人生,愛讀書的人可以有成千上百種人生。讀書人跟著書中人物走進一種種獨特的人生,品味各色各樣的生活。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由於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緣故,我一直宅家門看書。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溫度,每一本書都可以溫暖我心。在此期間我認真閱讀了方華老師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並做了詳細的筆記,給我的教育道路指明瞭方向,解決了成長的疑惑。

今天再次翻閱筆記,寫下感悟。

非常欣賞書中方老師的三個觀點:

1.教己育人

身在教育圈看教育,也深知我們教育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故而在教書路上不僅僅“教書”更要“育人”。育人先育心,從心靈入手,從方法引匯入口,從合作分享開始。育人需要結合德育教育、每週一課少先隊活動課團課、每月主題教育活動.......

育人關鍵在教己。英國學著貝奈特說,唯一真正的教育者就是教育了自己的人。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疫情當前,“教師搖身一變成為主播,家長搖身一變成班主任,學生成為手機之王”,沒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不知不覺間就會與能自主教育的人拉開距離了。這不僅僅說教師要有“教己”的能力,學生也要養成“教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啊。

作為一名教師,非常認同方老師說的一番話:“教己”是要有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要有不斷修正、糾錯的能力,要有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其次才是要有知識、技能、交流的素養。當然教育工作者還要有主動擔當的職業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在育人路上,要清楚認識學生和我們成人一樣有喜好、有情緒、有選擇、有惰性,且自控力還不如成人。所以,我們除了要對學生講對錯、是非外,還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規律、情感、興趣、喜好等角度來思考教育,教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方老師說,真正“教己”不是非得學校組織外出培訓學習,而是在“八小時之外”自我學習。我們時間花在哪裡,我們的著力點在哪,成果就在哪。我們的行動在哪,成長就在哪。優秀教師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不斷自我診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而成的。只願我們都能一路成長。

2.讀書聯盟

關於讀書聯盟,真是越看越欣喜,多希望我校的.領導也看到這本書,好抱團一起閱讀。如果一名老師都不愛閱讀,他又如何教會學生閱讀?方老師說推進區域閱讀是推動全民閱讀的基礎,只有教育者和青少年真正愛上閱讀,對全民閱讀的期待才有可能實現。

閱讀是一個人內心的獨白,是一個人靜心的沉思,但閱讀也需要同行的鼓勵、同伴的分享。我們可以採用靜讀、閒讀、細讀、精讀和群讀、伴讀、互讀等各種方式,只為堅持閱讀。

打造“書香校園”可以參考方老師的“三四式平臺”。“三”是指形成三級平臺,即縣級、片區級和校級閱讀平臺。“四”是指明確讀書聯盟的四專案標:一是喚醒與激發聯盟成員的讀書意識;二是培養教師的讀書習慣,培育讀書氛圍;三是通過閱讀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專業素質;四是打造書香校園,營造全民閱讀的氛圍和生態。

在校級閱讀平臺操作中,鼓勵教師和家長一起閱讀,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每月一推薦(好書),每雙月一互動,每季一詩會(為您讀詩),每學期一展示,每半年一論壇,每年一評選(讀書人家,最美育人家庭,最美閱讀人等),每書一體會(一文一體會,一書一體會,一學習一體會),每活動一交流”等活動,抱團閱讀,我相信這樣的閱讀活動能讓學校走得更遠更好。抱團閱讀,能讓教師精神世界更豐富,學校生活更精彩。

推及學生活動,我相信學生看到我們老師如此積極努力讀書,他們也會加入我們的“抱團讀書”,“書香校園”便指日可待。

3.尊重與接納

尊重教育。教師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師生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家校之間需要尊重,校社之間需要尊重。有怎樣的心態就有怎樣的教育觀,有怎樣的教育觀就會教出怎樣的人。我們工作者應以真心換家長真情,以熱愛工作換工作熱情。家校合作才能贏未來,尊重教育、尊重學校、尊重老師,尊重孩子=尊重我們的未來。

接納教育。教育的真正價值好似給種子澆適量的水、施所需之肥,與陽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幫助種子生長。鄉村孩子,就像一顆顆種子一樣,這些種子良莠不齊,有些發芽較快,成長較快,而有個別種子遲遲不願意“發芽”,這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給予他適合的水分、空氣、陽光,溫度,等待他慢慢“出芽”。

就如接納我們鄉村的孩子不是“優等生”,明白我所教育的孩子至少三分之二並不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優秀的孩子”,他們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的學習跟不上進度,作業沒法按時上交,上交的作業錯誤百出,甚至有時會調皮搗蛋惹我生氣,可他們一個個都是那麼淳樸,那麼善良,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讓人心懷溫暖。

也許我接納一個個獨特的他們。同時更要引導、激勵他們學會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鄉村教育需要“關愛”,需要“關注”,需要更多的“光”,願真心紮根鄉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真誠努力改善鄉村教育,為鄉村教育帶來更多美好。

僅僅寫了一篇《做有溫度的教育》讀後感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多讀幾遍,多寫幾次感悟;更需要行動起來,把每一次的感悟內化為行動,成長自我,用心教育每一個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