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最後的水鄉作文

最後的水鄉

最後的水鄉作文

在四川盆地裡閉塞得的太久的我總是嚮往開闊的地方,嚮往那一眼望去就是“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地方。

當我在一個豔陽融融的冬日來到周莊的時候,我覺得我到了一個曾經在文學作品裡讀到過的地方,曾經在夢魂裡縈繞過的地方。

經常聽人說江南水鄉這個詞,然究竟什麼是江南水鄉在我的印象裡卻是糢糊的,在蘇州聽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個周莊,覺得這不過是江南人的自誇,來到周莊,原本糢糊的印象一下子鮮活了,粉牆黛瓦,深巷老街,小橋流水,槳櫓欸乃,一幅濃郁的江南鄉土氣息的畫面真實地擺在了眼前,哦,這就是夢中的江南水鄉。

蘇州人此言不差矣。

江南水鄉。周莊真的是一個絕版。

周莊四周都被水包圍著。白蜆湖在豔陽下閃著粼粼的波光,遠遠看去,在氤氳的霧靄中,周莊像是飄浮在空中的一幅水墨畫。從那墨色浸潤的鮮紙上,傳來隱隱的雞鳴犬吠,飄出淡淡的村酒醪香,搖啊搖,搖出一條裝滿童謠的小船。

走進莊裡了,真的是走進了時空的遂道。那古色古香的民居擠窄了一條條小街,一條條碧波盪漾的小河,分割了整個村莊,座座古樸的石橋,又把整個支離破碎的村莊巧妙地連線起來。一切是那麼的和諧,那麼完整。水邊的楊柳依依,把生硬的村莊變得柔軟而多情。此時的周莊倒真像是一位風姿綽約的江南女子,婷婷玉立在遊人面前。她是那麼的古典、那麼的秀美,那麼的動人。讓人不得不愛她呵。

據說周莊始建於宋,當時不過是小小的村落。明初江南鉅富沈萬三遷住於此,周莊從此人丁興旺,形成於集市。從明初到清末,周莊都是農副產品的集散地,一直到解放後取消農貿市場,周莊便頓時蕭條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之時,周莊因四周為湖,進莊全靠舟棹,交通的不便和資訊的不靈,致使周莊躲過了革命性的但卻是災難性的舊鎮改造,落後的周莊因此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了。也正是因為落後,周莊才在一夜之間成為了江南最後的水鄉,一首失落在澤國之上的江南民謠。

周莊的民謠是動聽的。你聽那靜靜流淌的小河,似乎在唱著一曲古老的歌謠;你聽那微風拂過依依的楊柳聲,似乎在演奏江南民曲《茉莉花》,你聽那槳聲乃伊,似乎在瞎子阿炳把《病中吟》飄灑在水中。搖擼的村婦江把那江南小調輕輕地唱進河灣裡,讓你恍若隔世,以為走進了夢中。真是村不在大,有水則靈呵。

周莊是非常特色的。

房舍是特色。江南民居的風格和氣派,古樸而典雅,依水而建,臨窗觀水,出門上船,是很有些詩意的。尤其是那氣宇非凡的沈廳和那“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的張廳,確顯出江南古民居的特色,讓人覺得住在這樣的房舍裡,有“隱士”之風韻。

街道是特色。周莊的街道是細而窄的,準確地說,應該是巷。一般都在兩三米的寬度之間。石板中夾以石條,兩邊是老態龍鍾的明清時代所建的江南民居。在這種小巷中行走,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倒流,回到昨天的故事中。有時,轉過一個小灣,似乎從那溼潤的深巷裡迎面走來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我在猜想,當年戴望舒在寫《雨巷》一詩時,或許到過周莊,或許被周莊的小巷所感動,或許遇到過一個撐著油紙傘,散發著丁香般芬芳的姑娘。不然,為何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多情善感的人們呢?

周莊最有特色是橋。水是周莊的魂,橋便是魂中的魄了。沒了橋,周莊一個丟了魄的女子,一個支離破碎的圖畫。是那十幾座各具特色的橋,是周莊的點睛之作,它把村莊有機地連線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畫面,使之魂魄相依,有血有肉了。橋橋相連,橋橋相望,粉牆風拂柳,水巷小橋通。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在周莊是隨處可見。周莊的橋都是石橋,且大多是拱橋,也有不少的平橋。拱橋造型古樸典雅,圓潤流暢,平橋粗曠直樸,簡單實用。這樣多的橋在一個村莊裡如此集中,真乃是一個奇蹟。當年的畫家陳逸飛大概是被周莊的水橋所迷醉,畫了周莊最具代表性的雙橋(世德橋與永安橋)油畫《故鄉的回憶》,被美國鉅商哈默購得,在訪華時又送與鄧小平,周莊於是在一夜之間聲名邃起,身價也陡然高漲。陳逸飛當然是才華橫溢的,但倘若沒有周莊的本來就姿態美麗的雙橋,陳畫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畫不出《故鄉的回憶》。生活是一切藝術之源,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在三毛茶樓,我駐足良久。這位常有驚世之舉,其作品曾感動過無數讀者的現代作家,曾經悄悄地來過周莊,在周莊古樸而純真的美麗景色面前而淚如湧泉,涕泗漣漣。我彷彿看到,三毛拎著自己沾滿泥漿的鞋,赤腳走在周莊的雨巷裡。她走過一座又一座的石拱橋,走過一條又一條的石板街,走過鱗次櫛比的江南民居、橋樓、騎樓、過街樓、水牆門,乘船蕩過一條又一條的小河……每一處景色,都撩起她無盡的鄉愁,淚水滴落在石板街上,留下對故鄉深深眷念的詩行。我在想,不僅是三毛這樣的文人在周莊有這種發情於心,溢情於外的激動,就是稍有懷古之心,思鄉之情的人,都會被周莊的魅力感動得涕泗漣漣,一塌糊塗的。當然,冷血之人除外。

在周莊,有無數的名人雅士在這裡流連忘返,從公元三世紀的文學家張翰、曹椽,到唐代大詩人劉禹錫、陸龜蒙,一直到清末民初的文人雅士柳亞子、葉愴楚、陳去病、費公直、王大覺等,都為風光旖旎,環境幽雅的周莊所吸引,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的流傳千古的詩篇。據《晉書·張翰傳》載:翰因見秋風,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張翰的故鄉,就在周莊附近。如今,這些都成為周莊的一筆寶貴的財富,惠及著周莊的人們和南來北往的遊客。

駐足於周莊的小河邊,眼望碧波盪漾的流水,輕弋的小船,彎彎的石拱橋,臨水的民居,感受冬日的暖陽,飄動的楊柳,真想燙一壺酒,泡一盞茶,臨窗而坐,就著菰菜鱸魚,慢慢地用心去感受江南水鄉的古樸與蒼桑,典雅與嫻靜,讓周莊的印象慢慢地在心裡凝固,成為一個永恆的畫面。

畢竟,這裡是中國最後的一個水鄉。

標籤: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