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海底兩萬裡》讀書筆記作文

《海底兩萬裡》讀書筆記

《海底兩萬裡》讀書筆記作文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是著名的“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祕島》。這本書講述了“我”和尼摩船長一同駕駛“鸚鵡螺號”,10個月中穿越海底兩萬裡,遍遊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等地,經歷了種種冒險,見識各種奇觀的故事。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起初遵循父親意願攻讀法學,但畢業後憑藉《氣球上的五星期》出名,接著出版了系列小說,組成了“奇異旅行系列”,包括《海底兩萬裡》《環遊地球八十天》等。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作品第二多的作家,第一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國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她寫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和《無人生還》等很多小說都很好看。我們現在看這本書,覺得就是一個單純的探險故事。把時間往前面移一百五十年,潛艇之類的都沒有,那時候這本書才是一個真正的科幻故事,後來這個科幻變成了現實。所以,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就是以《海底兩萬裡》中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命名的。

01

這本書的內容很好玩。前面6個章節,作者說不斷有船隻在海上遭到攻擊。於是“我”應邀登上林肯號,出海追擊這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怪物。在海上航行了一陣之後,林肯號終於遇上了怪物,我們決定主動出擊,卻被怪物弄得人仰船翻。“我”落入水中,誤打誤撞爬上了一艘潛艇。沒想到,所謂的怪物,就是這艘潛艇。接著,幾個壯漢突然從潛艇裡面冒出來,將“我”關進潛艇中的密室。幸好,“我”還有兩個患難獄友,一個是有著古怪名字的僕人貢協議,另一位是林肯號上的叉魚能手尼德·蘭。

被關了幾天之後,我們終於見到尼摩船長。他主動邀請“我”同遊海底世界,但作為交換條件,“我”將永遠不能回到岸上。尼摩船長帶“我”參觀了鸚鵡螺號。尼摩船長是個天才工程師,鸚鵡螺號就是他設計的。而且他還特別有品味,會彈管風琴,又博覽群書。

“我”留在了潛艇上。他們吃的是海龜肉、海豚肝和用鯨魚奶做成的奶油;穿的衣料來自貝殼類動物的足絲;鬆軟的床墊是用海藻製成的;鯨鬚可以當蘸水筆,墨魚汁收集起來就成了墨水;潛艇照明和動力全都依靠電力。在現實世界中,電燈的普及使用是19世紀70年代的事。

凡爾納運用想象力和科學知識構建起了一個自給自足的海底小世界,讓後世的科學家、發明家們非常向往。鸚鵡螺號的生活愜意舒適,但廣袤的海底世界一直在撥動“我”的好奇心。後來,尼摩船長邀請“我”去海底森林打獵。我們穿上潛水服,背上儲氣瓶,行走在海底平原的細沙上,成群結隊的魚兒替代了獅子老虎,色彩繽紛的珊瑚裝點著海底森林,我們一路走馬觀花,一直走到幽暗的海底大峽谷深處。

在第一次和海底世界有了親密接觸之後,海上風平浪靜了一陣子。可是有一天,尼摩船長二話不說又把我們幾個人關了一夜。“我”有滿肚子的疑問還來不及得到解答,就被叫去照顧潛艇裡受傷的水手。水手最終傷重不治,悲痛的船長要舉行海底葬禮,“我”由此見識到了珊瑚王國。在隱祕的珊瑚森林中有一片墓地,矗立在墳頭的十字架是天然長成的珊瑚,珊瑚蟲還會慢慢把墓穴包裹起來,為死去的水手帶來永恆的安寧,再也不會受到世人和鯊魚的打擾。

這次的損兵折將讓所有人的情緒降到谷底,尼摩船長有了新提議:既然到了錫蘭島海域,就去參觀一下采珠場吧!一邊參觀,船長一邊介紹了中國人養殖珍珠的方法:往軟體動物的肉囊褶皺裡放一小塊玻璃或金屬,軟體動物就會在刺激下不斷分泌珍珠質,包裹住顆粒物,形成珍珠。正這麼說著話,一個暗影突然襲來,大家以為是鯊魚,再定睛一瞧,原來是採珠人在辛勤工作。採珠人的工作條件極其惡劣,他們通常不穿戴任何防護裝置就潛入海中,不僅耳朵和眼睛常常充血,還要提防鯊魚的襲擊,但他們得到的報酬卻很少。

大家以為只是虛驚一場,正準備打道回府,卻發現手無寸鐵的採珠人真的被鯊魚盯上了。眼看那人就要喪命,船長挺身而出。這倒出乎“我”的意料,因為這段時間接觸下來,“我”感到船長十分憎惡人類,不成想這次卻及時出手相救。他把採珠人安全送回小船上,還送給他一小袋珍珠。

鸚鵡螺號航行到了紅海,“我”和船長探討起紅海這個名字的由來。《聖經·舊約》的故事《出埃及記》記載,相傳,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來到海邊,他把耶和華賜予的手杖伸向大海,海水立刻自動分開,退出一條通道讓以色列人通過,法老軍隊急忙追入海底,摩西等以色列人上岸後再次伸出神杖祈禱,海水重新合攏,法老這邊全軍覆沒,鮮血染紅了海水。紅海由此得名。這當然只是傳說故事。尼摩船長還提到正在開鑿的蘇伊士運河,早在古埃及時代,法老就下令開鑿了運河,但多次廢棄。蘇伊士運河最終在1869年竣工,聯通了紅海和地中海。

然而,鸚鵡螺號此時此刻還無法取道蘇伊士運河。尼摩船長告訴“我”只需兩天就可以從紅海穿越到地中海,這怎麼可能做到呢?滿腹狐疑的“我”跟隨船長進入駕駛艙。船長親自掌舵,在深海巖壁上找到了一個由蝦兵蟹將把守的洞口,鸚鵡螺號義無反顧地衝進黝黑的長廊,再從洞口出來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中海。到了20世紀,人造海底隧道成為了現實,像英法海底隧道不僅能通汽車,還能通火車。

鸚鵡螺號進入地中海後,思鄉心切的“我”動了逃跑的念頭,叉魚能手尼德·蘭也一個勁地攛掇,我們定下計劃,等到晚上就偷偷乘小艇離開。“我”忐忑不安地等待時機成熟,內心仍有一絲遺憾和不捨,因為“我”再也無法繼續這奇妙的海底之旅了。約定的時間一點點逼近,船長卻冷不丁跑來邀請“我”去打撈維哥灣的寶藏。維哥灣位於西班牙西北部,1702年,英國和荷蘭的聯合艦隊在那裡擊敗法國和西班牙聯軍,並且擊沉了剛從美洲歸來的西班牙珍寶船隊,大量白銀沉入海底,成了現代尋寶者的探險勝地。“我”由此知道了尼摩船長鉅額財富的來源。

逃跑不成的“我”繼續海底之旅,又見到了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最早在他的《對話錄》裡提到,大西洋上本來有塊大陸,那就是亞特蘭蒂斯,但洪水和地震在一夜之間使這個富有、強大的國家沉入海底。這到底是傳說故事還是確有其事,直到今天也沒有定論。

後來又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潛艇擱淺南極,在氧氣即將耗盡命懸一線的時候,從冰窟中逃生;接著巨型章魚又纏住了潛艇螺旋槳,一名水手在和怪獸的搏鬥中不幸犧牲;當眾人還沒從痛失同伴的情緒中恢復過來時,尼摩船長又做出了冒險的決定,他要追擊一艘軍艦。到這裡,“我”心中的幾個謎團終於解開了:原來“我”最早乘坐的林肯號是被鸚鵡螺號故意撞沉的;“我”那天之所以又被關起來,是因為尼摩船長準備發起新一輪攻擊,他擔心“我”會礙事;尼摩船長一直待在潛艇中,一方面是為了避世,另一方面則是以潛艇為武器報復世人。“我”眼看著鸚鵡螺號撞沉戰艦,船上所有人命喪海底,感到心灰意冷,決心離開,潛艇卻在此時碰上了挪威海域的大漩渦,幸好“我”和貢協議、尼德·蘭乘坐的小艇及時脫離了潛艇。在劇烈的顛簸中,“我”一頭撞暈過去。

當“我”醒來時,已身處漁家小木屋,兩萬裡海底之旅就此結束,陪伴“我”完成這段奇妙之旅的尼摩船長和鸚鵡螺號則生死未卜。船長是存心把潛艇引入大漩渦的嗎?他是生無可戀了嗎?還有,船長所做的一切到底為了什麼?所有祕密隨著鸚鵡螺號沉入了海底。

02

羅蘭·巴特在他的著作《神話學》中說:“凡爾納營造了一個封閉的宇宙,有其獨立的時間、空間和存在原則。他不斷地完善這個世界,充實這個世界,就像荷蘭派畫家,事無鉅細地畫出所有細節,擺上人類的發明和裝置。”該怎麼理解這段話呢?

簡單來說,以凡爾納為代表的科幻小說鼻祖們,在他們的文字中創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世界。比如,在《海底兩萬裡》中,“造物主”凡爾納構建起鸚鵡螺號這個迷你世界,再往裡面填塞各種衣食住行的元素,甚至建立起獨特的審美規範。凡爾納讓這個世界在文字中栩栩如生,真實可信得讓讀者願意生活在其中。不同學科對這個過程有不同的定義和說法,但是也都大同小異。自給自足的世界一直都是我們人類的共同精神家園。比如我們的魏晉風骨,隱士情懷,“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凡爾納是一位具有很高科學素養的預言家。在他身處的時代,他積極讚美和擁抱科技的進步,大體上相信人們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來征服自然,並且能夠到達更遠、更深的未知地域。比如,可以挖通蘇伊士運河,改變了地球原先的結構,可以驅使電能為人類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他認為,科技助長了我們的自信心,也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必將為我們插上自由的翅膀。在凡爾納很多樂觀的描述中,人類解放看似指日可待。但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在另一些段落中,凡爾納對科技的力量也並非一味地盲目推崇,他也會反思科技進步和環保之間的衝突,比如小說中提到人類毫無節制地捕撈海鮮,尼摩船長也曾大肆開採海下煤礦。當時的人們面對浩瀚無垠的大海,天真地以為會有取之不竭的資源,凡爾納敏銳地捕捉到了人類社會的隱憂,書中的巨型章魚可以看作一種象徵符號——當人類攫取過多時,大自然會給出致命一擊,讓人類明白自己的渺小和不自量力。

到了21世紀,凡爾納的憂慮的確得到了印證,海產資源也漸漸面臨枯竭,人們又將目光轉向了外太空。然而,凡爾納生活在19世紀,時代總基調是科技昌明、無往不利,凡爾納在小說中不刻意迴避不和諧音的出現,多半是出於文學寫作者的直覺。基於人性的反思大大加深了《海底兩萬裡》的思維寬度。

03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我們和國外的區別。

我們神話故事裡面有很多自力更生的故事,人定勝天的故事,比如女蝸補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等。關於火的來源,我們鑽木取火。那時候,我們一直都是有文化自信的。

到了後來越發展,特別是宋元明清之後,越來越不講究這些了。國民們慢慢的開始把中心轉移到求田問舍,聲色犬馬,開始追求自己個人的小利益,開始逐漸平庸世故,甚至說庸俗。不僅自己蠢,還不想努力,就想著不勞而獲,占人家便宜,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一天到晚就想著滿足口腹情色之慾之類。這些思想在明清小說裡面體現得非常明顯,你可以說他們是世情小說,但確實越來越不堪,一個個蠅營狗苟,講究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一群可憐而又可恨的螻蟻。唯一能夠約束人的,只剩下一個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假的“因果報應”了。

閒話少敘。我們的那些類似小說裡面,所想象的那些武器,都是經過一種“奇技淫巧”加工出來的,至於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內在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主角和作者都不關心。我們更多關心的是,誰和誰談戀愛了,誰又賺了多少錢,誰和誰關係不好,用了什麼陰謀詭計,誰和誰成了好朋友等等,最終是個大團圓的結局,然後皆大歡喜。

小時候看過一本老舊的閒書叫《八仙得道傳》,裡面有個情節是說,雷公、電母還有一干神仙在閒聊,說多年之後,電母要把電借給凡人來用,能千里傳音,能令晝夜顛倒。那時候我們小鄉村裡面還很窮,是用煤油燈照明,通訊全靠喊。當時覺得這個想象真的是腦洞大開,令人神往。現在想想,這就是電話、手機和電燈嘛。

還有一本小說叫《蕩寇志》,和《水滸傳》正好相反,就是講怎麼幹掉梁山一百零八將的故事。他那裡面戰爭的打法是很現代的。比如,梁山來了個祖籍澳門的留學生叫做白瓦爾罕,被宋江尊稱為白軍師,搶了吳用的飯碗,為梁山製造了一堆奇門武器。其中有門奔雷車,相當於裝甲戰車,上面還裝了“落匣連珠銃”,又像機關槍,又像火箭炮。還有一種“沉螺舟”,能夠在水下航行,相當於潛水艇。白軍師這麼厲害,是怎麼被打敗的呢?是一位精通機關之術的中國才女劉慧娘,這位慧娘善造“飛天神雷”,相當於迫擊炮加散彈炮。這些東西也很好玩。

西方信教的人多,文藝復興之前他們也是這麼想的。最開始他們認為普羅米修斯盜火,神賜予一切,掌握人的生死一切,人只能在神的控制下苟且偷生。但是後來不一樣了,他們開始講究科學,探究世界的本源,追求真理,出了很多優秀的哲學家,很多的科學家,很多的發明家,讓真正的力量來源於知識,而不是來源於神。這個發展變化,和我們是有區別的。凡爾納認為,一個人可以造出潛水艇,自由航行海底,與他眼中不正義的世界開戰。在我們的小說裡,真正的力量來源於神仙和世外高人,這一點和西方文藝復興以前的那種力量來源比較像。比較悲哀的是,我們現在還是這樣。看看那麼多的小說電視劇,都是一個套路。比如主人公或者重要人物遭難了,一定有個大俠從天而降,主人公被打下懸崖了,就會到一個世外高人的洞府,然後修成絕世武功之類。

再比如偵探小說。西方的偵探小說,從《福爾摩斯》到阿加莎·克里斯蒂(就是前面說的翻譯排名第一的那個女作家)的作品,基本上讀者和作者是站在同一個平面上,擁有一樣的線索,就看大家通過邏輯推理,誰能先發現犯罪的真凶。作者和讀者是公平地用智力在較量。我們的偵探小說,像《包公案》《彭公案》《施公案》等,雖然也有智力推理的成分,但往往一到緊要關頭,就要靠什麼江湖大俠,神魔妖怪來推進情節了。這是觀念的差別。

所以我特別欣賞五四運動,特別欣賞老一輩革命領導人,他們打破了那個舊世界,讓那個已經一潭死水、無可救藥的地方,重新擁有了一個復活的機會,一個新的發展機會,一種新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建立的一個新中國,確確實實是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我想,到了現在,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讓孩子們把成績提高之外,除了讓大家有一個謀生的手藝之外,除了教大家賺錢之外,還應該有一個更加重要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人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能自由的生活,發揮自己的長處,挺直腰桿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