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關於優秀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4篇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懂得知足就行了,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優秀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4篇,以供參考。

關於優秀知足者常樂作文範文4篇
知足者常樂作文1

曾經有一段時間厭學情緒,整日無所事事,終日泡在網上,看著螢幕上的電影開懷大笑的同時,又覺得上學時的千斤重擔依舊壓在上肩上,壓抑的喘不過起來。百無聊賴之際,點開同學的空間,她的最新心情上寫著“有書和電影,詩一般的生活”,我撇撇嘴,留言道“這麼容易知足了?”她回覆“知足常樂嘛”

不得不承認,有時一件小事會給人造成很大的觸動,比如現在。

躁動的我很少感到滿足,渴望去遠方,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氣勢和美感,渴望不羈的朝著自己的夢想實踐一次夸父追日,渴望縱一匹烈馬在豐茂的草場上狂奔,欣賞草天接連處鷹擊長空,晨光熹微裡蒙古草原的狼的長嚎……,那是我向往的浪漫與愜意,不切實際,遙不可及,但確實是如詩一般的生活。可我卻忽略了,詩一般的生活,並非只有這一種,閉上眼睛,靜靜地在腦海裡思想,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一部傳出歌聲的老電影,這也是怎樣的一種寫意與寧靜!書與電影裡擁有無限的世界,況且又是那樣的唾手可得!

我開始漸漸嘗試這樣的生活,在書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我做過太多奢侈的美夢,確實應該思考這一句話:知足常樂。

知足是一種心境,是遇到逆境時的從容淡定,面對背叛與失去時的寬容一笑。反思不久前厭學的自己,不滿安排得緊湊的在校時間,不滿永遠不讓你閒下來的家庭作業,不滿過去得過且過混日子的自己,所以氣急敗壞,手忙腳亂,後來乾脆撒手不學。其實我又是何其幸福,擁有給我安慰和鼓勵的朋友,對我充滿信心的老師,家長,更重要的是有好勝心和不願停止的思考的大腦。少在意一點自己所沒有的,多回頭看看自己所擁有的,知足的你,便會擁有一顆波瀾不驚的寧靜和堅毅的心。

知足是一顆感恩的心,當懂得知足的時候,便會經常被世界的贈予打動,以為你一無所有,其實溺愛渾然不覺中已擁有很多,感謝父母將你帶來這個世界,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神奇,世界的美麗;感謝軍人們維護著和平,讓你看不到殘忍和暴力,嗅不到血腥;感謝一路走來人們的陪伴,無論他們給予你的是欣慰或是打擊。懂得知足,就會發現自己擁有無數寶藏,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多少事物值得你去關愛,去感恩。

知足更是一種境界,是甘於如陶潛一樣“悠然見南山”,笑看人間追名逐利的氣定神閒,是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隨性與瀟灑;是泰戈爾“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精美”的寬逸超然。既然所擁有的甚多,又怎會不感到快樂?

我想,學會知足,大概是我這個寒假的最大收穫,冷靜地對待此後兩年半中艱難的學習和我之後可能應對的無數災難,更重要的是知足會培養人另一種看待萬物的眼光,當你在知足中忘卻了小我,放眼世界時,你的眼神中透露出來的,一定是愛惜、珍重、憐憫和希望。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你會有一個並不完美但充滿希望與愛的美麗世界。

知足者常樂作文2

歌曲《知足》中唱到:“天上的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知道足夠。”繁星當空,俯視芸芸眾生,笑之一味追求,不知足。其實,人生苦短,再多的追求不過終成一抔泥土。知足常樂,用其所有,足矣。

茫茫田野,尋一長勢最好的麥穗,蘇格拉底的弟子們不斷將手中本以為最好的麥穗拾起又丟棄,以為更好的仍在前方,但最終所有人都落得兩手空空,一無所獲。人生的長途中,追求極致沒錯,但我們需要有一顆知足的心,在恰當的時機收手,否則便會像那群拾穗弟子一個結果。

大漢開國功臣張子房,於恰當的時機棄爵歸田,終僥倖逃過了與韓信等人一樣的悲劇命運;衛鞅官拜大良造,坐擁十五都,卻不從趙良之諫,終落得車裂的下場。知足,是對人性的考驗。看得長遠的人,學會知足;而被無盡的物慾所纏者,最終會倒在自己的慾望之下。

然而,人之有欲,人之常情,學會知足,並非易事。

在最近強勁的反腐之風下,許多貪官的醜態盡皆顯露於大眾面前。一位被抓貪官在受審時坦言:如今萬事皆要錢,要養家、養車、供孩子出國留學,更多的錢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更多的錢,就真的活不下去嗎?說到底,還是貪慾佔據了心頭,讓他成為了慾望的奴隸。

紅燈綠酒的城市裡,浮躁異常的社會中,我們不應被無盡的追求所奴役。靜下不安的心,我們當在燈火闌珊處,輕輕道一聲“足矣”。

木心的小詩《從前慢》中描繪了一個單純美好的過去:那時,天藍水清,人們會花幾毛錢去樓下的早餐車上換一碗豆漿、一根油條;那時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

在那個經濟狀況遠不如今的時代,人們不求太多,但求安定祥和;人們沒有昂貴的豪車別墅,沒有及時升級蘋果手機的習慣,但他們知足,他們快樂。

請讓我們放下無謂的追求,放下貪慾,重拾單純美好,對自己當前的生活道一句“足矣”。

知足者常樂作文3

做人要學會知足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公平的,上帝並沒有偏庇任何人,沒有貴賤之分。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知足,不要天天抱怨,要微笑面對生活。

話雖如此,但真正做到知足常樂的人又有哪些呢?在我眼裡,看到的多數都是對生活充滿抱怨,覺得世界對他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人。例如,有許多家庭都是富有,充裕的,但那些家庭裡的小孩子,甚至是大人,都喜歡和別人攀比,如果別人比得上他,心裡就會不平衡,認為上帝對他不公平,但他有沒有想過其他比他生活要貧困,艱難的人呢?難道上帝對他們就公平了嗎?

在我們周圍,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哪怕是一種愚蠢的.想法,他都能想得出來,都能和別人攀比,最愚蠢的一個想法:一些人的成績非常好,非常優秀,而那些差生就會想:“是因為上帝賜予他們的智慧深,而給予自己的,只是愚蠢。”我想問,你,難道就沒有想過,別人的這些成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嗎?他們並沒有多收上帝的恩賜,他們和你一樣,都是同樣的腦子,都同時在轉動,只是,他們付出的努力,比你要多得多,所以,得到的回報也比你多得多。不要抱怨其他人,其實,你應該學會知足,你並沒有比別人差。在你想到那些優秀的學生的時候,是否想到過比你還要差的學生呢?他們也許比你要差得多,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就像你一樣抱怨,他們只是更加努力地做好自己,對他們來說,只要盡到自己的努力,靠自己得到的成績才是最好的,才是自己最滿足的。你,比得上他們嗎?

我們對生活應該是充滿知足,充滿期待,充滿嚮往的!知足現在,期待明天,嚮往未來!

知足者常樂作文4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最早是孔子說的,《論語》中記載道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智者動,仁者壽,智者樂。溯其本意即為:仁者追求山一般的崇高、寧靜、祥和;而智者追求水一般的快樂、靈動、悠然

由此可見,不同的人都會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性格不同的人衡量幸福的標準也不同,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終日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倒是好生自在,寧靜祥和,與世無爭,所以平靜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俞伯牙與種子期的故事我們都有所耳聞,而在《呂氏春秋》中記載的‘伯牙摔親謝知音’的情感誠然令人感動,由此可見,天長地久的友誼也是一種幸福。不同的人追求的幸福不同,但相同的一點,就是它們都無貴賤之分。

幸福就是開心這種思維模式逐漸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其實也不盡然,追求幸福好比攀登高峰:若只為觀賞風景,儘可乘索道上山,一睹風光;也可一步步登上山頂,看到美景的同時,還會有一種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而在攀登的過程中,愈是舉步維艱,到達山頂後的成就感變愈是強烈。同樣的道理,若想收穫幸福就應有所付出收穫幸福的同時一定是開心的,但開心的是未必能表露出幸福。

麻煩的是:有的人曲解了幸福的含義,而在這些人之中,有的以為腰纏萬貫的財富就是幸福,所以他們想著法掙錢而忽略了‘錢是掙不夠的’這一客觀事實,所以慾望從未被滿足,以至於年耄垂死時還對他的財產念念不忘,諸如此類的還有許多,無論是高官還是厚祿都不能稱得上幸福。

前不久‘走基層’活動中記者瞭解到大多數人覺得當下的生活稱得上是幸福,而且他們依據就是當今國泰民安,生活穩定。百姓們認為‘家庭和睦’,而這與《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其中的思想不謀而合,從中可以看出,幸福的含義就是人內心深處最真實樸素的渴望。

幸福其實很簡單,任何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首先要堅信這一點;關鍵是肯為幸福付出,才能收穫幸福;而且要對自己的收穫予以肯定,世界上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感悟幸福的內心;要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知足者方能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