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6篇

不會寫作文的原因之一是你沒有素材的積累,作文要傳達明確的立意,這樣才能得滿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6篇,感謝您的參閱。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6篇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1

民間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樣盛行“拜月”風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

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徵團圓的十五明月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2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3

中秋節是中國著名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仲秋節,秋節。在中秋節,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人們祭拜月神,也稱祭月。在祭品裡,西瓜和月餅是最不可少的。

我們家每逢中秋節,都會吃月餅,我最愛吃的是雙黃白蓮蓉月餅,甜絲絲的白蓮蓉裹著略帶鹹味的蛋黃,別有一番滋味。這一天,家人們都會相聚一堂,吃一頓美味的大餐,餐後我們都會一起欣賞那一輪圓圓的明月。這時,我總會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說到這句詩又不能不提到一段有名的傳說---嫦娥奔月的故事。

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娶了美女嫦娥,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收了許多徒弟,心懷鬼胎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上崑崙上訪友求道,碰上了西王母,西王母給了他一顆長生不老的藥。三天後,后羿帶著徒弟們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推辭不去,等后羿與徒弟們走後,他來到嫦娥的房間裡,逼他拿出長生不老的藥,嫦娥自知打不過蓬蒙,於是她拿出藥吞了下去,這時嫦娥輕飄飄的飛上了天,她由於不捨得后羿,於是就飄到了人間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回來後氣的要殺掉蓬蒙,但是他已經跑掉了,后羿很傷心,於是他就在嫦娥最喜歡的花園裡擺上她最愛吃的糕餅,這就是祭拜月神的由來。這種糕餅就是現在的月餅,又叫團圓餅,月餅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命名的,在此之前,被稱為胡餅。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它給人們不僅帶來了歡樂和甜蜜,還有相聚的機會。中秋節是個溫馨快樂的節日,你們喜歡它嗎?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4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都會想起20xx年中秋節那天情景……

20xx年我還是一個6歲的小姑娘,我還記不到太多的事情,可讓我總也忘不了的是那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當天,媽媽買了很多種口味的月餅,有云腿的,有肉鬆的,有蛋黃的,還有黑芝麻的。家裡有八口人,所以媽媽每種口味的月餅都買了八個。

到了晚上,我們一大家人都來到外婆家裡過中秋。正當大家要開始吃的時候,我突然發言:每次過中秋就是這樣吃下月餅,不如我們一起做遊戲,再吃月餅好不好?家人們都點頭表示贊同。我接著說:好,那我們大家每人說一句關於月亮的詩句,外公、外婆負責當評委。

第一個上場的是老爸,只見他張嘴就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間外婆搖搖頭:我們家有八口人呢,哪裡才三人?引得大家鬨堂大笑,老爸的老臉一紅,坐下去了。接著媽媽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外公聽完點評到:這比那三人的強多了。接下來到我那有學問的姐姐了,姐姐開口便說: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我心想:不愧是有學識,這詩句夠味道!舅舅突然說道:快看,月亮升起來了!大家都快速的向陽臺湧去,欣賞這皎潔的月光……

不知不覺這次賞月活動結束了,我也不得不進入夢鄉。嬋娥姐姐帶著玉兔來到我的床邊,嬋娥姐姐的影像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模糊……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5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一想到這首古詩,就想到了熱鬧非凡的中秋節。中秋節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關於中秋節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后羿射完九個太陽以後,王母娘娘送給后羿一顆長生不老藥。後一把這可要交給妻子嫦娥保管。可是,有一次後羿外出打獵,蓬蒙裝病並沒有外出,他來到后羿家,並且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藥。嫦娥無奈之下把藥吞了下去,這時她的身體衝出了窗外,飛到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了。后羿回來後,知道了這件事,便擺上香案,放著嫦娥最喜歡吃的食物祭拜她。

在中秋節裡,人們情不自禁得會想到美味的月餅。在月餅厚厚的外皮上刻著美麗的團,外表一層油亮晶晶的,顯得月餅金燦燦的,看起來像一塊塊金子。月餅的餡也是各種各樣:有精緻的紅豆沙月餅,有香噴噴的肉鬆月餅,還有口味別具一格的蛋黃月餅……只要咬上一口,滿嘴都會留著那香味。

在中秋節那一天,我們家會到深圳灣公園去賞月,還會帶一些月餅。在那裡賞月的人很多。似乎都期待著今天的月亮有多圓有多亮呢?過了一會,月亮姐姐害羞地露出了她潔白的臉蛋。夜深了,來賞月的人更多了。月亮姐姐終於不在害羞,她激動地施展著自己皎潔的月光,把黑暗的天空照的像白天一樣亮,人們也沉靜在美麗的月光裡,都忘了吃自己到了的月餅。

我喜歡熱鬧非凡的中秋節,它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800字篇6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標籤:中秋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