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讓心靈在翰墨中浸潤作文

讓心靈在翰墨中浸潤
讓心靈在翰墨中浸潤作文

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度春花爛漫時,讓心靈在千秋楷聖的故里浸潤,翰墨的芳香撲鼻而來。

拂去深埋在歲月中的塵土,以“唐風·書韻·野趣”為主題的歐陽詢文化園,將遙不可及的歷史拉近,讓我們在書堂山發出由衷的懷想,與歐陽詢進行一次無言的對話,生髮對書法的讚美與對生命的追問,獲得書法的審美意趣,盡情領略和享受翰墨飄香帶給我們的寧靜之美,去感悟和捕捉哪曾在這靜謐的山崗流連,在潺潺流淌的溪水邊遠去的身影。

因為他把生命融進了筆端,彰顯了生命的價值,擴充了生命的內涵和張力;因為他熔鑄漢隸、繼承魏晉六朝書法神韻溫麗的書風,吸收北朝剛勁朴茂的特點,鎔鑄王羲之書法的神髓、融會貫通,創出自家獨特的風貌,被世譽之為“歐體”。

從容、舒緩的千餘年時光過去了,筆架山還是那座山,因為他,改名為書堂山;泉還是那眼泉,因為他,喚作洗筆泉;山村還是那個山村,因為他,而今命名為歐陽詢文化園。對於抒寫了生命靈魂、彪炳書法史冊的人,歷史銘記著,家鄉人民更應該銘記。這是人類情感的自然流露,更何況是書法緣於法度,有史以來少有爭議的“楷聖”呢?

歐陽詢是位與苦難相伴,不斷超越苦難的書法家。歷經三朝,幸有江總捨身家性命相救,才沒有湮沒這位有曠世才華,今天歎為觀止的書法家。人間溫暖的情愫安慰這飽嘗創傷屈辱的生命,博大深廣的大愛成為這個脆弱生者最強大的精神支撐;併成為了今天我們成長和對生命價值思索時的精神資源。

濃厚的興趣,就是上天賦予生命光明的稟性。《新唐書》雲:“嘗見索靖所書不平,觀之,去數步復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如今,這一記述,形象化地凝固在書堂山登山的路旁,供我們審察、端詳。試想沒有極大的熱情,沒有深入的探究;窮盡心之神明,傾盡畢生精力,哪能在一筆一畫中舒徐自如,有神來之筆?

今兮昨兮,那些在歲月長河中,應運而生的古文字,無不凝結著祖先的智慧,延續著綿延不絕的民族魂。漢字以不同尋常的生命特質,無論我們怎樣回溯,往前、再往前,總是經過不斷的創新,最終以鮮活的面貌展現於世人的眼前。漢字,保持了中華文明的火種,記載了歷史,使學術得以傳承。

大篆始於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東周石鼓文,至秦朝小篆,到漢代隸書,而後草、楷、行一路發展下來,由繁而簡,古質而今妍;由質向文,由拙向巧,故不同時期,書家輩出,而歐陽詢窺意象而揮毫,窮變態於毫端,將楷書推向了極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登上書堂山,仰望廣袤的天空,繁茂的山林裡,不時傳來陣陣婉轉的鳥鳴,與遠處的湘江濤聲相應和。置身在這無拘無束的自然環抱之中,感受著春的氣息,心情是那樣的舒暢。大自然是那樣的圓滿,自由活潑,生生不息,可宇宙生機中又包含著多少玄妙,需要用心領悟才能參透呢?

這位飽經憂患而不放棄對書法的熱愛,聰明好學而又獨闢蹊徑的書法家歐陽詢,在這世外桃源中是怎樣獲得審美超越的藝術感悟呢?是“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嗎?

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我未嘗沒有感受到你歐陽詢生命裡的悲憤、悲壯、悲愴、悲涼,心靈深為震撼,如司馬氏寫《史記》時想見其為人一樣,而整個人卻被你的書魂洗禮,被你的書法法度之美昇華,更多的是一種對生命的讚美,一種情感上的守望。那種進退失據、無所歸依的痛楚,只要一息尚存,從此拋卻九霄雲外!不然,生命只能瞭望彼岸之美,不會發出熠熠光輝!

標籤:翰墨 浸潤 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