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關於“疫情”的作文怎麼寫?

關於“疫情”的作文怎麼寫?

關於“疫情”的作文怎麼寫?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是2020年初的大事件,今年的考試作文大概率會涉及到這一話題。

關於這一話題,素材君精心整理了四道最具代表性的作文題目,並給出了寫作思路和可引用的好句好段。

同學們正好利用這個延長的假期強化訓練,爭取做到胸有成竹。

   題目一

閱讀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2020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華夏大地,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以下六則材料都是關於全民抗疫的新聞報道。

①鍾南山教授再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18日傍晚,84歲的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連日來,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參加新聞釋出會……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②1月23日,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火神山醫院,6天之內蓋一個可容納1000張病床的醫院!疫情就是命令,現場就是戰場。很多工人在除夕夜接到開工通知,那時春晚剛開始,年夜飯剛端上桌,但他們卻像戰士一樣義無反顧地奔赴施工現場。

③疫情發生後,武漢10萬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病人確診後,會進行隔離治療,同時被隔離的還有醫務人員。除夕之夜,堅守一線的護士只能對著隔離區的玻璃門,在卡片上寫下對家人的新年祝福:“父母身體健康!”

④2003年,位於廣州的南方醫院曾組織一支醫療隊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17年後的除夕夜,這支醫療隊的全體隊員再次寫下請戰書,申請前往一線抗擊新型肺炎。“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是他們寫在申請書上的承諾和誓言。

⑤1月25日上午,看到武漢兒童醫院的物資需求資訊後,宿遷市民王先生給他們快遞了一箱醫用圓帽,王先生的兒子還主動拿出壓歲錢,支付了111元的快遞費。截至2月5日中午12點,武漢市慈善總會共計接收捐贈款32.27億元。

⑥武漢封城後,醫護人員出行成了問題。武漢志願者有辦法,一天內就自發組織了5000人規模的江城醫護人員出行車隊。車隊24小時線上,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只要有人發出需求,都會有人響應。

讀完以上新聞,你覺得哪幾則最令人感動?請以其中兩至三則為核心,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合理引用材料,不得大段抄襲,文體明確,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寫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小我與大我。

參考立意:無私無畏,一心為民者,是民族的脊樑。選擇材料①③④。

參考標題:《最美“逆行者”》《白衣逆行,國士無雙》《身著白衣,心有錦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2 .

切入角度:凡人與英雄。

參考立意: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每一個普通勞動者,只要在被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來,就是英雄。選擇材料②⑤⑥。

參考標題:《平凡的人給我最多感動》《何謂“英雄”?》《偉大的普通人》。

好句好段

1. 這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 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

3. 危難之際,總有一些普通人,願意為我們以生換死。而我們並不知道,他們是誰的兒子或女兒,又是誰的父親或母親。

4. 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一種稱謂叫“國士”,用來形容那些德才兼備、以身許國之人。此次全民戰“疫”中,我們慶幸,也自豪,國士仍在!

5. 如果說消防員是火災現場的“逆行者”,那麼醫務工作者就是重大疫情爆發時的“逆行者”。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平安地活著,怎奈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我們的安寧都來自於鍾南山們的負重前行。

6. 我們總說中國有“基建狂魔”,其實哪有什麼“魔”,全都是一個個樸實而善良的勞動者。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有了超越人類極限、創造世界奇蹟的“魔力”。

7. 天亮之後,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那些在漫長冬夜裡,為我們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題目二

閱讀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在新型肺炎疫情期間,網路上出現了不少謠言,比如“部隊要在空中播撒消毒液”、“飲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燃放煙花爆竹能殺滅病菌“、“鍾南山院士被傳染”……

這些謠言都在不同程度上擾亂了社會秩序,造成了不良影響。對此,你的態度是什麼?你有什麼建議提供給廣大網民?請寫一篇文章,投稿到某權威媒體的官方公眾號上。注意語言得體,不少於800字。

寫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自由與規則。

參考立意:言論自由不應突破公序良俗,更不能超出法律的邊界。理性地思考,審慎地表達,是生活在網路世界所必須堅守的信條之一。

參考標題:《理性地思考,審慎地表達》《網路傳播快,發言需謹慎》《自由可貴,規則當守》。

. 2 .

切入角度:理性與盲從。

參考立意:網上傳播的事件,未必就是真相;多數人認可的觀點,未必就是真理。在網路時代,獨立思考更顯重要。凡事要有主見,不能跟風盲從,人云亦云。

參考標題:《網路時代需要守腦如玉》《別讓頭腦成為跑馬場》《流言止於智者》《截斷謠言,從我做起》。

好句好段

1. 網際網路的出現拓寬了人類的自由。但自由並不意味著肆意妄為,自由從來就與規則並行。

2. 社交媒體解放了每個人表達的權利,但很多人沒有承擔好表達的責任。

3. 每個人在網上發聲的時候,都要有自我約束的意識。可以通俗,但不能惡俗;可以彰顯個性,但不能泯滅人性;可以自由表達,但不能逾越底線。這是網路時代的基本社會規範,也是現代公民所應有的基本素質。

4. 網路具有超強的傳播力,這是它的可貴之處,也是它的可怕之處。在網上,你得確保自己的一言一行合理、合法,因為網路可能會放大你的行為後果,有些責任會大到你負不起。

5. 在敲擊鍵盤抒發情緒之前,一定要多問幾遍: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只有堅持獨立思考,才能避免情緒被別人操縱,善良被別人利用,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的跑馬場。在現代資訊社會,比守身如玉更重要的是守腦如玉。

6.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趙翼[清代史學家]

7. 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普遍贊同。

8. 群體不善於推理,卻又急於行動,反正他們人多勢眾,數量即是正義!

9. 不要輕易地成為集體狂歡的一份子,這樣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為自己只不過是隨聲附和了一下而已,實際上你已經成了幫凶。

(7、8、9句摘自《烏合之眾》,作者為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

  題目三

閱讀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新型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防止病毒蔓延,全國各地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對有過湖北旅居經歷的人,實施了重點關注。以下是幾則新聞報道:

①1月22日,武漢一名女子來杭州探望女兒。1月26日下午,該女子及女兒不僅沒有居家隔離,還外出購物,並在一大型超市內逗留長達一個半小時。1月29日,兩人均因發熱到醫院治療,隔天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②疫情期間,一些去過湖北的返鄉者在家隔離,他們主動配合防疫人員進行資訊登記。可是在有些地方,這些資訊竟然被洩露。當事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手機號、甚至其親人的資訊在網上被大肆散播。導致部分人被電話、簡訊騷擾、謾罵,正常生活受到影響。

③1月27日,央視推出的短視訊《主播說聯播》中說道:地域重視不能變成地域歧視,疫情面前,武漢人、湖北人都是受害者,甚至犧牲更大,不要歧視和嘲諷他們;登記資訊不要洩露資訊,對相關人員只進行必要的登記,不能“人肉”更不要洩露隱私。

④在1月27日首爾飛杭州的CA140航班上,機長在廣播中對武漢旅客們說道:“你們應該承受了更大的壓力,也許還有家人在武漢,在這種時候我們應該共渡難關,杭州有專業完善的醫療,杭州做好了準備歡迎你們,很榮幸成為你們的機長,歡迎回家,welcome home!”

⑤一位從湖北返回上海的男士告訴記者:“我到上海住處後,就去居委會登記居家隔離,也每天測體溫向社群醫生報告。我的房東知道後很關心我,要幫我送食物,還免了我一個月房租。”他說,“我很感動,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感到了上海人的溫度。”

看到上述報道,你有什麼感想和建議?請就此寫一篇題目為《團結一心,共抗疫情》的倡議書,用於在班級微信群中發表。落款為“王衛健”。注意語言得體,不少於800字。

寫作思路

. 1 .

切入角度:規則與法治。

參考立意: 沒有規則,不成方圓。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都應遵守法律和制度。法治是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管理者和公眾都在法治框架內行動,才能保證社會運轉合理有序。材料①②是兩則反例。

. 2 .

切入角度:自私與友愛。

參考立意: 病毒源於自然,但是卻考驗人性。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有人表現得自私冷漠,如材料①②,但更多人展現出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如材料③④⑤。我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某個地方的人。只有萬眾一心,守望相助,才能共克時艱,戰勝疫情。

好句好段

1. 病毒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不能含糊,但疫情防控當有溫度。

2. 不管一個人來自哪裡,腳下都是我們共同的土地,這片土地上有一座座溫暖的城市,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

3.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線成整個陸地。——約翰·多恩[英國詩人]

4. 善良是最好的慰藉,溫暖是最好的良藥。在一個人人釋放善意的社會,再厚的冰雪也會融化,再強的病毒也將無處可逃。

5. 善良的心靈並非漫山遍野,但也如點點繁星照亮黑夜。——李健[著名音樂人]

6. 一些人越來越懂得如何保護自身權益,卻常常對法律義務表現出自私或冷漠,以致每每“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7. 時至今日,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也是一種生活剛需,構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8. 在一個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會裡,一個人所能夠擁有的一切權利,其唯一的來由是法律。 ——傑里米·邊沁[英國法學家]

9. 今天的中國,正處於從傳統到現代的艱難爬坡中,一邊是權利意識已經成為人們的思維習慣,一邊是法治觀念尚未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其間的落差正需要管理者用法治來補齊。

   題目四

閱讀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①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出於獵奇、虛榮心理或“滋補養生”的意願,把吃“野味”當作一種追求。從果子狸到穿山甲,從蝙蝠到貓頭鷹,紛紛變成了他們的盤中餐。

②鍾南山院士2月2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研究結果基本支援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間宿主目前還需要研究。

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成功證實:蝙蝠是2003年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他們還在蝙蝠體內檢測多種新型病毒。

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實施最嚴厲的野生動物管控措施,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

假設你是創奇中學的一名高中生,班上要召開一次《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的主題班會,請你寫一篇發言稿。要求合理引用題中所給材料,但是不要大段抄襲。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寫作思路

切入角度:人與自然。

參考立意:人類應懂得控制慾望,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不能貪得無厭,無節制地索取,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此次疫情就是一次嚴厲的警告,國人應當警醒,從此改變吃“野味”的陋習。

參考標題:《別讓舌尖之鮮成社會之險》《杜絕野味,刻不容緩》《有些生命不是用來吃的》《愛護自然,從管好嘴巴開始》

好句好段

1. 話有該說的也有不該說的,東西有能吃的也有不能吃的,任何生物都需尊重、服從自然規律,包括人類!

2. 在利用自然資源時須秉持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態度,不能肆意破壞自然,更不應把野生動物輕易端上餐桌,否則最終受懲罰的還是人類自己。

3. “敬畏自然”是一種距離美,是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莊嚴;“敬畏自然”是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尋求共存,是人與自然間訂立的契約;“敬畏自然”是一句融化冰雪的“對不起”和一點生生不息的希望之光。

4. 我們餐盤中的雞、鴨、魚、豬、牛、羊是幾千年來人類選擇的結果,它們口感不比野味差,營養也比野味好。“識食物者為俊傑”,如果我們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又怎麼擔當得起“食物鏈頂端的物種”這一雅號?

5. 舌尖上的味蕾能辨別萬千滋味,但是對於“危險”同樣敏感。我們應當懂得節制,控制貪慾,別為了追求一時的舌尖之“鮮”,而給全社會帶來疾病之“險”。

 

標籤: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