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通用7篇

大家在寫觀後感時一定要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對寫觀後感也有了深刻的瞭解,以下是丫丫文章網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通用7篇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1

影片伊始,伴隨漸漸響起的悠長的蒙古調子,畫面進入蒙古高原的傍晚,連綿的草場與廣袤的天際相銜,瓦藍夜空中呈現出長調的蒙語詞,男主人公從畫面左端漸漸進入,他的馳騁似與無垠的草原與夜空相融,彷彿在進行一場艱難的找尋。伴隨著輕柔的馬兒踏水聲和男主人公的內心獨白,我們從中得知,這是白與草原相別十二個春秋後的一場還鄉之旅。

隨著白記憶潮水般的襲來,我們進入了他的孩提時代——一個母親早亡的男孩,被父親送到草原上的遠親奶奶抱養,和奶奶以及她的孫女索米亞共同生活在一起。壯麗的草原風光,溫馨的祖孫、兄妹情乃至愛情,單純、閒適的勞作生活,是白整個童年時代的基調。草原上的生活是如此簡單,以致時間之行進,彷彿只是夏草場、秋營盤與冬窩子三地間的地理位移。恰在一個雪夜,祖孫三人神蹟般地喜得一匹小馬駒,為白本波瀾不驚的生活帶來一份禮物,使他能真正地像一個蒙古漢子那樣在浩瀚的草原上自由地縱情馳騁與遊戲。而這匹日後的“黑駿馬”,恰恰是整部影片敘事以及情感抒發的一條獨到而重要的線索。

然而,正當這平靜的草原生活看似就要定格時,一封來自爸爸的信將我們喚醒。值得一提的是,恰在此時,白正在放牧間隙慵懶地躺在草原,晴朗蔚藍的高空中,飛機呼嘯而過,留下白色的軌跡。綿長的軌跡為白音寶力格的別離埋下伏筆,而飛機作為主流的工業化文明的代表,顯然是象徵著促使白背井離鄉的真正誘因。劇情自然展開——爸爸是讓他離開草原,接受教育。白對於這個學習機會顯然十分期待,並輕鬆愉快地向奶奶和索米亞許諾只走八個月。但是奶奶和索米亞對此卻是十分悲觀:奶奶通過一次儀式化的拜佛帶白來到了自己僅出嫁時經過後便從未再至的河流,帶他來到了自己的家鄉。這顯然是對白的提醒與告誡:歸鄉是蒙古人肩上永不能拋棄的使命。奶奶太捨不得白音寶力格,乃至她不得不急切地提議白與索米亞的婚事,從而可以給即將離鄉的白一種更為現實的牽掛,在後來的敘事中,這份牽掛確然成為白歸鄉的幾乎可以說是最根本的因素。

回憶之河繼續流淌,許諾八個月歸期的白音寶力格三年後返鄉,準備和索米亞成婚,但迎接他的卻是索米亞失身於希拉並懷有身孕的殘酷現實。由於無法忍受感情上的“背叛”,白音寶力格斬斷與草原的千絲萬縷,再度離去。這是一個痛苦的抉擇過程,當奶奶和索米亞對和白共處的未來尚存希望之時,白一句“這是你的家,該走的是我”則對這一切進行了徹底的宣判。但是這場抉擇的痛苦掙扎中,白是一意孤行的,他只是固守於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這價值判斷的標準,顯然植根於白離鄉多年所受的教育)從而最終選擇逃避,讓時間沖刷痛苦,以時間埋葬親情與愛情。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一個小敘事段落中,導演以奶奶的語重心長的寬慰話語為媒介,完成了一場對主流(漢族)倫理觀的質詢——“這男人就得有個男人的樣子…..這種事我見得多了,事情總會過去的”。此外,白的這次離鄉場景,導演給予了細膩刻畫:被白雪覆蓋的草原,祈福的奶奶,淚眼朦朧不置一言的索米亞,以及白乘車行進中緊追不捨的“黑駿馬”——這無疑是一場永別,在這場儀式中,語言多麼蒼白。

影片再次切到了與影片開頭同時空的畫面,上面呈現的唱詞暗示了這第三次迴歸恰是一場白對於奶奶和索米亞的找尋。白找到了索米亞的家,12年後的索米亞已是五個孩子的母親,而奶奶和“黑駿馬”卻早已不在。家訪的教師對索米亞不經意的誇讚恰是一種對12年前白所做抉擇的反諷。“我們早把你忘了”,索米亞的丈夫達瓦倉如是說。無力面對達瓦倉的責備,白只得暫時逃離,與琪琪格同去飲馬,與拉柴回來的索米亞相遇。當深夜白和索米亞失眠獨處,白說出了鉤沉已葬埋的記憶從而為自己的記憶尋覓歸宿的渴望:“索米亞,說點什麼,好嗎?”,影片隨著索米亞堅定又艱難的回答話音,帶來了一個堪稱經典的“閃回”:茫茫風雪中,年邁的奶奶略有些神經質地拿著12年前白送的望遠鏡找尋白,“白音寶力格,放羊還沒回來?”然而心酸的詢問卻只能由自己來回答。

之後的白教國小生唱《蒙古人》的場景可以說是對影片主題的一次很好的復沓呈現,正如這歌所唱道的“遼闊無邊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養育我的這片土地,當我身軀一樣珍惜”。這便是影片中反覆探索的蒙古人的魂魄——遼闊的大地不光培育了是豪邁的性格和對自由的熱求,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蒙古人的魂靈中更有著這樣的特質:有所敬畏與懂得感恩。

這是一個關於思念的故事,在這場綿延的思念中,思念者與被思念者交替缺席,親情愛情只是一場凝固的遺憾;這亦然是一個反思與迴歸的故事,是蒙古民族的一則自我寓言。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2

今天,我在學校看了抗日戰爭《雞毛信》影片,它講的是12歲的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裡。

?雞毛信》的主要內容是:小小年紀的小八路――海娃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他爸爸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送一封雞毛信。爸爸囑咐他:“你可千萬別弄丟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你要把它送到山王村指揮部,一定要親自交給那裡的張連長。”海娃堅定地說:“爸爸,你大可放心,我一定能順利地完成任務!”於是他選了一條最安全的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正好是鬼子上山的路。這時候海娃馬上想到雞毛信:“呀!那可怎麼辦呀?”他心亂如麻,把信一會兒藏在石縫裡,一會兒藏在褲袋裡,最後,他靈機一動,撕下布條把雞毛信捆在羊的尾巴下面,用力地趕著羊群勇往直前。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見了,說:“小孩,你的小八路,嘶拉嘶拉地。”海娃心驚膽戰地說:“什麼小八路,我不懂,反正我是放羊的。”日本鬼子沒辦法,可是想到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這時海娃想:“如果正好被抓到藏了雞毛信的那隻羊可怎麼辦呀!”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海娃一吹哨,羊群馬上轉身,跟著主人拼命地逃命。但海娃無論怎麼跑最後還是被日本鬼子抓到,被迫在一個亂七八糟的草房過夜。海娃又冷又餓,筋疲力盡,多想睡一會兒,可是他想:“過了今晚,可就沒有機會再逃跑了。”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抓了回來。最後,當海娃把雞毛信送到的時候,他再也堅持不住了,昏了過去。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我們現在應該學習海娃的精神,回顧以前的革命先烈的事蹟,領會他們的精神,在未來的學習中,學習海娃的精神來激勵自己,爭做時代的好少年,未來的小主人。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3

人與自然,是共存的,而且相依而存。

自然,是什麼?它是世界上的一切,只要地球賦予了你生命,你就是自然裡的一部分。不要說石頭沒有生命,那千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一切。它不死,是因為它從沒有活過,在我的眼中,它,也是自然。

看了《龍貓》,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月家附近的景色,綠樹成蔭,一棵百年老樹大得足以佔據整個山頂,讓我好不向往!它既是宮崎駿筆下的奇蹟,也是人類多少年來不曾想過的最佳居處。多少年來,森林在人們的眼中一向是一座金庫,不是朋友。人們向自然索取過多,卻從不思彌補。然而這些由“偉大”的人類建造起來的高樓大廈,花了我們幾十年,而真正偉大的自然輕簡單鬆抖上幾秒,霎時就一片廢墟。

其次讓我感興趣的就是那隻大龍貓,大大的肚子,圓圓的身子。當小梅發現它的時侯,它正呼呼大睡呢!第二次,他們卻怎樣找也找不到了。然而,他們並沒有堅持找,而是離開。並不打攪龍貓的生活,這種順其自然的心態讓我敬佩。我想,當一個人發現龍貓時,他首先就應想到的是:“哇!好大的一隻貓。”,而不是:“我要把它帶回家。”;當第二次找不見時,首先就應說:“哦!沒關係,改天再找吧!”而不是:“哼!你不出來,我把你捉出來帶走!”,不是我誇張,人類真的如此殘忍。人類是動物,是“先進”的動物,但是卻幹著並不明智的事,濫砍濫伐,殺害生靈。這,就是人類。

和動物建立聯絡,互通心靈,讓我們,融入自然。一旦有了聯絡,人類不僅僅僅是“認識”動物,而且“理解”動物,這種聯絡將會是最原始的狀態。

當龍貓和小月站在山頂上時,我被這對好朋友感動了。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完美的,那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就是高尚的。與動物建立聯絡,會讓人類的生存更有好處!

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拋棄雜念,用純潔的心,去聆聽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4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后,讓我深有感觸。主人公面對坎坷的事業經歷而能笑對生活的樂觀心境讓我佩服,而他對學生的那種執著的關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並能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優點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裡的主人公克萊門特·馬修在一個名叫“池塘之底”的學校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裡有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還有嚴厲的制度。每當孩子們犯了錯的時候,哈森校長總是去殘酷的對待他們,要麼關禁閉,要麼就狠狠罵一變,但馬修並不是這麼對待孩子,而是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關心這些孩子,他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恨之入骨,馬修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去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孩子們譜寫歌曲,用音樂去引導他們的心靈。

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看似平實、簡單,但卻崇高的工作。教師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一份責任,就像歌德所言:“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具有一種愛。”

在這部電影裡,“放牛班”的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生不教不管”,如果馬修學監初衷見到“放牛班”的孩子,就開始抱怨,心中不愛這些孩子的話,那麼我想放牛班的孩子就永遠是放牛班的孩子,永遠都沒有春天的降臨。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5

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很大。從電影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夢想的不懈追求和對女兒無私的愛。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國家冠軍摔跤手因為摔跤給他帶來了榮譽卻無法帶來金錢,迫於生計,不得不屈服給現實。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他漸漸衰老的時候,他把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期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一塊奧運金牌。即使他的孩子都是女孩,他也不斷地訓練她們,這個過程他承受著所有人的冷嘲熱諷,默默前行。最終,他的女兒們也都成為了國家冠軍。

本以為影片到此結束,卻發現這位父親的理想比這更遠大,他期望女兒們都是世界冠軍。但女兒不再繼續聽話,因此連續輸了幾場比賽,才發現父親是對的。接下來她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手,最終成為世界冠軍。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有再多阻礙也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只要堅持夢想、不懈努力,就必須能成功。就像影片裡的父親,為了他的夢想、為了他的女兒,承受著幾乎令他喘但是氣的壓力,但總能想辦法克服這些。

我們要學習他們,以他們為榜樣,告訴自己——為了目標、為了夢想去奮鬥!堅持下去,就能成功!為自己加油!

學會堅韌、學會不忘初心,學會為了夢想而拼搏、去奮鬥,永不放棄!這樣,我們才會走向夢想,推開成功的大門。勇於向一切阻礙自己前進的事物發出挑戰,戰勝他們!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6

喪屍電影之所以吸引人,原因並不在於喪屍本身,而是在於喪屍病毒爆發速度快,短時間內就能讓一個區域、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陷入一種末世的極端狀態,少數存活下來的人迅速從禮貌社會被丟進極端環境中,他們既要在到處都是捕食者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又要應付在現代禮貌突然失效後,人性中爆發出來的罪惡。《釜山行》在這兩點上拍出了水平。

先來說生存。由於喪屍行動速度飛快,其在開闊地帶對活人的威脅就已經很大了,在封閉的列車中,這種恐怖的威脅更是無限擴大,在片中,狹窄的列車空間使活人行動速度受限,但卻絲毫不影響喪屍的行動,因此一開始的爆發就讓列車上一半的人被感染,但此時活人和喪屍的數量比較基本是持平的。而到了大田站時,由軍隊組成的喪屍群在開闊的候車大廳對人群進行了狙殺,人們又逃回車上,此時活下來的人已經極少數了,但在這其中,主角和幾個主要配角們所要應對的問題更棘手,那就是他們要穿過充滿喪屍的車廂與其他倖存者會合。

全片的高潮也在於此,三個男人在狹小車廂內與喪屍的搏鬥已經讓人神經緊繃,而之後四男三女潛行穿越車廂的場面更是讓人緊張的喘氣都不敢大聲,此時以不再是人和“人”之間的故事,而更像是非洲草原上,幾隻羚羊在留意翼翼的從獅群旁邊走過,讓觀眾不由自主的身臨其境,為主角們捏一把汗。

電影作文600字觀後感篇7

第一,從祥林嫂初到魯鎮,就已經註定了她一生的悲劇。她當時已經嫁人並且喪偶,是受不了婆婆的嚴格管制才逃出來做工的。更不幸的是僱主--魯四老爺夫婦是一對深受封建禮教思想毒害的衛道士,初到魯鎮的時候,魯四老爺就因為嫌棄她是一個寡婦而不喜歡她,以至於後來別人都休息了,她都在通宵地做著男人才會做的`重活,但她面對這樣的剝削和壓迫居然沒有反抗,而是逆來順受。只是為了能擺脫婆婆的管制而已,後來還是逃不過,被迫再次嫁人,然而好景不長。兩年之後她的丈夫兒女相繼死去,她不得不再一次回到魯鎮做工,然而這次別人對她的眼光都變了,都認為她是殘花敗柳而處處排擠她,從禁止她參加常人的祭祀活動就看得出來,最終,她被這種精神折磨給活活逼死。然而,造成這種悲劇她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因為她自己也認為自己不乾淨,所以才會有將一年的薪水拿去捐門檻的舉動,如果她敢於反抗,及時離開魯鎮的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發生了。

第二,魯四老爺這樣的衣冠禽獸是直接殺害祥林嫂的凶手。因為他們用封建禮教,封建迷信,封建宗法這三把刀捅向了她的胸膛。首先,婚姻應該由個人意志所決定,祥林嫂的婆婆不顧其的想法,強行將其再嫁給他人。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當她再回魯鎮之時,魯鎮的人面對她的遭遇不但不同情她,反而以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判斷她是一個不乾不淨的人,並且剝奪了她參加祭祀活動這樣的做人的基本權利,然而,最後一擊卻是在柳媽身上,她以封建思想認為祥林嫂不該活著,更認為她死後會受到懲罰,這一番話擊垮了她最後一點做人的希望與權利,因此,魯鎮的所有人都是直接導致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劊子手

第三,這是封建思想下的必然產物,祥林嫂只是千千萬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中的一個縮影罷了。有更多不知名的婦女也經受著像她一樣的苦難,因此作為一個窮苦婦女的她自然也無法擺脫厄運。所謂的"窮"死的,實際上就是被封建思想剝奪了生存的權利,走投無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