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書蟲讀後感8篇

通過讀後感可以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經常閱讀書籍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好的途徑,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深化你們對名著情節的領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書蟲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大書蟲讀後感8篇

大書蟲讀後感篇1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那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的作品--《昆蟲記》,作者通過長期的仔細觀察、多次實驗,解開了昆蟲界的許多祕密,從而寫下了這本《昆蟲記》,他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讓我眼界大開。

?昆蟲記》詳盡地介紹了一些昆蟲的本領和故事,有的是我們熟悉的;有的我聽也沒聽說過。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破壞之王》裡的毛蟲。大家對白蝴蝶應該不陌生吧!它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就像雪花散落,美麗至極,你能把它和毛蟲關聯在一起嗎?哈哈,沒想到吧?毛蟲就是白蝴蝶的小時候,它們是吃捲心菜長大的,每年的四、五、十月,捲心菜成熟的時候,毛蟲的媽媽就會找準時機將它們的寶寶安放在捲心菜的菜葉上,那麼它們的寶寶就不愁吃的了。別看它們個子小,胃口卻大著呢,只要兩個小時,它就可以把整片菜葉除了粗壯的地方吃個清光。“破壞之王”這個稱號果然名不虛傳啊!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誰會想到那麼招人喜歡的白蝴蝶竟是害蟲!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任何事情,我們都不能只看表面,妄下定論,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深入地瞭解,才能看清真相。多學習、多聽、多思考會讓我們獲益良多。大自然多麼神奇,昆蟲的故事多麼豐富多彩,它們帶給我們許多的啟示,讀完《昆蟲記》,我深有感觸!

大書蟲讀後感篇2

如果給你580億美元,你會用來幹什麼呢?是蓋一棟世界上最美麗的豪宅?還是天天吃世界上最貴的山珍海味?還是去遊玩世界各地的風景名勝……

比爾·蓋茨,在《福布斯》雜誌的富豪排行榜上蟬聯榜首20-年,財產多達580億美元,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細讀《智慧與財富――比爾·蓋茨的故事》,它讓我懂得了財富的真正價值。

我感受最深的是比爾·蓋茨的生活非常節儉。他說:“一個人會對某些奢華的東西習慣的,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從某個角度來說,它使你脫離正常的經歷,讓你變得虛弱,所以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對這些東西的態度。”雖然蓋茨成為億萬富翁,但始終遵循著那句話:“花錢如炒菜一樣,要恰好到處。鹽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則苦鹹難嚥。”蓋茨穿的都是便宜的牛仔褲、襯衫等,出差、旅遊時從不坐頭等艙,總是乘坐經濟艙;入住的是普通的客房;用餐也非常節省,漢堡包是他的最愛;而且買東西時總是喜歡挑打折商品。

書中有一件事讓我難以忘記:有一次,蓋茨到紐約開會,他的員工事先沒有通知他,為他預訂了一間豪華的總統套房。蓋茨一到房間就驚呆了,氣得破口大罵,害得他晚上睡不好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蓋茨不喜歡浪費金錢。不像現今的一些人,大肆揮霍錢財,有的在賭場上一擲千金;有的吃山珍海味,而且剩下的比吃的還要多……人們批評他這種行為,他們還振振有詞:“活著就應該好好地享受!”“這才叫瀟灑!”他們用“吝嗇”來評價蓋茨。比爾·蓋茨把這種“吝嗇”的優良傳統帶到了微軟。時至今日,微軟已經是一個將近有5萬人的世界最強大的公司。

我覺得比爾·蓋茨絕對不是吝嗇,他是一個真正會利用財富的人。對於技術研發,他捨得一擲千金;對於那些弱勢群體,他慷慨解囊,多次走入非洲與艾滋病、癌症病人親密交談……他把所有財富不是作為遺產留給他的兒女們,而是捐獻給了慈善事業,成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組織。人們用“最樂於慈善事業的人”來形容他。在我的心目中比爾·蓋茨是真正的世界上最慷慨的人!!

他對自己非常吝嗇,多方面節制自己的經濟支出;但是對於社會,對於弱勢群體,對於最需要幫助的人,他卻變得非常慷慨。使更多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比爾·蓋茨——利用了財富的真正價值!

讀完整本書後,我在不知不覺中收穫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不要浪費金錢,把一分一毫都用到有意義的地方去!

大書蟲讀後感篇3

讀完《昆蟲記》感觸最深的是喧囂的、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使我們漸漸遠離了純樸的、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法布林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非常人所能理解。法布林大量的擬人手法使其描述的昆蟲栩栩如生,活靈活仿猶如身臨其境。

法布林對於大自然及昆蟲的描述引人入勝,其中的大部分昆蟲,對於城市中生活的孩子甚至我們來說是相當的陌生的,我們對於昆蟲的認識和理解僅僅來源於書本、電視、電腦,而活生生的實物卻是我們觸及少之又少的。我是在通過法布林的眼睛,享受這份讀書的樂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

非常佩服法布林這種執著的精神,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都有夢想,一個接一個的夢想,到現都沒有實現的會不會是因為我們不夠執著,不夠堅持而放棄了呢?

大自然是優美的,充滿靈氣和生機的,大自然的昆蟲們似乎也代表了形形色色的我們,親情、友情、愛情、拼搏、挫折、奮鬥、享受……這一切的一切其實說明人與自然界的生物都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昆蟲記》確實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文章的語言淺顯易懂,是一部集知識、趣味、文學、哲理於一體的散文集。體現出作者對於生活獨特欣賞,他真是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想,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抒與寫。”

大書蟲讀後感篇4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小小的昆蟲竟有如此多不為人知的祕密。《昆蟲記》給了我真實的昆蟲世界,《昆蟲記》給了我美麗的昆蟲物語,《昆蟲記》給了我細膩的昆蟲寫照《昆蟲記》帶著我遨遊了昆蟲的海洋。

這裡有吝嗇的楊柳天牛,這裡有音樂家蟬和蟋蟀,這裡有新陳代謝的工作者蠅,這裡有勝過鼴鼠的揹負專家蜣螂。

法布林以不同的目光看待這個昆蟲的世界,他將這看成擁有文明、文化的小人國;法布林用現實反駁了拉封丹的觀點;法布林用盡畢生的精力告訴了我們昆蟲的文明;法布林能通過小昆蟲發現人類不能及的能力;法布林經實踐告訴我們昆蟲的智慧。

他帶著我走進昆蟲的世界,遨遊昆蟲的海洋:

小小的昆蟲世界折射出了人類的社會。看吶!寄生蟲鬼鬼祟祟的在蜂巢前,打算找一個機會犧牲別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這是一種叫金蜂的傢伙,他外表美麗,你怎麼也不會把他與一個窮凶極惡的大壞蛋聯想到一起。金蜂會將卵產在另一種蜂的繭子裡,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蟲,繭子的主人就是它的第一頓大餐。這些從繭子裡出來的便是沾滿無辜者鮮血的金蜂了。這些不就像我們人類世界裡的爭鬥嗎?就像強盜搶奪勤勞善良的人們積蓄已久的財產一樣,這些懶惰無能的昆蟲會把別人的財產佔為己有。不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件事,結果便也不一樣了——把金蜂寄生看為一種打獵,便與其它的動物相同了。金蜂將別的蜂類給自己的孩子做食物,其它蜂類將甲蟲、毛毛蟲給自己的孩子做食物,人類將牛、羊、豬給自己的孩子做食物。所以說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結果往往會不一樣:從蜜蜂的角度看,金蜂是寄生蟲;從金蜂的角度看,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後代而打獵。

昆蟲的國度裡也有秩序,也有固執。這是一種生活在松樹上的松毛蟲,它們有個綽號“列隊蟲”,從這個綽號就能感受到它們的秩序了。松毛蟲身上有著比山羊還強烈的山羊效應。它們不管第一隻走到哪裡,後面的也都會無條件的跟從。松毛蟲排著整齊的隊伍,中間不留一點縫隙,為首的那一隻,無論它是打轉還是歪歪斜斜,後面的都會照著它的樣子做,無一例外。如果隊伍不小心散亂了,當隊伍重新排好時,“領袖”就有可能會變,為首的那隻就會立刻擺出領袖的樣子,帶領著隊伍前進。松毛蟲,這是一種多麼有秩序的昆蟲啊!領袖有帶頭作用,隊員也有強烈的團隊意識,這是人類不能做到的。不過這種昆蟲太死板,太固執了。法布林做了一個實驗,他將松毛蟲引上了花盆的盆沿,並斷了它們回去的路。那是一個封閉的圓,松毛蟲沿著這個圓一圈一圈的一直走下去,但這是徒勞的,怎麼可能走出去呢?實驗的第六天,有一隻松毛蟲嘗試順著花盆往下溜,溜到一半時,它又上去了。實驗八天後,它們終於開闢了新的道路。這就是他們的固執與堅持。能堅持固然是好的,但不能太過固執,我們要學習松毛蟲的堅持,但不能學習他們的固執,我們要勇於創新。能勇於創新,這就是我們人類與昆蟲不同的原因。

法布林它不僅敢於創新,他還敢於質疑,並能用實踐證明他的觀點。拉封丹的蟻和蟬的故事人人皆知,但法布林發現的卻截然不同。蟬潛伏在地下四年,只為出土放聲歌唱一夏,便完結了它的生命,冬天不會有蟬的出現。其次,法布林也通過自己的實踐與觀察反駁了這個觀點。蟬在夏季放聲歌唱,同時也用自己胸前的一個小吸管刺穿樹皮,做成一口小井,在口乾舌燥時喝個夠。這時蟻也會口渴,便厚著臉皮來搶劫,最後蟬不得不放棄自己做的小井,另尋別處了。這個事實不正與寓言相反嗎?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都有質疑的權力。“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一切事物,只有實踐過後我們才有權力去肯定它。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法布林用行動讓我更深的理解了這句話。赤條蜂告訴我們不要自以為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高階動物,人類這樣自稱,人人平等,人類這樣提倡;那麼人類為什麼要將自己與其它動物區別開呢?我們與其它動物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有什麼不同?動物或許還有勝過人類的地方呢。看那擁有纖細的腰肢,玲瓏的身材,嬌小的赤條蜂。誰能想象他捕食的樣子呢?赤條蜂的食物是毛毛蟲,他捕食的時候,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它用自己的刺在毛毛蟲的每一節上刺一下,它知道刺在哪一個神經中樞上能使毛毛蟲麻醉但不致死。這小小的赤條蜂竟然懂得如此精湛的技術,我們人類難道不應該自愧不如嗎?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好處與壞處:蠅雖然有很多細菌,但他卻是高階淨化器,這些動物的好處與壞處不就類似於人類的優點與缺點嗎?所以我們不僅要人人平等,還要物物平等,因為我們共處同一片藍天,共享同一縷陽光,我們與其它動物有什麼不同呢?

隨著《昆蟲記》,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隨著《昆蟲記》,我遨遊了昆蟲的海洋;隨著《昆蟲記》,我明白了世間的道理。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我便是“讀昆蟲記,曉世間理”。《昆蟲記》教會了我不要懶惰,教會了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教會了我要敢於質疑與實踐,教會了我不能自以為是。

昆蟲小小的世界,社會大大的道理。

大書蟲讀後感篇5

這本書主要講了熱愛讀書的寶藍和允熙原本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她們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可是因為新轉來的林媛靜的出現,允熙和林媛靜很快成了好朋友,冷落了寶藍。媛靜愛打扮卻偏偏最不喜歡看書,甚至還把允熙給教壞了。為了幫助這兩個好朋友,寶藍拉著允熙和媛靜成立了讀書“三劍客”小組,並且一起參加了“讀書王”大賽。這時,淘氣鬼金民俊故意向她們發出了挑戰——要公平競爭“讀書王”的稱號,讀書“三劍客”在老師和家人的幫助下開始認真讀書。本以為“讀書王”的稱號非她們莫屬,但結果卻出人意料,“讀書王”的稱號被金民俊拿走了。雖然媛靜沒能獲得“讀書王”的稱號,但她真正懂得了讀書的重要性,也是因為讀書,讓他們變得更加親近了,他們一起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久久地沉浸在書本的故事中,原來書籍竟有這麼大的力量,將原本最不愛看書的媛靜變成了一個快樂的 “書蟲”。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學到知識,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縱觀古今中外,有許許多多的人因書籍改變併成就了自己,那是因為他們讀了“數不清”的書,學到了許多知識。他們沉浸在讀書的快樂裡,享受著讀書的樂趣。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小時候不愛讀書,直到二十七歲才幡然醒悟,發憤圖強。自己認真讀書的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兒子們,後來三人一同進京趕考,相繼金榜題名。父子三人被後人稱為“三蘇”,一同列入“唐宋八大家”,名垂千史。

同學們熱愛讀書吧!書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讓我們一起暢遊書海,做一個快樂的小書童吧!

大書蟲讀後感篇6

?藤野先生》是魯迅著名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其中一篇,講述了藤野先生對日本求學的魯迅先生的關愛與照顧和魯迅先生決定棄醫從文的事。

文章主要共有五件事,藤野先生為魯迅先生添改講義與修正解剖圖令我感到他對學生無關國界的關愛,但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匿名信事件與看電影事件,也正是如此,魯迅先生才毅然回國為革命事業奉獻力量。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魯迅先生慣有的諷刺反語如鋒刀般刺入我的心扉,其中日本人對中國赤裸裸的蔑視令我憤怒,但卻不得不承認,在當時那個時代,我們泱泱大國只能接受這份恥辱。

這是何等的悲哀。

那一瞬間,我甚至看到了中華大地在無數的炮火下瑟瑟發抖,華夏人們在敵寇的殘忍壓迫下苟延殘喘的情景,也深切地體會到魯迅先生果斷棄醫從文,打算從精神上拯救國家的心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像魯迅先生這樣用於為祖國做出貢獻,希望喚醒人們心中潛藏的愛國情懷與抗爭熱情的人是值得敬佩與學習的,我無法不動容,也無法不改變。

我只是一名普通中學生,我所能做的事情不會很多,但我卻能保證做到我所能為我的祖國做到的一切。況且,現在的中國是一隻沉睡的東方巨龍,在共產黨的帶領下日漸強大,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每天在為擁有這樣的祖國而驕傲!

地震沒有壓垮我們的脊樑,反而讓我們重新挺立的時候更加剛強。

戰爭沒有抹滅我們的信念,反而讓我們的鬥志在重新燃燒後更加明亮。

分離沒有是我們分崩離析,反而讓我們在重新團聚後以更加團結的力量,向全世界宣告我們炎黃子孫又一次崛起。

我們現在的祖國做到了魯迅先生曾夢寐以求的願望,我們作為新一代中國的希望,一定要懷著每個華人的中國夢,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帶領祖國變得愈加強盛!

大書蟲讀後感篇7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林,是世界上一位在自然界環境中觀察昆蟲和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因家境貧窮,從小被父母送到祖父家寄養。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偶然讀了一本關於昆蟲書籍,便開始對自然界中的昆蟲有了濃厚興趣。在此興趣的引領下,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終於用畢生的精力創作了留傳後世的--《昆蟲記》。

他要讓厭惡這些小東西的人們,通過讀《昆蟲記》後知道,這微不足道的小蟲兒有多麼神奇的本領,也和自然界中其它小精靈一樣可愛。

法布林為什麼能寫成一本人人愛讀的《昆蟲記》這本書呢?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原因一:"興趣"--是法布林研究昆蟲的原動力。自從法布林偶然讀了一本關於昆蟲的書後,就對昆蟲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我感覺興趣是探索各種知識的首要前提。我想興趣是自身學習和探索的最好老師。如果他對昆蟲不敢興趣,就不會用大量的時間和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

原因二:"持之以恆的毅力"--是法布林最終能寫成《昆蟲記》的重要條件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缺乏持之以恆毅力,"三天打漁,兩天晒網"這樣是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原因三:"嚴謹和細緻的探索態度"--是法布林能寫成《昆蟲記》的必要條件之二。如果法布林沒有嚴謹和細緻的探索態度,就不會把別人都認為不起眼的昆蟲世界寫的活靈活現,充滿詩情畫意和樂趣。

每個人都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來獲得成功,但是通向理想的路程非常曲折。我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一定要向法布林學習,學習他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嚴謹細緻的探索態度,我想在新的學年中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大書蟲讀後感篇8

燈下,我看完了《長大最好做一條書蟲》這篇文章,感想頗多。

這篇文章是一位作家父親給兩個月大的小女兒寫的信,信中寫了他們家裡人多麼愛讀書,多麼愛寫作,他希望女兒長大後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成為一條書蟲。文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我們家有的是桑葉,不愁把你養成一條白白胖胖的蟲兒。”這句話把書比做桑葉,把小女兒比做蟲兒,這個比喻很生動,很形象。我覺得把蟲兒改成蠶會更好,更貼切,因為蠶是專吃桑葉的。我寫作文時也要多用生動的比喻句,這樣文章會更好,更優美。

文章中的一家人都很愛讀書,電費也一個月比一個月高,他們看書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天不看書就不舒服。我也很愛讀書。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讀書,看到最後一個章節,正是高潮時,媽媽走了進來:“快要十點鐘了,快睡覺吧。”“哦,好吧。”我只好合上書,乖乖地上床睡覺。可是我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一直在想書裡的故事。我忍不住了,把門開啟一條縫,發現屋子裡所有的燈都關了,房門也關上了,萬事俱備,開始行動!

我拿來了手電,翻開書,開啟手電,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一頁,二頁,我已經跑進了書中和主人公一起冒險。正當我合上書心滿意足地準備睡時,媽媽推門進來了:“你這個小書蟲,真拿你沒辦法。”

我真希望變成一條書蟲,鑽進書架,一本一本啃,想啃哪本啃哪本,想啃多久啃多久,還不會被人發現,那該多好呀!

書,是我們的夥伴,不論什麼地方,只要它在你身邊,你就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變得充滿智慧,只要書在身邊你便不會孤獨,充滿快樂和勇氣。

標籤:書蟲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