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

很多人在寫了心得體會之後是可以讓自己有豐富的思想的,心得體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得到更大的進步,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感謝您的參閱。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最新5篇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篇1

前不久,網曝一位80後的富二代殺害90後妻子的新聞,讓人非常震驚,也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對於如何教育好他們,社會、學校和家庭都責無旁貸。巴金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一種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助於孩子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卻是孩子終生的老師,家庭教育的影響力至關重要。女兒今年三歲半了,她的成長教育成為我們家最大、最難的家庭作業,作為父母,誰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雖然自己知道女兒在同齡人中不是最好,但我希望通過家庭教育讓她會變得更好。

一、注重綜合素質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對小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情操才能為人生打下堅實基礎。今年3月份在學雷鋒的活動月裡,當看到幼兒園的走廊上掛著雷鋒的頭像時,我就告訴她“這個叔叔最喜歡幫助別人了,你要向他學習哦!”雖然她聽得似懂非懂,但從生活的細節中我會試著讓她明白如何去幫助別人,比如買東西時我讓她幫我提小袋子、打掃住房樓梯時幫我倒水等她力所能及之事。在我們諄諄教育下,女兒在學校裡能夠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並且常常自豪地說:“我有好多的同學,有五個是我最好的朋友。”

二、注意學習方式方法

每天我總要抽時間看看女兒班上的部落格,看看她每天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回家後不時的考考她,看她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如何,找出她的缺點,要求老師幫忙改正。上個學期女兒膽子較小,通過家園共同教育,這個學期自信了很多,上課也敢舉手發言了。

在家裡我深信寓教於樂,不強制她去讀書,畢竟還是孩子,而是投其所好讓她看《兒童早教新方法》、《小小智慧樹》、《雙語不用教》等她喜歡的碟片,讓她從動畫遊戲中學習或者玩玩具時告訴她如何簡單的數數方法。

三、重視感恩教育

每年三八婦女節,幼兒園都會開展感恩教育親子活動,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當活動中女兒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時我會熱淚盈眶,也許她並不明白其中涵義,但我聽後卻感觸頗深,結婚九年才迎來了她,剛出生時聽力、智力篩查都沒過關,現在她身心都健康,讓我很欣慰,我不奢望她有多麼的出人頭地,但她必須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小時候,因上班沒空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老人對小孩過於溺愛,喜歡的食物讓她獨享,養成了自私的習性。現在慢慢長大懂事了,我們就給她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每次吃東西的時候,她會先給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一部分,並且還說:“有食物要大家分享”。

四、加強自理能力培養

女兒從小體質較差,很容易生病,特別在天氣寒冷的時候,總擔心她自己穿衣時間太長會受涼都不讓她穿,自己包辦太多從而導致她上個學期依賴性太強而什麼也不會做。這個學期,我試著放手讓她做,她的自理能力比以前強了很多,都主動要求自己洗臉、涮牙、脫衣服,偶爾會有褲子前後、鞋子左右穿反的現象,肯自己動手我就很欣慰了。

以前女兒吃飯愛挑食,喜暈不喜素,沒有喜歡吃的菜就不主動吃,等著大人喂,我就告訴她小白兔最愛吃蘿蔔和白菜,現在她慢慢地不那麼挑食了並且也能主動自己吃飯了。

五、率先垂範,做好自身教育

平時,我們總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可自己卻不做好表率。有一晚臨睡前我把鞋子隨意脫放,而女兒把我亂放的鞋子擺放後說:“老師說了睡覺前要把鞋子放好。”自己頓時汗顏,曾幾何時我們總在要求小孩,而放鬆自己,比如,我們要求小孩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裡,而自己卻隨意亂扔垃圾;規定小孩晚上幾點鐘睡覺,自己卻在看電視。父母沒有從嚴要求自己,又怎能給孩子做好好的榜樣呢?

女兒有一天問我:“媽媽我做錯事的時候你打我,你做錯了是不是也要打你自己呢?”我一時語塞,只好說我做錯事了下次改正。是啊!“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當小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的時候,我們只會打罵,沒有換位想一想她們更需要的是誇獎和鼓勵,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不能缺少誇獎和鼓勵的。

作為父母,我們將用愛心、耐心教育好她,盡最大的努力為她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篇2

6歲的男孩明明語言發育遲緩,至今仍不會張口說話,他從不與爸爸媽媽交流,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對遙控器、鐘錶等東西尤其感興趣,喜歡看廣告,樂意在地上轉圈兒;他在某些方面記憶力特別好,但理解能力甚為低下,常常詞不達意。

“目前,哈爾濱市兒童孤獨症發病率已呈明顯上升趨勢,像明明這樣的患兒,每萬人中大約就有18.8例。”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武麗傑教授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應該對孤獨症有所認識與警覺,提高早期篩查、康復矯治和干預水平,儘早把這群孤獨症兒童從封閉的世界中領出來。

孤獨症被納入精神殘疾

據武麗傑介紹,孤獨症也稱自閉症,是一種起始於嬰幼兒時期、以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言語發育遲滯、興趣和活動內容侷限,以及刻板與重複的行為方式為基本特徵的廣泛而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此病一般在3歲前就會表現出來,並會對患者造成終生影響。

武麗傑指出,目前孤獨症的病因仍不明瞭,推測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兒童孤獨症現已超過腦癱及唐氏綜合症的患病率,由以往罕見的疾病發展為較為常見的發育障礙性疾病。由於其發病情況的特異性和嚴重性,孤獨症兒童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中殘聯已於20xx 年初將孤獨症明確納入精神殘疾。

及早發現孩子異常現象

武麗傑提醒,孤獨症兒童有幾點表現十分明顯,家長和老師應引起注意,及早發現這些孩子的異常現象。

社會交流障礙:孤獨症兒童喜歡獨自玩耍,不願意或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能參加合作性遊戲。對父母的多數要求常常充耳不聞,但會愉快地執行某些他所感興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丟垃圾、吃餅乾等。他們目光對視差,通常不怕陌生人。有需要時常常拉著父母親的手到某一地方,但很少主動尋求父母的關愛或安慰等。

語言障礙:這是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患兒語言發育落後,通常在兩至三歲時仍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甚至語言過多,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重複刻板的語言,或是自言自語,模仿言語和“鸚鵡語言”很常見,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自閉症兒童可能對多數孩子喜愛的活動和東西不感興趣,但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並因此顯現出這樣、那樣的重複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例如轉圈、嗅味、玩弄開關、來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積木、雙手舞動等。他們還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如反覆觀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愛聽某一首或幾首特別的音樂,而對動畫片通常不感興趣。

其他:70%左右的自閉症兒童智力落後,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有10%智力超常。部分自閉症患兒可在某些方面顯得能力較強,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數字、路線、車牌、年代等。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行為在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中較明顯,常常成為被家長和醫生關注的主要問題,也因此經常被誤診為兒童多動症。此外,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行為在自閉症孩子中均較常見,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確有一定關係。

家長怎樣幫助孤獨症孩子

“對於孤獨症患兒來說,5歲前治療、訓練是關鍵。早期干預能使約半數的孩子恢復正常。”武麗傑說,目前,臨床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

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孤獨症的孩子該做些什麼呢?武麗傑建議: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可給予思考、表達的時間,否則只會強化其不良行為;多向孩子表達感情,可用哭臉、笑臉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識別和觀察,讓他逐漸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患有孤獨症的孩子,一般很難接受新事物、新環境的改變,在一定階段,不妨採取實物獎勵的做法;對於患兒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鬧也不要妥協,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會自行糾正;多帶孩子進行滑板、鞦韆、平衡木等遊戲,這對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和交流等,有較好效果。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篇3

(1)自己穿衣

要想讓孩子自己在3,4歲之前完全學會穿脫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自己疊被,自我管理的意識都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兩歲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脫衣服的獨立意識,雖然費時很長,也穿不好,但還是要不厭其煩地鼓勵孩子慢慢實踐,同時教給孩子正確的穿脫衣服方法。否則依賴性一旦形成,孩子會做的事也不願自己動手。

除了鼓勵孩子自己穿脫衣服,還可以通過言傳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熱了脫衣的意識。並可以教孩子疊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等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①家長可以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準備一個專門的放置地方,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②要讓孩子意識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幫忙而已。③要儘可能地用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參與收拾整理,並堅持不懈不斷強化,最後形成習慣。

(3)自己安排和自己負責

這一點對於自我意識還沒有形成的小嬰兒來說確實勉為其難。但這個意識卻要在點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種,及早萌芽。

①每次抱孩子出門玩,可以讓孩子想想要帶什麼?幾次提醒,孩子便主動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孩子會表達會思考以後,可讓孩子試著安排一下今天到哪裡玩?準備做些什麼?並幫助孩子分析這樣做的優劣和可能性。

③當孩子要帶東西出去而忘記帶或把帶出去的東西忘在外面而生氣發脾氣時,父母千萬不能自攬責任包辦代替,而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應該安排好,並且學著負責到底。

④每次注意給孩子這樣的提醒,教育和幫助,孩子便逐漸地有了這種負責的意識。

總而言之,早期的習慣培養就像一粒種子,絕不能等到要收穫的季節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種,而是要趕在生命的春天裡就有意識有計劃地培土,撒種,並堅持不斷地施肥,灌溉,才能使它及早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在人生成功之路上結出累累碩果。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篇4

習慣,是指由重複或練習而固定下來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習慣的本質是“自覺自動”。國內外許多教育家都十分強調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習慣,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習慣養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強。”幼兒階段恰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如果在幼兒階段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將會終生受益。因此,我們根據保教精神,以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切入點,為使其有章可循,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開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課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現將這一階段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幼兒良好衛生習慣方面

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由於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較低,當我們天天對著孩子們說出“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懂禮貌,講衛生”這些要求時,孩子們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就運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形式來引導孩子。孩子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通過兒歌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也逐步樹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兒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自幼養成獨立和不依賴於成人的性格。比如,開展“誰的小手最靈巧”、“行動大比拼”等競賽,訓練幼兒疊衣物、穿脫衣褲、鞋子、整理床鋪的技能,讓幼兒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養,同時,增強了幼兒的競爭意識,使能力強的孩子增強了自信心,也激勵了能力弱的孩子繼續努力。

三、幼兒文明禮貌習慣方面

禮貌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通過禮儀教育讓幼兒從小就懂得見到老師、同伴應該熱情有禮貌的打招呼說:“你好!”,離園時向老師和同伴說“再見”,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在班裡,我經常組織幼兒觀看《來客人了》等錄影,讓幼兒觀察人們是怎樣接待客人的,應該說哪些話、做哪些事,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禮貌用語。通過一段時間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孩子們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驕人的進步。

四、幼兒的勞動習慣方面

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孩子們各個活動區都隱含著行為習慣的教育契機。我們知道,無論是對桌面的還是區域裡的操作材料,活動結束時都要將不同的材料“迴歸原處”,為下一次活動提供方便。為此,在班裡每次活動結束後,我都組織幼兒玩“找朋友”的遊戲,幼兒很快便將物品整理好放回原處,解決了幼兒活動後玩具亂扔的問題。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

五、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

在學習習慣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是非常重要。當我要告訴幼兒做什麼的時候,會先說:“注意聽,我只說一次,看誰最認真”,如此一來,幼兒就會很專心地聽你講話,養成習慣後,每當老師講話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專心聽。同時,適時的評價可以激勵幼兒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也可以達到強化這一習慣的作用。我們要適時地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只要我們善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幼兒期是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期,使行為習慣的培養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養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篇5

最近幾年有關自閉症幼兒融合教育的研究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的支援下,我們北京大學幼教中心以團體合作的研究方式,從實踐立體式、個別化、跨領域、支援性的教育模式做起,堅持以全納教育為本,為他們提供最少限制的環境和最適合的服務。使他們改善不良的適應行為,發揮其潛能,並儘可能的融入到正常幼兒中去。

一、問題提出

1、基本概念

什麼叫自閉症:兒童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徵的精神疾病。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由於兒童孤獨症起病年齡早、症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癒的病例。現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什麼叫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要讓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包括:肢體傷殘、視覺受損、聽覺受損、智力障礙、自閉症、學習困難、語言障礙、長期病患者等)跟同齡孩子一起在常規學校接受教育,使他們適應主流學校的校園生活,發揮潛能,讓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此外,透過“融合”培植互相關懷的校園文化,促進家庭與學校合作,共同把學校發展為相容及進取的群體,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

融合的意義在於為所有迴歸主流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專案,這些專案有一定挑戰性,但是要符合幼兒的能力和需要,與此同時,融合教育要給幼兒和教師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支援和幫助,以使他們能在主流環境中獲得成功。一所融合教育的幼兒園還遠不止這些,它還要使每個幼兒都有歸屬感,每個幼兒都被接納,在教育過程中能做到真正地滿足每個幼兒的教育需要。

2、問題的提出

雖然融合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但由於社會各界的重視,已經有許多幼兒園都開始接納他們。我們北京大學幼教中心,本著全納教育的辦園宗旨,接納、支援、幫助他們,使自閉症幼兒能夠順利的在普通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如:在班級中的融合、給予個體的支援與幫助。自閉症的幼兒往往在人際交往、與他人的溝通上存在著問題,如何在班級的一日生活活動中給予這些幼兒支援與幫助,使他們能夠真正的參與到集體的一日活動中去,是普特教老師面臨的問題。

二、班級中的融合

(1)家長工作

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前,這些家長均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對所要選擇的幼兒園的調查、通過各種渠道與幼兒園相關領導及教師進行接洽、溝通,等事情已經有了眉目時會在通過各種方式向特教專家徵詢意見,分析原因可能是家長怕被老師否定上正常幼兒園的可能性或是減少準備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

在進入幼兒園後,我園先讓家長陪同,根據幼兒自身的情況,有的在特教部先適應、有的加入班級融合半天。在這些的日子裡,自閉症幼兒得到了老師的理解和接納,上課時孩子的左右都會有小夥伴幫助他,有了好朋友他也顯得很快樂的樣子;有的則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如:在課堂上大喊大叫、跺腳、拍桌子,結果受到班上其他小朋友的指責導致行為問題更是頻頻出現,最後家長不得不陪在一邊;還有的才上了一兩週就直接被幼兒園勸退了。多數的自閉症幼兒在進入幼兒園融合後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當他們在幼兒園裡不知所措或驚恐不安地時候,家長心裡也是忐忑不安的。有的家長每天把自閉症的孩子送進幼兒園後都會一直在附近徘徊,怕有狀況出現;還有的會同幼兒園協商阿姨進園帶自閉症的孩子。家長表現出來的不放心,為了能夠讓家長們放心,我們每天及時的與家長進行溝通,採用照片、請家長定時參與活動等辦法,消除了家長們的顧慮。

(2)個案

禾禾是一名男孩,今年6歲多,現在在大二班。禾禾基本上沒有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有需求的時候,有時會直接自己走過去拿,有時就會叫起來。由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在班級活動中往往自己獨處的時候較多。大多數的時間參與不到集體活動活動中去,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會不停的用手打自己頭。但是,禾禾有對語言理解的能力,對老師給予口語指令,能夠去執行。

(3)採用觀察法

在最自然地環境中對幼兒進行情緒、行為、社交、語言、認知等方面的綜合對比觀察。這樣可以直接獲得真實有效的資料,對幼兒以後在班級中融合有直接的幫助。例如:禾禾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班級時,老師主要是觀察禾禾在班級中一天的活動,老師不給予任何的干預,通過對禾禾這種自然的觀察,掌握禾禾在班級中的情況,從而為以後禾禾在班級的融合教育確定明確的方向。

(4)iep計劃的制定與實施:什麼是iep計劃:也叫“個別化教育計劃”,自1975年“個別化教育計劃”(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問世以來,至今已有二十幾年,現在它的重要性已可說是與特殊教育畫上等號。人類歷史上西元1760年成立第一所特殊來,兩百多年來人權的擴張,要求特殊教育的專業化及普及化的聲浪越來越高,但由於特殊學生的個別差異大,在教學上無法像普通班一樣,用一樣的教材與全班一起評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極需有一套方式來回以規劃與管理特殊教育的課程教學,並隨時供行政人員來評估教學效果與教學績效,此時“個別化教育計劃”便擔任了此一重要角色。特教、普通班老師、幼兒家長共同干預,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班級融合教育中,良好的合作、溝通是前提。透過家長、普通班老師和特教老師共同研擬出一套適合幼兒的個別化教育計劃(iep)。

需要特教、普通班老師、家長三方的相互一致來完成。它可以是認知的,也可以是情緒或是動作技能的。這個部份必需有賴親師密切溝通與執行,並且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改變目標。在班級融合教育活動中(iep)目標的實施,首先要放大幼兒的優勢,用優勢來帶動幼兒的弱勢。對於弱勢要給予幼兒支援與幫助、及矯正。

(5)班級中(iep)計劃、融合教育引導的實施

教室物理環境的安排:為了能夠使禾禾融入到班集體的活動中去。例如:在座位的安排上、替禾禾選擇固定同伴,這種教室物理環境的適應,使禾禾對新環境的認知有了準備,極大減少了禾禾的情緒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