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Bim心得5篇

為了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表達能力,我們需要學會心得體會的寫作,一篇優秀的心得體會一定要實事求是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Bim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

Bim心得5篇

bim心得篇1

大學課程的最後一個實訓我們進行了bim鋼筋算量軟體的操作。結合這個學期的軟體工程課程,我們完成了一個大廈的初步鋼筋算量。這門課程以及實訓對我們即將進入實習的生活意義非常重大,同時也將我們以往學習過建築構造與識圖、砼平法識圖等課程緊密的結合起來。

在畫圖過程中,不僅僅要清楚的找到各個構件的位置還要將各個構件的資訊如截面尺寸、上部通長筋、箍筋等資訊準確無誤對的輸入在構件設定裡。在設定工程資訊方面有必要認真、嚴謹。一定要把各個資訊,如工程基本資訊、層高、標高等確定好,以免影響後續的作業。這不僅考驗我們的細心程度。還考察了我們的專業知識素養與基礎知識,以及對圖紙的熟悉程度。

就整個繪圖過程而言,在異形柱繪製時相對於比較困難,不僅要通過異性柱的自定義網格來繪製,還需要注意各個異形柱的應用標高,及在繪製時異形柱不在軸線上時偏移點的選取與偏移量的計算,需要綜合考慮牆厚距軸線距離等問題。在繪製時沒有太大的難度,只是在機房層繪製19.500梁平法時需要斜樑、斜板及其延伸,標高設定比較繁瑣。同樣在各個樓層樑的設定中需要將樑的跨數、原位標註、截面尺寸、箍筋規格等輸入構件資訊,相對於板設定來說,工程量大細節多,較為繁瑣。在飄窗的繪製中需要我們分層繪製懸挑板。繪製雨棚需要在自定義線中將雨棚的形狀構件鋼筋資訊等設定好,還需要注意雨棚的方向。

在克服種種困難後,我基本完成了實訓的內容,雖然可能在最後的成果檔案裡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因為粗心或者能力不足而出現的問題。但我認

為在此次實訓中我基本熟悉了軟體的操作及完成一個工程的鋼筋算量的基本流程並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圖紙有效的結合起來,增強了自身的操作能力,提升了自身專業技能,基本達到學校開設實訓課程的目的和要求。

在整個實訓過程中心生幾點感悟與心得體會:

1、在整個工程中我們要儘可能的熟悉圖紙,明白其中的序號字母代表什麼含義,以及清楚各個構件在圖紙的位置。

2、在鋼筋算量中資料眾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繁瑣,更需要我們的細心與耐心,不能因為粗心而導致最後的工程出量錯誤,造成經濟損失。

3、儘量掌握一些軟體的快捷鍵操作,提升自身的操作速度與工作效率,更好的幫助我們操作軟體。

通過此次實訓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為一個職業人的過程,也使得我明白了以後的人生職業規劃路徑,同樣為我離開學校,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作好了準備。

bim心得篇2

一、bim技術不是一款軟體

之前沒有接觸過bim的時候,總是聽說bim軟體、bim軟體認為bim就是一款軟體。經過這次學習之後才知道,這是對bim的一知半解。在筆者認為,bim就運用數字化、資訊化、引數化將建築專案中的各個階段、各個專業的資料資訊納入bim系統之中,然後進行整合、整合、分析、判斷,最後為專案提供資料支援,提高專案品質、縮短專案工期、節約工程的成本。而這個資訊納入與整合、分析是需要藉助bim軟體來實現的。在工程整個生命週期中,建築資訊模型可以實現整合管理,因此這一模型既包括建築物的資訊模型,同時又包括建築工程管理行為的模型。將建築物的資訊模型同建築工程的`管理行為模型進行完美的組合,在一定範圍內,建築資訊模型可以模擬實際的建築工程建設行為。所以說,bim不是一款軟體。

二、bim技術可以開啟管理效率的大門

從國內外應用的成果來看,bim將為整個建築產業帶來巨大的效益,它可以改善傳統的工作流程,打破資訊孤島的壁壘,將設計、施工、運維乃至質量管理、效率管理得到大幅提升。bim技術可以可以在設計階段讓我們通過3d視覺化模型的建立,避免傳統多圖紙會審時發生的錯漏碰缺等問題。並且將傳統的點線面的2d圖紙,改變成為門、柱、樑、天花板等直觀的3d模型。如此一來,就大大提高了專案中參與各方的溝通效率。施工階段的施工模擬、碰撞檢查、3d模型的拓展可以對施工中重點、難點進行提前預演,減少施工返工,對施工中的進度、成本以及物料使用狀況等進行全面分析,幫助施工企業改善粗放式的工作模式,實現精細化施工。

三、bim技術協同各方

傳統建築工作模式中無論是設計與施工之間,還是它們各自階段之間,資訊都是以碎片的方式呈現出來。難以整合與整合,導致了資訊之間溝通障礙,延誤決策與判斷,進而導致整體專案受到損失。bim技術的應用可以讓他們在統一的bim平臺下工作,大家通過統一的bim模型來進行各自的工作,大家可以清楚看到本階段或本專業的工作狀況與成果。同時,利用多方協同與聯動性讓各方隨意進行編輯與修改,達成模型的統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傳統工作流程。

bim心得篇3

作為一名大三即將畢業建築施工專業的學生很幸運在張老師、趙老師以及劉老師的帶領下上了接近一週的revit一個三維軟體的實訓。老師們在課程中就給我們介紹了關於bim的起源、發展以及未來的在各個領域的作用。同時也算是為我們就業的問題提供了一個方向。 首先是張老師帶我們熟悉了關於revit整個操作介面以及佈置了我們前三天的工作就是一個小別墅的一個基礎三維建模。然後老師說bim設計並不是換一個軟體來畫圖的單純問題,從傳統的主要應用cad製圖的方法到bim軟體設計製圖,設計觀念上的革新、計算機網路環境的支援以及團隊協同意識的培養等方面的鋪墊。

開始我們繪製了軸線和標高,為牆體的建模提供了一個前提。當時感覺它跟cad有一點像,老師說revit跟cad的不同,當然內容較多已經忘了。整個課程是有三個老師輪流負責,老師負責某一塊的內容。在介面左下方有一個屬性攔和專案欄,我們進入了一個南立面的位置,繪製好了五個標高分別命名為室外、室內一層、二層、三層以及屋頂。對應高標分別為-0.6 0.0 3.2 6.2和9.355。儲存專案後就切換到樓層平面圖也就是一個從上往下看的一個投影圖,在上方的欄目選擇了一個建築牆的繪製,裡面選擇某一個建立的物體都會有一個屬性的編輯,在屬性的編輯欄可以編輯你所想畫或者想改的資料。比如一個矩形的長寬高、顏色、它採用的材質等都可以進行修改。這樣你可以很方便的得到你想要的顏色等一些東西繪製了一個基礎的形體後就由趙老師帶我們完成剩下的部分,如何在牆上安裝窗戶、門的繪製、欄杆、樓梯以及車庫的繪製。還有就是關於材料的選擇。趙老師也給我們介紹了其他的功能,比如這個軟體可以直接計算面積,欄目裡有一個明細表的選項卡,它可以在你繪製好一副完整的三維模型後將你的資料整合羅列出來,還有面積以及預算的特點。還有就是屋頂的處理方法,同時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也是下了一番力氣的,因為什麼都不知道,其中的錯誤畫法也是千奇百出。老師們應該也是很費心神了的。

為期三週的實訓結束了,在這三週的學習中,不僅充實了自己的生活,也獲得了許多課堂裡學不到的東西。通過這次實訓,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我的學習生涯。自從走進了大學,距離工作就不遠了,學校為了拓展我們學生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我們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走入社會,在學習操作軟體知識過程中,組織我們進行認識實訓。實訓是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重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它不僅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經驗知識,還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認識實訓過程中,學校也以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和向生產實際學習的能力和方法為目標。通過這次實訓,我收穫了很多,一方面學習到了許多以前沒學過的專業知識與知識的應用,另一方面還提高了自己動手做專案的能力。

bim心得篇4

本人為一家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有幸參加公司組織的bim培訓,此次前來給我們的做培訓的是一家專業的bim培訓機構,叫中國bim培訓網。在12天的培訓中,我對bim,尤其是bim在設計與施工中的應用有很多的感悟,在此總結一下,希望能與其他學員交流。

(一)bim技術在設計方面的應用:在設計階段採用bim技術,可以對建築設計進行分析與優化,確保設計的可施工性。首先要建立相關建築專案的3d設計模型,包括建築、結構及建築裝置等;其次,基於建立的3d設計模型,可進行設計檢測、協同修改。設計檢測可根據需要設定相關引數,確定檢測範圍,從而檢測設計衝突問題,可施工性問題。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和溝通,從而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得出合理的施工圖。通過建立的三維設計模型,實現工程的三維設計。能夠根據3d模型自動生成各種圖形和文件,而且始終與模型邏輯相關。當模型發生變化時,與之關聯的圖形和文件將自動更新。設計過程中所建立的物件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聯關係,當某個物件發生變化時,與之關聯的物件隨之變化。通過建立模型,實現不同專業設計之間的資訊共享。各專業cad系統可從資訊模型中獲取所需的設計引數和相關資訊,不需要重複錄入資料。避免資料冗餘、歧義和錯誤。實現各專業的之該物件會隨之更新。通過建立模型,實現虛擬設計和智慧設計,實現設計碰撞檢測、能耗分析、成本預測等。通過對結構上的分析,利用工具軟體建立3d模型,完成結構條件圖,對結構進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結構施工圖;通過對能耗進行分析,可以對建築物的能效進行分析和計算,從而對節能、經濟、綠色進行更優化的設計;

(二)bim技術在施工方面的應用:在施工中,採用bim技術對建築專案進行虛擬施工(虛擬施工就是:先試後建),對專案施工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和優化,從而發現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施工前就採取預防措施,直至獲得最佳的施工方案,盡最大可能實現“零碰撞、零衝突、零返工”,從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減少資源浪費與衝突及安全問題,指導真實的施工。隨著專案複雜性的增大,如規模的增大以及建築系數數量和複雜性的增加,傳統的2d不能直觀、準確的表達建築物,bim技術的應用,使人們將建築物由2d變化到nd的表達模式,將2d的傳統建模發展到4d、 5d的資訊建模方式(增加了發展時間上、造價控制上的模擬),解決了對縮短工期的要求和控制造價的壓力。在施工中通過採用bim技術,對現場施工等進行模擬分析。通過對工程造價的分析,運用“零庫存”的生產管理方式,限額領料施工,最大程度發揮業主資金的效益;通過工序的分析,bim模型和進度計劃軟體的資料整合,實時監控工程進度,實時調整對環境影響等全面的可建性模擬分析;通過對衝突碰撞檢查分析,建造前期對個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模擬,生成與提供可整體化協調的資料,解決傳統的二維圖紙會審耗時長、效率低、發現問題難的問題。以上是本人蔘加此次bim培訓後的心得和體會,有些地方說的可能不是很深入,希望大家能夠與我多多交流,共同探討bim的未來。

bim心得篇5

剛接觸bim的時候,還以為bim就是一款軟體,後來在學習後才發現bim是一種技術,而revit才是製圖軟體。不知不覺也工作了,好想念在築城學習bim的時候,好想念同學。跑題了不好意思,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這個新手學習bim的心得。

1. bim學習要——提升效率

利用bim模型,可以自動生成相關聯的平面、立面、剖面圖紙,可以做到一處修改,相關聯的所有地方自動修改。並可以提前發現設計、施工當中存在的隱患問題,減少實際施工當中的返工與變更,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這在實際的bim學習課程中也是需要列入重點學習版塊行列的。

2. bim學習要——質量控制

bim全面驗證cad圖紙設計的合理性,提前發現並協調解決設計當中的“錯漏缺及衝突碰撞,不一致”問題,對圖紙進行優化,提高了設計圖紙質量,避免減少實際施工當中的返工與變更。

3. bim學習要——成本控制

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全過程對專案進行模擬、分析,在專案的不同階段科學的調動人力物力,還可以對專案進行概預算,有效控制人力、物力成本。

4. bim要怎麼學——協調溝通

基於bim三維模型一體化的設計交流模式,使業主、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各方全部基於三維視覺化、一體化的bim模型上交流,溝通簡單明瞭、一目瞭然,問題易於施工前發現並修改。

5. bim學習要——資訊整合

基於bim技術的建築資訊三維模型,將原本分散的建築資訊新增在bim模型的各個構件上,這些資訊包含了業主、設計和施工、供應商、材質、廠商、造價等各種資料資訊,這些整合後的資料可以為建築的整個生命週期提供有效、便捷的維護、管理和統計。

希望,通過對bim學習的這些實際應用價值的瞭解,想必大家在選擇bim學習課程的時候也是更有方向性了的,所以對於後期的bim要怎麼學更有效果的問題也是能夠更加明確了的:面向實際應用的bim學習才是更加有價值的bim學習。

標籤:B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