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2寒假讀《呼蘭河傳》讀後感範文3篇

《呼蘭河傳》是蕭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相信讀完作品後的你,也有不少的感慨吧,何不拿筆寫下來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寒假讀《呼蘭河傳》讀後感範文3篇,快來看看吧。
2022寒假讀《呼蘭河傳》讀後感範文3篇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在我的印象裡,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低至零下二十攝氏度,但它也藉助得天獨厚的黑土地養育了生活在那兒的祖祖輩輩。那裡是呼蘭河,是蕭紅的故鄉,也是蕭紅最眷戀的熱土。

《呼蘭河傳》是蕭紅以童年經歷為線索而寫成的自傳,這本書幾乎是以一個孩童的視角來進行敘述,語言質樸生動,讀起來也是妙趣橫生。

全書共有七個章節,主要講述呼蘭河城裡的概況、人們日常的祭祀活動、“我”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團圓媳婦的悲劇故事、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經歷。每個章節都各有特色。然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地還是描寫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的部分。

團圓媳婦是隔院老胡家為小兒子相中的“童養媳”。本來只有十二歲的團圓媳婦因為個子高,怕被別人說嫌,故對外謊稱自己已經十四了,可見當時女性的地位多麼低下。本應該是自由自在、追逐夢想的豆蔻年華,團圓媳婦卻因為過於開朗,她的婆家人竟堅定不移地認為她“有病”。她是“鬼神附了身”,否則怎麼會笑得如此燦爛,嗓門如此大?像老胡家這樣被封建禮教束縛了多年的“頑固派”怎麼會知道這才應該是一個十二歲女孩該有的樣子?他們打她,說“不打出不了規矩人”;他們用燒紅的烙鐵烙她的腳心,說是讓她不再有逃跑的念頭;他們用滾燙的熱開水從她頭上往下澆,說是讓她“靈魂歸位”。多可笑!多悲哀!這一幕幕都反映出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們的愚昧與無知,二三十年代的中國人被封建禮教、習俗捆綁得太久太久了,但是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變本加厲。團圓媳婦最後死了,死在了吃人的封建禮教下,她的婆婆為此哭紅了雙眼。她當然要哭,她怎能不哭?她是哭她在團圓媳婦身上花掉的五千多吊錢竟沒能給她一個“恪守婦道”的兒媳婦。人性的冷漠,世態的炎涼,無不在蕭紅的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蕭紅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她善於用最平靜的語言,講述最驚心動魄的故事,揭露最駭人聽聞的真相。她寫呼蘭河的人安於現狀,只顧眼前利益:“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長去,長不大也就算了。”她寫親戚們相互之間的虛偽:“祖母一死,家裡陸續著來了許多親戚,有的拿著香、紙,到靈堂哭了一陣就回去了。”蕭紅被稱為“女魯迅”,但是我覺得,她不魯迅,因為她的文筆不如魯迅的那般尖銳;同時,我又覺得她就是魯迅的影子,因為他們都把筆尖當作武器,直擊“敵人”要害。我想,這一點在《呼蘭河傳》的最後一章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最後一章的主人公是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磨房裡的窮拉磨人,與一頭驢相伴為生。後來,他與鄰院的王姑娘好上了,還有了孩子。在此之前,王姑娘是人見人誇,有人說她個子高大,是“興家立業的好手”。有人說她的大眼睛很好看,帶著福相。還有更甚者,說要是有了兒子就一定娶她。然而這些讚不絕口的人在王姑娘與馮歪嘴子結婚後卻開始冷眼旁觀。她們認為一個好端端的姑娘嫁給一個窮磨倌,那姑娘的德行也不會好到哪兒去。有人說沒見過哪個姑娘長得跟扛工的似的,有人說王姑娘不是個好東西,說王姑娘的眼睛長得不好。這些人無中生有,為王姑娘“創造”了許多不堪入耳的個人“傳記”,“我”家的廚子王大叔還一心盼望著王姑娘的孩子早些死掉。他們天天扒著馮歪嘴子的窗戶上演一出《竊聽風雲》,一有個風吹草動就立即召喚各家各戶前來觀看熱鬧。多可怕的世俗觀念,如果王姑娘嫁的是個有頭有臉的如意郎君,那鄰里的態度又會截然不同了吧,所以總是會有人見不得別人的好。

人們總是喜歡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高低,同時,人們對一些“不好”的事總是格外地關注,並且盼望著它早些發生,好讓無所事事的人們有些飯後的談資。在心裡,從道德層面上,我們必然對這類行為充滿不屑與鄙視。但有的時候我們又不免成為“湊熱鬧”人群中的一員。當我們見到比我們優秀的人,我們也可能會像鄰里們對馮歪嘴子說閒話一樣,對他人說三道四,甚至以別人的弱點當作自我安慰劑。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像嫉妒馮歪嘴子有妻有兒幸福生活的人們一樣,希望別人的快樂早些破滅,悲劇早些發生。我們多多少少會有這些自私的想法,但很多人是不會付諸行動,這也是缺點中唯一的“優點”了。其實我們周圍都在上演著《呼蘭河傳》,生活就是一部《呼蘭河傳》。

讀完一本書,我從中獲得了什麼?我在問自己。我看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圖景,同時我也知道,愚昧、無知是社會前進的一大阻礙。喜歡“湊熱鬧”是中國人的“傳統”;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一些“非正統觀念”,但無論如何,我們今天的生活環境不再是一百年前的樣子,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固然不提倡那些吃人的禮教和習俗。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想想,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才不至於一百年前團圓媳婦的悲劇再次上演。比如,遇到摔倒的老人,我們該不該扶?這是個社會熱點問題。要我說,該扶,當然要扶,救死扶傷是每一個人都應盡的責任。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先把這份善事做下去,因為我們心中有善,有責任,我們不是馮歪嘴子的鄰居,我們是二十一世紀活生生的“人”,我們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價值觀。

讀完《呼蘭河傳》,我想,我應該對自己的心態加以調整,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不能像過去的人們一樣因為被封建觀念束縛得太久了,沒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我也從書中看到了一些純潔、美好的東西,那就是作者的童年趣事。那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和祖父與“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也讓我為之感動。我們應該明白,童年是美好的,但不只有童年時美好的,任何時期的我們都可以綻放出自己的美麗,我們要珍惜所經歷的每一分每一秒。

感謝如詩歌般美麗的《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後感2

在這個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名為《呼蘭河傳》的書。“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是茅盾對這本佳作最美麗的評價。它是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的文學作品。這篇作品將蕭紅的藝術追求“人類的愚昧”和“改造民國的靈魂”完美的展現出來。

小說寫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東北呼蘭河畔一個小縣城裡的故事。文中的我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充滿著對廣闊世界的追求和好奇。用一雙善良明淨的眼睛打量著周圍的一切。文章一開始就描繪了東北農村小鎮的晨景,大地的嚴寒,凍裂的房屋……一股子北方強烈而粗獷的鄉土氣味撲面而來。在這個小鎮裡面生活著一群平凡無知的人,他們根據傳統的思想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戲,放河燈……可見呼蘭河城是一座沒有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死城。作者輕鬆的諷刺中蘊含著淡淡的幽默和調侃。

文中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極其幸福的。祖父是一個慈祥溫和的老人。作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祕密基地”後花園。在後花園中,作者和爺爺度過了童話般的時光。爺爺會教自己拔草,教自己生活知識,帶給自己快樂,呵護自己成長。作者在文中是這樣描寫花園的風景的: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作者這一段描寫的特別美,詩意的語言,簡單活潑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讓我心情沉重的就是小團圓的死。她年齡尚小,卻為人妻,為人媳,她該多麼難以接受和無奈啊!在新家裡面,受盡了屈辱,自己孤零零一個人,需要多麼大的勇氣才能承受得了啊!她的婆家愚昧,封建,狠心。我難以想象,在那個可怕的時代,當我身處那樣的處境,我又能做出什麼?小團圓來的時候是那樣的蹦蹦跳跳,卻走的那麼心酸。她一生受盡了折磨,先是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著被庸醫,雲遊真人,跳大神等不斷折磨,摧殘……在那個年代,她的遭遇是司空見慣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沒有人可以挽救的。讓我不由得心揪,為她心疼……

《呼蘭河傳》讀後感3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感受頗多。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的筆調描寫了以家為原型的"呼蘭河城"的傳記。呼蘭河城不是安詳寧靜的天堂,那裡充滿著愚昧。但蕭紅還是用淡泊的語氣和包容的心述說了家鄉的種種。她將一片片記憶擺出來,回味著那份屬於童年、鄉土的氣息。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胡家做童養媳。可胡家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地打她,左鄰右舍也支援胡家的行為,都說應該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最後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開始給團圓媳婦看病,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是還不見好,最後聽取跳大神的意見,決定給小團圓媳婦用開水洗澡。洗澡時,很多人來看熱鬧,只見她被滾燙的開水燙了三次,幾天後終於死了。

在當時,她的遭遇在人們眼裡看來是司空見慣的。可在我們現代,這是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的一件事呀!這些愚昧又狠心的人,看得我咬牙切齒,團圓媳婦和我一般大,但她卻不幸生活在那樣的社會裡,是迷信害死了她,是那些麻木、冷漠的人們害死了她,想想都覺得太可悲了。有病應該是請醫生看病,並不是用跳大神來解決問題。我們要相信科學,拋棄迷信。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文明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脫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所以,我們更加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