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很多同學寫的讀後感都是為了應付任務而寫的流水賬,這樣的讀後感對於個人寫作水平的提升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範文最新三篇
《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1

這本書最受用的第一個道理是“目的論”:不再糾結於過去,學會從過去中抽離出來,不讓過去發生的事情過多的影響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膽地否認“心理創傷”,他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客觀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這句話就像一聲棒喝,令人豁然開朗。我們的精神世界本來就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解讀都不一樣。對於過去一些傷害我們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放手,向前看,這其實也是放過自己,放過那個糾結於過去的擰巴的自己。應當聚焦於當下,當下的要做什麼,希望未來是一個怎樣的走勢,為了這個“藍圖”應該有什麼樣的行動。

第二個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認為,如果一個人真想改變,那改變就一定能發生。有時候我們嘴上說想,身體卻往另一個方向行動,心口不一,是因為我們潛意識還不想改。其實“心口如一”就是對我們自身內心的尊重,當然,這需要坦蕩的勇氣,因為改變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比慘淡的現狀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學是關於“勇氣”的心理學。

第三個道理是拒絕“自卑情結”:自卑來源於“比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進進步,但自卑情結則是有害的,自卑情結把自卑當成了止步不前的擋箭牌,有自卑情結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有A才做不到B。這是一種自我麻痺的藉口。哪裡不自信,就努力去改變,如果一些不能改變的客觀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們要換角度去看待,不要急於否定自己,相信自己還有進步空間。Just do it。去做去改變去超越那個不自信的自己,將自卑感作為前進的動力,但不要將它變成自卑情結。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來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較,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不斷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都值得驕傲。

第四個道理是“專注當下”,曾經發生的一切都對你今後沒有影響,決定人生的是當下的自己。這種過分誇大主觀能動性的調調似乎很像心靈雞湯,還是燉了很多年,都快被熬乾的那種,不過,我覺得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總比過分強調“心理創傷”更有現實意義吧。

以上,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到來。不忘初心,專注當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2

上個月有幸拜讀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直接將它列為我在2021年上半年最值得讀得幾本書之一。這是一本有關阿德勒心理學方面的書,正如標題一樣,是一本給人勇氣的書。它採用對話體的寫作格式。我們正如書中的青年一般,20多歲的年紀,有一大堆困惑。書中的哲人用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一步步循循善誘,給人改變,做自己的勇氣。全書的內容一共有五夜的探討,一步一步由外入內深入人的內心世界,給人以啟發,直面自己內心世界的勇氣。第一夜是探討過去,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很重要;第二夜是探討煩惱的根源—人際關係;第三夜是理清人際關係,課題分離。第四夜是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終點是共同體感覺。第五夜是活在當下,賦予自己人生意義。

我最喜歡書中第三夜裡的一段話:“在人際關係上,別人如何評價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換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這本書與我而言,最大的感觸是: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面對別人的干涉,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這也是我在追逐自己人生中需要付出的代價。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湧流勇進,找尋屬於自己對人生意義的定義。另一方面,也給我想要改變的勇氣,不能因為害怕不被接受就停滯不前,堅定做那些自己原本就一直想做的事情,告別拖延,凡事都更堅定一些、自信樂觀一些。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被討厭的勇氣》優秀讀後感3

讀這本書之前,和一個朋友聊天,他說人是追逐快樂的機器,我們不論做什麼,最終都是想讓自己得到快樂。我仔細體會了一下,只要把“快樂”理解的寬泛一些,人生還真就如他所說,一直在尋找快樂的道路上。

為什麼說起了“快樂”呢?我一直糾結於平淡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份一眼望去看不到前途,卻看得到退休的工作,沒有興趣也找不到價值。每天被自己的這些情緒麻痺著,免不了的怨言和負能量。這樣的心態,我怎麼能過的快樂呢,如果這樣的生活是不快樂的,那麼就與上述“人是追逐快樂的機器”的觀點相悖了,既然認同了人生應該快樂,那麼需要改變的就應該是我現在的態度。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感受到快樂,就不可以一直這樣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向前邁進。

如何才能改變呢?感謝好友推薦,讓我讀了這本將大師的觀點深入淺出,用對話的模式講述出來的《被討厭的勇氣》,第一次讀到書名,我認為是“令人討厭的勇氣”,讀罷方知是“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本書語言通俗易懂,讓我這個零基礎學員少了許多障礙,多了些思考、共鳴和感悟。同時也感謝這個勇敢邁出第一步,鼓起勇氣開始寫讀書筆記的自己。深夜,頂著感染“永恆之藍”的壓力。

一、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

哲人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了自己如何生活。

比如中學時期的經歷,讓我失去了對學校社團活動的興趣,選擇了安靜自由甚至散漫的大學生活,本科同學們的就業經歷,讓我決心要擁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走到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沒必要哀怨過去的不如意,也不必抱怨現實的不溫柔,是我自己主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缺乏改變生活的勇氣

哲人說,儘管有些不自由,但還是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更好,也就是說及時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簡單的說就是害怕向前邁進或者是不想真正的努力。不願意為了改變自我而犧牲目前所享受的樂趣(比如玩樂和休閒的時間),也就是拿不出改變生活的勇氣。

哲人的這些話,感覺字字句句都在指向我,骨子裡我也不想安於現在的生活,也想奮鬥打拼成就一番事業,但真正遇到需要我做出改變的時候,比如去二營部鍛鍊,再比如辭職去大城市,我就拿不出打破平淡生活的勇氣。害怕新環境,害怕新領域,害怕新生活給我帶來的忙碌和不安,所以,最終我還是在原地,選擇了不去改變。

三、認真活在當下,跳好人生的圓舞曲

如果選擇不去改變,又會怎麼樣呢?我還是那個糾結抱怨的我嗎?當然不會再是了,閱讀本書的最大收穫就在於此了。引用一段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一是既然選擇了不去改變現有的平臺,那麼就踏踏實實的認真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接納自我、接納現實,並學會如何利用好現有的東西,慢慢的朝著理想的方向努力;二是在共同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慢慢體會“我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這種感覺必須靠積極的參與和付出才能夠得到,也就是說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的時候才能獲得勇氣,而這種價值感(我也把它理解為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三是不要過於關注山頂,我們腳下走過的每一步,度過的每一天都是人生這個旅程中美麗又獨一無二的風景

四、人際關係的王牌,握在自己的手裡

哲人說,提到人際關係,人們往往會想起“兩個人的關係”或者“與很多人的關係”,但事實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認可欲求所束縛,那麼“人際關係的王牌”就永遠掌握在他人手中。

十幾年之前,當我還是個小女孩,害羞靦腆不善於表達,從來不敢由我開始邁出第一步,以至於那個小男生,他到底是不是也喜歡我,應該是一直都無法解開的迷了。

哲人說,如果關係淺,破裂時的痛苦就會小,但這種關係在生活中產生的喜悅也小。只有拿出進一步加深關係的勇氣之後,人際關係的喜悅才會增加,人生的喜悅才會增加。

不敢說和大師的觀點不謀而合,但前期因為小男生帶來的遺憾,也令我痛定思痛,決心做出改變。與人相處中,付出真心,給予信任,鼓勵自己邁出第一步,學著主動表達,不畏懼拒絕,承擔風險,這樣也許會受一些挫折,但絕不會再留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