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實踐活動及心得最新6篇

寫好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我們的思想認知能力,心得體會是我們在面對壓力和挑戰時的思考和應對,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實踐活動及心得最新6篇,供大家參考。

實踐活動及心得最新6篇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1

天空的陰霾,寒冷的雨水,阻擋不了我們向龍佳前行的道路。大家懷著興奮和期待的心情,抵達龍佳生態溫泉山莊。

那裡雖沒有名山大川的雄偉壯觀,也沒有小橋流水的清幽別緻,更沒有繁華都市的流光溢彩,但不失為一座人間天堂,因為在那裡看得見同學們的放肆雀躍,釋放的熱情像路旁那閱不盡的深深淺淺的綠色,將沉睡在你心靈的某個角落啟用。

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同學們不僅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還學會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明白了愛與關懷的力量。

每個專案,每個環節,都無不觸動心靈的某一條神經。哭過,笑過,感動過,憂愁過,釋然過,學會了寬容,學會了關心,學會了團結,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在此次社會實踐之前,或許不相信短短三天時間裡,能夠收穫這麼多,多到甚至可以成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我是最棒的”只有團隊裡的每一個成員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一次次的突破,超越。我們,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可能成為最棒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相信,別人再怎麼幫助自己,扶持自己也只是無用功。我相信我們,但你相信自己嗎?

未來,是一個未知數,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說,現在是最重要的時刻,在身邊和自己一起努力的人,是最重要的人。

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已經圓滿結束了,但社會實踐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讓我們手牽手,凝聚起強大的力量,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一起邁向希望的未來。

只有三天兩夜,卻深藏心底,不忘記。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2

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暑假,理所當然要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不過身為當代大學生,我認為應當在這樣一個較長的假期裡,接觸社會,學會點什麼。母親幫我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是通過一個私人教育機構,輔導一些需要提高的學生。這個私人教育機構招收的學生範圍比較廣,從國小生到高中生都有招收。

我在7月3日晚上回到家中,4號下午便趕到工作單位面試。花了將近一個下午的時間輔導一名八年級升九年級的學生八年級物理。4號晚上便接到通知明天去上班,這個訊息對我來說很是鼓勵,我知道在今後的一個多月裡,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由於暑假剛開始,一些具體安排還沒有真正落實好,所以作為幫手,先是輔導一些國小生的數學和英語,並在午休和下課時間照顧他們。過了一個禮拜,正式工作開始部署。我開始備課,輔導5個八年級升九年級的學生物理。總共授課22天,前10天主要是複習八年級下學期的物理主要知識,是以試卷的形式,將每一章節的重點知識複習一遍。後12天則開始接觸九年級的物理知識。當然這是在我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從中我也知道了老師備課的辛苦。每次教學為2個小時,我課前將每一小節的教案整理出來,劃分好重點,作為資料讓學生們閱讀。每一小節結束都有對應的一套練習鞏固知識。當然每個章節結束,我編排了一套單元測試讓學生們做,讓她們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做到查漏補缺。

在輔導物理的同時,我還開始了輔導七年級升八年級學生的數學,課時也是2個小時。由於新一屆八年級的數學課本改版,資料蒐集在一定程度上難度加大,但經過努力,還是編排了一系列完整的教案。數學的輔導,也是先從複習做起,將七年級下學期的數學知識每一章節以試卷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後期則開始備課講解新課。數學輔導結束也標誌著我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結束了。

驀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陰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無奈。當準備收拾心情,重整出發時,發現原來匆匆的假期裡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實。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家教生涯,現在的我對於“老師”這個稱謂不再陌生,當別人稱呼我“老師”時,沒有了昔日的逃避與羞澀……雖然我的兼職只是沾上了“教師”的一丁點邊,可我能感到這兩個字給我帶來的自豪感。然而當告別了家教職務時,原先最熟悉的稱謂,瞬間只留下陌生的回憶。但至少我瞭解到了,當老師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對於老師來說,肩上的責任讓他們時刻提醒自己,要幫助學生達到他應有的水平。當然,不僅責任心重要,對於一些頑皮不肯上進的學生,老師更需要花時間去開導他們,對此我深有體會。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很無奈,但我要對他們負責,所以我總會在課上提醒他們,為自己而學!此時我也明白了老師的苦口婆心,並非是那麼容易的,作為學生,我們也應當對老師負責。

除了學習到作為老師的經驗,我也體會到了賺錢的不易,雖然其中也出現了不少矛盾,但我更多的體驗到了社會,真正學習到了不少的社會經驗,這些都是我在未來道路上缺少的東西。而且,在家教的過程中,雖然每次都覺得很累,但最後還是做的令自己比較滿意,看著辛辛苦苦的來的那些家教費,我真是深深的體會到,父母賺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父母的血汗錢,珍惜現有的生活條件,體諒他們的辛苦勞動,在家的時候,多幫父母做些事,關心父母、孝敬父母。現在畢竟上學在外,能做的只有好好讀書,這是對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也是我們現階段給予父母最大的回報。

我很感謝母親為我找到的這份實踐的機會,因為這次我並不只是收穫到社會經驗,我還交到了幾個朋友,她們也和我一樣,暑期出來實踐,有些經驗比我豐富,能夠教會我很多東西,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我感謝她們,也會在今後的日子裡好好珍惜這樣的友誼,希望這份回憶會是我走向社會的第一個里程碑!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3

在我的實踐過程中,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各類各樣的事,這些都是在學校裡學不到的,在學校裡也許有老師給你分派什麼,給你制定工作內容,但是在社會上,沒人會給你更多的指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何去做,全都是靠自己去掌握,我們就像離開了枝頭的蒲公英,靠自己適應風的方向不斷調整自己的姿態,

興許在學校裡我們學習成績很好,我們知道這些題目如何做更加完美,任何細節我們都考慮到了,但是真正工作時,更多的細節我們需要注意,面對上司、領導、顧客等等,我們都需要考慮到對應的語氣、態度、舉止等。我記得有一次和某公司經理談話結束跟著他走出會話廳時,正好我是最後一個,當我走出門外,那位經理回過頭,然後走過來把門關上了,說:“這個門要順手帶一下”,當時真的有點慚愧。生活工作中,細節是體現一個人的嚴謹性與認真性的標量,也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古英格蘭有一首名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丟了一個國家。要想做好某件事,必須考慮到每一個環節,注重每一個細節儘量把失誤最小化,那麼終端結果的完美必定水到渠成。我們要反思:為什麼我們樹立了巨集偉的理想,還有積極向上的精神都不能讓夢想實現?也許我們只是缺乏了從細、精處入手的作風,缺乏了處理微不足道的小小紕漏的耐心,。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鍛鍊。在職場上,首先要溝通的就是應聘面試時,在現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面試時似乎越來越“嚴格”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應變能力才能獲得對方的欣賞。而對於很多大學生,特別是那些少與別人交往溝通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劣勢。在這個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能閉門造車,工作、生活上都離不開推銷與自我推銷,別人需要被我們贊可,我們也渴望獲得他們的肯定,這中間的橋樑就是很好的溝通。同時,社會是一個大團體,沒有一個人能夠孤立地生存,人在社會中都回融入這個大團體中,使其在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權衡得當後,必定不會後悔所做之事。

另外,在工作上還要有足夠的自信,當然自信來自於對自我能力的肯定,沒有自知之明的肯定就是自負。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夠自信,就會有足夠的底氣與魄力讓別人信服你,做事便更順暢。

社會是一本百科全書,這裡有廣闊的天地,是一個大舞臺讓每個人盡情表演,顯現著百味人生。人們都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社會的確是處處有坑道,路路有荊棘,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就業壓力,和各式各樣的欺詐手段,我們被催促著成長、堅強、成熟。長大身不由己,成熟悉聽尊便。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明白了很多:決定你一生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當我們選擇了大學這道路,就意味著我們必須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以一個大學生該有的綜合素質面對社會。選擇一個不悔的人生,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我們大學生要在與社會色接觸過程中,儘快調整自己的心態,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眾多才人中有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4

在這次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中,我們收穫了許多心得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有些事寫在紙上總歸是容易的,但真正實踐的程序確切困難重重。

正是通過這一次生活垃圾分類活動,我們瞭解到各地針對生活垃圾分類不規範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我們一起為了這次生活垃圾分類活動去做各種準備,極大地鍛鍊了我們的溝通表達能力、領導組織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感謝組織者能為我們提供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讓我們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讓我們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此次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中,xxx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對垃圾分類有了新的認識。xxx表示小區居民的生活方式十分環保,他們基本不會給環境帶來生活垃圾汙染,他們用完的塑料袋都是捨不得丟的,有的人看到塑料袋還會撿回家繼續用,他們買菜也會帶菜籃子。早些年包括現在年紀大的一些老人洗碗不用洗潔精,而用絲瓜代替。對垃圾分類方面的工作,大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制止隨便排放汙水。每家每戶都要有汙水池,把汙水排到汙水池,讓其經過自然沉澱從而到達淨化的目的。每家每戶也都有修建的沼氣池,這就保證家畜糞即可以被處理並利用。對塑料袋的使用,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這裡的居民那樣,垃圾分類其實不難。

我們重視垃圾分類教育,在垃圾分類工作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安置四個垃圾桶,明確註明每一個垃圾桶回收什麼垃圾。有時候我們費了很大勁去把垃圾分類,但是垃圾車卻把它們混在一起拖走,極大地打擊了我們把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就目前而言,國內垃圾分類回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們仍要堅持垃圾分類回收,不能等到國家垃圾分類回收已到達很高的水平,而我們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仍停留在原地。我們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義務去學習有關垃圾分類回收的知識,並把其落實於平常行動中,並積極帶動周圍的人去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的工作中去,一個人的氣力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更多的人的氣力會聚在一起,垃圾分類回收又有何難?

很慶幸有這樣一群人,在為了垃圾分類貢獻自己的氣力,為我們守護地球母親的美麗,讓我們加入這項偉大的事業中。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5

山,給了我們了憧憬,卻成了他們的障礙,“支教”的社會實踐活動。當我們在大學裡徜徉時,他們卻在深山裡渴望。為了給貧困山區孩子帶去求學的希望,開拓他們的視野,以大學生面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陽光家教社本著“鍛鍊自我,奉獻他人”的原則組織實施了“xx暑期赴秭歸縣支教”的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介紹

本次社會實踐歷時15天,經過水田壩鄉初級中學,水田壩國小,馬營希望國小,茅坪國小,吸引了來自聯營村,馬營村的64位學生。為滿足山區孩子的視野需求,開發他們的思維,發現並培養他們的興趣,支教團開設課程涵蓋“文,體,樂,美,紅” 等。調研當地,針對具體情況,支教團安排上午上課,下午一對一輔導(輔以娛樂活動),並在中午為留守兒童,家住較遠學生提供愛心餐。

課程安排

1.文化課程:我們開設了語文、英語、數學三門基礎課程,分析學生基礎成績,加大了英語課程的投入,另外針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展開了針對性的輔導,對成績相對落後的同學,起到了較明顯的成效,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認可。文化課程共計30餘節,前後受益學生近百人。

2.素質拓展課程: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綜合素質,我們同時也開設了手工製作、紅色教育、地理文化、影視欣賞、安全教育、歷史故事、健康知識、美術、音樂舞蹈和體育活動等10門興趣班課程。此舉更加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由於時間和人力有限,我們各科分別開設了2節課,學生興趣濃厚,現場氣氛高漲。

3.支教聯誼會:為了紀念我們這些天來的支教生活,給本次支教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支教團在13日下午舉行了一個小型彙報演出活動。其中,有學生的美術展、手工展,歌唱表演,秭歸特色花鼓舞,學生t臺秀,老師們的合唱,音樂伴舞,學生方言相聲,家長致謝詞等。山裡雖下著大雨,卻絲毫遮掩不住學生們的激情。他們的表演雖然看似稚嫩,可他們在場上的認真與執著的態度,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志願者。聯誼匯演結束後,我們留影依依惜別,將那股不改的熱情和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老師和學生的心裡。

感恩行動之走訪

為了融入當地,瞭解學生,我們深入開展了走訪活動。由於山高路險,走訪之路無疑是困難的。時常翻過幾座山,冒著大雨,踩著泥濘,艱難挺進約兩個小時才到學生家裡。走在走訪路上才體會到學生的艱辛與堅強。

在走訪活動中,我們共計走訪中共老黨員2位,貧困學生家庭5家,留守兒童家庭20餘家。我們認真聽中共老黨員講述革命蘇區的歷史故事,瞭解抗戰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敞開心扉的交流,捕捉家長的思想,聽他們訴說著各種艱辛,一方面面對他們的“上學無用論”,“女生不必讀太多書”,“學生成績差,學校老師無用”等言論,走訪志願者轉換角度,換位思考,給他們傳送“知識改變命運”,希望他們多些理解,多些支援,和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我們認真詢問村民的經濟來源,經濟收入等情況,村民們向我們訴說著他們的艱辛和無奈。當地山區閉塞,交通不便,經濟落後,大多青年都外出務工,所以留守學生很多,由於家庭的貧困,家長們只能被迫讓孩子輟學。聽著他們的故事,我們無數次落淚,卻也無能為力,社會實踐報告《“支教”的社會實踐活動》。

走訪中,我們也向部分學生贈送了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具,雖然我們不能給予他們太多物質幫助,但更重要的是把我們的關心傳達給他們,幫助他們重拾信心,鼓勵他們自強奮進,為改變現狀而奮鬥。

支教成果(收穫)

1. 文化課堂上,我們帶去了普通話,成語新說,英語角,奧數和趣味數學,彌補了他們學習(受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和口語表達能力,瞭解到說普通話的意義,接觸到不一樣的數學。

2. 素質拓展課上,我們盡力引進新東西,帶領他們自己摸索,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優點。不少學生愛上了美術,學會用廢品做環保手工品,手語操讓他們懂得感恩,並瞭解了黨史,黨政等紅色歷程,並能反用革命蘇區紅色故事。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餘文化,也為他們的童年回憶增添了樂趣。

3. 思想交流上,我們以平和的語氣,謙恭的姿態,隨和的態度,以一個朋友或哥哥姐姐的身份進入他們心裡,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和他人交流,使他們走出山區貧窮孩子的自卑心理的陰影,建立自信心。記得我們剛來時,孩子們從不敢和別人說話,上課不敢發言,課堂氣氛始終調不起來,經過我們的引導交流,把課堂交給他們,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最後他們上課都能踴躍舉手發言,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不再跑遠,和不認識的學生也敢去認識了,回家也主動關心父母和爺爺奶奶。

4. 陽光愛心餐:由於當地留守兒童較多,且地廣人稀,部分學生家住教遠,為解決學生中午吃飯問題,我們每天中午都會多做飯,讓不能回家吃飯的孩子和我們一起吃飯。此舉不僅使孩子們體會到了家的溫馨,給留守兒童心中添了一抹陽光,更是受到當地學校領導,村委會,學生家長的高度讚揚。

5. 支教團自身:支教結束後,不少隊員都說“我們得到的遠比付出的多”。隊員在支教中扮演了老師的角色,增加了大學生的責任感,學會從多角度鼓勵他人,從事社會志願服務,對農村基層有了更明確地認識,也提高了自身的志願服務水平,遇到問題懂得如何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支教團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團隊成員不怕吃苦,敢於挑戰,互幫互助,每項工作都順利進行,並努力塑造大學生形象,影響國小生。

大學生短期支教困難及發展

1. 資金短缺。資金來源方式一般有學校撥錢、志願者自費、贊助合作、當地政府補助、公益基金等。由於支教公益專案運作所需經費較多,志願者不能高額承擔,贊助合作所需宣傳力度大,偏離公益主旨,當地政府以及學校經濟有限,支援力度下降。資金短缺,專案運作困難,成為公益專案發展的瓶頸。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參與進來,傳遞愛心,回饋社會。

2. 當地學校、村民的觀望態度。部分校方認為短期支教不能給學生帶來什麼改變,無論是知識還是方法,校方認為還需為此提供場所,承擔風險及一定的接待費用或支教運作資金。也有村民則認為支教對學生成績沒有太大幫助,只是暑假的培訓班。在素質拓展與文化課中,家長們更傾向於文化課的成績提高。

3. 支教團隊的自身不足。

(1)志願者知識儲備不足,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們的疑惑難題

(2)非專業老師,未經培訓或培訓力度不夠,不能很好達到教學效果

(3)志願者自身的思想程度,心理承受力,吃苦耐勞度不高,當遇到困難時,情緒容易波動(歸結為支教定位)

4. 如何帶去“新”?幾乎所有支教團隊認為,短期支教不能給學生知識上以幫助,卻可以將大學生的新思想,新世界帶去大山。然而,如何推陳出新呢?其中大學生能力有限,國小生接受能力有限,新怎樣體現?怎樣均衡有意義和有意思?在考慮公益的同時,也要考慮受益。

5. 持續性問題。一般支教持續性差,後期工作沒有收尾。山區學生心理產生落差,支教效果隨之消逝,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當地村民的生活仍然得不到改善。所以,後期合作專案(助學,學生交流,支教資訊反饋)一定要有。學習華中農業大學貴州老師來漢培訓、社會公益資助等措施。

6. 支教定位。大部分支教志願者返回後都覺得自己所做的和自己出發前所想的相去甚遠,多少都有點失望,他們懷疑自己的支教行動到底有多大的效果。那麼這就需要為支教準確定位,志願者也要擺正心態。支教體現的是一份愛心,不在於你做了多少,造成多大影響,而是讓愛心成為一種信念,本著鍛鍊自我的心態從事公益。

支教感想(節選)

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這裡的孩子很懂事,在這裡的孩子大多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因為父親或是雙親都在外地打工賺錢,為了養活這個家可能一年都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會讓孩子早些學會自己處理一些小事,可是這也會帶給孩子另一種負面影響,長期得不到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心理更加孤獨,有時候孩子們只是需要一個傾訴者,聽他們傾述他們自己心中的煩惱,就算這些煩惱在大人們眼裡什麼都不算,我有一個學生,平時不管課間還是上課都很活潑,有一次她不舒服,我把她送到村裡的小診所,我準備給她媽媽打電話,孩子拉住我說不要跟媽媽打電話,媽媽很累,我細問的時候她才告訴我她父母離異了,平時只有媽媽在家裡,什麼都是媽媽幹,很心疼媽媽,自己卻無能為力。說著說著眼淚就留下來了,我抱著她,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在那,生活過得簡單而充實。和隊員一起,早上上課,下午輔導,一起做飯,一起吃飯,一起討論,感覺幸福來得就是這樣簡單,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收穫著滿滿的感動!縱然一切都不那麼順利,每頓飯要幾個小時才能熟,菜沒炒熟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吃著炒糊的麵條也能傻樂,面煮一半爐子壞了去買泡麵。。。到現在還記得那麼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也下廚了,還把手燙出了一大水泡,全才隊長任勞任怨地撿柴生火做飯,女隊長曼姐的腿因出去了一趟蹭得紅一塊青一塊。困難很多,麻煩很多,但我從沒聽到任何人有過抱怨,在與他們的同行中,我似乎也學到了些什麼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學會承擔,清楚的認識到還有很多窮人掙扎在生活的邊緣,還有很多孩子因為父母外出掙錢而留守,還有很多孩子在迷茫自己的未來,還有很多像聯營,馬營這樣的山村需要社會的關注。我們已經從這個社會享受了太多,應該學會感恩,回饋社會。支教只不過是愛心活動裡面普通的一件,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我們在一起。

實踐活動及心得篇6

這是我第二次下鄉支教了,每次下鄉都能帶給我新的收穫和感動。孩子們至真至純的感情,隊友們團結互助真誠貼心的友情,以及對生活重新燃起的激情,這些都將永遠珍藏在我心。

作為支教組的組長,我的任務是協調各位老師的時間安排好每天的課程,收集老師和孩子上課的反饋情況,對課程安排進行調整,對上課方式進行改進,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們喜歡的、平時上課學不到的、又實用的知識。同時,我還負責本次活動的全程攝像、後期視訊製作工作。整個活動中,我不斷收穫經驗,在一次次的鍛鍊中慢慢成長進步。

可愛的孩子們

支教組給孩子們上的語文第一堂課是弟子規,希望能通過弟子規的學習引導孩子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意規範自己,學會做人。上課時間我在教室和他們一起上課,對他們學習進行指導,下課就陪著他們聊天說笑,我帶給他們歡笑,他們帶給我無盡的快樂。我喜歡每天放學送他們回家,上茶、中茶、下茶、魚井和稼貴我都去過,每次都會對其中幾個小孩子進行家訪,瞭解他們的基本資訊。每次在送他們的路上都是愉快難忘的,感覺時間過得飛快,一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了,也許也只有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和孩子們才有更多的機會交流,個人覺得送孩子回家和走訪是我們支教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孩子們和我們的關係也在這一互動中越來越深,我們也彼此更加了解了彼此。我應該感謝吳娉婷和吳秋燕兩名學生,她們每次都和我一起去,在和村民的溝通交流中充當著翻譯,尤其是我們遇到的一位留守老人,她倆幫了我們很大忙。那是一位九十歲的老人,兒子媳婦和孫女都出去了,自己一個人在家,砍柴、做飯、洗衣全部自理,生活十分拮据,家裡炒菜的油都沒了。我們幾名志願者拿了50元給老人,老人一直感謝不已。走訪的村子裡基本上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多少覺得有些淒涼,留下這些老小,這個家還算個家嗎?上不能孝順父母,下不能教導兒女,打工的父母親,您扔下的是一個家呀!

孩子們連普通的關愛都得不到,談何理想、談何學業?每個孩子的頑皮其實都有一定原因,缺少父愛母,家裡沒人管,想念父母,愛表現、內心敏感等等,這的孩子大部分都有一定心理問題,我們的陪伴是短暫的,他們人生路上時刻都需要關愛。每一天的忙碌之餘,我總喜歡陪著孩子們玩,即使還有任務沒完成,我還是先陪孩子,我想這是我們此行的現實目的,帶給他們本應有的童年的歡樂。同時我也收穫了感動,感動手工課上孩子送給我的紙鶴和紙花,感動龍玉美把最喜愛的玻璃球和醜小鴨送給我,感動吳秋燕特意給我弄的一杯甜酒,感動著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來感恩。我想,我們每天走訪,收集資料,做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給予關心和關愛,這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愛與團結的隊伍

我們,“xx”志願服務團的成員在下鄉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考慮了很多情況,就在瞭解了xx具體情況時仍然做了很多工分配。草地上支教組的成員們在討論如何上好課,辦公室裡為做好各方面準備連續開著會,關愛孩子的一個個細節,上的每一堂課等等,無不顯示了團結的力量。到達xx完小,每天早上七點鐘升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新的一天。做飯的做飯,幫廚的幫廚,打太極的打太極,挑水喝、洗衣、煮飯,吃飯先唱紅歌,每天放學送孩子回家,晚上的總結和工作安排大會,寫心得,洗澡,睡覺,一切都那樣有序的進行著。一天的生活排的滿滿的,融入了孩子們的快樂,愉快、充實,而又充滿了激情。

剛來第一天,看到這兒的孩子髒兮兮的,不講個人衛生,龐波和唐維等幾個志願者就一起給幾個孩子梳理頭髮,洗乾淨手和腳,給他們修剪指甲,整理個人衛生。這不只感動了我,其中一個孩子更是感動得一邊擦著眼淚。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有多久沒有洗過頭髮、洗過澡了,19號那天我們志願者專門抽出時間來給所有的孩子洗頭髮,看著那洗了一遍又一遍卻還是洗不乾淨的頭髮,我們心裡一陣心酸。

除了xx村的孩子,其他小孩每天都要走近一個小時的路才能到學校,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家人放心,同時便於收集資訊,我們志願者每天都會送孩子回家並進行家訪。一些孩子在回家路上由志願者揹著,牽著,帶回家,也正因如此很多孩子在路上與我們敞開了心扉,放學回家的路上也許是孩子們最高興難忘的時刻。每天我們將資訊整理,希望能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和幫助,我們也因此和孩子們在短時間內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住在稼貴的xx同學感冒了沒來上學,羅老師和志願者一起去她家看望她,並給她送去感冒藥,叮囑她注意好好休息;當發現吳鳳金感冒發燒還來上課時,我們馬上給她送去藥,讓她先好好休息;當xx赤腳踩到玻璃時,我們志願者晚飯都沒吃就將他送去診所處理傷口;有孩子擦傷了,我們為其塗藥;有孩子拖鞋壞了,我們為她用針線補好;孩子想媽媽了,我們抱著她讓她如同躺在母親的懷裡沉睡;有孩子哭了我們哄她;有孩子想玩了有我們陪伴;孩子餓了我們帶他們去小賣部買吃的;這一點一滴都被孩子們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上。我們用愛守護者每一個孩子,溫暖了每個孩子的心。也許我們帶去的知識有限,可我們真正帶去了歡樂和關愛,短短13天,離別的時候孩子們才會那樣依依不捨,才會在自己的夢想上寫下‘老師不要走’。

我是個感性的人,我真的被這群孩子感動了,也被我們所有志願者所感動,希望孩子們有我們的陪伴和指引,能夠好好成長。

充滿激情的生活

與其說我給孩子們帶去了多少知識,教會了他們什麼,不如說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對生活充滿激情。作為一名老師,站在講臺上上課沒有激情,孩子們怎麼會認真聽。有了激情孩子們才會被你的課所觸動,受你的感染而認真學。這是我在上課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激情的老師上課孩子們同樣熱情洋溢,缺乏激情,下面則會有吵有鬧,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為人師表,就必須調整心情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激情也意味著耐心,只要有耐心,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第一天正式上課,到了中午,看到孩子們餓了用方便麵袋子泡著方便麵吃,我突然一陣觸動,方便麵居然能這麼吃,在他們看來這是多麼平常的事,而我卻真想不懂,要是我寧願不吃。我也突然明白,自己對生活要求比他們要高。他們破了爛了的衣服仍然穿在身上,有雙涼鞋已經是很好了,破了又縫,縫了又補。而我們呢?穿衣還講究名牌,破了甚至髒了一點就扔掉。我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有比他們快樂多少嗎?我反而更加羨慕他們的知足常樂。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去抱怨的了,文章而更應該充滿自信和激情,去完成生活的理想。

孩子,我們的離別只是短暫的,我們會一直關注你們成長,做你們的朋友,將關愛一直延續下去。

幸福源於激情源於愛,用激情擁抱生活,用愛擁抱他人,幸福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