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三篇

寫讀後感之前,一定要認真的思考,想一想自己的在讀書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啟發,這樣寫出的讀後感才會讓人產生共鳴。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三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

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接觸關於財商的書籍,給我多年以來固有的認知特別大的衝擊,自己的無知也令自己慚愧萬分。

那麼接下來就談一下我的切身感受:財商和智商還有情商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口口相傳的事情。在我的受教育程度裡,不管是學校還是家裡從小就知道讓我好好學習考試要考第一名。但是,從來也沒有人告訴過我考第一名能做什麼。那些好的學生會受到老師同學乃至親友鄰里的誇獎羨豔讚美,給了父母 極大的滿足感。這便是我當時的想法,自然而然我也並不是一名所謂的好學生或差學生。虛度的時光追悔莫及,幼時空虛寂寞時尋找的答案現如今找到了。

智商情商財商其實更像是自行車的三腳架,缺了其中一部分就沒有了穩定性。就像人缺失了其中一種也不能算是一個受過教育的完整的人,教育的缺失給人類帶來的遺憾是毀滅性的。

智商情商和財商這三種思維應該是教育的一個整體,應該是像上學時期考試要考第一名那樣的普及和不容置疑。假如到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教育體系才算基本完善,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教育出來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利己優民乃至報國。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

大學畢業後忙於工作,或者由於各種原因已經沒有閱讀的習慣了,常常在讀完一本網路小說後感到人生乏味與空虛,於是又急於尋找下一個故事,一個虛幻的,能夠引起自己內心共鳴的故事,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了一年,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對著天花板,想著自己的未來,想著現在的生活,感覺就像溫水煮青蛙,用現在的安逸葬送了未來的苦難。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過所謂的窮爸爸,富爸爸,讓我很好奇,上網找了半天發現原來是一本書而已。由於好奇心驅使我下了一本電子書翻了翻,然後我就不淡定了。

你會發現他的觀念是如此的與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與眾不同。他教育我們要掌握自己的財務,他說儲蓄是最笨的一項投資,在富爸爸理念裡,最重要的兩個觀念是:財務自由和持續收入。或許你沒有聽過這兩個觀念,或許你聽過但是你認為他與你就想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交叉的一天,那麼我要告訴你,你錯了。一直以來我都有個想法,就是這樣一直打工,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有時候會覺得如果工資高點或許就可以了。

從來沒有更深一步的認知,富爸爸告訴我們,上班族永遠無法跳出老鼠賽跑,唯有創業才能解決你的財務自由,解決你一輩子有關錢的問題,所謂財務自由,就是說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賺錢的狀態,富爸爸說不要為錢工作,但是想想我們周圍的人80%都是為錢工作,為老闆工作,不管是普通的上班族,還是高新族,還是說專業人士,醫生,律師,會計師等等,你都會發現,我們努力的賺錢,想讓自己的未來生活過得舒服寬裕點,但是往往會發現,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解決一個月的財務問題,甚至我們有時候還會透支下個月的工資,日本人有個形象的說法,就是“窮忙族”,就是說你每天很忙很忙,忙得沒有時間休息,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你一個月,一年下來你的收入減去各項開支,所剩無幾。有人會說只要我努力工作,就會有機會漲工資,那我想問的是,這樣的機會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你永遠只能在無望中等待,還有人性總是這樣,當你的收入增加時,你會發現你的支出也在增加,因為慾望讓你想要更多,如果哪天趕上公司的政治鬥爭,不知道你會不會成為那個被犧牲的可憐蟲。百度百科裡面定義財務自由是這樣的:財務自由,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金錢發愁,因為你有其他投資。當工作不是你養家餬口的惟一方法時,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獲得了快樂的基礎,也達到了財務自由。

所以關鍵問題在於說,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你工作的價值是什麼?然而答案往往是絕大多數的人工作只是為了養家餬口,或者說獲得解決自己的財務支出,所以一旦沒有工作,他們就會急於去尋找下一份工作,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選範文

大學時曾有位將“省一塊錢就等於賺一塊錢”當口頭禪的老師推薦我們去讀《富爸爸窮爸爸》,當時不屑一顧:那時這書正在熱銷,不想跟風。

出來工作近一年,拿著微薄的工資,雖非月光一族,但境況也好不到哪裡去。考慮到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以及自己極有可能成為骨灰級剩女的現實,於是不得不硬著頭皮進行理財規劃,作為長遠之計。然後習慣性地百度搜索資料,然後搜到了《富爸爸窮爸爸》,再然後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最後得出了以下心得:

1、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坦白地說,讀了這一系列的書,我最大的收穫不是理財的知識,而是幾下警棍,其中最狠的一棍就是“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一直很忙,生活上的就不說了,工作以來,全辦公室我是最忙的一個。因為忙,我以一個入職半個月的新人的身份接手公認物控組最繁瑣的包裝物料而忽略了為什麼接手的人是我而非別人;因為忙,在入職4個月後接下了飛利浦組幾個最難跟的型號而忽視了自己拿一個人工資做三個人工作的事實;因為忙,在全部門其他人都悠哉閒哉的時候天天加班,陷入了智豬博弈的困境不可自拔……

終於靜下心來,發現其實問題早已存在,而我也不是完全沒意識到,只是不願意面對事實,也懶得改變,於是以前以忙為藉口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事實。

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這一棍,很猛,很痛,也很有效……

2、窮人為錢工作,錢為富人工作。

其實這一點一直都很清楚,只是不肯正視。窮人為錢而工作,錢為富人工作,所以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因稀少而成為傳奇。

3、用“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代替“我可付不起”。

這兩句話,一個是陳述句,另一個是疑問句,一個讓你放棄,而另一個則促使你去想辦法。說“我付不起”這種話會阻止你去開動腦筋想辦法;而問“怎樣才能付得起”則開動了你的大腦。實際上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棒的“計算機”。“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輕易就說“我負擔不起”這類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

我很大程度上是悲觀主義者,所以更多時候我會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正如上面所說,我是個懶人,不僅僅是金錢上,對待其他事情我也總是輕易地用“我做不到”、“我不會成功”和“結局一定不好”一類的話來搪塞。相應的也就不戰而敗反正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不是嗎?再然後真的……

從現在開始,禁止自己輕易說這類話。

4、分散風險也意味著分散收穫。

來自貧窮的家庭,我所受到一直是“窮爸爸”式的教育,包括“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掙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和“你以為我會印錢”。而我對錢有一種難以擺脫的狂熱,卻又看多了賭徒投機失敗的教訓,所以投資的時候總是想著分散風險,雖然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卻從不曾越線。可以說今後依然會會考慮分散風險但也會平靜地接受收穫減低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