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通用版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我們都知道教師聽課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經常性職責與任務,聽課是我們加強個人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有效方式,你會寫相關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通用版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快來看看吧。

通用版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三篇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

學生的思維訓練角度來考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對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從知識結構入手,考慮教學概念與已學過相關概論的關係以及教學概念本身的特點,然後從學生的認知角度考慮,能夠訓練或培養學生的什麼思維方法,創設切實可行的情境。下面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讓概念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生成的一些做法,供同行者參與。

1、通過歸納創設教學情境

國中代數,對新內容的學習較多地使用了歸納的方法,相當部分的運演算法則和運算律都是通過歸納出來的,即是從個別、特殊的事物探究總結出一般的規律,它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思維方法,適合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它不僅適用於公式、定理、法則的歸納與發現,也適用於對某些概念本質屬性的探究,可以作為情境創設方法,以單項式概念教學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請同學們回憶,代數式是什麼樣的式子?(找幾個同學分別寫出幾個代數式)

分析:提問三五個同學,在黑板上寫出五個左右的代數式,其中可能有單項式,也可能有多項式,然後老師把其中的單項式選出,若個數不夠,老師可以把備課時事先準備好的單項式再補充進來,得到一組三到五個單項式的集合,為下面的探究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所研究的單項式大部分是由學生提供的。

問題2:認真觀察黑板上的一組代數式(4a2c,-2y,_3,0.1m2n3),說出這幾個代數式的特點,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分析:學生可能對“相同的地方”不太明白,老師可以給予提示,即它們之間在運算種類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以便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討論,朝著“它們都是數與字母的積”的方向努力。在此基礎上觀察出它們不含有什麼運算,也為以後學習多項式作好準備。

問題:同學們好好想想,-2、_,是不是單項式呢?

分析:又回到特殊情況,使學生懂得單個數、單獨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通過類比創設教學情境

一般來說,一個概念都不是孤立的,一些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對那些相近或相似關係的概念,因為它們有著諸多的相似,所以用類比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類比的方法不是嚴格的數學證明方法,它是根據事物間的共同特性,由一事物研究另一事物的思維方法,可以作為概念教學的情境創設方法。下面以同類二次根式為例加以說明。

問題1:回憶同類項的概念,寫出一組同類項,並指出這一組同類項“同”在什麼地方?

分析:由於同類二次根式與已學過的同類項的共同特點是“同類”,的所以在類比之前要強調“同類”的含義,只有弄清楚了同類項中“同類”的意義,再進行類比到同類二次根式才能產生思維的飛躍。

3、直接說出概念創設教學情境

概念教學的目的不僅在於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學習到某種思維方法,然而有的概念,它的定義象名詞解釋一般,這種概念的教學情境創設可直接給出其定義,然後讓學生分析理解定義的文字表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以多項式的項與次數為例加以說明。

請認真看並理解投影或小黑板上的語句:

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

多項式裡,次數最高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問題1:指出下列多項式是幾次幾項式,有沒有常數項?常數項是多少?

-3_+1 , 5_2-2_-7 , a2-2ab+b2 ,a-2ab+2ab2-6

分析:只要學生在討論中搞清了如上問題,則說明對上述定義中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然後再不斷加深認識。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

10月15日—17日,臨沭縣國小數學優質課評比在我校舉行。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短短的三天裡,我們除了按規定認真上課,其餘的時間都在認真聽課,每天至少聽三節課。參賽的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都浸潤著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紮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都是各位執教教師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現,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一、課堂上數學味更濃了

一是匯入環節,老師們設計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開門見山,有的直觀、形象,有的生動有趣,有的巧設鋪墊,每一節課的情境創設都讓我們品出了數學獨有的味道。

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練,同時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生彙報表達觀點或是總結數學概念時引導規範學生的數學語言。

二、學習方式更適合於學生

表現在課堂教學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關注的是全體學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另外,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年齡特點,讓自學回歸課堂。許多老師針對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自學,不僅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無需滿堂講,教的輕鬆,學得愉快,效果好。

三、小組合作有成效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恰當的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需要討論交流時,教師組織同桌或是小組的學生一起合作學習,在彙報展示中學生的精彩發言和教師適時的引導與總結評價更體現了這一形式的高效。

四、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

我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看到老師們精心設計的課件,每一環節的畫面、文字排版、動畫變換,不僅製作水平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真正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反思自己的教學,今後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1、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深研教材,領會課標要求,明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針對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從匯入到探究活動到鞏固練習以及達標測試,精心設計每一環節的教學,合理分配各環節教學時間,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該放手時要放手,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錘鍊教學語言,提高教學機智

班額大,學生存在很大差異,為照顧後進生,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往往講的過多,語言不簡練,對學生的表現不能很好的進行引導和評價。今後教學中多向優秀教師學習,採用合適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學能力,有效地組織學生的探究活動,評價方式多樣。

聽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從講課老師身上汲取優點,找出自身的不足與差距,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聽課心得體會3

這是一節很新穎的課,“自行車裡的數學”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後面的一節綜合應用課。本節課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已學習過的圓和比例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性。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王老師將自行車搬進課堂,在學生的眼裡,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老師首先從咬合的大小齒輪轉動的圈數和鏈條傳動為切入點,從學生已有的反比例知識儲備出發,為學習自行車裡的數學,作好鋪墊。然後再通過質疑引入例題教學,讓學生在說一說、試一試的活動中分兩個層次及由淺及深地全程參與到“前齒輪轉一圈,後齒輪轉幾圈”“要是蹬一圈,能走多遠?”的問題討論全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行車前後齒輪的資料進行仔細的觀察、分析、計算,得出結果。從而建立數學模型,這樣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同時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聽了名師工作室丁老師的對王老師本節課的點評,讓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丁老師談了自己怎樣去上這節課,首先她直接切入主題——自行車裡的數學,讓學生談自行車裡有哪些數學知識,學生談自己對自行車已有的認識與瞭解,老師適當引導,把問題引入“蹬一圈走多遠”,讓學生選擇方法解決這一問題,最後統一意見用計算的方法。那麼解決這一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讓學生分析探討,得需要知道輪子的周長及轉的圈數,輪子的周長很好解決,轉的圈數就需要知道前齒輪和後齒輪的比值。整個教學過程丁老師只充當一個很好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丁老師的課堂中學生不是機械地記憶一種題型及解決問題的模式,而是全程參與瞭解決問題了過程,讓能力得到了提升。

丁老師不僅對王老師的課進行了點評,而且還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如:上好一節練習課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內容選擇合適的授課方式;數學教學應多於生活及社會融合,多做一些與生活緊密聯絡且有意義的實踐作業(如調查會員制、怎樣選購一樣商品、怎樣用A4紙做體積最大的圓柱);教師不要成為教材的奴隸,對於含有π的繁雜計算的題目結果可不計算出具體數字,減輕孩子的負擔……

雖然活動進行了兩個多小時,但是仍覺得意猶未盡。王老師的成穩大氣及丁老師對教育教學的獨到見地讓我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