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落葉讀後感6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小夥伴們對書上所寫的領會,為了深化我們的讀書感悟,一定要將讀後感寫好,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落葉讀後感6篇,供大家參考。

讀落葉讀後感6篇

讀落葉讀後感篇1

週六的中午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暖暖的太陽陪伴著我。我想我應該乾點什麼,這時,一本親子系列的繪本《落葉跳舞》映入我的眼簾,身為一名幼兒教師,讀兒童繪本是常事,但今日讀了《落葉跳舞》後感觸頗深。

?落葉跳舞》的作者是日本作家伊東寬,他想象力非富,利用落葉創作了一個個賦有生命的小精靈,讓人看後忍俊不禁。看那些用樹葉拼出來的圖,一個個都充滿了情趣,有的張牙舞爪、呲牙咧嘴、有的露出標準的八顆牙開懷大笑、有的眉頭緊皺像是在思考什麼......哈哈,實在太有意思了。

落葉,從字面上看就是樹上掉落,枯萎的葉子。金秋十月,落葉樹上的葉子基本上都枯萎了,風一吹,葉子紛紛落下,隨著秋風翩翩起舞,一會來到田野、一會來到小溪、一會來到屋頂。它們旋轉、跳躍。落葉,意味著生命走向盡頭,即使它們失去了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我從繪本簡單的字裡行間中,不難看出它們都是樂觀的,它們用一種更自由,更瀟灑的方式去詮釋另一種美。哪怕是在某一角落裡靜靜躺著,它們也是在期待一陣風的到來,把它們吹向無邊無際的空中。落葉也知道在它們死後將會無聲無息地腐爛在泥土裡,但它們:不曾哭泣過,就好比龔自珍寫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因如此,它們離別時選擇了自強不息、積極向上、樂觀地為樹媽媽跳舞,來年的春天又來打扮樹媽媽。

生活中自強不息的人也數不勝數。如: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海倫·凱勒,她在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但她堅持不懈的努力,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其中《我的人生故事》是自傳性作品被世界稱為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蹟傳遍全世界。

其實這樣的人很多,在我們身邊也有,他們或許不出名,但是他們頑強的生活著,和落葉一樣,自強不息,為更好的明天而奮鬥,他們的事蹟催人淚下,鼓舞人心,作為走在幼教道路上的我,在工作中碰到小小的挫折,在生活中遇到小小的不順心,我們就埋怨或放棄嗎?相比之下,我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幸福!孩子們活潑可愛,天真無邪,像天使一般陪伴在我的身邊。

他們就像是一盞指明燈,指引我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要以後他們為楷模,讓他們時刻鞭策著我努力工作,為培養祖國的花朵盡心盡責,為了明天更美好而自強不息。

讀落葉讀後感篇2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當著落葉紛飛》,看完會有很多感觸與疑問。作者描繪了十四歲留守兒童沙莎的“草樣年華”與重回人生正軌的心路歷程。

?當著落葉紛飛》的主人公——一位十四歲的留守兒童沙莎。頭髮短的像刺蝟因為父母的許多不得已讓沙莎和爺爺相依為命。讓她不禁感慨“說什麼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生存狀態堪憂,成績下降,心理失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水準滑坡…嚯,全沾上了!什麼特殊群體,不就是一群壞小孩嗎?壞小孩怎麼了?如果“壞小孩”(的名聲)可以換回老爸老媽在身邊,我要大聲說:我—願—意!”沙莎是多麼缺乏父母的陪伴,她為了可以換父母在身邊竟然願意挨老師罵,受同學欺負……

沙莎有個朋友—阿三,阿三送給沙莎刀子,她喜歡上了刀子,刀子雖然給沙莎帶走了不愉快,但是卻帶來了厄運。因為一次意外,沙莎捅傷了一個少年,被關進了少管所。沙莎在少管所中雖然失去了刀子,但卻愛上了看書,並且迷上了作家何大草的《刀子與刀子》。也遇到了上海的記者潘小姐。潘小姐與沙莎書信交流。之後潘小姐將沙莎的故事登在了報紙上,抒發出沙莎所面臨的所體會的成長的痛苦,青春的迷憫。

但就在一切將有所好轉之時,沙莎撒了個謊,逃出了少管所,得到了自由,但也踏上了逃亡之路。

沙莎也喜歡寫日記,日記中記錄了艱苦但又快樂的少管所時光,向我們介紹了一個熱心幫助沙莎的“周媽媽”,她幫助沙莎找到了她的爸爸媽媽。沙莎的日記中還記錄了她逃出少管所去了哪,幹了什麼。隨後又碰到了自己仰慕許久的作家何大草……

這是一個“在路上”的故事,作者突破對一般兒童小說的侷限,情節精巧,意義厚重,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留守兒童的“草樣年華”。

讀落葉讀後感篇3

小鳥和落葉講的是小鳥勸阻一片將落下的葉子不要害怕死亡,死並不可怕,最後,那片葉子像蝴蝶一樣,飛呀飛,最後落在地上了。

小鳥是善良的,也是正確的。死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怕死,死或許有許多方式,有安詳的,也有令人恐懼的。但是死了之後,人的靈魂會飛翔,飛到一個誰也不知道的地方,繼續過著像之前一樣的幸福生活。

所有的生命都會終結,最長壽的,活了5000歲的老樹,在1000年後,10000年後,也會死。恐龍那麼強大,1億6500年,也都全死光了。沒有任何事物會是永恆的,誰也說不準,過上幾十億年後,地球是否會化為灰燼,宇宙是否會爆炸,所以,任何事物沒有絕對,沒準有一天,任何都消失了,人類才開始懊悔。

生命只是一個輪迴,一個旅行,人出生,長大,老了,然後死亡,轉世後,又出生,一直輪迴,直到宇宙大爆炸,一切從頭開始。人的一生都在旅行,從出生到長大,從長大到變老,旅行不只是單純的旅遊,而是人生的變遷,人生的變化,死不可怕,死是一個人的結束,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我們是不可能永遠存在在這世界上的,但這似乎也是可能的,因為人的美好品質、靈魂和故事會永不消失。

讀落葉讀後感篇4

?落葉之歌》主要寫了大樹上的小葉子非常害怕一陣北風過後會使它跌下地面,它不知道飄落的過程是不是很恐懼,可是害怕有什麼用?既然跌下去是它的命運,就要勇敢地接受。

讀到這裡,我被小葉子的勇氣所震撼了,小葉子勇敢地鬆開雙手,落下了。這時下起了雨,小蟋蟀拿小葉子當雨傘,拿它當被子……

原來,飄落的一刻是那麼美好,可以讓自己變得勇敢,還可以幫助他人。

像小葉子那樣勇敢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我非常怕黑。有一次,晚上自己在家,突然手機鈴聲響了,嚇我一跳,客廳太黑,不敢上前去取,聽這鈴聲是特置的,是媽媽來的電話!真想快點接呀!如果不接,媽媽會著急,可是又太黑了!猶豫半天,我的腳才向前挪動一點,最後我鼓起勇氣,快速拿過手機,又跑回臥室,我的速度快到連監控放到最慢也看不到我的身影。

我發現,原來黑並不可怕,只要能鼓起勇氣去面對就不那麼可怕。

想一想,小草為什麼能夠頑強地破土而出,是因為它有生的勇氣;臨近死亡的小鳥可以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那是因為它有生的意念,如果只遇一點兒挫折就打退堂鼓,那你永遠不會成功。

生命中不能缺少勇敢之心,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一路乘風破浪;一路過關斬將,擁有勇敢之心,才能擁有完整的人生。

讀落葉讀後感篇5

朱光潛先生的《厚積落葉聽雨聲》其實買了很久,一直沒有看。喜歡這部書名,更知道朱先生是大家,有一種好東西要留一留的感覺,所以才讀完。讀的時候,就後悔讀晚了。

本書六章,三十一小段。第一章厚積落葉聽雨聲:生命,慈惠殿三號,後門大街,花會,我在春天裡所見到的。這一章基本是講在北京的生活著的一些所見、所思和感慨。第二章此身已近桃花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樣畫葫蘆。這一章應該是對藝術的思考,或者說是作者欣賞藝術的所思。第三章問渠哪得清如許:無言之美,看戲與演戲,文學的趣味,剛性美與柔性美,談在盧佛爾宮所得的一個感想。這一章是對藝術的哲學思考。第四章風行水上自成文:文學與人生,流行文學三弊,眼淚文學,詩的意象與情趣,音樂與教育。這一章似乎重點在論述文學如何美的問題。第五章站在後臺看人生:談人生與我,談十字街頭,談擺脫,消除煩悶與超脫現實,悼夏孟剛。這一章是談美的各種角度。第六章此時、此身、此地,談冷靜,談價值意識,談美感教育,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慢慢走、欣賞啊!這一章是談美、談美的欣賞,更是談人生。

讀這樣一本關於美學的著作,原以為是對美術的理解欣賞,沒想到這一個美學是全方位的,除了繪畫、書法,還包括文學,甚至人生。所以讀下來深感受益匪淺。

經歷過不美的歲月,置一個聆聽的位置;聽內心的聲音,讓自己醒來。“厚積落葉聽雨聲”啟示著一種便捷而珍貴的“生活美學”,那就是預先為“美”準備好播種、發芽、生長的“苗圃”。真正的美極為柔弱,卻不可征服。於“此時,此身,此地”,像草木蟲魚一樣,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那樣,你就會常常看見美,常常感受到美,便也會不自覺地給社會奉獻美。

應該說這本書的一些章距今都有近百年了,可是今天讀來依舊覺得很受用,很有啟發,這便是精品的魅力吧。

“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沒有讀者那也算不上好詩,也沒有生命力。

“所以相片,只能抄寫現時界,不能創造理想界。”再好的相片也只能是對現實的抄錄,無法加進自己的想象,而美術可以。這也就是相片技術再高,仍有很多人對美術趨之若鶩的緣故。

這樣讀來頗有感觸的句子,書裡很多。很感謝。

讀落葉讀後感篇6

於十月二十四日上午在北白象鎮一小,召開小語會聯誼活動。我參加了此次聽課活動。分別是茗西國小的王亞君上二年級的繪本作文《落葉跳舞》,北白象一小的謝豔上六年級的《“面對失敗”話題作文指導》。最後由育英國小的陳傳敏老師作綜評——《讓孩子在筆尖上自由地舞蹈》。

下面就繪本作文《落葉跳舞》這堂課,談下自己的體會與感想。

在上低年級時,我有時也在思考用什麼方式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話能力。當時覺得可以採用講童話,讓學生寫寫童話;看圖寫話;以日記的形式寫話等等。如今王老師用繪本,作為作文教學的素材,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給我以啟迪。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本也稱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繪本溯源於中國,可能早期日本人將中國的佛經(經變圖),繪卷(法華經)當成繪畫書,後來發展成現在的繪本。這個名詞出現有十年左右,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為了避免與圖書混淆,後來才習慣使用這個由日本傳入的名詞。

王老師將《落葉跳舞》分成五部分來教學,一、聯絡生活,談話激趣。二、閱讀繪本,感受快樂。三、想象說話,啟用思維。四、嘗試創作,體驗樂趣。五、總結課堂,課後延伸。王老師在課堂上細膩的情感,學生機智的回答,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王老師將繪本分成了兩部分,一頁一頁地解說文字,其中老師提到“彷彿在看什麼,在聽什麼”暗藏了口語訓練。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想象、創作,學生興致勃勃地看圖,說話。老師並且引導學生反覆觀察,教會學生如何閱讀繪本,不失時機地點撥、沉澱了工具性與人文性。

另談幾點想法。繪本作文極具故事性,可安排對故事情節的猜想。如:猜落葉寶寶怎麼跳,猜下文,經歷探究、思考的過程,作為語言學習的素材。

繪本作品的學習,還有其他一些方式,如:看圖講述,播放優美的音樂,可聽老師配樂讀,通過聲音、神情傳達給學生,引領他們反覆朗讀,回味自己喜歡的句子。

讓學生在繪本的閱讀中盡情享受童年的歡樂。將繪本與習作相結合,給我們以啟迪。可將學生的習作裝訂成冊,成為孩子自己的繪本。

標籤:讀後感 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