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四篇集錦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人和社會,一切鬥爭的總結局也許都是中庸而已。《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所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2021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四篇集錦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2021關於《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四篇集錦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近一個月來,我每天都在感動著,每天都淚流滿面,激動不已……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路遙的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這是我第二遍讀這部小說了,每讀一遍,我的心靈將經受一次新的震撼和洗禮,我的思想將得到一次新的提高和昇華,合書深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展現了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十年間中國農村、城市、社會發生的偉大變革,展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命運、事業、愛情的各個層面,讀來非常親切。彷彿身臨其境。小說中的許多情節都是我們所經歷過的故事,太感人了!小說以孫少平的上學困境開篇,又以孫少平煤礦負傷痊癒後再次回大亞灣煤礦開始新的人生之路收篇。孫少平的人生、愛情、情感與我們極其相似。他那辛酸的童年,艱苦的少年,激情的青年豐富了他那年僅二十七歲的人生內涵。儘管他身臨困境,但始終對生活充滿激情,對人生充滿憧憬,對工作充滿熱愛,對社會充滿希望,對同事充滿友情,對愛情充滿依戀,對家人充滿愛心…他二十七歲的人生是辛酸的,是豐富的,是短暫的,同時又是精彩的,是光輝的。他既是生活的強者,又是一個極其平凡的人;他既參與了中國十年間五彩繽紛的偉大變革,又生活在那極其平凡的世界裡,我想這正是作者路遙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小說中的人物五花八門,人物性格鮮活生動。孫少安的成功、田福堂的刻畫、田潤葉的命運、田曉霞的犧牲、金波的愛情、孫蘭芳的大學生活…等等,無不給我們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如今讀來依然親切,依然熱血沸騰,掩卷沉思久久不能釋懷,長時間處在雙水村、原西縣、黃原城、銅城煤礦的生活畫面上,也常常與孫少平、孫少安、田潤葉等人物身換角色並與之對話不能自拔…能為他們悲而悲,為他們喜而喜,為他們激動而激動,為他們歡樂而歡樂,這樣的小說獲得茅盾獎當之無愧。

作者路遙為了寫這部小說,準備了近十年的時間,真正寫完也用了6年時間。他寫這部小說時,早晨從中午開始。他每天堅持寫十幾個小時到天亮,然後睡三四小時,起來時已是中午了,每天如此。在他長達六年的寫作時間裡,他最渴望的是太陽,最怕的是寂寞,最愛的是家人,吃得最多的`饃饃頭,陪得他最多的是老鼠,抽得最多的是紙菸。由於寫作過份勞累,加上煙抽得厲害,營養嚴重不良,身體嚴重透支,積勞成疾,以致在他寫作完的三年後即一九九二年二月得肺癌去世,年僅四十二歲,距離他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一九九一年三月)才十個多月,實現了他在寫完《人生》後立下的願望:如果他這輩子還要寫更巨集大的、更有影響的作品,那一定是四十歲以前。作品獲獎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感慨萬千,便又寫了一篇《平凡的世界》的寫作札記,題目叫《早晨從中午開始》,札記結尾他壯懷激烈,認為他的人生也處於"中午"時候,立志再一次拼搏,寫一部更加強大的作品。他預測,寫這部作品時,早晨也一定從中午開始。然而,他卻沒能挺過來,沒有完成他的巨集偉理想,帶著遇憾走了……中國失去了一位偉大的作家,中國文壇失去了一位塔標式的巨星泰斗。我相信,如果路遙晚走十年,也許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早十年誕生,這點我深信他!

路遙也曾是一位知青,在延安青年雜誌社做編輯工作,與那時也在延安的知青習近平交往密切,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做了總書記後,習近平在回憶那段經歷時,也飽含深情地談起過與路遙的交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路遙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我崇拜路遙, 為了懷念這位偉大的作家,我沿用作者的寫作札記的題目《早晨從中午開始》來作為我這篇讀後感的題目,也算是表達對路遙的敬仰。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是中國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確,兩本書在很多地方是相通。主人公的信念都一樣堅韌,百折不撓。在作者筆下,在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敢於奮進,勇於進取的年輕人,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

書裡是對於新農村的全景式描寫,突出了從以前的農業模式向新的經濟形式的轉變,是改革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各具特點的青年人,他們是整個時代的代表,是整個時代的主人公。作者尤其圍繞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侷限,最終獲得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著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人生苦難所展現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

當然了,孫少平更是路遙先生筆下塑造最成功的一位人物,作為那個黃土高原上有著成熟思維,腳踏實地,重情重義,忍辱負重,不卑不亢的少年,那種不斷以上進求尊嚴,從不好高騖遠的情懷也深深的打動著我。是啊,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

我們生存的現實年代,每一時刻都在告別貧困的困擾,可生存環境的改變,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面對不斷湧現的新課題,在普通人的視線裡,生活似乎也不是那麼平坦得一馬平川。面對新的困難,一樣會有新的無奈;面對新的理想,一定會有新的彷徨;面對新的世界,也一樣會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類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積極的去面對,才會有發展,才會有未來。困境裡的自卑,無奈中的反抗,積極中的進取都是文明進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勵因素。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最後,希望我對《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能讓大家以一種愉快地心情去面對今後的生活,即使有苦難來臨,我們也要支撐起自己弱小的雙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後悔,畢竟這就是人生,畢竟我們都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都在期盼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生命從苦難開始,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誕生靈魂的歌聲。——題記

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貧窮的村落,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的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還有窮的上不起學的孩子們……貧窮樸實的人們平凡的生活,腳踏實地的努力。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間黃土高原的社會風貌。在書本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了過去,辛苦勞作卻依舊食不果腹的人們;在艱苦生活中還懷揣著夢想的人們。艱苦的生活,堅定的信念鼓舞著我的內心,激勵著我前進。

現在的我們雖然體會不了吃黑饃饃的艱苦,但生活總會充滿挫折,總會有千萬個困難在前方等待著我們。我們無法知道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人們會遇到多少困苦,但我們的人生也有不易。我們要邁自己的步子,走自己的路,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錢當然重要,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嘗不為錢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覺得,人活一輩子,還應該有些另外的什麼才對。”

人的一生混混蕩蕩,有的人迷茫有的人迷失。這一生到底該為什麼而活?金錢還是夢想?很多人選擇金錢,但有更多的人選擇後者。有夢,一路荊棘,一路前行,無所畏懼。也許我們會在前進的途中迷茫,但我們也應該像孫少平一樣,堅守內心,不被金錢迷失方向。

“他很快蹲下,慌得如偷竊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往自己碗裡舀。鐵勺刮盆底的嘶啦聲像炸彈的爆炸聲一樣令人驚心。”

“他把一大碗豬肉粉條刨了個淨光,而且還吞嚥了五個饅頭。”“他吃得太多太快了,他那消化高粱面膜的胃口,經不起這種意外的寵愛。”兩個黑饃饃就是少平的一頓飯,他甚至連一份葷菜都吃不起,可見那個年代的生活是多麼地艱苦啊!

與他們相比,我們時常浪費,不屑一個白麵饅頭。我們的衣服總是舊了就扔,我們的行走被汽車代替,我們從節儉變得奢侈,我們從節省變得浪費,我們從過日子變成享受生活。

生活不再艱苦,我們卻變得甘願墮落,不再擁有偉大的理想,變得滿足於現狀。孫少平和孫少安在物質生活上是窘迫的,心愛的人最終都離去了,使他們的精神寂寞,但他們卻這樣認真地對待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平凡的世界裡,對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絲不苟。

“人生啊,是這樣的不可預測,沒有永恆的痛苦,也沒有永恆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麼平展,有時又是那麼曲折。”生活假如都是兩點一線般順利,就會如白開水般平淡無奇。無論何時何地,多麼無助,都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無論生活有多麼不近人情,都要勇敢向前,把不近人情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人的一生就如同《平凡的世界》一般,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的精彩,人生應該像主人公孫少平那樣,對生活從來不低頭,不斷的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條讓世人歎服的人生之路。

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苦下,才使人成熟起來。痛苦不是白忍受的,它會使人更加偉大。無論生活多麼艱苦,都要把自己的一生過得如《平凡的世界》一般,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腳踏實地的努力。

這個世界以平凡而起,以不平凡而終,留下每一個人的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我並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看小說的人,尤其工作以後,許是變得浮躁了,許是工作緣由無暇他顧,但對於《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卻有著不可抗拒的痴迷。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蕩氣迴腸,不忍釋卷,而今天我也想提筆來寫下點什麼了。

關於愛情

或許我們會羨慕少安那樣的農村愛情,樸實無華,不曾說過愛,但愛早已融於日常的柴米油鹽中;或許你也會感慨田潤葉的艱難愛情,儘管陰差陽錯,兩人也曾痛苦不已,但面對殘廢丈夫時,她毅然擔負起一位妻子的責任,愛情也便由此開花結果了;或許你還會感動於少平的愛情,沒有地位的差別,沒有學歷的高低,有的只是一顆淡然恬靜的心。初看小說時,我曾試想倘若故事不如這般發展該是怎樣的一種結局呢,或許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完滿了,平凡的日子裡,有一個人在身邊,盪漾著細水長流的幸福。也許不是因為愛情,他們走到了一起,但是,是因為愛情,走到了最後。

故事中太多人的愛情值得回味,無關金錢,無關地位,只關乎愛與被愛。每個人在面對愛情迷茫的時候,應當提醒自己,時常對自己說,一定是因為相愛,才和她走到一起,而那些淡淡苦澀的回憶,終究會消失在風裡,被時間無情的埋葬。

關於苦難

生活的苦難並沒有讓苦難的人們低下頭,而是更深刻的讓他們成長著,就像是深深紮根於土地的參天大樹,它的根總是需要在暗淡無光的土地裡深深埋藏著,這是他的根,成為樹的驕傲,更是他的財富。孫少平一家的人生是充滿坎坷的,窮困潦倒光景爛到了掉包,這樣的人生讓人看上去似乎早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然而苦難的人生並沒有讓孫氏一家放棄生活的希望和勇氣,故事中的孫少平雖然出身貧苦,但具有開闊思想和遠大志向,在苦難的生活中他傲然追求著自己的獨立,在和苦難的鬥爭中走著一條超越世俗的高尚之路;而少安呢,棄學從農的確讓他痛苦不堪,然而他並未曾只甘於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依然有思想、有幹勁,生活的磨難、農活的苦累並未曾讓他的思想也變得麻木;還有那最小的蘭香,在苦難的生活中,她懂事,會吃苦,一直默默的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好學,她的堅強勇敢,她的漂亮大方,無一不顯現她優秀的品質,或許在對苦難的感悟和忍耐中有過煎熬,但終究是有驚無險,跳出農門,考上大學,並最終演繹了一段甜蜜且完美的愛情。

關於親情

親情大概是這本書的總框架,敦厚的孫玉厚和善良的少安媽,對待母親是一片孝心,或許正因於此,子孫們才更孝順他們。親情,這個歷來經常被掛在嘴邊的詞,這時會顯得特別凝重,親情是一種責任,更是是一種考驗,無論從金錢還是耐心。在孫少平一家人的身上,這種人間至愛被詮釋的淋漓盡致。少安的棄學從農,孫氏三兄妹的母孫情誼,苦難生活中相濡以沫,人間大愛,至善至美。在他們身上,我們能感受到親情的力量,為之感動,他們家是貧窮的,但愛一直都在,這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生活在一個和平而幸福的時代,我們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過著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人生戲劇。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太多的故事讓人感動,太多的感動無以訴說,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能夠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和真情的溫暖,這是一部讓人心靈溫暖的小說,如一縷清泉,沁人心脾。愛常在,溫暖常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著平凡人的一生,有著這平凡的感動,苦難中的人生也因此變得美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