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8篇

為了更好地記錄內心所想,我們可以寫好一份心得會,寫心得體會是會讓我們的寫作和語言能力都得到提升的好辦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8篇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1

20xx年初夏的一個週末,我踏上西行的列車,前往豫東平原的蘭考縣,開始了焦裕祿精神學習體驗之旅。

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習近平總書記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絡點,位於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我懷著興奮而又崇敬的心情,來到焦裕祿紀念園,接受一次革命傳統教育。該園由革命烈士紀念碑、焦裕祿烈士墓、焦裕祿紀念館等組成,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成為全國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淨化心靈的重要基地。

“焦裕祿”這個名字,對我並不陌生。從兒時的“小人書”上、讀書時的課本上、成年後的電影螢幕上,特別是學習曾經感動了億萬讀者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後,讓我對焦裕祿亦懷著幾份崇敬和愛戴。今天,親身前往焦裕祿紀念園拜謁、瞻仰他,我心中增添無限的激動和敬仰。在焦裕祿烈士墓前,我同天津市寶坻區牛家牌鎮的黨員們一起鞠躬憑弔,重溫入黨誓詞,心靈和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禮。

這次通過實地參觀焦裕祿紀念館,近距離地瞭解焦裕祿同志感人的事蹟和崇高的精神,內心很受感動,也很受教育。同時我也思考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離開已經我們54年了,他的事蹟至今為什麼依然具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我想關鍵就在於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無私精神為我們讚頌,他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對於今天的黨員,仍然具有很強的鞭策作用!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的時間僅475天,但在廣大黨員幹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蘭考留下的精神財富,成為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見賢思齊,反思自己,作為新時期的一名黨員,我要繼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時時刻刻用焦裕祿精神指導自己的行動,以焦裕祿為榜樣,處處以身作則,時時率先垂範,認真履行職責,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上,通過不斷的學習,每天用陽光樂觀的心去面對工作,真正做到:用心服務、用情服務、用智服務。

學習焦裕祿,就要像他那樣做人,學習他服從大局不計得失的為公精神。學習焦裕祿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和組織的感恩之心,學習他對人民和同志的大愛之情,學習他夙夜為公不計得失的高尚品德。焦裕祿不僅是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他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做人的楷模,從焦裕祿身上,我看到了滿滿的奮鬥激情和“正能量”。他勤勞、善良,嚴格要求自己;他不辭辛勞,常常忍著病痛工作到深夜;他待群眾如親人,農曆大年三十陪孤寡老人守歲;他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連不懂事的兒子看“白戲”,也要補上一毛多的票錢。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始終恪守一個“廉”字,時刻繃緊拒腐防變這根弦,做到清正廉潔、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始終用“做人需要堂堂正正、做事更需清清白白”警醒自己,永葆共產黨人本色。

學習焦裕祿,就要像他那樣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他同群眾患難與共的優秀品質深深感染了我。“拼上老命大幹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的雄心壯志,是因為他有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願意為蘭考人民過上富裕生活出力流汗。“活著沒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把沙丘治好”的這種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奮鬥精神,生動地體現了焦裕祿對事業和責任的擔當。作為一名黨員,就應當像焦裕祿那樣,時刻不忘責任,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當前,公司正面臨準確把握形勢,明確發展目標的新時期,困難利好同在,挑戰機遇並存。在公司加快業務轉型,全面深化內部改革、著力培育發展新動力的攻堅時刻,我們決不能被困難嚇倒,學習焦裕祿就要學習他這種敢於擔當的精神,立足崗位,紮實工作,聚焦重點,準確施策,積極投身到改革發展實踐之中,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力爭用智慧、靠實力、憑業績去奪取各項管理工作跨上新臺階,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而奮鬥。

在觀看《焦裕祿事蹟展覽》的過程中,焦裕祿寫的一篇日記內容,深深的打動著我,產生強烈的心靈震撼:“我想作為一個革命戰士就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夏天,還在冰天雪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裡,活在哪裡,根深葉茂,茁壯旺盛;要像泡桐那樣抓緊時間,迅速成長,儘快地為人民貢獻出自己力量”這也許就是對焦裕祿同志一生所走過道路最生動的寫照。

看著紀念館內一件件平凡的事蹟、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句句普通的話語,我再一次感受到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祿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億萬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

讓焦裕祿精神在新時代更加發揚光大!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2

2015年9月18日在團委的組織下,我來到了九一八紀念館, 使我這個沒有機會去親身經歷這些事變的幸運兒,有機會去親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與侵略者的猙獰面孔。那些革命烈士,為了革命,不怕嚴刑拷打,不怕槍林彈雨,為了全國的解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舉動令我折服,也使我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

步入紀念館,高大的殘歷碑映入眼簾。用花崗岩築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檯曆,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燬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藉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瀋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裡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誌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區域性抗戰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別有一番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禽獸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後從東北抗聯抗日,直至日本戰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在館內,我們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還有一些場景的重現。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及一幕幕重現場景穿越時光隧道追溯歷史,讓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裡面有幾十具屍骨,其中有兩具頭骨被小日本的槍支打的槍眼歷歷在目,隱隱感覺到當時屠殺現場的悲壯和悽慘。還有一對屍骨,是一男一女緊緊相依,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活埋了,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到現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後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反抗,不屈的中國人民共產黨聯合抗日,雖然共產黨的武器沒有日本先進,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過共產黨員曾說過一句話竹籤是用竹子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楊靖宇、趙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憑著這種意志、氣魄,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歷史再一次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結尾,是關於原撫順戰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撫順戰犯管理所,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中國人民將戰爭魔鬼改造成人。1956年6月21日,我國政府釋放第一批335名戰俘,悔恨的淚水顯示了人性的復歸。

那是為了將來,只有種下諒解、寬容的種子,人們才能好好相處。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戰爭遺孤自發捐建的銅質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寫著感謝中國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對中國農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男孩,母親慈愛地俯視著孩子,孩子依戀地仰望著母親。這是一幅流淌著中日兩國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實寫照———戰爭中的日本遺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國農民的照料,後來大都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廳,抬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感想頗深,內心的憤怒已經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緒,已經難以控制,想著日本鬼子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迴避這段侵華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在憤慨中,出國留學網更加懷念先烈們,一個個先烈的名字湧上心頭,我們感激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我們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在這張序列中,每一個人的名字都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每一個的名字後面都立著很多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代表著中國億萬兒女。感動,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迴盪,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便能夠戰勝一切,贏得世界的尊重。

九·一八不僅僅是國恥日,對於我們更應該是一個奮進的日子,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努力發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祖國的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不讓我們的祖國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場災難一樣的磨難,我們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今天我們紀念那場事變,就是要不忘國恥,奮發圖強,堅定意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決不讓悲劇重演。

陽春三月,樹披綠妝,花綻新蕾,廣袤的遼西大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催生著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按照部機關黨總支創先爭優活動統一安排,有幸與同事們一道,赴九一八事變紀念館、遼瀋戰役紀念館參觀學習,啟迪心靈,歷練情操,思想上、精神上接受了一次神聖的洗禮,實現了新的深化和昇華。

這兩個紀念館主題相近,風格相似,館藏豐富,整潔有序,大量採用聲、光、電等現代技術,顯示出了高超的布展水平。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介紹,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特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館展示的遼東百姓累累白骨和日軍祕密部隊用我同胞肉體進行細菌實驗的模擬蠟像場景,以及遼瀋戰役紀念館演示的錦州戰役360度沙盤全景,強烈地衝擊著大家的感覺,震撼著每個人的靈魂,發人深思,令人警醒。

日本侵華,由來已久。明將戚繼光率軍痛擊倭寇,盡數收復失地,將橫行幾十年的倭寇基本肅清。及至清末,國勢漸衰,日本卻藉助明治維新迅速崛起。先有甲午戰爭於前,再有日俄戰爭於後,日本在華攫取了巨大利益。九一八之後,進而侵佔我東北,覬覦華北。這一切都再次證明了那個大家熟知的落後捱打的道理。所幸中華民族堅強不屈,中國人民自強奮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闢敵後根據地,舉行戰略大反攻,最終迫使日本在投降書上籤了字。解放戰爭時期,在推翻國民黨反動獨裁統治,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和新興共和國巨集偉目標的激勵下,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昂首前進,浴血奮戰,相繼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成功開闢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部署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無論是建立五個好先進基層黨組織,還是爭當五個模範優秀共產黨員,都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和革命先輩不怕犧牲、前仆後繼、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實際,著眼事業長遠發展,把目標定高,把勁頭鼓足,把措施訂好,向頂級瞄準,向一流看齊,向最好進軍,用創先爭優的實踐成果,推動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巨集大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創造新輝煌。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3

渭河正陽大橋專案人員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公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大門開在北牆正中,四周築砌青磚圍牆,公館整體佈局分兩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排列的三座三層磚木結構灰色西式樓房,對面一排平房是張學良將軍的生平陳列館和史實陳列館。

東樓是機關樓,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葉劍英、李克龍、泰邦憲等愛國將領曾居住過的地方;中樓一樓是客廳、會議室,二樓是公館機要祕書、公館侍衛副官辦公及衛士住所之地;西樓是張學良及其眷屬居室;三棟大樓靜靜地矗立著,像是在守望著主人的歸來,這種安詳的氛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西安事變,又被稱為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蔣介石,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迫使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

通過此次參觀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紛紛表示要以本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弘揚實事求是、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4

上週末,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參觀後,我感受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當下,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將這段英雄史詩、這份赤子情懷、這股團結精神銘記心中,傳承好、發揚好湘江戰役偉大精神,奮力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湘江戰役書寫了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英雄史詩。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最關鍵的一仗。經此一役,中央紅軍從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其慘烈程度著實令人痛心。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無數革命先烈不畏犧牲、前赴後繼、捨生忘死,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撕開了重兵設防的封鎖線。湘江戰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英雄史詩,無數革命先烈將紅色火種播撒在中華大地。這樣一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更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廣大黨員幹部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不畏艱險、勇於鬥爭的精神品質,在任何困難和挑戰面前,都要迎難

而上、敢打敢拼,化挫折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展現出新時代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新面貌。

湘江戰役涵養了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赤子情懷。“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在湘江戰役,當接到中革軍委“保證我野戰軍全部突過封鎖線”的命令後,全軍將士即使面臨生死危急,仍然在“誓死保衛黨中央”的鏗鏘誓言下,絕對服從命令,從而確保黨中央順利突破湘江。在艱苦卓絕的環境面前,在數倍於己的敵人面前,因為心中有對黨的絕對忠誠,才最終扭轉了戰鬥局面,粉碎了蔣介石欲將紅軍置於死地的罪惡企圖。穿越百年黨史,這份赤子情懷更顯得彌足珍貴。廣大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和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從灌陽新圩阻擊戰,到光華鋪阻擊戰,再到覺山鋪阻擊戰,無數革命先烈以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湘江戰役彰顯了同衷共濟、眾志成城的熱血軍魂,譜寫軍民一心、團結互助的“魚水情”。在廣西興安縣流傳著這樣一段佳話:年近百歲的瑤族老奶奶趙良英,是紅軍長征湘江

戰役的見證者,更是紅軍墓的守陵人。她幫助紅軍磨米、燒開水,找吃的、借用的,對傷病員,她不僅幫熬草藥治病,還一口一口地喂受傷紅軍。可以說,湘江戰役彰顯了黨領導下的紅軍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的軍民情、魚水情。翻開新時代的篇章,這種團結互助精神,都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廣大黨員幹部要將這段崢嶸歲月銘記心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揚“一面旗、一盤棋、一股繩”的團結合作精神,共同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局面。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5

接到單位通知準備去延安採風,從專案部坐車先到瀋陽。坐火車看時間還早,在這閒暇之餘,早上9點來到了瀋陽九一八歷史紀念館。這個紀念館是我特別嚮往的地方,因為平時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九一八紀念館的介紹,但是裡面具體有什麼內容我還真不知道,這對我來說還是一個比較神祕的地方,再說好不容易來到東北瀋陽調兵山專案部上班,這也算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更何況我也特別喜歡參觀各個地方的歷史博物館,看看相關的資料,來幫助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瞭解。

到了紀念館的門前,我看到了一快碩大而有特別的紀念碑。這個紀念碑設計了象一本開啟的檯曆,右面的花崗石上鐫刻著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農曆辛未年七月十三秋分;左面的花崗石上鐫刻著夜七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擊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疼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這就簡略書寫著日軍反動侵略中國的真實的歷史事實。

紀念館大門口的牆上有一堆一堆點燃的火的雕塑,它象徵著:是日軍挑起了侵華戰爭的戰火。進入門廳,看到黑色的地磚、四周是白色的山,它象徵東北的黑龍江和長白山,也就是白山黑水的意思,這間門廳光線非常黑暗,使人的心情感到非常發壓抑。我跟隨參觀團進到展覽廳裡面,聆聽講解員對歷史的陳述,展覽館裡面用了大量的照片和雕塑群、實物反映了真實的歷史。其中有大量鐵證證明是日本反動九一八事變是蓄謀已久的。早在1927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祕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6

時間永不停歇的流淌著,但數字的轉盤又讓它走到了今天,這個屬於緬懷革命烈士先輩們的特殊日子:20_年4月x日。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難道唯有下雨才能引起你的哀思嗎。今年的清明不僅沒有細雨紛紛,而且天空還很晴朗充滿了期待。我想這也許是革命先輩們對我們的期待吧。期待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我們x捲菸廠各部門的優秀團員們,在下班之後都趕到廠區門口集合,坐上了開往嶗山革命烈士陵園的班車。在到達目的地後,我們集體佩戴菊花,列成兩隊,踏著石階,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前,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流程:出旗、致詞、默哀3分鐘、敬禮,到最後的獻花。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那麼的和諧。在這裡我們瞭解到了許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隨後我們又來到了紀念碑前。那個時候,我相信我們全體成員都有一種思念,而這共同的思念匯成一曲生命的讚歌,響徹我們的身畔。我們不僅建立一座紀念碑來幾年烈士們,我們也在心間樹立一座紀念碑紀念你們的靈魂。

作為一名優秀團員,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工作中要努力工作,爭取為x捲菸廠做出自己的貢獻,努力讓x捲菸廠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明天,越來越和諧,越來越好,像今天一樣晴朗,充滿活力。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7

4月22日週一,我們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我們首先參觀了各位烈士和中國革命在了了的軌跡,我感觸頗多。正是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鑄就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勇敢就義的精神,才使我們現代青年得以為了自己的夢想毫無顧忌地追逐。還有見義勇為紀念館裡的平民英雄們,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正義的力量,用鮮血證明著人間溫暖。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一定要勇於做先鋒,勇於追夢,勇於向前。

無論是革命烈士還是見義勇為者,他們其實都是日常生活當中的普通人,是因為一個信念、一份責任,讓他們在危險出現的時候,義無反顧地選擇衝鋒陷陣。從這些平民英雄遺留下來的物件當中,看見的是他們質樸的生活作風和明媚如暖陽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嘆:“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每個人都應當充滿善意和愛地去對待這個社會,去營造和守護每一個生命和每一個所謂的“舒適區”,那些你做出的善舉,都會生根、發芽,開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個讓人感動、欽佩而又深覺遺憾的詞語。覺得“歲月靜好”的我們常常容易忽視這個詞語。但那天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烈士,讓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走進這個松柏環繞,綠蔭滿園,安靜莊嚴的烈士陵園,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英雄們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面對侵略、面對壓迫、面對水火,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讓人敬畏。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於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的心態,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都匯聚到了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冷冰冰的碑文。從他們附近走過,彷彿接受了人生的洗禮。通過此次的學習活動,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我們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今日團日活動帶我們走進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從一張張黑白的照片上我們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堅定的眼神。彷彿讓我們聽到了同胞堅強的吶喊“還我山河、還我家園”,看到了烈士奮勇抗戰的場面“硝煙瀰漫,解放軍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擋之勢,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祖國大地上高高飄揚。”讓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靜立在烈士們的.遺像前,讀著熟悉的詩,使我們深深地感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成千上萬的中華優秀兒女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年輕的生命,用鮮血書寫了歷史上最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奏響了一曲悲壯的革命先驅者之歌。讓我們更加懷念無數先烈前仆後繼、功勳卓絕,無數連姓名都沒留下的英烈為了新中國的建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樂章,留給後代子孫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詩,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鄂豫皖紀念館參觀心得篇8

材料院尋關漫道社會實踐隊來到位於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的紅軍長征紀念館,大家緬懷革命先烈,感受那段紅色歷史。

走進紅軍長征紀念館,映入眼簾的是以日晷為原型的紀念館標誌,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據講解員介紹,中央的指標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在特定的時間會對應長征路上的具體事件,新穎的設計可以讓遊客更易瞭解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

隨後,隊員們跟隨講解員來到了長征時期毛澤東主席居住的農家小院,小院內花草繁茂,兩排小屋分開坐落在左右。走進毛主席居住過的小屋,屋內陳列極其簡單:一張土炕,上面一張小桌,桌子上面放著一盞老油燈,這便是那時的生活設施。隊長李鵬飛不禁感嘆道:“那時的生活條件確實艱苦,沒有他們,或許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隊員們也有同樣的感慨:“先輩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走過的那二萬五千裡,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傳承這種精神,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那段紅色記憶,將永遠被我們銘記!

之後,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展覽室,裡面張貼著長征時期在界石鋪停留過的著名將領的肖像和紅軍在周圍各縣的行軍路線圖。講解員介紹道:“靜寧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和紅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的地區之一,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紅軍領導人率紅一方面軍經過靜寧時,曾在界石鋪等地宿營,發動群眾,宣傳抗日,播下了革命種子,喚醒了靜寧人民,也曾留下了一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在講解的過程中,實踐隊員們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和藹的講解員皆一一為隊員詳細講解。

隊員們在謝過講解員之後,隊長李鵬飛帶領隊員參觀其他地方,為明天的實踐活動做準備。從聯絡實踐地到今天實踐的完成,隊員們分工明確,為各自的版塊負責,每個隊員都付出了努力。最後,隊長李鵬飛強調:“實踐要有一定的成果,要從思想上深刻理解紅色革命。”並鼓勵大家回去寫一篇思想感悟。

緬懷歷史,展望未來,長征精神將以其永久的魅力,感召、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