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有關《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3篇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的信,希望兒子成為一個堅強,保持謙卑,不懼孤獨的人,望子成龍的心理躍然紙上。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有關《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3篇,歡迎閱讀參閱。

有關《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3篇

《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1

傅聰,世界著名鋼琴演奏家,隻身馳聘國際樂壇五十年,有“鋼琴詩人”之美譽。《傅雷家書》側重於表現傅聰的父親傅雷與傅聰的母親朱梅馥對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關心。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夫婦關心的不僅僅是兒子所取得的成績,而更多的是對兒子衣食住行的關心和對兒子性格的培養。當傅聰因音樂會而影響他的學習與休息時,父親傅雷會讓兒子注意身體,加強學習,少受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的影響;當傅聰因兒時的初戀而困擾時,傅雷會給兒子寄一些精神食糧,讓他在書中忘掉煩惱;當傅聰將錄好的片子寄給父母時,傅雷會聽一遍又一遍,記錄下優點和缺點,寄信給兒子;當傅聰成家生子時,傅雷夫婦滿心歡喜,只可惜見不到兒媳彌拉和孫子凌霄,只能通過照片認識他們。

讀《傅雷家書》,不像在讀一本本家書,而是腦海中出現一個個場景,每個場景好像都在生活中發生過。

我國小時也練鋼琴,爸爸雖然不懂音樂,但他每天會催我練琴;爸爸單位離書店很近,他經常去那裡讀書,然後給我推薦。當我努力學習時,他會很開心;當我自暴自棄時,他會生氣,但又要我堅持。

傅雷的母親朱梅馥和其他人的母親一樣比較關心孩子的吃穿。《傅雷家書》中母親給兒子的信不多,但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中國母親的慈愛。

我的媽媽也一樣,每天辛勤工作,回到家裡還要做飯、洗衣服,休息的時間幾乎沒有,她雖然很累,但為了孩子都心甘情願。

《傅雷家書》向我們詮釋的就是中國父親對孩子的嚴愛與母親對孩子的慈愛,我們一定要像傅聰一樣做一個孝順、上進的人。

      《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2

人有多面性,事物也都有其兩面性,有利既有弊,有好同時也會有壞。讀《傅雷家書》,我想從不同的教育理念所產生的不同教育結果方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是教育理念方面,我的父親與傅雷先生的想法大相徑庭。《傅雷家書》中,傅雷先生是在孩子最幼小、最活潑的時候嚴加看管,以養成孩子好的日常習慣及學習習慣,往後的日子裡,只需要靠孩子的自主管理與學習能力,以及父母一些少量的建議引領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因此,傅聰與傅敏丟失了童年,可最終獲得了成功。再說說我的父親,他則和傅雷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我的父親是在我童年時期放鬆了學業上及學習習慣上的管理,到了國中時才開始抓緊,這無疑使我獲得了一個開心、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可我的基礎可想而知,字醜就不說了,識字量也比同齡人少很多……

在我看來,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幾方面。一是現代教育的問題。現在的家長一味地注重成績,孩子只要成績好,其它的都無所謂。在我國小階段,成績在班級乃至全校都可以進前十名,因此爸媽就忽略了對我的監管,從而導致我雖然表面上看成績還可以,但學習習慣並沒有養好,基礎沒打牢固,導致升國中後與其它同學的差距明顯。而另一方面,家長們針對成績不好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一味地報輔導班,而並未從根本上查詢原因,只知道“名師出高徒”,卻不知“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母親在育兒方面的方法和作用。傅雷的母親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十分嚴格,不寵溺,不驕慣,從而造就了兩個孩子的優秀品質和習慣。所謂“慈母多敗兒”,當媽的對孩子還是要狠一點,尤其是自律性還不是很高的孩子,做不到“孟母三遷”,至少也要從禁止手機及MP3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開始。

無疑,傅雷是教子有方的,傅聰及傅敏在各自領域的成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但凡事都有兩面,過分嚴格的管教可能也讓兩個孩子失去了很多孩童時應有的樂趣。無論怎樣,如果我的父母能結合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或許現在的我會與學霸們的距離不那麼遙遠吧!

《傅雷家書》實用讀後感範文3

傅雷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也正是因為家中有這樣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傅聰得以健康成長為一個令中國驕傲的音樂家。《傅雷家書》寫的正是傅聰遠赴波蘭留學並定居後,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

從這本書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父與子之間毫無隔閡、親如舊友的情感。大洋並沒有阻斷他們心與心的溝通,生活上、事業上、藝術上、情感上的話題,他們無所不談,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為兒子的人生之路點燃了一盞明燈。

傅雷告訴兒子如何看待困難:“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的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瓊漿。不經歷尖銳痛苦的的人,不會有博大的同情心。”在成功之路上,必定會有數不清的困難與艱險、辛酸與淚水,面對這些,我們只有“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才能超脫小我,成就大我!

他告訴兒子何為真正的“善”:“人應該為了善,為了榮譽,為了公理而善,而不是為了懼怕永恆的懲罰,也不是為了求取永恆的福祉。”只有這樣的善才可以稱為“大善”。善應是發自內心的,服務大眾的,而不是僅僅為了滿足內心某種自私的慾望或達到某種個人目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些事,得到並沒有真正得到,失去並沒有真正失去,為大多數人著想,使大多數人幸福才能稱得上是真善。

讀過這本書後,我覺得傅雷不僅在為他自己的兒子指路,他也成為了我們心目中的一盞明燈。這位睿智的長者將他畢生的生活智慧澆注在這二十多篇書信中,需要我們懷抱著一顆純真的心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