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老舍茶館讀書有感2000字

《茶館》裡的社會閒散人員黃胖子有句經典臺詞:“官廳兒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廳兒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是不是?”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最新老舍茶館讀書有感2000字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最新老舍茶館讀書有感2000字
篇一:
我們學中文的學生們讀了很多文學作品。但是,我覺得老舍的《茶館》是很特別的,讀者可以把《茶館》作為歷史材料,就能更深的瞭解從清朝到國* 黨時代人民生活上的問題。雖然這個時代不算長,只是一個人的一輩子。這段期間中國經過了好多的改變,這時候,中國是災難深重的。
從《茶館》裡,讀者不但瞭解到那時候的政治,而且也可以看到人民生活的方式。老舍先生的話劇包括了各種各樣的中國人,從有權有勢的龐太監到最可憐的康六。我想每一個讀者一定會找到一個你同情的人物。
因為我在大學上了中國歷史課,所以我覺得《茶館》特別有意思。我們大學生唸了好多政治家的書,但是我們很少有機會學中國歷史,尤其是從老百姓的觀點。為了徹底地瞭解中國歷史,我們應該學文學作品,雖然我念了好多歷史書,但是沒有一本象《茶館》那樣,給我那麼深的印象。我以前唸了一些有關中國*府貪wu的情形。但是到我看王掌櫃被壓迫,我才明白政府的貪wu到那麼厲害的程度。
美國人不容易承認共產主義有好處,現代的中國跟舊時代的中國無可比擬,在老舍先生的《舊時代的畫卷》裡,捱餓的人很普遍;賣女兒的人多,雖然我沒有看見過很富有的現代中國人,但是我也沒看到很貧窮的中國人。我覺得現在的中國是值得讚許的。
除了學中國立時以外,我也享受了學老舍的文學作品,他寫得太好了,而且真有地道的北京味兒。我真羨慕他的寫作技巧和才能。他能包括那麼多人物在一個短話劇裡。每一個人的性格分別的很清楚,他們說的話也明顯地表示他的社會地位。
因為我是個女人,我特別對女性人物有興趣。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康順子,所以我很高興地演那個角色。從康順子的性格,讀者可以看出中國女人的能力,他受了一輩子的苦,但是他的精神還很堅強,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快樂。舊時代的女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但是《茶館》的故事也暗示這個情況會慢慢兒地改善。小花代表下一代人;雖然她是個女孩,她的父親,爺爺,和康婆婆都鼓勵她要好好唸書,我看了這些女人的情況之後,我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有一次,一個人問我:“如果你可以見到任何一個人,你想選擇誰?”我回答說,“我的曾祖母。”因為我很想了解我家的歷史,我不知道《茶館》裡哪一個女性人物象我的曾祖母。
《茶館》裡有些語言我特別喜歡。大傻楊的話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開幕辦法。我從來沒聽過數來寶。(我也覺得木坤演得非常好!)觀眾一看大傻楊的樣子就馬上知道當時人民的情況,在第一幕時,他說得很活潑,但是到第三幕,他的樣子是“半死半活”的。我發覺了中國人跟美國人說話的法子很不一樣,差別相當大!中國人是比較含蓄;他們常用客氣話和婉轉的話,這是中文最難學的地方!在《茶館》我們學了地道的中國人的說法,最好笑的是在第二幕,兩個拜把子兄弟想娶一個太太,但是不好意思告訴劉麻子他們的奇怪要求,他們當然不直說出來,反而他們說,“這兩個人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沒人笑話俺們的交情。”劉麻子同意,“沒人恥笑。”他們又說,“那你說這三個人的交情也沒人恥笑吧?”我也很喜歡劉麻子的反應。“平常都說這小兩口兒,小兩口兒,誰聽說過小三口兒的呢?”中文裡真有微妙的意義!
從王掌櫃的臺詞裡,我學了一些客氣話,他專門說客氣話;他自己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見著誰我都鞠躬,請安,作揖,”所以,我現在知道一些話;比方“我的臉上有光”或者“那兒的話”,我聽到新加坡人用這兩句話,所以我學到的東西真有用!
老舍先生寫的對白也包括了面譽背譭的話,比方秦二爺跟龐太監似乎彼此標榜,但是秦二爺一走後,龐太監馬上很凶地說他的壞話,顯示他看不起秦二爺。
還有一些說法我以前沒聽過的,比方說人人常稱呼“某某人的媽”,當然這也表現出大家對女人的看法:中國女人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孩子!我想如果人叫我媽媽“禾火王利的媽”她一定會生氣。我們現代的中國女人堅持我們有自己的名字!
《茶館》對我來說還有另外的意義,我發現了中國人佩服“洋人”,我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中國人想象洋人?為什麼中國人會想洋人比他們好?在《茶館》裡的第一幕可以看得到洋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在第一幕,馬五爺是“吃洋飯的,信洋教,說洋話。”茶客也說劉麻子的洋服,洋玩藝兒很巧妙,在第二幕跟第三幕,洋人的習慣慢慢地變成中國人的習慣,連他們的通貨也叫“現大洋”,人聽得音樂有洋味兒,不想再聽傳統的評書。小劉麻子最受洋人的影響。他說洋人的話很吃香。甚至有洋味的話比普通說的話有力量。小劉麻子說“你看人家不說‘好’人家說‘蒿hāo’”,連王掌櫃也會說外國話的“Alright!”!中國人越來越脫離中國人含蓄的習慣。小丁寶乾脆說小劉麻子他的計劃用“缺德公司”最好,我覺得太愛洋人的東西是不對的。我看這種態度的時候覺得不舒服,可能我是特別敏感的,因為我有一些華裔美國人的朋友有這個態度。
我最同意秦二爺,我相信他的心是好,他的志願好,不管他本來那麼驕傲,我也想做社會服務的工作。我聽了秦二爺最後的幾句話我自己問“我會不會象他那樣後悔呢?”我們年輕人應該不應該聽他的勸告“吃喝嫖賭”?我的父母親常告訴我,我的理想是不可能實現的。秦二爺說的是實話嗎?我並不相信!
“茶館”不但是好的文學教材,《茶館》也幫助了我瞭解中國的歷史,我家的歷史和我自己的理想。並且,《茶館》給我們機會發揮我們的演戲才能。我上了三年的中文課,但是我從來沒有看過學生們對教材有那麼大的興趣。我唯一遺憾的是別的同學不全聽懂我們的表演,《茶館》真留給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篇二:
幾乎所有人都說《茶館》是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題記《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叫做裕泰的茶館裡。一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藉助於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徵的小人物涵蓋,將一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裕泰茶館在大時代中生存了下來,必然有他的生存之道。先從茶館的內部裝飾開始說起。
從茶館中桌凳的變化就側面反映了這裡生意的好壞。第一幕中店裡放的是長桌,方桌,方凳,長凳,小凳。這樣客人的容量還是挺大的。當時天泰,廣泰,德泰都已經關門了。市場競爭的壓力不大了,勉勉強強的混口飯吃。第二幕中一律是小桌與藤椅,桌上鋪著淺綠色桌布。牆上用的是時裝沒美人,可見王利發緊跟時代潮流。第三幕中都換成了小凳和條凳,傢俱也黯淡了,門庭也不光線了,歲月讓裕泰失去了生氣。體面也不是這裡的形容詞了。除了這明顯的外部裝飾,還有那些個字條。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一生守護著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裡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說是很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惡人不一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被赤**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群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著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再談談這部話劇的特殊之處。《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話劇全憑臺詞塑造人物,一個人的性格全體現於他的每一個字眼中。“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語言功力令人歎為觀止。《茶館》中每個人物的臺詞都有生活氣息卻意味深長。在戲劇結構上,《茶館》可以說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話劇雖年代跨度大,沒有主線故事,但毫不顯得零散難懂。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鬆散但有了連貫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雖然年代變化了,但每個人物所代表著的群體依舊存在,並隨著時間的遷移有了細微的變化。令故事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最後,每個人物都扮演著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這也是劇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劉麻子、唐鐵嘴等人物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王掌櫃,為人正直,不做壞事,但有些軟弱,遇事就給錢,說好話;老主顧常四爺,同王掌櫃一樣正直,不做虧心事,但不同的是他比王掌櫃硬,骨子裡有那麼一股傲氣,怎樣都不肯低頭,不肯讓步。
我最欽佩的還是常四爺了,欽佩他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在清朝時,他有份“鐵桿子莊稼”不用幹活就拿錢。後來清國滅亡,常四爺沒有像鬆二爺一樣捱餓,而是自己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到了民國時期,茶館新開張時,鬆二爺,常四爺都去賀喜,常四爺雖然穿的沒有那麼體面,但他的精神面貌很好,面對政局的混亂他還能放得下面子,這種精神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在那個年代,沒有常四爺這種精神恐怕很難生存。因為他是以一個單純的方式出現在舞臺上,他正義,愛國,實話實說。也許你覺得這個人太過於直腸子,不夠圓滑,反而會給自己惹禍上身。但反過來看看王利發,他夠圓滑了吧,可最後還不是一個死的下場。
曹禺先生曾說《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也有人評論說《茶館》是一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一曲輓歌。《茶館》這三幕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僅用了一些小人物的生存和死去,說明了年代的形形色色。他揭示了社會的一角,讓我們覺得我們活在這個時代是多麼幸福。我想當你合上書本的一瞬,你會感覺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