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8篇

積極主動的寫好一篇心得,從而能得到他人的另眼相看,心得體會的篇幅可長可短,我們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寫心得體會的機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8篇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1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起始之年,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對在扶貧開發工作中作出傑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進行表彰,意在動員更多力量參與扶貧並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從而形成扶貧開發工作的強大合力。

俗話說:羊群走路靠頭羊。 對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來說,有了先進典型的示範引路,可以避免走入盲人摸象閉門造車的誤區,通過對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的學習,從而轉換理念、拓寬思路、開啟工作局面。對參與脫貧幫扶的各類社會組織、非公企業和公民個人而言,投身這項偉大的事業並得到肯定和表彰,將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從而形成脫貧攻堅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

客觀而言,將10月17日設為國家扶貧日的三年來,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扶貧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對扶貧獻愛心活動的參與也越來越多。但要在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全面脫貧,還必須健全更為完善的組織動員機制,搭建更為廣泛的社會參與平臺,完善更有力的政策支撐體系。因此,設立全國性的脫貧攻堅獎,強化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也是脫貧攻堅機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全國性的先進典型真正發揮引路作用,就要堅持評選標準、評選程式的嚴格規範,將真正具有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無私奉獻的脫貧攻堅典型評選出來,發揮正向激勵作用,推動全黨全社會和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進一步行動起來,形成人人願為、人人可為、人人能為的脫貧攻堅環境氛圍。

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定義,脫貧攻堅不僅是貧困群眾生存發展的個人問題,而且是整個民族勠力同心的國家行動。我們黨以愚公移山志向貧困發起的宣戰,是新時期我們黨帶領中華民族開啟的新徵程。以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為契機,激勵動員更多的力量投身於國家的脫貧攻堅事業,將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進一步開花結果,奏響攜手奔小康的時代強音。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2

精準扶貧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脫貧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黨員幹部長期的堅持和貧困群眾自身的努力。現在正值精準扶貧攻堅的階段,是扶貧工作比較艱難的階段。這個時期更需要的是幹部們堅持不懈的毅力。國家的幹部就是人民的公僕,應該和群眾同甘共苦,共命運。現在人民群眾有困難,黨員幹部職責就是要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要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

扶貧攻堅跟帶兵打仗一樣,要選準扶貧幹部這個“將”。有的地方選派扶貧幹部搞攤派,重數量輕質量,只管派下去,不管是不是勝任,結果不僅沒帶領群眾脫貧,還影響幹群關係,有損黨和政府的形象。選扶貧之“將”,就是要選擇一批有責任、有擔當、有幹勁、有能力的幹部去基層駐村幫扶,真正撲下身子,深入田埂地頭,察實情訪民意,切實做到對群眾致貧的來龍去脈瞭如指掌,對制定的政策措施心中有底。唯有做到精準識貧、精準扶貧,才能實現精準脫貧。

總書在新年賀詞李曾說過,“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目標尚未實現,工作仍需努力,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關頭。我們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兌現好“按時脫貧”的莊嚴承諾,只要各級幹部黨員們遵循中央脫貧攻堅的方針路線,齊心協力,為脫貧攻堅不懈奮鬥,以“擔當”精神,“公僕”情懷,踏踏實實、抱誠守真地為民眾造福,那就一定能在扶貧的戰場中,充分發揮出一線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3

茶文化中把飲茶比作人生,茶湯的口感分三個階段,就如同人生的三個境界。第一階段茶儼,口感濃烈,苦味明顯,就像人在青年,熱情四溢又充滿奮鬥之艱辛;第二階段適中,苦味漸退,香氣凸顯,此時茶湯甘甜可口最宜人,猶如人到中年,意氣風發,人生價值得到體現;第三階段茶湯無論是色澤,還是口感,都偏淡,好比人到老年,歷經世間百態,一切都雲淡風輕,活出如佛如僧的風采,歸於平淡。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基層黨員幹部開展扶貧工作,也應有以上三種境界:熱情洋溢、甘之如飴、歸於平靜。

行動上熱情洋溢,為做好扶貧工作想方設法,主動出擊。幹扶貧工作,工作熱情需要像第一口茶那樣濃烈。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兼基層黨員,除了教學工作,筆者也肩負了扶貧工作,所對接的貧困戶,屬於特別貧困一類,家中四口人,只有戶主各方面健康,妻子和兩個孩子都存在精神缺陷,大女兒非常嚴重,二兒子稍微輕一點。經濟來源也基本靠戶主外出務工來維持,幸好政府把這一戶納入社會兜底,才保證了他們基本生活的穩定。但由於兩個孩子都患有癲癇,需要一定的費用,減少其經濟支出、增長經濟收入是第一要義。給貧困戶送上換洗的衣服,減少生活開支;宣傳購買貧困戶種植的水果,拓展收入渠道,增加收入;給身邊從事建築行業的人推薦戶主,穩定其收入來源。扶貧工作中,基層黨員扶貧切不可被動做事,“形式主義”“數字脫貧”“一發了之”是做不好扶貧工作的,面對幫扶工作的艱難要不退縮、不敷衍,想方設法,主動出擊,才能真正做好扶貧工作。

態度上甘之如飴,為做好扶貧工作做孺子牛,奉獻力量。幹扶貧工作,工作態度需要像泡的第二次茶那樣甘甜。筆者經常跟貧困戶講的一句話是:“通過扶貧工作讓我和你都交了一個異姓親戚,你不用跟我太客氣。”作為一名一線教師,雖不能幫他迅速改變家庭環境,但時刻銘記,作為一名黨員的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在社會各領域要起先鋒模範的作用。所以,工作中盡力幫助扶貧戶。及時給他宣講,確保他享受到相關的惠民政策,感受到國家的對貧困戶的關心,由於他正好在筆者工作的學校務工,一旦瞭解到開工的相關訊息,就及時給他打電話轉達情況,讓他提前安排好家裡準備上工,掙點零用錢。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給他正在特殊學校上課的小兒子送上提高閱讀能力的書籍。扶貧工作中,不自輕自賤,認為自己只是個基層普通黨員不能做大事,而應以“蚍蜉撼樹”的態度,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力和專長,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思想上返璞歸真,以做好扶貧工作為己任,秋毫不進。幹扶貧工作,思想理念上需要像泡的第三次茶那樣淡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人民教師,要能守得住清貧。“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這種革命思想應該得到弘揚,在扶貧過程中,有的幫扶幹部接受了扶貧戶的一袋自產水果、一捆自制苕粉、一塊臘肉,還不以為然,認為那是“人家自願給的”“東西也值不了幾個錢”,但在思想意識上還存在問題,要是扶貧戶反映出來,仍會造成不良影響。今年是脫貧攻堅年,但並不意味著今年之後就與貧困戶“一刀兩斷”,要本著“扶上馬送一送”的理念,在今後仍然不忘初心扶貧戶的生活。將繼續關注貧困戶,尤其是他那位當前10歲、在特殊學校讀書的二兒子,只要他長大後能有一技之長,在社會上能自食其力,他的家就有希望。在今後,我將盡己所能,為他二兒子的成長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扶貧工作中,要抱著以做好扶貧工作為己任,放下私慾和抱怨,有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思想境界,嚴格要求自己。

脫貧攻堅戰是一個偉大的壯舉,它的勝利,代表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在今天得到歷史性解決,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制度的先進性,這也是我們共產黨員的驕傲。讓我們每一個黨員都堅守好自己的“崗位”,攜手貧困戶,與全國人民一起跨進全面小康社會。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4

今日人民網釋出了一篇《打通的是路,貼近的是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文章,文章提到四川省小金縣沃日鎮村民以藏式節日盛裝,並用當地代代傳承的“說唱嘛啦調”,道出鄉親們的感謝。鋪下的四通八達的路,使散居在高山的他們聚攏,他們並以此形式來慶祝並感謝黨,感謝政策。

如今,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正在大力進行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設農村路便是一個重要環節。路是通往外界的大門,是經濟的紐帶,是聯絡基層群眾,落實惠民政策的關鍵。然而在當下農村道路建設中依然存在以下問題:

基層幹部對抓公路建設質量意識的薄弱;農村公路建設專案多,需求資金數量大,緊靠國家補助資金來推動農村公路建設,效果是有限的;施工單位裝置不齊全,設施技術不過關;同時大部分農村公路施工沒有實行監理制,工程施工質量監督不力;重建輕管問題同樣突出,村級道路責任不明確,管護體制不健全。

如何改善有以下建議:增強各級幹部對道路建設的思想認識和質量意識;多方籌資解決資金不足,採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調動各方積極性;上級主管部門要請資質的專家及技術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對施工隊伍的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從根本上解決施工隊伍技術力量薄弱;加強施工單位的選定和管理,並通過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標形式確定施工單位;最後加強道路的養護管理。

農村道路建設的成功,使惠民政策真正走進人民家門,公共服務體系才能真正完善。建設的是腳下的路,連線的卻是人民的心。落實農村道路的建設,使政府與人民的心緊緊相連。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5

扶貧工作就是一項解決民生實際問題,聯絡群眾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開展扶貧工作,實現貧困地區脫貧奔小康,離不開黨的關心與支援,更離不開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奮鬥。

我是x年3月縣局安排到子良鎮銅鎖崗村參加扶貧工作的。子良鎮銅鎖崗村位於石門縣東北部緊臨--鬆滋曲尺河村,屬典型的山區村落,山上樹木多耕地面積少,沒有工廠,環境優美。縣局給我分配有三戶扶貧物件,都是x年建檔立卡戶,其中1戶扶貧物件、二戶已脫貧的後扶物件。二年的對口幫扶工作其主要收穫有以下幾點:

一是帶著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瞭解全村的基本情況以及走訪的群眾型別(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況等),群眾對政策的知曉瞭解情況。記得第一次走訪扶貧物件康某某時的情景歷歷在目,40多歲的漢子一人操持這個家,土坯房,家中一90多歲奶奶生活還能自理,60多歲的母親癱瘓在床。由於要照顧家人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只種2畝地,生活相當艱苦,不敢亂花一分錢,是一個大孝子賢孫,我深受感動。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在走訪時我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並持之以恆開展幫扶。針對母親癱瘓幫助解決殘疾人輪椅;幫助申報房屋改造資金3萬元;針對農業生產缺少運輸工具,幫助銷售花生、油菜等農產品;幫助申報90歲以上人員高齡補貼、低保補助等,煥醒他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二是帶著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儘可能地到群眾家中看一看,聽一聽,重點了解群眾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如走訪後扶物件養牛專業戶向某某,我深入牛欄瞭解黃牛生長情況、飼料供應、疫病防治等情況,幫助打掃牛欄衛生、清理牛糞,老人很感動,同我拉起了家常。原來兩老身體多病,因缺少生產資金,空有一身養牛技術無處示展,兩個兒子40多歲了還單身。我同駐村扶貧組聯絡,繼續幫扶。爭取產業獎扶資金3000元、小額信貸50000元、臍橙苗100株;帶著他的老伴到縣殘聯進行傷殘等級鑑定並積極幫助落實殘疾人補助。現在向某某一家幹勁實足,養牛發展到50頭、養豬8頭、養雞30只、種地20畝、有一人外出廣東務工,他們一家正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三是增強對貧困山村的感情,提高認識,轉變工作作風。作為一名扶貧幹部,要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與村裡的幹部和群眾接觸、交談、拉家常,要抱著我是人民的公僕這種心態去工作,這樣才能接近群眾、融入群眾,使我們更好地開展工作。在處理困難群眾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查處理解決問題。

看到扶貧物件家的變化,感受著他們對國家、對政府溢於言表的感激,我知道我這個幫扶責任人沒有辱沒黨的使命,我將更深入、更紮實為幫扶物件做實事、多做事,儘自己一分心,為黨的富民政策盡綿薄之力。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6

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敢於動真碰硬,要用繡花的精準抓扶貧,用鐵杵磨成針的堅持做好工作,絕不能手榴彈炸跳蚤,要落實責任制,幹事創業的領導幹部要細琢磨、擦亮眼、邁開腿、講落實,從根源揪致貧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脫貧方案,真正的給老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實施企業+農戶方式,實現資金整合。各地區要因地制宜,積極搭建融資平臺,結合各個地區扶貧攻堅工作模式,完善政銀企戶保五位一體金融扶貧平臺,撬動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更多社會資本注入。另外,部分地區可依託本地區的農業企業資源,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群眾脫貧致富有了門路,村莊管理和維護有了保障。

市場化+長效機制,實現環境治理。農村是國家發展的基礎,脫貧攻堅工作的基礎離不開農村村容村貌的改善,假象村級面貌上的去,那麼招商引資還會遲遲不進門嗎,所以,在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建立村主體、鄉鎮主管、上級檢查考核三級聯動的長效管理模式,採取農村防火員、保潔員、防汛員、護路員四員合一方式進行管護,建立起一杆到底的環境治理模式,形成環衛資金投入一體化、設施完善一體化、面貌改善一體化、力量規範一體化、體制健全一體化的市場化長效執行機制,保障農村基礎,獨具自身吸引魅力,為打贏脫貧攻堅奠定面上基礎。

創新+維護,實現自給自足。脫貧攻堅開展的意義不在於只給百姓錢,更多的是規避等、靠、要的懶惰情緒,深層含義是用好的政策帶動百姓脫貧增收,獨立創業,並形成長效機制,所以要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實現村級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深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村集體資產經營方式創新,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並且要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性,變要我幹為我要幹,繼續創新全體村民自治和民主理事制度,探索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有效方式,引導廣大農村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好家園,最終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7

貧困地區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思想和政策體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自上而下的重點工作,黨的十九大審時度勢,更是表明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讓“扶貧”誤入“精神貧困”的歧途。

國家的惠民政策如今不免造就了不少“傲嬌”的“窮人”。一直以來各級有關部門以及人民群眾都將目光聚焦在困難群眾身上,一直在尋找扶貧幹部們的工作問題,不得不承認在我們的隊伍中存在違法亂紀的行為,存在不合乎規定的地方,正如母親寵溺孩子一樣,對貧困者過多的

“溺愛”促成的是他們的恃寵而驕。部分地區的貧困戶中存在著較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脫貧甚至抗拒脫貧的現象難以根除。 “精神貧困”正成為脫貧攻堅路上難過的坎、難爬的坡。

“等著政府送小康”的現象屢見不鮮,“我是窮人我怕誰”的揚言更是讓扶貧工作難以推進,有勞動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脫貧條件的拒絕脫貧,這無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路上最難啃的骨頭。人們相互比窮,相互撕咬,扶貧工作舉步維艱,到底該如何扶貧,究竟該如何脫貧。

“精神貧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對當前的困境,最應該做的就是從思想根源上斬斷“窮根”,不僅要為貧困群眾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圍,更要厚植貧困地區精神文化沃土,精準對接貧困群眾的精神和物質需求,在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的雙重結合下才能徹底打贏這場攻堅戰。當然基層幹部轉變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貧”是改變貧困群眾思想的第一步。讓人民群眾相信我們的幹部,當然必須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讓百姓無可攀比,讓他們意識到“幸福是靠奮鬥得來的”的真諦。通過產業扶貧手段激發內生動力,是告別貧困的根本性措施。創新產業扶貧機制,對接“真需求”,以扶貧“參與感”帶動脫貧“獲得感”,才能避免貧困群眾等待觀望。

脫貧是雙方共同完成的,沒有任何人可以一勞永逸,用自己先天的弱點來等待別人的 “救贖”,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我的潛能是無限的,也沒有人可以肆意“截留”“

揮霍”別人的權利,彼此尊重、奮鬥才能擁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利器,切莫讓“扶貧”陷入“精神貧困”的境地。

2023我們的脫貧故事心得體會篇8

強化內生動力,刻不容緩。水和路,依然是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馬漢成代表);盲目跟風投資失敗、受婚俗陋習影響攀比致貧……這都與教育不足相關(龐達委員);讓群眾學習技術、積累資金,就不會再留戀光靠救濟的緊巴日子(胡勝寶代表);落實貧困家庭子女上學優惠政策,確保貧困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唐曉明代表)。

脫貧工作是事關民生工程,事關祖國千秋大業和群眾奔小康的重大使命。

俗話說:“足寒傷心,民寒傷國”,貧困是當今社會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的根源。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民生問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戰略,也是奔小康的必經之路。

習總書記曾講道“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講話精神,多地駐村幹部和黨政領領導採取了進村入社到戶、座談走訪群眾、查閱資料、指導計算人均純收入和貧困戶同吃同住等方式,認真做好脫貧工作。在打贏脫貧攻堅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問題和短板:如,資訊不一致;部分貧困戶未達標;住房保障、醫療衛生方面不足;個別貧困戶“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領導幹部還存在察桌邊球觀念等問題,

筆者認為: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全面脫貧是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切實發揮駐村幹部、政府和群眾的力量。

在幫助貧困戶脫貧時,要主動作為,措施精準,務求實效。從實際和特色優勢出發,理清思路、強化責任,採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加強對幫扶貧困村村民思想教育,做好貧困戶的思想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減輕其“等、靠、要”思想,從思想、意志上先扶貧,引導村民轉變脫貧觀念,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同時,面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艱鉅任務。身為幫助脫貧的幹部要踏踏實實幫助貧困戶,切勿以此為契機,謀取私利,不可在工作上打察邊球,讓扶貧工作名不符實。

總之,脫貧致富不僅要讓貧窮的人過上小康生活,更要從思想上、精神上脫貧,讓全國貧困人口真正脫貧、貧困縣真正摘帽,使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標籤:心得體會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