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3篇

人生最恐怖的莫過於那個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離開了你,整個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3篇,以供參考。

關於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3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

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完了,我腦子裡想到的更多的事情是不要想著改變和塑造一個人,做好自己就好,如果自己的心願未能達成,那就把它留給時光吧,瑪麗琳在自己母親死去後,想到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期望,感到深深的愧疚和難過,日常繁瑣的家庭生活已經讓自己慢慢的磨平了稜角,日子平淡如水,沒有任何波浪,這不是瑪麗琳所期望的生活,於是她處理好母親的後事,就帶著夢想在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征程,可笑的是命運竟是如此的相似,她懷孕了,新的生活戛然而止,瑪麗琳感到了深深的絕望和不甘心,但是上帝可不管這些,命運的車輪是不可能倒著轉,它只會不斷的前進,世間有太多的遺憾和無奈,正是如此世界才是如此的平靜,道路也不是那麼的擁擠。

二女兒莉迪亞為了留住母親,於是繼承了母親的意願,努力討好母親。她努力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父母對她也是百般呵護,面對自己不喜歡的的學科,莉迪亞很壓抑,傑克的出現彷彿讓她找到了出口,傑克的無拘無束的性格讓莉迪亞羨慕不已,在內心深處,我相信莉迪亞十分叛逆,面對母親的期望,她很矛盾。人性本身是趨利避害的,她慢慢的開始和傑克相處,想要解脫。可是這又引起了哥哥內斯的不滿,內斯看不上傑克的做派,從骨子裡討厭他。兄妹之間開始產生矛盾,內斯一直是莉迪亞的精神寄託,可是隨著傑克的出現,一切都發生變化了,在這裡傑克更是一種象徵,象徵著真正的做自己。對於莉迪亞來說,儘管在常人眼裡傑克非常的一般,甚至嚴格意義上不算是一個好學生,但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對於莉迪亞來說簡直就是一種奢侈。此時的她喜歡自由,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導致莉迪亞真正走向湖底的是面對不斷的學業失敗,以及內斯被哈佛錄取都讓莉迪亞感到無比內疚。此時的她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不斷的鞭策,這個內斯十分了解,但是由於父母的偏愛以及莉迪亞私藏自己的哈佛通知書,她選擇了沉默,我能深深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莉迪亞對內斯感到愧疚,同時內斯的離去和疏遠讓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她想往回走,可是她太累了,找不到來時的路了,於是她選擇了用死來解脫。作者的這種處理方式非常的極端,但是異常熾熱,讓人肅然起敬,心中充滿敬畏。莉迪亞用死亡向愛自己的人致敬與告白。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收尾,“人生最恐怖的莫過於那個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離開了你,整個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你遙遙無期的盼望,卻換來和陌生人一般的回答,傷心之處莫過於此。

無聲告白讀後感2

這本書是從前天晚上開始看,手機放著充電,心裡對自己說看到一百頁就可以玩手機,到了一百頁的時候剛好是一個小章節開始,又對自己說把這個看完,一下子就到一百二十幾頁,這時候拿起手機才發現,原來都十一點了,該洗澡睡覺了,這種感覺也好棒,好想告訴某個人,可是貌似無人分享。

首先,封面的那句話“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給一百分!

全書不長,十七萬字,我看的很仔細,每一個小細節都不想錯過,偶爾漏掉了一段文字,就會感覺後面不怎麼連貫,甚至無法理解,所以編排精巧,情節緊湊,短小精悍。作為小說故事的旁觀者,簡單說點啥應該無可厚非吧,如果是真人真事還是避免評頭論足的好!

故事以莉迪亞失蹤最後從湖底打撈出來,提出懸念,引起讀者的疑惑和興趣,後面娓娓道來,每一個與之有關聯的人,每一個矛盾的思想和行為,比如與眾不同與竭力合群,夢想和現實,每一個扭曲陰暗和偏離真實的綜合體造就了那場悲劇。

母親瑪麗琳:年輕的時候才華出眾,成績斐然,混在藍色校服裡的唯一白襯衣,即使被嘲弄,她做醫生的夢想堅不可摧,她拒絕學習家政課,不想管理家庭、洗衣做飯、教育子女終其一生,追求與眾不同,因為結晶放棄夢想選擇了哈佛優秀的東方男人託付終身,後來深感壓抑離家出走繼續追夢,這一舉動刺激並對其他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可是卻不得已因為第三個孩子而終止,最終回到家中,自欺欺人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莉迪亞身上卻毫無知覺。

父親詹姆斯·李:身為學校裡唯一的華人,他從小就遭受排擠,忍受孤獨,沒有朋友,討厭周遭異樣的眼光,(他的子女同樣也經歷著同樣的遭遇),他渴望“合群”,他覺得妻子瑪麗琳看起來是那麼合群,想到這裡,頓時他們婚姻的結合看起來好滑稽又好合理。他在本專業是最優秀的最無法留下哈佛最終去了偏遠的小城,鬱郁不得志,在學校跟同事關係也不好,想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壓抑,他鼓勵或許說強迫更合適,兒女去交朋友,特別是對優秀的女兒莉迪亞,不理解兒子對天文學的熱衷,他希望他們“合群”,可事與願違。

哥哥內斯:最瞭解莉迪亞享受的父母過分的愛是無盡沉重的負擔,他一個眼神就能寬慰妹妹,可是他自己卻也委屈,父母眼中只有妹妹,忽略了他的存在,就連他通過自己努力被哈佛錄取的驚天好訊息也比不上莉迪亞物理成績下滑,他在學校也沒有朋友,可是始終極力維護莉迪亞,是她唯一的支柱。可是最後被莉迪亞的行為傷到,開始變得驀然,憤怒,不想理她,一門心思想要逃離這個家庭逃往哈佛。

妹妹漢娜:可能是家裡最無足輕重的人,因為餐桌上竟然會忘記給她擺放餐具。在這樣一個破碎又平衡的家庭裡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她聰明伶俐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可是她什麼也做不了,一直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閣樓,渴望要得到多一點關心和愛護,哪怕一點點,她去每個人的房間,偷拿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這樣不會被發現,然後十分愛惜的珍藏起來。這個可憐的小人兒,讓人心疼,想必姐姐逝去,哥哥去哈佛念大學,她會得到更多的愛。

主角莉迪亞:幼時因為母親逃離的陰影開始做一些取悅母親的事情,目的只是為了想要留住母親。父母親最看重她,幾乎忽略了哥哥和妹妹,面對母親自己做醫生的想法無止境的灌輸,給她買大量的醫學書籍,佈置大量的作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當然,媽媽”,卻偷偷把一本做菜的書珍藏起來。父親總是要她去結交朋友,她會假裝在電話旁跟同學聊天,其實號碼都沒有撥通,等到父親走開就掛掉電話。這些沉重的愛壓的她喘不過氣來,她並不喜歡,哥哥的理解是她支撐下去的唯一理由,避免失去她甚至把哥哥最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偷偷藏起來了,撕毀了參觀學校的邀請信,因為內心的挽留,可是她奪走了哥哥最盼望的東西,哥哥後來對自己遭遇的視若不見,加上學習任務實在太難,發現父親跟助教的情人關係等等,她固執地學壞想要報復,放縱自己,最後當所有的偽裝和窘迫被人看穿,如同千里之堤崩潰一般,她內心激動不已而後平靜,或許她做到了擺脫別人的期待,決定做真正的自己,如同破繭之蛹,隨著小船向湖中漂去,她的一生也就終結了,一條生命就完結了。

讀罷,開始的沉重與傷痛逐漸釋然,就像書本的封面背景,從左至右,濃厚的墨黑色逐漸散開來。我在思考,從大的環境來想,如果這個社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好一些,會不會不一樣?當然這個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

從不妄想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做起比較具有可行性。母親,不必太固執,強勢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多洞察多傾聽多思考,或許會不一樣吧。父親一直給自己定位為孤僻不合群,得不到解脫,也許是他從未脫下的眼光,禁錮在自設的枷鎖,理所當然的影響了下一輩。孩子吧,且不論對錯,是家庭環境影響了他們。我希望小孩子更多的應該是能夠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和興趣,對身邊的事物友善充滿愛戀,遇到困難能夠敞開心扉,表達想法,敢於爭取和挑戰,選擇自己的人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

無聲告白讀後感3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那個時代,那個歧視感很強的美國二十世紀。其實,這種歧視現在也是還在的,一年也會有幾十個因為種族歧視殺人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開始,我以為他會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說,但這本推理小說並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說的心態來看這本書,它比推理小說的情感要更細膩,更能讓人感動。這本書的題材也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用過—華裔歧視。對於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個題材,其實很簡單,作者也是一個華裔,她雖然沒有這樣被別人對待過,但她也是寫這篇文章的最佳人選。

這本書中沒有過多的渲染,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寫。每個人心裡都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們都認為這個女孩不應該被殺;每個人都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嗎?每個人都衝著別人的好來努力,但你真的有嘗試著去尋找你的自己嗎?你的最真實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過,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實,你肯定我會後悔的。因為美好的永遠是短暫的,可能就是一瞬間,就像書中一個情節:莉迪亞的媽媽在廚房做家務,他一回頭就發現莉迪亞已經站在了廚房門口。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錯過了莉迪亞一生中最有意義,也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連莉迪亞已經可以站起來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現在她現在應該是高興,還是悲傷。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忙了這個,忘了那個,我們專注於這個,錯過了那個;成長就好像一個取捨的過程。

這本書的結尾出乎意料的感人,還好莉迪亞走的時候沒有帶著愁恨,還好他們還擁有彼此。當找到答案成為一種解放的時候,那莉迪亞臨走前失去的一聲晚安就是最後開門的鑰匙了吧。

“莉迪亞死了,但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