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精選範文4篇

讀後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是指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等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簡單來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讀完《中國人的精神》,你有什麼感受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最新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精選範文4篇,以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幫助。  

最新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精選範文4篇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1

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會不邀遊伴,不與父母,必會攜我的知心好友——書,來陪我遊歷明川大河。因為我確確實實被我的這一位良師益友所折服。

何謂“良師益友”?我想閱讀書籍將會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書香,進入我神馳已久的書海,在其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遨遊,我把生活的喧囂拋諸腦後,在天堂飛翔。因為閱讀我聽懂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明白了“書如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領悟到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中華文明如此多嬌,引得無數文人競折腰。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口到,眼到”。讀書之時,我對古人之雲心領神會。我喜歡把指尖輕劃在書頁上,享受那集富韻味的書質;喜歡口中不斷朗誦文中之精髓,讓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愛讓自己的思緒插上翅膀,不斷揣摩,思考文學,飛到文學的彼岸……

仍記得往日裡,茶餘飯後之時,總願意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看著落日的餘暉,帶著崇高的敬意欣賞辜鴻銘老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穿過晚霞,我彷佛看到一個世紀前中國文明被“進步”的西方文化衝擊的時刻,幾乎所有所謂的進步分子都要將西方文化全盤代替中國文明,有一個堅強不屈的聲音宛如開天闢地般咆哮,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般捍衛中國傳統文化!

他的淳淳細語迴響在我的耳畔“中國人的性格和中國文明又三大特徵,正是深沉,博大,淳樸,此外還有靈敏”。我頷首沉思:百年前與百年後,都有人崇洋媚外,誰來傳承中華文明和優秀得道德傳統?他告訴了我,在許多生活的瑣事之中,透其細節我們都能摸索到中國人的`精神。平日裡,父母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我們注重的禮節孝悌,這難道不是我的中國文化優秀得傳承嗎?

是否還記得1861年北京的戰火,那是從“萬園之園”圓明園升起的硝煙。正如雨果反語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東方“野蠻人”的圓明園。在醜陋貪婪中,西方人摒棄了他們所謂的道德約束,喪失了他們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們中國人即使身處在戰爭年代,“粗繒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強不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骨子裡流淌的無可言語的文雅和傲骨。最終戰勝艱難險阻,建設美好新中國。

我迷戀著“‘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一個‘擁有了永葆青春的祕密’的民族, 這個‘像孩童一樣過著心靈生活’的民族”。這句話,因為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

白馬過隙,我們的祖國來到了21世紀,她在充滿著鳥語花香的陽光大道上前行,歷史的重任擔在了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寬大的臂膀上,中國不斷前行,不斷在充滿未知的富強之路摸索,而我們應該要拿起我們的“武器”——中國人的精神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我們的日月新天。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2

中國人的精神,首先是存在的,儘管也曾出現過危機,至少它已經延續了數千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寫道,用一個詞可以把典型的中國人所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歸納出來,那就是“溫良”。

作者認為,中國人的本性是溫文爾雅的,中國人幾乎是完全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所以說中國人是典型的“溫良”,但今時今日,西方人口中的“溫良”二字或多或少都帶著一點貶義的味道。為此,我想借麥加溫博士所言:中國人的溫良,不是精神的頹廢的、被閹了的馴良。中國人的溫良意味著沒有冷酷、過激、粗野和暴力,即沒有任何使諸位感到不快的東西。

從現實生活中的細節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的“溫良”精神無處不在,中國人的精神是一種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正是這種品行,中國人熱愛和平,尊重值得我們尊重的萬物。這裡提到的溫良,就是一種源於同情心或真正的人類的智慧的溫良──既不是源於推理,也非產自本能,而是源於同情心──來源於同情的力量。中國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種情感的生活──這種情感既不來源於感官直覺意義上的那種情感,也不是來源於你們所說的神經系統奔騰的情慾那種意義上的情感,而是一種產生於我們人性的深處──心靈的激情或人類之愛的那種意義上的情感。

所以,中國人需要“溫良”精神,發揚“溫良”的精神。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3

首先不得不說辜鴻銘是一個天才。一個學貫中西、精通九種語言、獲得13個博士學位的超人。

這本書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寫成的《中國人的精神》,辜鴻銘用自己的筆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中國的偏見。而且此書寫於上個世紀初的一戰期間,正當歐洲文明陷於危機,辜鴻銘的目的很明顯,為陷於危機的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文明指出一條出路。目的,是去嘗試解釋中國文明的精神並揭示其價值。雖然我個人覺得部分思想也有極端之處,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說,在辜鴻銘所處的那個幾乎是要全盤否定東方文化的`歷史條件下,針對一種極端的思潮,或許只有用另外一種極端去予以抵制,才能達到一種真正的平衡。

此書,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國人,中國婦女,中國語言。字裡行間透露的作為中國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確是我們國人所擁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說也有偏頗,但是在那個時代來說,辜老先生對東方文明的宣傳實在是功不可沒無可厚非的。此書中表達的和描述的中國人是他過著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卻具有孩童的心靈這樣一種生活。即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成人的頭腦和孩子的心靈。因此中國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祕密是什麼?難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達理的結合產物。什麼是正義的法則?正義的法則就是真實、守信、忠誠。如今在中國,不需要自然力量來保護自己,公正和爭議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義務是必須得到服從的東西。

當然關於中國人的精神,還需要我們來進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4

西方曾有這樣一個說法:“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辜鴻銘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精通九種語言,學貫中西,本世紀之初,當中國知識分子中的精英們大力宣講西方文明的時候,他卻用西方人的語言倡揚古老的東方精神,他的思想和文筆在極短的時間轟動了整個歐洲,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中國人的精神》共有四十節,在辜鴻銘先生的所有著作中,可算是最有影響、較能反映他思想風貌的作品。本書主旨在於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從對中西方的宗教、哲學、語言、婚姻、女性、道德等等許多方面進行對比中肯定了中國文化的價值所在,極力鼓吹儒家文明較之西方文明的優越性。辜鴻銘先生不像其它學者一樣抨擊我們中國人,說我們的國民陋習,說我們的國民如何不爭氣,如何在世界上丟人現眼。而辜鴻銘先生在《中國人的精神》中描寫的中國人是那麼的可愛,那麼的善良,那麼值得尊敬。書中無不滲透著辜鴻銘先生對中國和中國人的愛,濃濃的愛國之心溢於言表。中國人的精神是什麼呢?辜鴻銘先生為我們呈現了他的觀點。

中國人的精神有著紳士性的特點。他說中國人的紳士性並不是天性軟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沒有強硬、苛刻、粗魯和暴力。真正的中國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並沒有粗野;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醜陋的,但他的醜陋卻並不可怕;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並沒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卻並沒有荒唐;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卻並沒有邪惡。”也就是說,真正的中國人是和善的,但不是絕對的和善。就如毛澤東所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當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受到危害時,中國人是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外來入侵的敵害。當年中國以一支在西方國家眼中不能稱之為正規軍的志願軍擋住了由18個國家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鋼鐵洪流的步伐,將其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不能再進半步。中國人在朝鮮戰爭中所表現的機智勇猛讓美國人在建國170年以來第一次在一場沒有獲勝的戰爭協議書上簽字。中國人活著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周圍愛他的人他為的人而活,他不輕易言戰,但你威脅到他的生存,他的親人,他就要站出來,與你拼命,維護他們最後的自尊。在國將破家將亡,他們對自己的生命毫不珍惜,隨時都可以奉獻。正是它,支撐了中國永遠不倒,它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和平力量。

序言中,辜鴻銘先生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認為作為歐洲現代文明合法的、正統的德意志民族,目前要想不被毀滅並試圖挽救歐洲文明,就必須克服那種對不義所抱的狂熱、偏激、冷酷、刻毒和無節制的仇恨。因為這種仇恨導致了對強權的迷信與崇拜。而這種迷信和崇拜正是德意志民族不識輕重、蠻橫無理的根源。”對的,人要理智,作為新中國的新一代人更應秉承祖先們所留下來的偉大而富有遠見的精神。中國人一向愛好和平,以和為貴。而以歐洲為代表的舊西方的人,歷史證明,是缺乏理性的人與野獸結合的生物。但隨著時代的不斷推進,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思考層面都與前人有著較大的差異。在現代中國社會中,拜金主義成了人們界定人品的第一要義;富二代身份成了人們追捧的潮流;孝敬上司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潛規則。這有何嘗不是一種對強權的迷信和崇拜呢?辜鴻銘先生這一句話,用來作為解決我們中國現狀的方法和建議也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參考意義。

辜鴻銘先生熱愛中國文化。這是我在他談到中國的語言時候感受到的。他認為漢語是一種心靈的語言。為什麼外國人都覺得漢語很難學的一門語言,而中國的小孩子和普通人卻覺得很容易?這是因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的時候,用的是已經充滿智慧的頭腦,而不是用心靈。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中國文明是一個停滯的文明。必須承認,就中國人的智力發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人為地限制了。但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文明是一個迴圈的文明。自《易經》的問世,中國就被這偉大哲學思想所引領,造就了幾千年經久不衰的中華文明。因此,我們與其說中國人的發展受到了一些阻礙,不如說她是一個永遠不衰老的民族。簡而言之,作為一個民族,中國人最美妙的特質就在於他們擁有了永葆青春的祕密。

如今,中國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三十多個春秋了,我認為正視中國在新形勢下顯得非常有必要的!我們的成就固然是舉世矚目的,但是我們卻無法因此而忽視了我們的社會存在的種種矛盾,只有正視這些存在的矛盾,努力地通過更加深入地改革與開放,在發展中去解決發展所帶來的問題才是我們的出路所在。也只有在正式中國的情況下,才能使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得到較好的繼承和發展,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標籤:範文 有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