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精選

隨著封建帝制的廢除,依附於封建帝制的種種醜惡制度也被次第掃除,例如世襲制度、太監製度、包衣制度等等。那關於對辛亥革命的歷史感悟歷史思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精選

  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1
  
  起來,不願做……”雄偉的國歌聲在天安門廣場響起,全國人民都瞻仰著這一天,祖國的七十華誕。如今的中國,重新以一個世界大國的身份屹立在亞歐大陸的東方。
  
  這不禁又讓人想起了20世紀初的那個積貧積弱,被歐洲列強瓜分的舊中國。眾所周知,是孫中山先生組織的辛亥革命改變了這一切,創造了民主的開端,終結了統治了中國達四千年久的封建制度。記得一位美國的著名歷史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曾經將三個事件稱之為“影響中國的三個轉折點”,分別是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公元新中國共和國成立,可見辛亥革命的重要性。
  
  而武昌起義又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正是武昌起義的成功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響應,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了堅硬的奠基石。
  
  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一進門就看見了一塊大約有一米高的石頭,是20世紀初武漢的原件,上面刻著五個字“大法國租界”。大家一看到這五個字,頓時怒火橫飛,這五個字上似乎都隱隱約約地透現出了西方侵略者傲慢、肆無忌憚的猙獰面孔。
  
  武昌起義的成功離不開五個月前四川的保路運動。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政府將四川鐵路收為國有,接著又馬上出賣給了外國。於是四川人民紛紛奮起反抗,清政府不得不將武漢軍隊調去鎮壓暴動。此時武漢十分空虛。
  
  1911年10月9日晚,由於革命派的炸彈在俄國租界不巧爆炸,暴露了革命派的意圖,導致起義提前舉行。10月10日晚,吳兆麟趁著夜色,率領新軍工程第八營,從“起義門”進攻武器庫。順利拿到武器後,他們馬不停蹄,朝湖廣總督府趕去,並與城外的武裝力量匯合。起義軍很快就攻破了湖廣總督府,而可憐的湖廣總督只好從水路倉皇而逃。我們大家都看呆了:如此乾脆利落,就好像是彩排了幾十遍的表演,不愧是說幹就幹的革命成員!
  
  可是,清政府馬上得到了這個訊息,派馮國璋率兵南下。
  
  我的心一下子都提到了嗓子眼:“革命能不能成功呢?武漢會不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呢?一定要快呀!抵擋住清政府的臨死反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情況,大將黃興從香港輾轉來到前線,指揮戰鬥。從當時的彩圖,我們可以看出,武漢人民十分擁戴這位大將以及大將率領的起義軍,清政府真的到了山窮水復的情況了。最終,起義軍以丟失漢口、漢陽的代價守住了武昌。這不僅為其他地區的革命派提供了足夠的信心,還提供了寶貴的時間,辛亥革命席捲全國,最終,清政府滅亡。
  
  武昌革命不僅讓我重新走進、回顧了那一段艱苦而又燦爛的時光,讓我見識了革命先烈是如何為了國家赴湯蹈火,也讓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暗下決心,今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像革命先烈一樣為國家做出自己的奉獻!
  
  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2
  
  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失敗之後,當轉瞬即逝的戊戌變法落幕之時,資產階級的一場救國圖強的立憲運動在當時外寇橫行、內政腐朽的歷史背景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有志之士滿懷著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著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那一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熱忱,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畏。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倡導和諧的時代裡,儘管我們做不到這些崇高的事業,但我們可以保留一些道德地線,去做沒有傷害的事情。新聞中一幕幕駭人聽聞的訊息使我開始反思,難道是時代的進步導致了有些人道德的缺失嗎?還是專制制度的推翻,導致了人們過多的自由呢?我想說的是,沒有絕對的自由。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時候,我們的確獲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間。但是我們要對這個自由拿捏有度。
  
  伴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更多的孩子,不再喜歡捧著一本厚厚的書,不再關注一些時事,他們會看電視,但不看新聞,他們會上網,但只沉迷於遊戲與聊天中,偶爾跳出的新聞會使他們不耐煩。從而,辛亥革命也只成為了一個再歷史書中出現過的名詞。漸漸地,辛亥革命,被人們遺忘在了角落。當2011年,辛亥革命迎來它的一百週年時,大幅的報道,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說出有關辛亥革命的具體事件。說實在的,我也是這眾人中的一份子,實在有些慚愧。只是在接到這個課題的時候,做了大量的閱讀,我才開始有所瞭解。我覺得是時候做些事情讓人們銘記這個歷史了。
  
  即便歷史總將這場革命一分為二的看待,說它既成功了又失敗了。我不否認它最終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所竊取的失敗,但我覺得他的成功經驗遠比它的失敗教訓更值得銘刻在歷史的車輪上。毫無疑問,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給水深火熱的中國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先進力量的進步,為新思想與新文化傳播奠定了基礎。
  
  我們應該更多的鼓勵年輕人去閱讀歷史,瞭解歷史。我們可以更多的舉辦一些關於歷史的徵文賽,讓更多的人通過寫文章,查資料,去走近一段歷史,訴說自己的認知。也可以組織播放一些相關影片或者上演一出出動人的舞臺劇來加深人們對歷史的瞭解。每個社群也可以定期的舉辦一些圖片展,潛移默化的感染群眾。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100年前,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著的追尋新的希望。立足今天,卻有這麼多的人因一時想不開,輕易地拋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更有甚者,因學費問題,用水果刀將自己的母親刺成重傷。如果他們有深入的瞭解這段歷史,瞭解這些人的滿腔熱情以及那股堅韌勁,他們還會做出這些傻事嗎?
  
  歷史,伴隨時間過去,成為一段永遠不可重現的過去,但它對今日的意義卻在舉手投足間顯露,我們有必要去喚醒這段歷史,重拾我們的過去,豐富我們的知識,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
  
  俗話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有必要去了解過去,千萬不要讓過去真正成為過去。
  
  讀辛亥革命感悟歷史3
  
  在1911年10月10日的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全世界.這槍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也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文化財富.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儘管1911年的革命有著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侷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後發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它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永載史冊,彪炳千秋.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群眾,使他們創造奇蹟.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改革開放後,社會程序的主幹在悄然發生著改變,提倡自覺,自主,自尊,自信,自強的中國特色的民主意識在萌芽中茁壯成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如果沒有優秀文化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敢闖、敢幹‘敢試的創新精神,同時也要弘揚“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
  
  現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的紅日,這輪紅日是註定要高高升起來的,我們為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而自豪,更為即將到來的明天而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