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篇

大家在經歷今年的鄉村振興,一定都有了不少新的感悟,那麼來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吧。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篇

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1

完美答好脫貧攻堅大考後,我們迎來鄉村振興大考。年輕幹部作為大考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對青春之“我”而言,積極投身大考既是“蹲苗”接受鍛鍊的練兵場,也是一展身手的大舞臺,我們只有遵循成長成才規律,保持正確的“蹲苗”姿勢,克服經驗不足、水土不服等“成長的煩惱”,在基層沉澱、成長,才能以更沉穩的心態、更矯健的身姿和更強大的能力迎接未來。

保持“向上向陽”的姿勢,接受“朝露日晞”的滋養。“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對年輕幹部而言,向上向陽是心態、是狀態、也是姿態。首先,要有向上向陽的心態。鄉村振興雖然任務重、壓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責、擔當使命而熠熠生輝,生命因“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鬥而更有價值。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成長觀,堅定理想信念、胸懷遠大志向,把握難得的成長進步機會,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化解“成長的煩惱”,在逆境中“拔節生長”。其次,要有向上向陽的狀態。要發揮年輕人精力旺盛、思路寬、辦法多的優勢,通過書本、網路、實踐等多種途徑加強學習,特別要注重多向基層群眾、老黨員、老幹部和鄉賢等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持續為自己“加油充電”,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自己的狀態始終“線上”。最後,向上向陽也是一種姿態。年輕幹部既要有積極進取、勇擔使命、永不言敗的陽光姿態,也要有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的坦蕩姿態,通過基層工作的鍛鍊,不斷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保持“向下向深”的姿勢,汲取“強根壯骨”的力量。2021年中央一號檔案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年輕幹部要茁壯成長,必須將自己的“根”深深地扎進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將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眾這根永恆的“血脈”中。一要深入實地查實情。對當地前期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鞏固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勞動力結構情況、教育、醫療情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瞭解,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為制定針對性振興計劃打下基礎。二要深入群眾聽民聲。真正把人民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通過開壩壩會、走村串戶拉家常、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等形式聽取他們對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意見建議,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廣聚民智,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要深入田間獲真知。實踐出真知,深入田間地頭去揮灑汗水、汲取智慧,在爬坡上坎中歷練本領、在日晒雨淋中積累經驗、在化解矛盾中增長才幹,用心用情當好群眾的“服務員”“貼心人”。

保持“面向四方”的姿勢,積蓄“開枝散葉”的能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年輕幹部正處於成長進步的“黃金期”和幹事創業的“關鍵期”,要堅持“面向未來、面向四方”,廣泛學習和吸收來自各方面的知識及意見,汲取更多的“養分”,使自己的“根系”更為發達,為“開枝散葉”打下良好基礎。在學習上,既要學好百年黨史,用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頭腦,又要學好法律法規和經濟、農業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廣泛學習借鑑各地的先進經驗做法,為幹事創業引入“源頭活水”;在思路上,既要全面系統思考、長遠規劃,又要關注當下,細化、量化短期目標並在具體實施中適時調整完善,做到既高瞻遠矚科學謀劃,又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在方法上,既要抓住基層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痛點問題進行重點突破,又要在時機成熟後進行整體推進、全面推動;在能力上,既要爭當自己負責領域的“種子選手”,也要爭做多崗位鍛鍊、多領域發展的“多面手”,確保各項工作得心應手、取得實效。

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2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在農村優先發展,推動人才下鄉、資金下鄉、技術下鄉。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發揮我省“三農”優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抓住機遇,著力解決好鄉村發展中的諸多短板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及農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各種設施,作為農村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從總體上看,我國鄉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田水利等生產性基礎設施普遍存在嚴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損壞嚴重等問題,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等生活性基礎設施極度缺乏,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電力、通訊、道路、網路等基礎設施質量差、標準低,重建設輕管護,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的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此為抓手,加快建設和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首先,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給予大力傾斜支援,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訂優惠政策,積極推進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市場化融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闢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要結合鄉村振興規劃,統籌建設好鄉村道路、水電、網路、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專案。要把農村飲水安全擺在優先位置,統籌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證飲用水質量;要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等用電方面的問題,加快電網改造升級和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用電服務水平;要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時,繼續推動農村公路向家門口延伸,打通“最後一公里”;要儘快實現網際網路在農村的全覆蓋,提升農村地區網路服務質量,加快農村寬頻網路和第四代行動通訊網路覆蓋步伐,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和數字鄉村戰略,推動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和深度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動力。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城市和工業的環境汙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村和農業的環境問題,在思想重視程度、人財物投入力度、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當前,農村“髒亂差”的現象還很普遍,環境汙染相對比較嚴重,垃圾亂倒亂放、汙水橫流、廁所髒臭等現象沒有根本改觀,“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膜、農藥、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汙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超標。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現象突出。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沒有生態宜居的農村,就會失去對人才、產業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農村環境頑症,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和農民生活環境,保護好農村清新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鄉土風情,打造綠水青山、空氣潔淨、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的美麗鄉村,讓美麗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一是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和完善農村各類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汙水處理設施、環保衛生廁所等,奠定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的硬體基礎。二是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普遍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模式。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全程無死角推進清潔生產和加強汙染防治,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四是加快特色鄉村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塑造鄉村風貌,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打造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田園,讓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絕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婦女,以及來回奔波的農民工,他們多數缺乏文化知識和現代農業技能,靠體力和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粗放經營,缺少科技含量。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也比較薄弱,存在人員嚴重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領恐慌等問題,尤其是農技人員數量少,能力參差不齊,複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農民更多的是選擇到城市打工,不願回家務農,更加劇了鄉村勞動力和人才的匱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實現鄉村人才的振興。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迴流,通過人才流入促進農村發展,並創造條件鼓勵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與鄉村建設,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機會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斷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一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用優惠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回鄉、城市的科技人員下鄉等,鼓勵他們到農村去創業,發展現代農業、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二要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等。三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機制,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制度,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機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四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質,加強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最新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

以脫貧攻堅精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不僅對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總結,而且為中國共產黨精神圖譜增添新的內容,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人間萬事出艱辛。在這場脫貧攻堅偉大斗爭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上下同欲、勠力同心,不畏艱險、吃苦耐勞,戰天鬥地、銳意進取,以“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強意志,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真脫貧。八年來,通過攻克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實現了中華民族亙古未有的偉大跨越。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品質和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斗爭中,無論硬骨頭有多硬,無論攻堅戰有多難,千千萬萬的幹部群眾傾力奉獻、苦幹實幹,以赤誠和忠心、用行動和汗水書寫鍛造了脫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凝聚強大合力,“盡銳出戰”體現使命擔當,“精準務實”成為制勝法寶,“開拓創新”迸發進取動力,“攻堅克難”展示昂揚鬥志,“不負人民”書寫公僕情懷。偉大的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中國人民意志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充分彰顯,賡續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後,意味著“三農”工作的歷史重心已全面轉向鄉村振興。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切實做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成為擺在全黨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黨組織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在紮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基礎上,強化有效銜接的舉措,完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全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征途漫漫,惟有奮鬥。只有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切實做好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才能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著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挺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再創新的人間奇蹟,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