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3篇

當學生花時間細細品讀《白鹿原》這本書,是不是都從中收穫了不少人生道理?那麼讀後感都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3篇

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1

《白鹿原》的熱播讓我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文學鉅著《白鹿原》。《白鹿原》是一部厚重紛繁的文學史詩,區區兩個半小時的電影怎能充分展示大西北關中平原的精彩紛呈。就敘述學而言,面對鄉土中國生活形象,面對關中平原的歷史生活記憶,陳忠實老師有著自己獨特的創造與理解,應該說在其中創造了許多深刻而悲壯的形象,其中我想淺談田小娥這一文學形象。

田小娥,這一文學角色佔到了《白鹿原》整書的五分之一左右。她與郭舉人,她與黑娃,她與鹿子霖,她與白孝文,她與鹿三,還有她與村民等的關係錯綜複雜,但這其中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生命價值問題。應該說這個人物形象的創造,不可能是閒筆或純粹為了愛慾事件吸引讀者的眼球。然而,從作品中我覺得陳忠實老師始終採取“敵視性敘述”的態度,並沒有任何顯示“同情性敘述”的基調。我認為,他的敘述意識是成問題的。這說明他沒有真正的理解“愛慾事件”在生命和文學中的意義,所以他的愛慾敘述全是原初的野蠻與愚昧,是力的放縱,是神祕鄉村神話的紀實,而少有“情”的光輝燦爛。

田小娥這一形象的創造,可以看出陳忠實老師的思想是有侷限性的。我一直在思考,他為什麼要把田小娥寫得那麼妖媚?為什麼要把小娥的愛慾寫得這麼放縱?這種歷史現實主義的寫法是否合理?我很難猜測他在創作小娥形象時候的心情,但可以斷定:他是不存在什麼敬意的,看不出他對這一文學形象有同情的基調。按小娥的出身,雖不是什麼大家閨秀,但總算是個知書達理的人家的女子。然而陳忠實老師在設計小娥的出身時也沒想到要賦予她什麼特殊的品格,比如說:反抗,倔強,心計。她只是個任人把捏的小媳婦,她只是個愛慾狂。在他筆下沒有一點自由人格,沒有任何尊嚴要求,只要是男人,只要是性就可以滿足生命的全部需要。用作品中的話來說“兄弟,我明日或是後日死了,也不記惦啥了。”可這畢竟是快樂時說的話,當真不得,但陳忠實似乎是被支配著在寫小娥這一形象。根據人性的理解或者說根據生命自由想象的可能方式,這種敘述形象是不符合真實的。現實生活中,愛慾放縱的人,要麼是生命力強大的人,要麼是富有挑戰性和野心的人,她也絕不會是奴隸般的可憐蟲。

面對如此恣意描繪鄉土中國卑微犧牲者形象在我看來,陳忠實老師是那種忠於歷史生活而缺乏自由理想的“黑暗寫作者”。這就是心靈想象的悲劇。總的來說,田小娥是陳忠實老師筆下的犧牲品,反過來更是老師的一記敗筆。

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2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這本書剛剛讀完,結束後,最大的感覺是不捨和遺憾。不捨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結束。那遺憾的就是結局太過悲愴,讀完後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湧上心頭。

陳忠實,三個大字印在書脊上。他的書我是第一次讀,全書很長,並不是因為文章冗繁,而是因為每一章節的內容都及其富有真實性、戲劇性。全書人物很多,並不能直接說出誰是主人公,但這麼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裡。全書筆觸很犀利,凡是讀過一遍的人,都會認為裡面有的情節是露骨的,描寫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也許正如陳老的文字一般無二。全書從頭至尾都散發著一種悽慘的感覺,看了之後,不免心情低落,以至於我每天都在為他們的命運擔憂,讓人身臨其境,想他們所想,愛他們所愛。

除此,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我喜歡“巧奪風水地”的算計和得意;我喜歡“交農事件”的豪邁與暢快。我厭惡“親翁殺媳”中的封建殘餘未清除;我厭惡“饑饉爆發”時的伐神取水。封建的力量是多麼可怕,多麼會剝蝕人心!愛與恨的交織,信仰與親情的糾纏,世風日下,骯髒的世道,使多少人墜入無底深淵。

說了這麼多,還沒有具體介紹故事。本書所講述的是陝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鎮裡所發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兩個姓氏的家族,這也是全書的核心,寫的,便是白鹿兩家上下三代的爭鬥。多少年過去了,白鹿原上王旗變幻,翻雲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和戰爭中顫慄。

全書講述了二十世紀初至建國初期的故事。一系列歷史線索就此展開,這也正是我喜歡它的另一個因素。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什麼叫做立意高遠,什麼叫做深明大義,什麼叫做家國天下,什麼叫做父母兄弟,什麼叫做真正意義上的《白鹿原》。

學生《白鹿原》讀後感600字左右3

《白鹿原》之所以厚重,取決於所描繪的這段歷史題材,決定了它的份量。

陳忠實寫了很多最後的人物,最後的現象,最後一個好族長-白嘉軒:最後一個好長工-鹿三:最後一個好先生-朱先生;這些最後的人物,從歷史的評價中,他們都是過去的人物,但都寫得很美,有夕陽之美。同時,他又寫了很多最早的人物,最早的人物又有朝陽的絢爛。最早一批通過社會運動改變家族社會地位的人群-白嘉軒的女兒-白靈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的。最早以人性的自由解放沖決禮教的殉道者-田小娥。歷史並不因為你退出歷史舞臺,你就變得醜陋,不見得。你走在時代前面,你就變得善良,也未必。這就是歷史的複雜性。也是歷史的矛盾性。歷史是矛盾的。是複雜的。秩序和心性的解放,也是複雜的,是矛盾的。這是《白鹿原》最大的好處,它全面的'反映了中國社會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的農耕文明,到經濟計劃,在轉到市場經濟,《白鹿原》全面的反映了出來,從一箇舊社會的土崩瓦解到一個新社會的醞釀建立,《白鹿原》可以說是兩部分夾擊,一部分是社會運動衝擊,一個部分是以人性的自由解放衝擊,白嘉軒那麼厲害的人,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當然,《白鹿原》也有缺點,因為進入中國話語太深,從而導致疏忽了,國際社會和人類審美座標的接受程度,對於白嘉軒的女兒白靈和長工鹿三的兒子黑娃,心理活動可以開掘更深一點兒,黑娃變成土匪的過程就很粗略,還有就是過多的捲入了具體的政治鬥爭,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覺得應該始終是一個對家族的歷史審判,應該始終定在這個高度上。

《白鹿原》我覺得是中國改革開放後所有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中的第一。無論是從內容、作品厚度、以及寫作技巧,它都是毫無爭議的。你讀懂它,它就是深邃的。你讀不懂它,它就是庸俗的。最後,套用著名畫家、學者-範曾的一句話:“白鹿原一代奇文也,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多讀書,讀好書,我建議大家讀《白鹿原》,《白鹿原》我讀了兩遍,看了一遍,如今劇版《白鹿原》正在熱播,晚上追劇,白天又在讀《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