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2021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範文

2021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範文

葉嘉瑩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讓我們一起學習葉嘉瑩的感人事蹟!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一)

何為“弱德之美”?

葉嘉瑩先生提出的這一概念,出自對詞這一文體美學特性和內在意蘊的研究,最早見於其《從豔詞發展之歷史看朱彝尊愛情詞之美學特質》一文。基於過往對詞體的研究“神韻說”“境界說”等不能秉承主旨,葉嘉瑩先生從張惠言“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王國維“天以百凶成就一詞人”等論點出發,探尋詞作者因內心的“難言之處”於無意之中結合進入了詞的創作,敏感地把握住詞體以深微幽暗、富於言外之意蘊者為美的美學品質。

葉嘉瑩先生創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來歸納詞體的這種美感:“這種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的不得不採取約束和收斂的、屬於隱曲之姿態的一種美”。

葉嘉瑩先生髮現,在清朝詞人朱彝尊《靜志居琴趣》《江湖載酒集》等作品中,隱含了一段與其妻妹不倫的戀情。因為這段不為社會所容的愛情,朱彝尊將內心中纏綿鬱結的“難言之處”,化生成詞作中隱曲的“弱德之美”。在葉嘉瑩先生看來,不但“低徊要眇”“沉鬱頓挫”“幽約怨悱”的佳詞、《花間集》中男性作者託名女性敘寫所表現的“雙性心態”,甚至蘇東坡、辛稼軒等豪放詞人蘊含“幽咽怨斷之音”和“沉鬱悲涼之慨”的作品,都具有“弱德之美”——究其本質,這些都是在外在環境的強壓之下,不得不將“難言之處”以曲筆道出。

也正因此,葉嘉瑩先生認為詞體的“弱德之美”具有雙重意蘊和雙重心態。東坡詞意蘊的深曲,因其儒家用世之心受挫後遁而為道家之超曠的一種雙重的修養;稼軒詞意蘊的深曲,因其英雄之志受到外界壓抑所形成的一種雙重的激盪;朱竹垞詞作意蘊的深曲,只是由於愛情的追求在禮教的約束之下所形成的一種既想要衝決網羅卻又不得不馴服於禮教的掙扎與矛盾。

朱彝尊收入《江湖載酒集》的一首小詞《桂殿秋》,言盡朱詞“弱德之美”:“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竹垞《桂殿秋》一詞深受後世詞評家激賞,甚至被況周頤評為清詞壓卷之作。江弱水《十三行小字中央:朱彝尊的風懷詩案》一文對朱彝尊與其妻妹纏綿悱惻的愛情作了福爾摩斯探案般的考據。

同為具有“弱德之美”的作品,但在葉嘉瑩先生眼中,風骨高下立判:東坡詞可以稱為“弱德之美”中的達士,稼軒詞可以稱為“弱德之美”中的豪傑,竹垞詞才真可稱為“弱德之美”中一個真正的弱者。

葉嘉瑩先生甚至認為,在古典詩歌行列中,陶淵明和李商隱也含有“難言之處”和“弱德之美”。陶淵明“不以五斗米折腰”,退隱歸園田居。李商隱身陷晚唐牛李黨爭,以隱忍態度承受痛苦。陶淵明、李商隱的詩歌各有其“難言之處”,以曲筆委婉道出,同屬“弱德之美”。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二)

九月十日教師節,南開大學舉辦《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葉嘉瑩先生是國際儒聯榮譽顧問,我銜命陪同王念寧副會長專程赴南開致賀,有幸在南開禮堂聆聽九十六歲高齡的迦陵先生與白巖鬆共話詩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輪椅上娓娓道來,鬢髮皤然,聲如洪鐘,風華絕代。

如何理解這位耄耋老人提出的“弱德之美”?竊以為可從三個層次理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個詞體美學的概念。葉嘉瑩先生將此種美感定義為:“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的不得不採取約束和收斂的屬於隱曲之狀態的一種美”。詞體美學的“弱德之美”,是一種敬畏、節制、內斂、隱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種承受”,是“在承受的壓抑之中自己的堅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僅是詞體美學的意蘊,更有人格風骨的美感,是一種在承受壓力時堅持理想、堅韌不拔、外圓內方、一以貫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氣象的美。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言:“弱德是我們儒家的傳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是我在承受壓抑之時堅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堅持而不改變。”

進而,追問“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為詞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筆敘說“難言之處”。面對壓力,詞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卻選擇了用折筆言之——蘇軾、辛棄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為他們皆受內心生髮的理想情懷、美好情感所驅使。從這個意義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瑤臺這樣的詩意勝境,是陳寅恪先生筆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讀《迦陵詩詞稿》,我發現葉先生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五種意象:荷花、柔蠶、藍鯨、鯤鵬、妙音鳥,皆能體現“弱德之美”的意蘊。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心得感悟(三)

走進葉老先生的詩詞世界,盎然詩意,詩意人生,人生靜逸。

葉嘉瑩老先生以“吟誦”之情,引領我們走進了別有洞天的詩詞天地。一詩一人生,一詞一境界,令我感同身受的是吟誦中的意境感發之情。在我看來,葉嘉瑩老先生所發聲的一經一辭一詩一言一詞一調,都是以自然之法為我們展開了別樣的詩情畫意。每一首詩詞的背後都有屬於它的識別符號號,都有屬於它的時代記憶。正如《孟子萬章章句下》中所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就是詩詞背後作者的情感世界,葉老先生以吟誦詩詞之意感發而生情,剖析詩詞背後的別樣故事,給人以生活的感觸。同樣,吟誦是最有情意的時候,是個人情感與詩詞接觸最密切的時候,會有一種由心而發出的情懷,這種情懷超越了時空的侷限,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再是孤寂,而是“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的抒懷欣怡。我想每個人的每個階段裡都可以用詩來抒發自我的真性情、真實感,古人亦是如此,以言簡意賅的“生活日記”來寫實寫志寫生活。

在葉嘉瑩老先生的吟誦之意中,我感發於“入詩”與“出詩”之情,情到深處最為極致,或許這就是自我認為“入詩”的最高境界,而吟誦正是入詩的媒介橋樑,身心、情意、詩意相結合,由心而感發吟誦出來最為情深。正如葉嘉瑩老先生對《春望》的鐘情,以自我真性情、真故事,與《春望》的時代背景相結合,恰到好處的詩與人融為一處,抒發吟誦出消磨已久的詩詞古韻。這讓我想到了“建安七子”之冕的王桀,他以《登樓賦》言曰“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這裡的“感發”和葉嘉瑩老先生所提倡的“感發”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你真正的深入詩中的世界,久而久之不再是隔膜,而是一種心靈上的領悟。我之前看過葉嘉瑩老先生的紀錄片,一簞食、一豆羹正是葉老先生的晚年生活,內心面對周圍的疾風驟雨毫無波瀾,她早已走進詩意,人生早已充滿詩意之韻,正所謂,詩如人生,人生如詩。而對於自我認為的“出詩”,它與“入詩”不是相對矛盾的對立,而是對於詩詞的兩種感發,“入詩”是因詩而感發,“出詩”是因事而感發。論其“出詩”,當你對詩詞的吟誦到達一定的境界,不再是因詩生情,而是因情生詩,或許葉老先生的生活亦是如此,生活如詩意,灑脫自然,平仄有韻律,詩情畫意。這也是我最佩服這位“穿裙子的士”的豁達之處,因為吟誦而“感發”,因為吟誦而熱愛詩詞,因為吟誦而熱愛生活。

我在詩詞的吟誦中尋找真我之意,尋找詩韻詞律的文化魅力,尋找葉嘉瑩老先生的“感發”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