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熱門示例四篇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這本書告訴家長們要學會選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你是否也有這樣的體會呢?寫一寫相關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熱門示例四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熱門示例四篇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1

今天買了一本《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也是老師留給家長的家庭作業,怎樣看待孩子的優點與缺點。看了這本書受益匪淺,與許多家長一樣,看到的只是孩子缺點。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的期盼。現實生活中事與願違例子很多。

1、作為普通孩子,別的孩子犯的錯誤她經常犯,比如花錢買的玩具,玩幾天,就不稀罕了,玩後的玩具收拾好,轉過來在看,還是擺放一地。

2、每天寫完作業總是提醒她檢查一遍,把書包整理好。好好看看東西是否帶齊了。

3、晚上洗腳後,讓洗襪子,就找各種理由、藉口等一些缺點。

人的不足各種各樣,生怕孩子考慮不到,要替孩子考慮。還是讓孩子自己去考慮、去做,犯點錯誤難免的,才能慢慢學會做的更好。

經常批評孩子,孩子會對自己的錯誤不在乎。欣賞孩子的優點,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

1、不拘小節,心胸豁達;孩子有些內向,交際面不是廣但善於思考,喜歡探索。

2、有禮貌。

3、很有上進心,不服輸。

4、愛看書,記憶力好。

5、尊敬老人,體貼弱小,富有同情心。

6、樂於幫助他人,是父母、老師的小幫手。

7、不亂花錢。

孩子有缺點是正常的,我們為什麼不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優點上,而非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想想我做孩子時,就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缺點嗎?經常受到父母的訓斥。到了我們做父母,為什麼不能容忍自己和孩子進兩步退一步,不能容忍孩子的錯誤?“水至清則無魚”,這才是正常的人,真實的人。

讓孩子有個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這是收益終生的品質。應該看到自己孩的優點、長處,並適時地表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指導孩子揚長避短。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2

作為老師和家長的雙重身份,讓我深深感覺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深知家庭教育的不足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偶然的機會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收穫很大,感想很多。

一,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我們作為中國家長,一般都教育孩子要聽話家長的話,這樣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獎勵。但現在我改變了想法。我認為孩子未成年,這是事實,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人,需要人去尊重,需要人理解。所以現在只要有事發生在他身上,我都會問詢問他的意見,由於他太小,我會給他選擇性的詢問。

二,對待孩子要保持心平氣和

以前,當我們叫孩子做某事時,如果他不願意或不理釋,我們就會不耐煩地對他吼,或者威脅他,以至於他對我們也會採取同樣的方法,一點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現在,如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心平氣和的問他為什麼,並且會努力勸說他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行動。如此一來,孩子遇到什麼事也會心平氣和的你商量,而不會蠻不講理。

三,表揚孩子要具體化且要鼓勵永續性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聽表揚,遇到不願意做的事經過你表揚,如:你好棒,好乖,好聰明,就會很高興的去做,做好後還不忘記在你面前自誇一下,造成什麼都是他最好的意識,沒有虛心學習他人長處的習慣。現在,如果我表揚我孩子,就會把這件事情什麼地方做的好分析給他聽,並且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現在的家長,都不讓太小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孩子願意,家長也不願他們插手,怕把事情越做越糟。我個人就不這樣認為,現在的小孩子做事情,不是把他當作負擔,而是當作遊戲,如洗衣服,有許多泡泡,小孩子會覺得特別好玩。另外做事情可以鍛鍊他的動手能力,為什麼不同意呢?我兒子在吃飯時要自己擺碗,第二次時把碗打碎了一個,從此以後,他每次擺碗時,都自己提醒自己要當心點。所以,千成不要讓他什麼都不能碰,不能摸,限制太多,要激發孩子多實踐,這樣做事才有條理和責任心。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兩大環境,學校的教育是大家一視同仁,那麼怎麼讓孩子優於別人呢?就要從加強家庭教育開始,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所以,家庭教育特別重要。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3

兒子降生的那一刻,我體會到人生最大的快樂,也從此多了一份責任。和所有父母一樣,我們不僅要精心呵護、哺育孩子長大,更渴望他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男子漢。於私,希望他擁有燦爛的前程,享受比我們更優裕的生活;於公,希望他對國家、對社會有所作為。身為年輕的父母,自持受過良好的教育,事業上也比較順利,總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可以“手到擒來”。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經常產生一些疑惑,不知如何應對。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上寫到,頑皮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有主見、意志堅強,只要善於引導,頑皮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極具創造力的人。而我的孩子就是屬於比較頑皮的那種,人也很機靈,學東西也很快,但往往因為他頑皮,所以上課時也總有點不安分,我總是告訴他上課時老師講的都是重點,如果你上課說話或不認真,一是自己寫作業時不會,二是不尊重老師和同學們,有時說過他這幾天會感覺孩子好些,可幾天後又不行了,我有時也會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效果還不如給他講道理,這本書給了我不少啟發,我發現以往對孩子的教育過於簡單,將在以下方面予以調整和改善:我相信只要教育得當,他完全可以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4

最近看一本書《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雖然是寫給家長的,但從中我獲到了許多的啟發,在此與大家共享。

“學習——成長”不僅是學生的必修課,同時也成為家長、教師的發展動力。《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閱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中國有句老古話:“棒棍底下出孝子!”,當今的`家庭教育也有這樣一句話常常出現:“孩子還小,打他幹嗎?他又不懂!”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

然而在教育中,“棍棒”教育一直是一個值得爭議的話題;在過去家庭教育模式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個不爭的道理,但在現代中國,這種傳統觀念被顛覆了,現代年輕家長由於經濟、文化的提升,環境的改變,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由一種粗暴的教育方式漸漸轉化到另一種進步,是文明的體現。但在教育過程中,針對孩子不同的年齡層次,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幼兒階段,是樹立孩子正確是非觀,性格的關鍵期,通過講道理,適當的“懲罰”是有必要的。到了少兒期,通過講道理,正確引導是重要手段,不輕易“懲罰”。到了青少年期,則以講道理溝通為主,不應動用“武力”手段教育,否則孩子會越打越叛逆,適得其反,隨著年齡的增長,“棍棒”教育應隨之減少。

另一種“孩子還小,打他幹嗎?……”的教育方式則是一種過分溺愛的教育方式。多數出現在“爺爺,奶奶”一輩人身上,由於每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隔代的親情、寵愛都傾注在一個孩子身上,加上文化、思想觀念的差異,以至於喪失了對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則,這對孩子的教育是百害而無以利的。因此,以本人觀點,孩子教育應結合中西方各長處,特點施以“管教”,而且年輕父母應儘自己所能,親子教育孩子,不應託管給老人。隨著孩子一同學習,成長,這才是人生中精彩、重要的一課。

環境改變了教育,而教育則改變了一切!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充套件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