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語文老師的優秀讀書心得精選四篇最新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生命的敘事,在時光中創造那個更好的自己。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就是流水。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語文老師的優秀讀書心得精選四篇最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語文老師的優秀讀書心得精選四篇最新
 
  致語文老師讀書心得1
 
  《致教師》的每一篇文章,均由一個一個具體的問題開啟,傳遞著普通基層教師的境遇與困惑,苦惱與疼痛。
 
  與其說那是某一個教師的問題,不如說是某一類教師的問題,甚至是所有教師的問題。我特別注意到《致教師》裡那些提問者。他們中有的是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有的是遭遇職業倦怠的老教師;有的奔波於城市,有的堅守於鄉村;有的教語文,有的教數學……每一個提問者,都意味著不同的成長環境,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生命敘事。因為他們的存在,《致教師》中的“教師”不再是空泛的職業人群,而是一個一個鮮活的“人”。
 
  我也特別注意到所提的問題。有的叩問價值,關於信念、關於理想、關於幸福;有的探討幸福,關於讀書、關於研究,關於備課、關於班級建設;有的問道人生,關於職業境界,關於生活情趣,關於處事為人;有的討論教育生活,關於儀式與細節,關於讀書與寫作,關於教室締造與期末慶典……
 
  朱老師對於每一個“問題”的迴應,不是簡單的方法破解,而是思維方式的照亮。我們把朱老師的這種精神帶到我們的班級,耐心的迴應每一位提出問題的幼兒。
 
  我覺得,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任何一個教育家都不可能離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事實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過是把別人的財富應用到自己的教育實踐中,提出很多理論上的共鳴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論上的支柱和共鳴,現在不少教師找不到感覺,找不著“北”。作為一個教師,你跟其他專家不一樣,需要各方面的知識,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齡越小,他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師當作百科全書。在他們眼裡,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應該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其次,理想教師還應該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教師需要有一顆非常年輕的心,才能與他們溝通,才能理解他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愛。可是我們一直主張師道尊嚴,鼓勵師生之間有距離感。中國教育傳統有很多好東西,也有很多不好的東西,過於強調師道尊嚴就不好。
 
  教師還應該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這三歷是一個有機的聯絡,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本書,其價值是一樣的。我們要鼓勵教師成為一個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的人,要培養這樣一種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們。
 
  總之,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師》一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追求的理想,我們一定要努力把這些理想化為前進的動力,才能使教育步入科學的軌道,才能使教育在中華大地上結出更加文明燦爛的碩果。它也將時刻警醒著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群新時代的“理想學生”,教育的未來充滿陽光。
 
  致語文老師讀書心得2

 
  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讚歎、折服!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瞭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致語文老師讀書心得3
 
  魏書生認為,尊重別人是一種本事,“不會尊重人,從高層次上講,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種自豪感和幸福感;從低層次上講,自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魏書生很尊重自我的學生,學生只要有一點提高,他就表揚;學生犯了錯誤,他也不直接批評,而是用唱歌、寫說明書等形式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更讓我感動的可是,魏書生還十分注重點燃後進學生的期望之火,善於幫忙學生尋找長處,發展長處。魏書生以往講過這樣一件事:新學期,有兩個全校最差的學生進了他的班,他要求這兩個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優點”。學生說沒有優點魏書生則說:“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兩條了”還有一個學生向魏書生坦言“我學的不好,只考了8分。”而魏書生則一臉驚喜:“你一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啊!”我想,類似的故事,魏書生肯定還有很多很多,他善於研究後進學生的心理特點,揚其長而避其短,不斷增強後進學生的內部驅動力,真正體現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其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說的“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忙、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與自豪感,減少內耗,
 
  明顯提高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權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不論過去此刻還是未來,只要有人類存在,人的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與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就存在。所以作為教師對學生要寬容,豁達,教師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賦,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績差,或者犯了錯誤的學生,用同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忙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當遇到學生頂牛越軌時,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三思而後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評的勇氣和精神,也許學生的頂牛越軌正是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萌發,作為教師要細心呵護,這樣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本事。
 
  致語文老師讀書心得4
 
  《致語文教師》封底有一段話:作為年輕的中學語文教師,如果能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積累資料、提煉經驗,可能於一生的教學研究都有好處。這句話對我深有感觸,我想對於國小語文教師同樣適用。
 
  翻開餘老師的《致語文教師》,很多設計創新,很多方法總結,這些都是他作為一位語文教師在長期教研、教學工作中獲得的積累。餘老師的這本書有兩個優點,一來有一線的教學經驗談,而且這些經驗還被分門別類,比如介紹教學手法的創新就列了學法手法、創編手法等九條,二來有自己總結的創新案例,這些案例的面還相當廣泛,誇張的說,想教好語文課文,最好先把這本書翻一翻。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餘老師更多的是把智慧融進了這本書。其實,餘老師的教學智慧背後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教語文是“充分地、有效地運用課文文字,對學生進行積累教育和能力訓練”。確實,現在我看語文教學,真切地體會到不能只教“課文”,一個學期十幾二十篇課文,學生記住了也沒有大用處。一個學期一百多個課時,我認為是提供給學生表達的空間,積累的機會,讓學生鍛鍊和積累。書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創編“門庭若市”的成語故事,從課文中找到10個左右的句子並重新排列,全面地解釋什麼是神奇的極光……這些事例典型創新,而且始終帶著一種理念、一種實踐、一種思索……在教育教學中,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去試試,我想一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