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

讀後感裡面關於原文的內容我們需要簡寫,,讀後感是大家為了抒發個人情感而寫的一種書面文體,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閱。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8篇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1

我只知道甘草可以止咳,怎麼和於永正老師聯絡起來了呢,仔細閱讀這個章節後,我明白了,正是因為於老師具備甘草的品格,所以他與同事相處得好,學生也喜歡他,這不是我們每個老師都要做到的嗎。

首先甘草性溫,味甘。於老師就是一個溫厚的人,在他的回憶中寫到他兒時的幾位老師都是溫厚的典範,微笑是他們共同的名片,寬厚是他們共同的品格,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多想想於老師的經歷,在我們大動肝火時,多想想對學生的影響,讓我們用一份冷靜別樣的心境來處理事情,不是更有利於學生的品格發展嗎。

其次,甘草包容,幾乎能與所有草藥為伍,不但能解百藥毒,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形容到老師身上,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

人是易怒的動物,尤其是面對那些個別學生的時候,又如何能忍得住。但想一想我們從事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不是有句話形容我們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想想肩上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三,甘草能調和。我覺得於老師說得特別好,為師者對學生要溫和,親切,還必須嚴,什麼時候都要有度,不可執於一端,以至於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老話說還打一巴掌揉三揉呢。

其實每個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他的態度,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即使我們不能保證喜歡每一個學生,那也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讀了這個章節,讓我感到要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一定要有甘草的品格。

於老師就是願意做甘草,做一個動腦子的人,做好人,做溫和的人,做寬容的人,做善解人意的人,做善待學生的人。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帶著思考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努力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2

作為教師行列裡的新成員,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去學習,如何成為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我首先思考的問題,於是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這本書,收穫頗多。

於永正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教了48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為教師,應該按照自己喜歡的老師來塑造自己!始終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一個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終向學生交出這樣的名片:微笑、尊重、理解、寬容;負責、嚴格、耐心。我想,讓於老師永葆青春的奧祕或許就在於他時刻記得自己曾經是孩子,保有一顆永不褪色的童心和學無止境的恆心吧!我們教師要溫和、包容、調和。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我發現,一方面,我們希望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另一方面,又害怕和孩子太親近導致課堂氣氛混亂。可能對於孩子們也一樣,不論是男孩、女孩,高年級或者低年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哪怕是簡單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可能都會在孩子的內心起到一定影響,所以,於永正老師說,不強求你喜歡每一個孩子,但要努力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讓他覺得你不喜歡他,那麼,無論你有多喜歡他也無濟於事,相反,如果你的行為讓他覺得你喜歡他,那麼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

於老師在開篇第一章把學生之所以喜歡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比照。這一點也給了我極大的啟發。首先是性溫。“性溫”就是遇到問題,能“後退一步”,擺正心態。“溫”是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五大美德之首。“溫”是所有學生對所有老師的第一期盼。微笑是於老師的名片,我想正是“溫”的體現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賞的眼光看周圍,看別人,看到的就只是優點,會覺得到處春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圍、看別人,看到的都是缺點,就什麼有點也看不到了,會感覺周圍的世界一片混沌,一片黑暗,感覺自己的身邊無良人、無美景。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鏡子無處不在。於老師能讓“遲到”的學生破涕為笑,化“窘迫”為“輕鬆”。這樣的寬容,完全出於理解,一種推己及人的理解。這種推己及人,能讓我們有了平靜的心態和處理問題的智慧。再者是調和。完整的教育:“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一味的“溫”是不行的,還必須“嚴”,“溫”與“嚴”,“威”與“猛”,“恭”與“安”之間把握好“度”,切不可只執其一端。

於老師不愧為智慧型的老師,他還把這種做法形象地稱為“打了一巴掌,別忘了及時給揉一揉”。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作為教師,我們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喜歡他。美國託德威特克爾:“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並不說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麼喜歡他們都沒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麼,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了。”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品等等,尊重是做人的原則,微笑是一張永恆的名片,掌聲是有力的讚美,信任與期待也是表達對學生關愛的一種方式。是的,調整好心態,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換位思考,我們的課堂定會綻放別樣的光彩。

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最美麗的,但一定是和藹可親的;學生喜愛的老師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是有著獨特的魅力。讀了這本書,我深深被於老師“性溫”、“包容”、“調和”的品質所打動。我欽佩,我折服,欽佩於老師的智慧,折服於老師的中庸。最後引用於老師的話:“生命的長度我當不了家,但生命的寬度由我說了算。既然命運讓我們做了教師,就讓我們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做最好的自己!因為生命於我們只有一次。”我會再用時間認真去讀這本書,我相信細讀之後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3

跟隨敘事者十月份共讀於永正老師的這本經典之作,受益終生。讀完這本書,我被於老師的為師之道深深震撼。

於老師說: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是啊,我們成年人已然習慣了按照我們成熟和成人邏輯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常常忽略了還是孩子的他們的想法甚至常常不能理解他們的做法。我想這正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看待孩子的階段性特點,對學生對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這樣不僅可以拉近了我們師生關係還對孩子的學業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自身來說,也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教師職業魅力和自信心。

於老師總結了學生之所以喜歡原因。首先是“溫性”,遇到問題能夠“後退一步”,擺正自己的心態。其次是包容,包容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不要忘記我們自己曾經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也會惶恐和膽怯,想逃避,但是當孩子有了這樣的心態後,正好說明了他是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如果抱著寬容的心,去引導他認清自己的錯誤,並知道自己如何去改正錯誤,我想要比狠狠批評他一頓效果更好。起碼,我相信孩子的心裡是充滿感激之情的。最後就是調和,在我們執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屢犯錯誤的孩子,這時候我們會嚴厲的批評他,這時候他們對我們肯定產生了牴觸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及時的揉一揉”,也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適當再表揚一下他,讓他們明白,其實我們是在教育他,幫助他,而不是他的敵人。相信每個老師都會喜歡班上優秀的學生,對於優秀的學生我們常常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因為他們的潛能很大,認為他們就是班級的希望和驕傲,這樣往往也會造就部分學生產生高傲的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導他們認清自己的不足,才能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教育的意義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戒驕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著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就在於發現每個學生的短處,引導、鼓勵他努力由“不及”到“及”。

最後,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老師,處理教育教學問題都要思而後行,讓學生健康、全面、和諧地發展。帶著思考,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智慧,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思考中感悟並積澱的。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4

“做老師真好!”這是教了五十多年書,最終把自己教成孩子的於永正老師的由衷感嘆。於老說:“想念你們,我教過的每一位學生。”我想:每一位於老教過的學生也會想念他。一定是這樣,於老風趣幽默的課堂、關心體貼的話語、身教重於言傳的榜樣······怎能不讓學生們想念!

想念源於喜歡。課堂上朗讀時通過表情、語氣、動作,把天真、活潑、羞澀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學生更好的走入人物內心,理解文字;課下和孩子們一起遊戲、玩耍;學生出現問題時的體諒和理解;能發現每位同學的長處和閃光點,從不吝嗇表揚······這樣的老師哪位學生會不喜歡。

要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放下架子,對學生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像於老一樣,做一棵“甘草”性溫、包容、懂調和。要有溫而厲的教育智慧,教育、教學中的問題,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做到“不過”也“無不及”。

於老說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老師喜歡他。其實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態度,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表聽到老師的表揚。在靈活多樣,有指向的激勵下,學生的“閃光點”會越來越多,“亮點”會越來越亮。於老在書中寫道:“你真棒”“你真好”這類的話可以說,但總這麼說就空了,“棒”在哪裡?“好”在何處?這樣就有“實指性”了。我班小李同學,之前字的書寫不盡人意,每次看作業我都會提醒他要認真寫,可並沒有效果。後來我改變了方法,看作業時在他的本上畫出或指出工整的字跡,會告訴他這個字之所以漂亮是因為他能準確把握字的結構,每筆書寫到位,還會提出期望,相信下次作業中漂亮的字會更多。就這樣,慢慢的小李同學作業本上漂亮的字越來越多,最後每次作業都能做到書寫認真工整,多次評為優秀作業。

在和孩子接觸交流時一定要發在內心的表現出喜歡他的樣子,不諷刺、不挖苦,不冷落、不漠視。一句簡單話語,一個撫摸腦袋的動作,一個關心的眼神,一個大大的擁抱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用心。“喜歡”是互相的老師喜歡學生,學生會加倍喜歡老師。

讀了這本書,深刻領悟到於老的教育智慧,為師之道。愛學生不是隻停留在嘴上說說而已,要從心開始。孩子間存在個體差異,那麼就讓我們用愛澆灌:是花就讓他盡情的綻放,是樹就讓他茁壯成長,哪怕是一株小草也要讓他在“大地母親的懷抱”裡無憂無慮,健康成長!(趙麗)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5

於永正老師駕鶴西去已近五年,當再次翻閱這本書時,彷彿這個老頭子還活躍在語文課堂。很遺憾,在他有生之年沒有親臨過現場聆聽他的課堂,不過在錄影課上,在教學例項中是再熟悉不過了,於永正老師也是我初入教壇後認識的第一位大師,第一位國小語文界、男性的、名師。

剛畢業時候,我們把目光放在語文教學上,在書中我關注的是他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再看於老師,學習的目光不光是聚焦在語文教學中,更是在於老師整個人身上,他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在詮釋著如何才是為師之道。

從教時間長了,感覺自己已混跡於老教師行列多年,對於教學技巧的關注淡化了不少,更多地開始考慮怎樣從育人入手。“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書中於老師引用了這句格言,我也一直信奉迪斯多惠的這句話,於老師在書中大篇幅的論證著這個教育觀點。如果說教育的第一個名字叫影響,那麼它的第二個名字便叫激勵。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向我們娓娓道來,在教育的過程中該如何去激勵,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和愛。為便於掌握,於老師總結了使用激勵的五條原則,在既定原則的基礎上進行了方法的指導,比如說最常用的是語言激勵,簡便易行,具有時效性,可以通過寫紙條打電話的方式。

善於鼓勵學生,是為師之道的不可或缺。關注學生,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有時候甚至為後進生製造閃光點,同樣是於老師在為師之道上為我們留下的啟示。這種表揚和激勵體現在平常的班級管理教學中,在他的語文課堂上對於學生激勵性語言評價的使用也比比皆是。“你能行,我相信你,你的潛能很大”,“你好好練,準能超過他!”使用暗含期待時的談話,採用個別談話的形式,通過“相信和期待”去表達對學生關愛。

於老師年紀大了,在課堂上仍然擁有一顆童心,“教了五十多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在課堂上為了更好地展示教學效果,在課本角色扮演女兒和媽媽時選擇女兒,在小猴和老猴角色之間去選小猴。他圍上頭巾在大森林和孩子嬉戲,去做一個採蘑菇的老姑娘,他常常被孩子們圍著,當一個真正的孩子王。用陶行知先生的話,就是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於老師,心中有學生,他才做的這麼好。

在剛畢業時還願意帶低年級,感覺自己的玩心和年齡與他們非常貼切,但是一進中年30多歲了,再在課堂上用兒童的語言和他們交流,或者一口一個生字寶寶。就彷彿自己有些不著調。有些在那裡裝,但是通過閱讀於永正老師的事例,我才知道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位名師,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師,尚且在這條路上走得這樣深,我們又怎能夠感到難堪呢。我們該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而不是因為顧及自己的舒服不舒服。

於老師說:我從來都不把練習冊放在眼裡,開始讓學生選做其中一部分,後來乾脆把它廢了,一點也不多,學生當然為之高興,我的語文作業只有寫字,讀課外書和寫日記,另外還有玩玩兒,當然是國小生的作業。一位老師一位語文老師,如果是這樣,那哪一位學生能夠不喜歡哪一位家長,又是不又會不喜歡呢?如此多的家校矛盾,有很多是因為家庭作業的原因產生的,當我們能夠在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而又讓學生和家長沒有過多的負擔,這希望必是人人都期盼的。但這種過硬的本領,肯定也是餘老師在思考與摸索中積累起來的。平時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當我們的目的是在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上。在學生能夠愉悅的學習上。在教學質量的提升上。這種付出又是有用的值得的。

還記得在剛畢業的時候,最先接觸到的語文名師也就是於永正了。當時十幾年前因為網路還不夠發達,能夠找到於永正的一些案例,也比較難得。當時遇到了一位教研室的史華老師,和她交流的時候經常提起要向名師學習。提到於永正,史老師專門給我找了他的相關資料,並送給我一本於永正老師的課案教學案例,那是一頁一頁影印的,至今還儲存著。(紅小張)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6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本書是於永正老師對自己五十年教育生涯的回顧,是語文教學的實踐總結,更是對人生的感悟,細細讀來,就如同一位長者與我交流對話,讓我感同身受,茅塞頓開。我記住了於老師的“名片”:正面寫著微笑,三個關鍵詞——尊重、理解、寬容;反面寫著負責,三個關鍵詞——嚴格、頂真、耐心。於老師用畢生的心血和精力踐行著這樣一張名片。

首先,要有如“甘草”般的心性和品格。教師的品格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在書中,於老師借同事朱友明老師的話語,將自己比作“甘草”,用甘草溫和、包容、調和三個特性來詮釋自己的品格,也道出了所有學生對老師的期盼,可謂是神來之筆。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首先要溫和親切。溫和的微笑、親切的態度,是縮短師生間距離最好的法寶。一年級新生剛入學的時候,我和孩子們第一次見面,對待一個個目光裡充滿好奇和懵懂的打量著這個新環境的小豆包們,我都盡最大的努力用特有的溫馨笑容和親切語言,幫助這些剛剛來到新環境的小朋友們,讓他們能夠緩解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情緒,放鬆下來,逐漸融入到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中來,慢慢開啟心扉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們,對已經到來的國小生涯報以憧憬和期盼。於是我也成了大多數孩子和家長們眼中溫柔的.王老師。當然,對於一些犯了小錯誤的孩子來說,也要學會順勢利導,化干戈為玉帛。在教育心理學上,低齡兒童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自身行為的控制力有限,老師要做的不是訓斥,而是幫助愛動愛說話的孩子認識並調整自己的行為,面對犯錯誤的孩子,於老師總能用寬仁的微笑和態度讓他們學會自省並改正。“多麼令我感動的笑,多麼令我難忘的笑!”“於老師的笑是最溫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評。”學生在作文中這樣抒懷,他們在感動中自省,在自省中自然自在地成長。溫良敦厚——這如甘草般柔性的力量就這樣潤澤、滋養著學生的內在精神。在書中於老師也為此做了總結:做甘草,就是做個好人;是好人才能成為好老師,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做好人,就是做個溫和的人,做個寬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學生的人。做甘草,就是做個動腦子的人,有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這也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方向和導引。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7

自古以來我們就讚美老師愛生如子,然而時至今日很多愛生如子的老師常常感嘆:一腔愛心換來的是學生對老師的不解與埋怨,這種適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讓我們每一個老師思考:應該怎樣教育學生才更有效?《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告訴我我:老師僅僅熱愛學生是不夠的,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人去對待,這樣將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儘管每個學生喜歡一個老師的原因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她的幽默,喜歡她寫得很漂亮得板書,甚至只因為你對他說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們喜歡的是尊重自己,瞭解自己需要,注意與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師。

是呀,尊重是每個人渴望擁有的,學生亦然。尊重學生,正是保護學生自尊心,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個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達到自我實現,又更何談競爭、創新?當老師們恨鐵不成鋼,便用諷刺、挖苦、甚至體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時,不僅不能讓孩子理解你的愛,觸動他們的心靈,更有甚者會直接傷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抹殺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這不是與老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嗎?老師啊,千萬別用愛的名義行踐踏學生之實。

有的老師為了保持師道尊嚴,居高臨下不苟言笑,為了不讓學生小瞧老師的能力,事無鉅細全部包攬,容不得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學生有錯,便使出“渾身解數”批評指責。然而管理效果卻不理想,學生與老師心理距離拉大了,學生對老師雖有敬畏之心,卻無親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聲,班上氣氛嚴肅有餘,卻無生動活潑之氣。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的交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於是學生親近了,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國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的祕決是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老師要放下身段。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對於班上的事,不能老師一個人說了算,老師應該放下身段與學生平等的商量,允許學生中有與老師不同的聲音。並且要重視學生的意見,為他們創造機會,巧妙的激發學生積極表達自我的衝動。班裡有了問題、出了事情,也總是尊重學生自己以及班幹部的意見,充分聽取他們的申辯,然後再進行恰當的處理,有時還可以防患於未然。這樣既充分發展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又能讓學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期望,反過來他們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從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良性迴圈。

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感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正經歷著由依附向自主急劇轉變的過程,他們會對老師從早到晚過細的關心指導感到厭煩,他們更渴望老師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感情。如果老師忽略了這一點,將給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傷害。常常提醒自己:讓學生丟臉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傷害學生寶貴的自尊心為代價去懲罰學生,這還能達到教育目的嗎?一個連自尊心都沒有的人,能知錯而改嗎?難道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嗎?樹有皮,人有臉,即使再差的學生,也需要老師呵護他們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師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學生才會更尊重、信賴、熱愛老師,這樣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尊重學生,老師要學會等待。陶行知曾經說過:“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當年是你的國小生?。”十個手指有長短,一個班三四十個活生生的人,個體差異是客觀的存在的,又怎能一個樣?面對認知不一的學生,我們要學會等待。等待不是不聞不問,而是留心觀察等待教育時機。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學困生會默默追趕,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違紀生會漸漸收斂,在老師期望的等待中優等生會發憤圖強。在等待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體會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絕妙。

僅有熱愛是不夠的,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重要。尊重產生愛,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真正地把愛送到學生心中,落到教育目標上。而且尊重學生的老師一定會獲得學生的尊敬!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讀後感篇8

最近讀了於永正老師的這本書,感觸頗深。此書總共分十個章節,第四章的童心未眠、第五章的行無言之教的內容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因我一直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經常視課堂紀律若無物,這是低年級學生剛入校門的特性。童心未眠的標誌之一是始終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做一個有“孩子氣”的教師。其實於老師所講的童心未眠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那就是理解和體諒學生。記得有一次,於老師班上一個孩子遲到。於老師在班上放肆的表揚那遲到的學生。當時,班上所有的學生都問,為什麼遲到還要在班上放肆表揚呢?於老師當場回答學生說:“你們哪個有勇氣遲到了,還能像他那樣大大方方走到教室門口,還有如此膽大的喊聲報告。是你們肯定會躲在某個角落哭臉。”就這樣,那調皮學生再也沒遲到了。回想當初我教一年級時,我的一直嚴格要求學生,上課不準說話、不準調頭、不準做小動作……。若干個不準之後,其實效果並不理想,學生在課堂上想做卻不敢做,想說卻不敢說,整個一節課下來,學生死氣沉沉,毫無積極性可言。

我想對待所有的學生,我就是教學能力並不是他們所吸引的.地方,我想“微笑”才是低年級學生所需求的。於老師說,“溫”就是寬容、大度、有氣量、不計較。我非常喜歡於老師的那句格言:“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對於低年級教師是多麼的重要。他們剛剛離開父母親溫暖的懷抱,他們需要這“溫”;於老師告訴我們做一個甘草。甘草有三個特性。作為老師除了和藹可親,溫文爾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嚴”;那麼在這“溫”與“嚴”之間還要講究一個“度”。

於老師在本書中還講訴了自己從教生涯中的一些教育故事,書中有一段是作者自己對自己的約法三章:一、不背手;二、主動和學生打招呼;三、課間和學生一起玩;四、到學生家裡走走;五、經常講故事和笑話;六、幽默;七、努力讓微笑成為自己的名片;八、做值日;九、一旦做錯了事,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十、定期徵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看到這裡,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內心。和孩子一樣,有什麼不好?於永正先生作為一個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都能如此要求自己,為何我不能。

師生關係是平等的,我們要理解學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臨下地俯視學生,不帶有色眼鏡評價學生,在教學中實現“平等對話”。於老師就是這樣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贏得的學生對他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