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模板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7篇

科學的知識可以讓你不被黑暗所影響,多讀書仔細閱讀就會明白書本的含義。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模板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7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內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軼失的古經卷的嘆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致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所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只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著何種態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所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著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說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裡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著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

木窗、石板路、烏篷船和縱橫交錯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橋,組成一座平和安靜的江南小鎮。

行走在中華名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關於“江南”這個話題的有很多,唐詩宋詞讚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時歸隱選它,現代影視拍個古裝片的拍攝是它,它似乎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一塊遠離喧囂的城市,洗滌浮躁心靈的“世外桃源”。

當你乘船遊覽在小鎮時,你會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一排排粉牆黛瓦的矮屋,你會看到的不是一輛輛疾馳的汽車,而是一條條冒著炊煙的烏篷船,你會看到的不是喧鬧的城市,而是漁民划著船,妻子在做飯,女兒在看書的淡泊安定。這是一種脫離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著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這種美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正如書中所說,江南小鎮沒有河邊吊腳小樓的渾樸奇險,沒有前險灘,後荒漠的氣勢磅礴,沒有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只是他們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格外平穩、內斂,不張揚,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我願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靜舒適,傳承中華民族的安然祥和。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5

坦率的說,大師當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長河》的確有驚豔的地方,雖然還是免不了矯揉造作,但至少還流露出一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無骨之作。書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師的書法賞析,尤其是第四篇《鐘山之碑》,源於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師在接受南京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這個碑文是我的真實心聲”。

碑文中有這樣一段:“南京人民於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巨集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主事者命餘,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不知“滿紙菸霞”從何而來?秋雨老師才寫了三句話,就覺得字字珠璣,還毫不猶豫地誇自己“滿紙菸霞”。如果幸運的話,這塊碑傳個幾百年,“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這些文字能夠留給後人研究當代中國的拆遷盛況,真是委屈了這塊石頭。

何謂“文化”?大師自己恐怕也說不圓,因此他借謝晉之口說“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而實際上,看起來嚇人的《何謂文化》,不過是以幾篇演講主打的雜碎拼湊,更本談不上宣傳中所謂對文化最“誠懇、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幾百張好紙。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6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讀罷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文化苦旅》,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久久難復平靜。

在讀之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一處處名勝古蹟的背後都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不會想到踏足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其實是踏足在千年歷史的沉澱之上。那一段苦澀,那一段艱難,那一段早已成為歷史的路跡是現今無法真切感受到的。

就說說那個敦煌的罪人——王道士吧!他原是湖北麻城一個普普通通的可憐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不幸地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把持著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王道士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痛。讀到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這筆文化重債,我們又能向誰討要呢?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從西北的敦煌走回東南的江南,江南,與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覺,它也是美,不過它是若朦朧羽紗般的美,它是細雨綿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與江南牽繫的是一字“隱”,這是失意文人的隱歸,他們隱去知識修養,他們隱去滿腹才華,他們隱去對國家的滿腔熱情,孤傲、名聲,一切都像是順著江南的水一併隱去了,順著時間悄悄地隱去了。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西湖……路,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在沙山頂端,望著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序的愁。

中國當時的路跡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點點被時間沖刷,如同堅韌的岩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樣。閉上眼,靜下心去走那一段歷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時間所不能存留的情與景。閉著眼,彷彿能聽到當時的中華大地在一頓一息,然而歷史文化是它靈魂的一部分,有時會苦澀、掙扎、灰暗但永遠深具哲韻、亙古不朽。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7

我今天介紹的這本書,最適合靜靜的夜,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地去品味。它就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的空間的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文化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為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餘秋雨先生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的東西。從一個毫不起眼卻能興風作浪的小人看見了歷史的暗流湧動;從一個詩人(柳宗元)探索古代文人的悲哀;從一個道士(王圓籙)目睹中華文明的泣血歷史;從幾位文人(嵇康、阮籍)看到了一個時代的紛爭與悲哀……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很顯然,讀書與行路需同時進行,學識與見識需同時增長。然而,我在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時,驚奇地發現,一本書就足夠了。一書在手,“足跡”竟也能遍佈千山萬水!

就是這樣,我閱讀《文化苦旅》,彷彿經歷了一場苦澀的文化旅程。自己那顆似乎是虛幻的靈魂,遊走在餘秋雨先生所勾畫的真實世界和歷史空間裡,既感覺到這個世界是如此的鮮明生動,如此珍貴可愛,又感覺到好象我也是歷史的過客之一。甚至有時會覺得我就是秋雨先生本人,站在歷史的某一個點上,或回溯,或展望。站在那兒,為未曾得到的惆悵,為已經失去的神傷。

如《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著,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文明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文化苦旅整本書所要批判的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極度不平衡。從一開始的《道士塔》《莫高窟》到《廢墟》《筆墨祭》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寫人類的精神文明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物質文明。人類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並沒有給精神文明提供更好的土壤和環境,反而會破壞精神文明原有的物質基礎,使之不斷的流失、散落,甚至走向滅亡。物質文明對精神文明的蠶食,就如王道士對敦煌文化的破壞那樣,程序緩慢,卻極具破壞性。作者把毫不起眼的道士塔列為全書的第一篇,其實在告誡我們,中國文化正在被許多像王道士一樣不起眼的人吞噬著,破壞著!

遺忘,也許也是一種對中國文化的破壞吧,就如餘秋雨《柳侯祠》中寫的“幾個少年抬起頭看了一會石碑,他們讀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執的愴然肅立,少年們放輕腳步,離它們遠去”,頓然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無知的少年。去過了許多地方,基本上都是下車照相,上車睡覺……或許有許多人也會和我一樣,以為旅行的意義只是為了放鬆自己,去追求視覺味覺聽覺的賞心悅目,卻往往忽略了其中內在的文化內涵。也許是我們的無知,也許是我們的浮華,已經將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文化精華給遺忘,殊不知遺忘卻是對中國文化最大的破壞。我們都已經不知不覺地淪為王道士!

對我而言,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有時會覺得有點困難;在品讀完一篇又一篇後只覺得裡面的寓意太多太深厚,總得要好好地細想一番,才能瞭解一些道理。完全地瞭解箇中道理,可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更為反覆不斷的閱讀。他不單單只是寫景,或者寫一段什麼歷史,文章總在細細訴說的一段又一段的長遠歷史中,蘊含著超越歷史的感慨和思考。甚至對於人生,也不無補益。就像《沙原隱泉》中寫到的:“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說,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我站立峰巔,它委身山底;向著它的峰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嚮往峰巔,嚮往高度,結果峰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在人生的追求過程中,要達成一個目標,就儘管爬吧!別管終點在哪裡,只要努力的朝目標前進,終究你會發現,原來你也走了一段不短的路,而終點就在眼前。但是,上天總是安排些戲劇性的演出,當你到達最高處時,常會不自覺的發現“高處不勝寒”!總要經歷過才會知道,再崇高的終點,原來終究也不能久留。所以,文中後來又說道:“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峰,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與它近乎。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對生命的領悟和對文化感悟,讓我對中國文化,中國文人和中國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重新燃起我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熱愛。有人曾經說過“你知道的東西越多,活得越累”,沉重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或許會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就像餘秋雨先生所說的“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人生淪喪感”。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這本書給人一種超越精神,超越年代的期盼,當讀到道士塔,莫高窟,柳宗元等等,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哀傷,總有著一股想哭的衝動,如果能早生一個世紀,我想去牽住運滿經書的馬車;想去阻止士兵亂塗亂畫;如果能穿越到唐朝,我想去一趟柳州,去陪柳宗元說說話告訴他有很多人關心他,一切都會好的。

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