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中學生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三篇

偉大的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以往說過:“夢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讀一本好書,才能讓自我的思想、知識甚至於內涵得到很大的提升。那麼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你有什麼感想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中學生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三篇。以供參考。

中學生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三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兩年前,我帶著求知的渴望與好奇輕輕地翻開這本書,本以為我將再次得到新的知識來充實自我,可沒想到,這書中的許多言語段子我竟無法理解。我沮喪的合上這本書並約定兩年後再來拿下它。如今的我已是一名八年級的中學生了,相比以前,理解本事自然增長不少,這個寒假,我最終翻開這本書——《朝花夕拾》。
  
  我喜歡的中國作家,除去冰心常新港,應當就是魯迅先生了。這本書的原名是《舊事重提》,至於此刻為什麼會叫《朝花夕拾》,我想大概是魯迅先生嫌它太直白吧。書中魯迅先生回憶了自我的童年生活與青少年時代,讚美了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也批判了封建舊俗、文化。還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長媽媽、衍四太太、五猖會上的無常、百草園中的美女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在家中的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甚至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所以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會讓人感到異常親切,也沒有什麼距離感。文章字裡行間都流露出作者兒時的那份純真,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自由的嚮往。還時不時能勾起我對兒時的回憶。
  
  兒時的我,也曾像魯迅先生一樣有許多五彩繽紛的往事。小時候,我會在課堂上因為教師的一個小錯誤而舉手指出,如今,即使教師一連報錯好幾個字我也不會有什麼動作;小時候,我會因為在無意間撿到一枚硬幣而欣喜若狂,並得到表揚;如今,看到地上的硬幣也只是一笑而過;小時候,我會因為晚上爸媽不在身邊感到恐懼而哭鬧,如今,晚上獨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也沒有感到一絲恐懼。
  
  童年是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童年是一個盒子,一個裝著許多祕密的盒子;童年是一個葡萄架,一個長滿了數不清葡萄的葡萄架;童年是一棵大樹,一棵掛滿回憶的大樹;童年是一本日記,一本寫滿喜憂的日記;童年是一杯濃茶,一杯讓人回味的濃茶。
  
  如今,在喧鬧紛擾且容易迷失自我的生活裡,若你能靜下心來仔細讀完這本書,你的心境會變得比以前平靜,釋然。正如書名《朝花夕拾》,等長大以後,再把自我小時候的零碎瑣事一點點拼湊起來,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朝花夕拾》讀後感2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可是我不能夠。”這是魯迅在他的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小引中的一句話。我將這句莫名其妙的話記在摘抄本上,帶著疑問繼續往下看……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看到了魯迅的童年與青年時期。那個年代,時局的混亂和社會的動盪,是我們此刻難以想象的,可是我卻能夠切身體會到那一份回憶的情懷——經過了時間的篩選,留下來的是最深刻的記憶,最有意義的瞬間。早晨沾著露水的花,待到傍晚望去,依然掛在枝頭怒放的,便是最堅韌的那一朵。
  
  我想起了國小生活。那時候班裡的同學都很“秀逗”,玩一些五花八門的遊戲,開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玩笑。每一天放學回到家裡,我都會和父母“報告”這一天在學校裡遇見的“奇葩”事,時而捧腹大笑,甚至“噴飯”。媽媽提議我,能夠嘗試著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留作回憶。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但腦子裡雖然有了文章的脈絡,到真正下筆的時候,卻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那份純粹的歡樂和蘊含的感情來。
  
  我對自我十分失望,認為自我不擅長寫作,連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都不能寫生動。我還很著急:時間會讓人忘記好多東西,等我長大了,寫作水平提高了,這些好玩的事情會不會忘記了?
  
  “寫寫我的國小生活”這個願望一向埋藏在心底。
  
  六年級下學期臨近畢業的那段時間,不知是因為學習壓力還是青春期的困擾,我發現很多同學失去了童年時的那份活潑、調皮,而我也因為即將畢業離別對教師和同學有些不捨,於是心底那個願望又慢慢浮出水面。再一次應對童年時的純真,心中竟升起幾分敬意來。那些以往認為自我的水平不足以寫得栩栩如生、有一些細節已經模糊等等的擔心,在真正開始動筆之後,都無影無蹤了。而那些年一幕幕歡樂的瞬間不停地奔湧出來,在我的筆下定格成永恆。
  
  此刻,回過頭來看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裡寫的那句話:“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可是我不能夠。”我懂了:時間,確實蹂躪了一部分記憶,可是最精華的那部分,卻在歲月之中慢慢沉澱到心底深處,永遠都不會忘記。
  
朝花夕拾》讀後感3
  
  在暑假這段時間內,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從中,我得到了很多資訊,不可是魯迅的生活瑣事,更多的就是做人的道理,當時的政治,社會環境,還有很多資訊。看完這本書,我對魯迅的印象徹底的改變了,覺得魯迅又只是一個平常人,他也有缺點,也有小孩子脾氣,但唯一讓我佩服的是,他能在最平常的文字中,表現他的愛國情懷和當地的政治環境,真的是字中有字,話中有話啊。
  
  第一篇是《狗.貓.鼠》,他把每種動物都比喻成不一樣的人,藉助自我對每種動物的感受,把社會上的人,劃分成三種,就像貓,抓了在放,放了在抓,最終玩厭了,在吃掉,這讓我讓想起了日本侵略中國時,日本人是怎樣欺負中國人!
  
  第二篇是《阿長與《山海經》》,文中的一句話:“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厭惡喜歡切切察察”給了我長媽媽的一個印象,當之後她的“大”字型睡姿,給了我一個憨厚可愛的一種感覺,可第二天當她起來的時候,她給魯迅講的各種規矩,又讓我覺得她是一個嘮嘮叨叨的一個人,不明白魯迅會不會這樣想呢
  
  第三篇是《二十四孝圖》。他用他兒時的慘境來揭露出當時封建社會的醜敗,可他在這社會中得到的第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圖》,他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他把疑問停留在了“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這兩個故事上,可見,魯迅是一個好問,而從“然而這東西是不該拿在老萊子,他應當扶一枝柺杖。此刻這模樣,簡直裝佯,侮辱了孩子。”這句中,我看出了他是一個執著的人,他總是有自我的觀點,除了有真實的憑證,他對自我的觀點絕不動搖,這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再之後,在故事中,我覺得最可憐的還是那個“搖咕咚”的兒子,他為了讓父母開心,用了很多方法,甚至當他摔了一跤,也不能叫苦,還扮作小孩子在地上滾來滾去,讓父母認為他是故意跌倒在地上的,從而不讓父母心痛。這個故事不但讓魯迅領受到他的孝母之心同時也讓我領受到了,我此刻的孩子,是否還有這樣的一顆心呢,就像魯迅所說,孝敬父母並非易事,要想真心孝敬父母,看來我們先要向小萊子學習怎樣去孝敬父母吧
  
  在其他故事中,我也感受到魯迅想表達出來的情感。在魯迅的文章中,往往不失幾分笑意,在這黑暗的社會中,所折射的光線自然是黑色的,可我卻在這本書中,看到了一絲光芒。
  
  這就是讓我感到佩服的寫作手法,這篇文章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畫和描述,同樣運用白描的手法,十分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採用了人物的肖像描述,動作描述,語言描述,創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讓我們讀的不亦樂乎。
  
  讀完這本書,腦中還念念不忘書中的情節,在想想,魯迅能在黑暗中,發掘出童年之美,靠的是心中對未來的期望,我們是否能像他一樣,在最困難的時候,發現光芒,並抓住它,就算是僅有很小很小的一絲,也要死死的拽著,不要讓期望逃跑。
  
  我相信,只要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著期望,那麼,在他的世界裡,就算有多大的障礙,他的生命也不會在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