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示例三篇

《致教師》這本書告訴教師優秀的班級是需要共同打造的,教育的過程就是逐漸變好的過程,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示例三篇
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致教師》這本書,書名很吸引人。當我翻開這本書後,書的前言就讓我很感動。在前言中否定了人們對教師的普遍的形象比喻,讓我感覺和作者的心一下子就融合在一起,有了把這本書讀下去的慾望,這首詩沒有過多的華麗的詞彙,沒有教師的過多的酸澀鹹苦,全詩是那麼的真誠,讓人感動,他對教師和教育的理解、感悟讓我們覺得是真正的被人理解了。書的內容都是解答一線教師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讀了之後,收穫很大。

我很喜歡書中這幾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為自己。”“如果不能對學生一視同仁,那麼教師最需要關注的,恰恰是那些缺乏關注、不惹人憐愛的孩子。”“做學問,一定要先學“問”,自己能提問題,在經過自己的思考想問題,自己求得答案。這才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才是真正掌握學問,增長學問。”

作為老師的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聰明漂亮,乖巧懂事的,往往是我們最喜歡的;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特別是品行不好的那些問題學生,往往是讓人頭疼,喜歡不起來的。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後有著無數的潛能和優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再後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假如能夠把優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穫一個更美麗的童年。

書中說得不錯,“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作為教師,就一定要相信每個生命都有與生俱來的力量。”“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沒有‘開竅’,一定是時機還沒有成熟,或者是你還沒有找到開啟他心扉之門的鑰匙。”“其實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幫助每一個人認識他自己,成為他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最後成就人生的是自己,因為自己才是命運的主人,”孩子們都是帶著純真與真誠來到我們的身邊,把世間最好的愛給了我們,我們老師不要因為他們的成績不夠好而去否定他的一切;不要因為一個知識點講了多次,他不理解而以為他們是在和我們作對,而放棄他們;不要因為他們一時的衝動犯了錯而對他不再信任,沒有信心……要多給他一些時間,空間,讓他們去發展,等他們最後爆發出他們的潛能,創造出讓我們難以置信的輝煌,我們能做到的是,作為他們人生的守望者之一,盡我的所能陪伴好他們,教會他們如何做人,靜待他們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班裡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臺,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造無數輝煌。作為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些新教育的理念,我會一路學習下去。

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2

細細品讀了朱老師的《致教師》,看著書中的那一個個問題,就彷彿是為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師的一個觀點讓我尤為感動,那就是:為每個生命頒獎。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護的。“每個孩子的基礎不一樣,能力不一樣,個性不一樣,我們不可能用統一的標準評價所有的學生,也不能夠用一張試卷衡量所有的學生。最好的教育,應該讓每個人成為他自己,讓每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每個生命綻放獨特的光芒。

“新教育獨特的生命敘事劇令我耳目一新。給孩子們排練適合自己的劇目,感受生命的意義。真誠地為新教育人點贊。朱永新老師說,衡量新教育生命敘事劇是否精彩,不是看學生們的演技是否成熟,佈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學生們有沒有真正地演繹出劇中人物的靈魂,把著作的真諦表現出來,每個學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劇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劇”。新教育生命敘事劇,就希望運用舞臺上的“正劇”引匯出人生的“正劇”。每個生命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關注每個生命,關注每個孩子,為每個生命頒獎,為每個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教師要充分運用賞識教育和激勵教育原則。教師請不要吝嗇你的表揚。根據多元智力理論,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優點的,你要善於去發現,並大力地表揚他們的“閃光點”,所謂的“後進生”並不是他們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們缺少周圍環境的人們給予他們的肯定和表揚。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作為教師時刻要記住這一教學原則,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聲細語的表揚聲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學中我都會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尤其是給那些在慢慢進步的後進生們。這些孩子在我的表揚聲中,仰起了頭,挺起了胸,表現也越來越好。

最後,我想以泰戈爾的一句話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希望自己能夠以這樣的態度來為每一個生命頒獎。

朱永新《致教師》讀後感3

英國哲學家邊泌說:“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而教師的故事,必然與學生在一起,當我們的故事和學生相互編織,當我們的生命和學生共同綻放,我們書寫的就是一曲生命的巨集大交響曲。

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師》的前言中這樣告訴我們“教師不是園丁,不是蠟燭,不是春蠶,不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與學生是互相依賴的生命;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穿行……”朱永新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教師職業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教師在這樣的描述下,不再過於神聖化,而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頓時,有了從教師這份職業,這個使命中,讓生命更幸福完整的渴望。教師本身應該是一朵花兒,需要成長的養料,而不需要外界過於來強調教師的奉獻與犧牲。作為教師,只要每天進入校園,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就會從心底感覺快樂和幸福。教師的幸福莫過於每天孩子親熱的擠在跟前跟我說這說那;每天回家前,聽到孩子的一聲聲再見。

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奮鬥5年了,但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在師生共同成長的道路上,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創造幸福。朱老師提到的幾個問題,我們會不會也自覺得問問自己:我的使命是什麼?我的天職是什麼?我既然來到這個教室,能帶給孩子什麼?我怎樣為孩子創造出最大的發展空間?我怎樣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了教師的幸福從哪裡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書中提到,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關注每一個孩子,幫助落後的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讓教育和孩子們的生活緊緊相連,給予他們最需要的東西,讓他們成為主人。在一個班級裡,孩子千差萬別,當面對他們的時候,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在班級裡的快樂。特別是對待一些落後和有問題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

在《致教師》中,提出教師也要正確的關愛自己。像廢寢忘食之類,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可以作為拼搏的狀態,卻絕對不能成為常態,要學會科學、合理、從容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認識一個人要靠緣分,瞭解一本書要靠耐心,征服學生要靠智慧,與人相處要靠包容。人,相互幫扶才感到溫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簡單!